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探区古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学纯 邹海峰 +2 位作者 刘立 杨永昌 孙晓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3-371,共9页
位于黄骅凹陷的大港探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热事件。古流体研究表明 ,本区有两期油气运移过程 ,分别与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两期油气运移过程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记录和明显差异的流体成分... 位于黄骅凹陷的大港探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热事件。古流体研究表明 ,本区有两期油气运移过程 ,分别与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两期油气运移过程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记录和明显差异的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早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液态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13 5 %~ 3 7 9% ) ,而无机组分含量(质量分数 )偏高 ( 62 0 %~ 85 9% )。晚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气态烃和气液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高 ( 3 4 6%~ 73 0 % ) ,而无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2 6 6%~65 2 % )。早晚两期流体的形成温度、压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晚期的温度和压力均大于早期。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具有较小差异 ,晚期略小于早期。流体包裹体特征、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均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 流体包裹体 油气运移 大港探区 气态烃 液态烃 流体成分
下载PDF
利用包裹体PVTx和PetroMod盆地模拟系统反演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古流体压力 被引量:6
2
作者 廖玲玲 王云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5-959,共5页
包裹体捕获压力反映了油气藏形成时的流体压力,对于成藏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尝试结合包裹体PVTx相态模拟及Petro Mod盆地模拟两种方法反演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古流体压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凹陷地区布1井为例,利用包裹体PVT... 包裹体捕获压力反映了油气藏形成时的流体压力,对于成藏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尝试结合包裹体PVTx相态模拟及Petro Mod盆地模拟两种方法反演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古流体压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凹陷地区布1井为例,利用包裹体PVTx相态模拟得到布1井2个包裹体样品均一温度及捕获压力分别为98.2℃,34.38MPa和121℃,30.01MPa。由Petro Mod盆地模拟生成布1井的热演化史及古流体压力史,将二者结果结合推导出包裹体形成时间。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凹陷地区主要成藏时间为122-100Ma(晚白垩世)。结合烃源岩生烃史,推测包裹体流体形成于上古生界烃源岩快速生烃阶段,对应成熟度范围约为Ro≈0.68%-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压力 鄂尔多斯盆地 流体包裹体PVTx 盆地模拟系统
下载PDF
吐哈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地质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伯林 权志高 +6 位作者 魏观辉 彭新建 王金平 李占游 徐高中 刘池阳 张复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43,共10页
文章通过对含矿目的层及其渗透性的分析、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及部分特征性地球化学指标如有机碳含量、全硫含量、三价铁和二价铁比值的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物理化学参数的测试,配合铀、铅、碳、氧、硫同位素的分析等... 文章通过对含矿目的层及其渗透性的分析、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及部分特征性地球化学指标如有机碳含量、全硫含量、三价铁和二价铁比值的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物理化学参数的测试,配合铀、铅、碳、氧、硫同位素的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区内砂岩型铀矿的地质地球化学基本特征,认为吐哈盆地西南缘砂泥岩互层地层结构完整且延伸稳定,属弱渗透_渗透性地层,对砂岩型铀矿成矿比较有利。据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认为铀成矿存在着明显的地球化学分带性,其中,氧化带以有机碳和全硫(∑S)含量低、Th/U和Fe2O3/FeO及Ra/U比值高为特征;过渡带(成矿带)以Th/U比值低、∑S、Mo、Re含量高为特征;还原带则以明显的低Fe2O3/FeO、Ra/U比值,高有机碳含量为其特征。其他微量元素如Cu、Pb、Zn、Cr、Co、Ni、Zr等及稀土元素在成矿过程中并未得到明显富集。经对相关岩石的铀_镭平衡、气液包裹体及相关同位素的研究,认为铀成矿具有多期次、年代新且集中于第三纪的特点;含矿目的层煤成气提供了成矿所需的还原环境;成矿作用铀源主要来自于含矿目的层本身;铀成矿古流体属低温浅成热液且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砂岩型铀矿 铀成矿 地球化学分带 古流体 同位素 渗透性 煤成气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奥陶系—志留系滑脱层古流体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安 欧文佳 +3 位作者 黄惠兰 危凯 李海 陈孝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43,共10页
