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西、黔北地区志留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6
1
作者 李双建 肖开华 +2 位作者 沃玉进 龙胜祥 蔡立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中国南方志留系是加里东运动末期沉积的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同时其底部广泛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对该套地层沉积古环境和古构造背景的恢复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中国南方湘西和黔北典型剖面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志留系泥岩... 中国南方志留系是加里东运动末期沉积的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同时其底部广泛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对该套地层沉积古环境和古构造背景的恢复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中国南方湘西和黔北典型剖面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志留系泥岩的稀土总量较高,w(ΣLREE)/w(ΣHREE)及w(La)N/w(Yb)N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分布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呈平坦状及显著的负Eu异常。以Ceanom值反映水体介质的氧化还原性,志留纪早期的海水还原性较强,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并形成优质的烃源岩。将REE的分异程度作为一种指示剂来表征沉积物沉积速率,志留系剖面自下向上,w(La)n/w(Yb)n值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表明研究区志留系下部的沉积速率普遍比上部低,更有利于有机质聚集和保存。根据稀土元素组合及其比值特征,结合古地理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的物源来自雪峰古隆起和黔中古隆起,源岩为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古环境 物源
下载PDF
湘鄂西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安 李旭兵 +2 位作者 王传尚 危凯 王保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2-1132,共11页
通过对湘鄂西从台地—斜坡—盆地3条典型寒武系剖面烃源岩微量元素及有机碳含量(TOC,%)的分析,V/(V+Ni)、U/Th、Ni/Co表明寒武系整体上由强还原环境—氧化环境演变,且斜坡带具多个较明显的氧化还原沉积旋回;烃源岩样品稀土元素经北美页... 通过对湘鄂西从台地—斜坡—盆地3条典型寒武系剖面烃源岩微量元素及有机碳含量(TOC,%)的分析,V/(V+Ni)、U/Th、Ni/Co表明寒武系整体上由强还原环境—氧化环境演变,且斜坡带具多个较明显的氧化还原沉积旋回;烃源岩样品稀土元素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δEu为正异常,δCe为负异常,异常程度指示从台地—斜坡—盆地水体加深,寒武系先快速海侵后整体海退。寒武系牛蹄塘组底部烃源岩发育于高生产力、强还原的海侵环境;其有机碳高度富集可能是震旦—寒武纪之交沿伸展断裂上涌的富营养元素的还原性热液以及阵发性上升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 寒武系 烃源岩 微量元素 古环境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ZK5钻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5
3
作者 宫少军 秦志亮 +2 位作者 叶思源 乔吉果 赵卫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5-862,共8页
本文根据36件沉积物样品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相关性、组分含量及某些元素的比值特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ZK5钻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意义。应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方法确定钻孔岩芯沉积年代,将ZK5岩芯沉积物自下而... 本文根据36件沉积物样品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相关性、组分含量及某些元素的比值特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ZK5钻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意义。应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方法确定钻孔岩芯沉积年代,将ZK5岩芯沉积物自下而上大致划分为7个层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K2O、Fe2O3、Al2O3、TiO2、Cr、V、Rb元素相互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SiO2与其他元素呈明显的负相关,与P2O5呈弱负相关关系;Sr与CaO呈弱负相关关系;P2O5与Al2O3、Fe2O3、K2O、TiO2、CaO呈弱的正相关。据V/Cr值分析,ZK5钻孔从下往上水体有逐渐加深的趋势,与相关性分析结果相符。根据锶钡比值(Sr/Ba)和镁铝比值102(MgO/Al2O3)分析得出,ZK5孔沉积环境的水体盐度从下往上变化相差不大,属于海相沉积环境,同时有黄河水的注入。通过古气候指示剂Rb/Sr值和MgO/CaO值的分析:ZK5孔从NQ1到NQ7层序沉积时期的气候变化不大,气候相对潮湿。总之,地球化学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析的结果相一致,说明元素地球化学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可作为沉积相判别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相关分析 古环境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黔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家善 刘建清 +1 位作者 冯伟明 景小燕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79-85,共7页
通过对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的有机碳、类异戊间二烯烃、萜烷及甾烷等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具有以下特征:①正构烷烃分布以单峰分布为主,主峰碳为nC18~nC20;②Pr/Ph比值在0.16~1.24之间,普遍具有植烷优势;③伽马蜡烷指... 通过对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的有机碳、类异戊间二烯烃、萜烷及甾烷等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具有以下特征:①正构烷烃分布以单峰分布为主,主峰碳为nC18~nC20;②Pr/Ph比值在0.16~1.24之间,普遍具有植烷优势;③伽马蜡烷指数〉0.10;④Ts/(Tm+Ts)比值较高,在0.42~0.61之间,且分布十分稳定;⑤C27/C29甾烷比值在0.65~1.53之间,多数样品具C29甾烷分布优势;⑥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0.5%,且自下向上呈规律性递减;⑦δ^13Corg〈-28‰,普遍偏轻。这些特征均指示研究区龙马溪组的有机物产率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有机质保存环境。通过对比岩性及有机地球化学剖面,将龙马溪组烃源岩划分为3个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有机地球化学 古环境 剖面对比
下载PDF
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植被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葛永刚 魏明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2,共8页
末次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研究是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研究的三大重点之一,通过孢粉分析和热释光断代建立了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植被的演化序列,研究了该地区古植被与古环境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北京末次间冰期植被演化经过了6个阶... 末次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研究是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研究的三大重点之一,通过孢粉分析和热释光断代建立了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植被的演化序列,研究了该地区古植被与古环境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北京末次间冰期植被演化经过了6个阶段,从古到今依次对应深海沉积MIS5e,5d,5c,5b,5a及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的过渡期。末次间冰期森林分布于北京西山,暖期发育以鹅耳枥属、榆属、栎属、松属、桦属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冷期则主要发育以松科、桦科、蔷薇科、毛茛科、蒿属、菊科为主的森林草甸草原或森林草原,末次间冰期气候由早期的暖湿经过波动变化向温干、凉干演化。5e是末次间冰期的大暖期,其暖湿程度好于5c,5c又好于5a,而5d的气候环境优于5b。在MIS5e阶段北京西山植被的演潜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揭示气候存在千年时间尺度的不稳定性,5e1为水热组合最佳时期。由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过渡的降温时期,存在一次明显的气候回返事件,热释光年龄为78.5-72.5 kaBP。对比研究表明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气候环境与深海沉积、极地冰心记录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变化幅度小于极地地区,与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环境演化具有更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MIS5 孢粉 古植被 古气候 古环境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宇航 朱园园 +3 位作者 黄建东 宋虎跃 杜勇 李哲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2-932,共11页
海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REE)配分模式和含量比值在古海洋环境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海相碳酸盐岩REE主要来源于海水,但是也可能受到陆源碎屑输入和后期成岩改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获得的REE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与此同时,选取合适... 海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REE)配分模式和含量比值在古海洋环境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海相碳酸盐岩REE主要来源于海水,但是也可能受到陆源碎屑输入和后期成岩改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获得的REE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与此同时,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对获得可靠的碳酸盐相REE含量至关重要。对碳酸盐岩REE的地球化学性质、化学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可行性验证及古环境应用方面进行总结与展望。在未来工作中,应着重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分析方法,结合宏观地质背景、微观岩相学特征、其他地球化学指标以及同期沉积页岩的REE信息,开展海相碳酸盐岩REE在古海洋环境的全球表现形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稀土元素 铈异常 影响因素 古环境
原文传递
稳定同位素贝壳年轮指示的牡蛎礁体水平夹层成因 被引量:7
7
作者 范昌福 王宏 +1 位作者 裴