目前,对于中—上扬子地区奥陶系—志留系滑脱层古流体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成因、地层压力演化过程等,而有关古流体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则较少涉及。为此,通过观测湘鄂西地区奥陶系—志留系露头和钻探岩心的裂缝脉体地质特... 目前,对于中—上扬子地区奥陶系—志留系滑脱层古流体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成因、地层压力演化过程等,而有关古流体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则较少涉及。为此,通过观测湘鄂西地区奥陶系—志留系露头和钻探岩心的裂缝脉体地质特征,分析裂隙形成与滑脱层的关系,应用裂缝脉体包裹体组分、均一温度测试资料研究古流体的形成环境和滑脱层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并建立了滑脱层页岩气聚散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滑脱层岩性主要为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硅质岩夹页岩,地层岩石破碎,发育小型揉皱,滑脱层上下硅质岩层共轭垂直节理较发育;(2)滑脱层脉体发育多期次、多类型包裹体,纯水溶液包裹体尤为发育;(3)研究区古大气水沿着滑脱层最大下渗深度超过4 000 m,滑脱带早期捕获了超压条件下的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后期捕获常压环境的甲烷和氮气包裹体;(4)记录晚期流体活动的包裹体离子组分具有钠氯系数高、脱硫系数大、变质系数低的特点,表明滑脱层页岩封闭性变差;(5)研究区滑脱层页岩气聚散可分为向斜、宽缓背斜、紧闭背斜等3种模式。结论认为,研究区滑脱层为渗透层,滑脱构造发育的向斜、紧闭背斜不利于页岩气的富集,而宽缓背斜则相对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奥陶纪 志留纪 滑脱层 古流体 包裹体 均一温度 离子组分 页岩气 保存条件
下载PDF
川西地区有机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许浩 魏国齐 +2 位作者 汤达祯 吴世祥 邵先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0-365,共6页
在对川西地区成岩作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激光拉曼探针、显微冷热台和荧光显微分析等技术,对有机流体包裹体的物理相态、化学组成、均一温度和盐度进行了观察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区域埋藏史研究,将该地区须家河... 在对川西地区成岩作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激光拉曼探针、显微冷热台和荧光显微分析等技术,对有机流体包裹体的物理相态、化学组成、均一温度和盐度进行了观察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区域埋藏史研究,将该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划分为4个形成期次,并以其为依据,对须家河组的油气运移和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沙溪庙组的高温、高盐度有机包裹体的形成是由于下部流体的跨层涌入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古流体 均一温度 川西地区
下载PDF
焦石坝-武隆构造带古流体活动差异及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姜磊 邓宾 +7 位作者 刘树根 叶玥豪 孙博 杨迪 梁霄 黄瑞 赖冬 何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4-538,共15页
焦石坝-武隆地区差异构造带发育,古流体活动复杂,对页岩气保存条件影响较为关键.以两类典型背斜(高陡背斜和箱状背斜)的裂缝脉为研究对象,基于裂缝分形理论和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揭示出不同构造的古流体活动差异与页岩气保存... 焦石坝-武隆地区差异构造带发育,古流体活动复杂,对页岩气保存条件影响较为关键.以两类典型背斜(高陡背斜和箱状背斜)的裂缝脉为研究对象,基于裂缝分形理论和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揭示出不同构造的古流体活动差异与页岩气保存条件优劣的耦合性.研究认为:(1)构造变形与古流体活动性存在耦合性.构造应力集中部位(如箱状背斜枢纽、隐伏断层)较构造其他部位具更强的流体活动性.(2)古流体示踪差异与页岩气保存条件存在耦合性.同位素地球化学揭示出二叠系-下三叠统以内源流体活动为主,封闭能力较好,盆内高陡背斜带和盆外残余向斜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具备一定勘探前景;中寒武统-下奥陶统存在跨层流体活动的痕迹,封闭能力变差,盆外箱状背斜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风险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裂缝分形 碳、氧、锶同位素 古流体 页岩气
原文传递
吐哈盆地西南缘古流体地质作用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初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伯林 黄志章 +1 位作者 李秀珍 张发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6-332,共7页
笔者通过岩石后生蚀变与气 液包裹体特征研究 ,认为吐哈盆地西南缘中 下侏罗统水西沟群 (J1 -2 sh)地层存在两期明显的古流体地质作用 :早期酸性氧化古流体和晚期碱性还原古流体地质作用。前者造成本区J1 -2 sh地层由“黄色”及“红... 笔者通过岩石后生蚀变与气 液包裹体特征研究 ,认为吐哈盆地西南缘中 下侏罗统水西沟群 (J1 -2 sh)地层存在两期明显的古流体地质作用 :早期酸性氧化古流体和晚期碱性还原古流体地质作用。前者造成本区J1 -2 sh地层由“黄色”及“红色”蚀变岩石组成的层间氧化带的广泛发育 ,该期古流体作用对铀成矿极其有利 ;后者是本区“钙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对铀成矿不利。据气 液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初步认为 :古流体的组成主要是地下水及煤成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古流体 砂岩型铀成矿 后生蚀变 气-液包裹体
下载PDF
古流体研究的无机地球化学方法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郭佳 牛博 《中国地质调查》 2017年第1期45-49,共5页
研究与成藏过程相关的古流体活动有助于深入认识油气成藏过程,从经济目的出发预测储层质量,精确分析不同阶段古流体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主要利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分析等... 研究与成藏过程相关的古流体活动有助于深入认识油气成藏过程,从经济目的出发预测储层质量,精确分析不同阶段古流体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主要利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无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古流体活动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无机地球化学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有助于分析古流体来源与成因,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可示踪烃类流体的运移,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结合岩相学研究可分析油气运移的时间、期次、相态、通道和油气藏的富集规律,并指出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方向。在运用无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古流体活动时不应局限于单一方法,综合利用多种无机地球化学方法更有利于全面分析古流体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 无机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The coupling of fluid flow and uplift since Late Cretaceous in Zoige area, western Sichuan 被引量:2
9
作者 DENG Bin LIU ShuGen +4 位作者 LI JuChu WANG GuoZhi LIU Shun LI ZhiWu LI XiangH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7期1043-1052,共10页
The uplift indicated by five AFT (apatite fission track) samples is more than 3400 m by multi-episodic uplift since Late Cretaceous in Zoige area; especially the processes of fast uplift in Late Cretaceous and Neogene... The uplift indicated by five AFT (apatite fission track) samples is more than 3400 m by multi-episodic uplift since Late Cretaceous in Zoige area; especially the processes of fast uplift in Late Cretaceous and Neogene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the stress of paleo-fluid. Based on field geology, macroscopic features of fracture, and geochemistry of fluid inclusions, we decipher the paleo-fluid process of episodic migration. In early uplift stage, the temperature of inclusions increased with the constant salinity, whilst both of them proportionally decreased in the mid-late stage, indicating the different tendency of heat-fluid warming and freshwater contamination at different time.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are the features of episodic fluid flow, such as ESR ages, and features of multi-episodic migration that correspond well with the process of multi-episodic uplift. Thus, concerning the rock stress-strain behavior responding to uplift, we further discuss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effect of episodic migration and decompression in multi-episodic uplift, thereby to better understand petroleum geology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episodic uplift paleo-fluid decompression in the uplift episodic migration Zoige area
原文传递
海相碳酸盐岩区油气保存条件的古流体地球化学评价──以四川盆地中部下组合为例 被引量:40
10
作者 王国芝 刘树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1-644,共14页
介绍了从古流体的角度对海相碳酸盐岩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的新思路、方法、原理和实例。利用古流体对保存条件进行动态评价,是在建立流体活动事件序列的基础上,对每一期流体尤其是那些关键性流体进行地质与地球化学示踪,确定古油气藏盖... 介绍了从古流体的角度对海相碳酸盐岩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的新思路、方法、原理和实例。利用古流体对保存条件进行动态评价,是在建立流体活动事件序列的基础上,对每一期流体尤其是那些关键性流体进行地质与地球化学示踪,确定古油气藏盖层以上的地层中是否有来自于古油藏或古气藏中的流体,或者储层中是否有大气淡水的注入,从而就盖层对流体的封盖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这一方法,对川中安平1井、高科1井和合12井的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恢复了古油气藏的形成-破坏过程。研究表明,研究区生油窗之前下组合内部的流体相互连通,下组合内部的泥质岩和膏盐岩对下伏流体不具有封隔能力。生油窗期、生气窗期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形成了古油藏和古气藏。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来的隆升,使保存条件变差、热裂解气逸散和水溶气脱溶;古气藏之中的盐水流体由下向上发生垂向流动迁移到上覆寒武系-二叠系之中,古气藏被完全破坏。向上运移的热裂解气和水溶气有可能在上覆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中重新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 地球化学示踪 内源流体 外源流体 保存条件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古热水场地球化学类型及流体动力学模型探讨——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分析与研究方法之二 被引量:30
11
作者 方维萱 《西北地质科学》 1999年第2期17-27,共11页
采用地质类比方法, 结合秦岭造山带热水沉积岩相研究, 提出热水沉积体系概念。通过现代陆相及海相热泉和秦岭热水沉积岩相对比, 按化学成分可将古热水场划分为强酸性硫酸盐型、弱酸强碱碳酸盐型、以SiO2 为酸酐型、碱性富Mg ... 采用地质类比方法, 结合秦岭造山带热水沉积岩相研究, 提出热水沉积体系概念。通过现代陆相及海相热泉和秦岭热水沉积岩相对比, 按化学成分可将古热水场划分为强酸性硫酸盐型、弱酸强碱碳酸盐型、以SiO2 为酸酐型、碱性富Mg 重卤水型、热卤水型及强酸性硼硅酸盐型等6 种类型古热水场。并对典型热水场的地球化学类型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讨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热水系统的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提出了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热水系统的两类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模型, 热水层流体系模型和不同成分、性状的热水混合体系模型。从热水系统的边界协同学约束条件、空间拓朴结构、流体通量动量方程及矿质大规模沉淀的地球化学动力学等方面对这两类流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古热水场 地球化学 热水成矿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柴北缘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宏义 姜振学 +1 位作者 庞雄奇 罗群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20,共7页
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研究对于追踪油气运移方向和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柴北缘地区输导层砂体展布、主要成藏期古流体势、断层倾角和区域盖层分割槽等地质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级差优势、流向优势、流压优势和分割... 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研究对于追踪油气运移方向和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柴北缘地区输导层砂体展布、主要成藏期古流体势、断层倾角和区域盖层分割槽等地质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级差优势、流向优势、流压优势和分割槽优势等4种类型优势通道的分布特征以及对油气运移的单因素控制作用,然后进行多因素叠加,综合分析在4种优势通道共同作用下柴北缘地区的油气优势运移方向,进而优选勘探目标.结果表明:冷湖-南八仙构造带具有阿尔金斜坡、赛什腾、鱼卡-南八仙3个大规模沉积体系的级差优势通道,同时流压优势通道、分隔优势通道和流向优势通道分布范围广,并且处于昆特依凹陷和伊北凹陷油气的运移指向区,使得该构造带成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其次是鄂博梁Ⅰ号-葫芦山构造带;冷湖七号东、西高点深层构造和葫芦山构造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油气运移 砂体展布 古流体势 断层倾角 柴北缘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流体包裹体古流体势场恢复 被引量:30
13
作者 蔡李梅 陈红汉 +3 位作者 李纯泉 李兆奇 刘惠民 郝雪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5,共9页
通过对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砂岩储层中376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将研究区的油气充注划分为3个期次,并确定出3期油气充注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3个充注期的古压力演化,结合本区平面和剖面上现今... 通过对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砂岩储层中376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将研究区的油气充注划分为3个期次,并确定出3期油气充注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3个充注期的古压力演化,结合本区平面和剖面上现今地层压力的分布,确定了沙三中亚段油气藏可视为处于同一个含油气压力系统中。在此基础上,利用流体包裹体所获得的参数恢复了沙三中亚段3期古油水势场的演化,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探讨了油气充注期中的有利油气聚集区。认为东营凹陷油气藏的分布与古流体势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3期油气充注时期古油势控制成藏的阀值分别为7,10.5和22 kJ/kg,利津洼陷北坡和牛庄洼陷南坡是第一期有利的油气低势聚集带,围绕牛庄洼陷和利津洼陷这两大高油势中心的周边区域为第二期有利油气成藏带,第三期油气有利成藏带逐渐扩展到民丰和博兴两大洼陷周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势场 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 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山西组2段包裹体古流体压力分布及演化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建章 陈红汉 +3 位作者 李剑 胡国艺 单秀琴 陈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6-230,234,共6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砂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分析,将该储层中油气成藏划分为6个期次。结合埋藏史分析,确定了6期油气成藏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6期油气成藏时的古... 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砂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分析,将该储层中油气成藏划分为6个期次。结合埋藏史分析,确定了6期油气成藏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6期油气成藏时的古压力数据。对山2段6期次古压力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分析表明,区域构造和热史演化是古压力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将古压力演化划分为气藏形成初期的常压—成藏高峰期超压—成蔽期后萎缩形成低压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流体包裹体 古压力分布 热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蟠龙地区延长组长2、长6段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青 赵靖舟 柳益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388,共5页
通过单偏光、荧光显微镜和显微冷热台测温观察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段和长6段内流体包裹体系统进行研究,归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等特征,结合盆地热演化史分析推测出储层内烃类充注史,并恢复研究区长6段早... 通过单偏光、荧光显微镜和显微冷热台测温观察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段和长6段内流体包裹体系统进行研究,归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等特征,结合盆地热演化史分析推测出储层内烃类充注史,并恢复研究区长6段早白垩世末期的古流体势。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延长组内长2段和长6段内主要发生过一期油气充注,对应的地质历史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期(120~1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藏形成时间 古流体势 延长组 蟠龙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古地幔流体及其在大陆克拉通地幔演化中的意义——以华北地台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建平 路凤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87-194,共8页
古生代含捕虏体的金伯利岩和新生代含捕虏体的玄武岩同出于华北地台,提供了研究自古生代以来岩石圈演化的深源探针。古生代含金伯利岩的侵位表明古生代时曾存在冷厚的岩石圈;而新生代含捕虏体玄武岩的喷发,表明新生代时存在热薄的岩... 古生代含捕虏体的金伯利岩和新生代含捕虏体的玄武岩同出于华北地台,提供了研究自古生代以来岩石圈演化的深源探针。古生代含金伯利岩的侵位表明古生代时曾存在冷厚的岩石圈;而新生代含捕虏体玄武岩的喷发,表明新生代时存在热薄的岩石圈。岩石圈减薄与“大洋化”是层圈物质交换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反映。地幔流体是地幔演化产物,反之又作用于地幔演化。富含地幔流体的幔内剪切带及交代矿物层作为幔内软薄弱带,存在热、流体、化学及机械的耦合,是岩石圈减薄拆沉作用的重要界面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幔 地幔流体 地幔演化 华北地台
下载PDF
成藏流体历史分析——以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钟宁宁 张枝焕 孙晓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应用储集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对黄骅坳陷三马地区沙一段油藏进行了重建成藏流体历史的尝试。对包裹体流体状态的分析表明 ,成藏流体具有高密度、高矿化度的性质 ,被捕获时的温度约为 110~ 14 0℃。成藏流体的主要充注时期... 应用储集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对黄骅坳陷三马地区沙一段油藏进行了重建成藏流体历史的尝试。对包裹体流体状态的分析表明 ,成藏流体具有高密度、高矿化度的性质 ,被捕获时的温度约为 110~ 14 0℃。成藏流体的主要充注时期在明化镇组沉积期 ,距今约 10~ 4Ma之前。充注成藏后的小幅度构造抬升可能使原先油水界面以下的地层水矿化度发生变化 ,导致现今储集层流体矿化度比包裹体流体矿化度明显下降。图 5表 2参 6 (钟宁宁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历史分析 流体包裹体 古流体状态 油气充注期 黄骅坳陷 油气藏
下载PDF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惠民南斜坡古流体势及油气运移方向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超英 秦伟军 +2 位作者 金晓辉 周瑶琪 陈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6-19,135,共4页
利用流体包裹体测试数据结合热力学计算可恢复油气运移时期的古流体势,从而有助于预测油气富集区。通过惠民凹陷南部缓坡带的100多个包裹体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了该区沙河街组四段地层在明化镇时期的古流体势分布,认为钱502及曲... 利用流体包裹体测试数据结合热力学计算可恢复油气运移时期的古流体势,从而有助于预测油气富集区。通过惠民凹陷南部缓坡带的100多个包裹体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了该区沙河街组四段地层在明化镇时期的古流体势分布,认为钱502及曲斜8为该区油气充注时期的低势区,有利于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古流体势 热力学计算 包裹体 惠民凹陷
下载PDF
准南霍-玛-吐构造带紫泥泉子组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勇 王鑫涛 +4 位作者 方世虎 张健 赵孟军 柳少波 白振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6,43,共8页
在区域热演化史和埋藏史基础上,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白垩系东沟组-古近系紫泥泉子组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确定各期次油气成藏的主要时间,并对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在油气成藏期中的古流体势演化和油气运聚特征... 在区域热演化史和埋藏史基础上,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白垩系东沟组-古近系紫泥泉子组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确定各期次油气成藏的主要时间,并对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在油气成藏期中的古流体势演化和油气运聚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经历了两期油气成藏,第一期主要在中新世中—晚期(距今约14~9 Ma),第二期主要在上新世中—晚期(距今约3.7~2.5 Ma);两期油气成藏的古流体势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差异,第一期在吐谷鲁背斜区的古流体势最低,以聚集白垩系烃源岩生成的油为主,第二期在玛纳斯背斜区的古流体势演变为最低,以聚集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生成的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藏期次 古流体势 流体包裹体 霍-玛-吐构造带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奥陶系多期古流体活动证据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鲁子野 陈红汉 +3 位作者 丰勇 吴悠 熊万林 尚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9-1537,共9页
深部热流体活动与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及油气成藏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奥陶系的11块样品的成岩观测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识别出3期古流体活动.结合埋藏史,确定这3期流体活动的发生时间分别为:第1期以第1世代高角度... 深部热流体活动与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及油气成藏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奥陶系的11块样品的成岩观测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识别出3期古流体活动.结合埋藏史,确定这3期流体活动的发生时间分别为:第1期以第1世代高角度裂缝及网状裂缝充填方解石为代表,推测与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有关;第2期为构造-热液白云岩化流体,可能与塔里木盆地经历二叠纪末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有关;第3期以充填于孔、缝中央的晚期方解石为代表,记录了晚期天然气充注事件,发生于喜山期.第1期流体活动伴随的构造运动导致了早期充注的油气沥青化;第2期流体活动对该区域的储层有建设性改造作用,所形成的鹰山组内幕储层成为了区内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第3期流体活动记录了晚期天然气充注事件.因此,工区应以寻找喜山晚期天然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城墟隆起 奥陶系 古流体活动 流体包裹体 石油地质 地层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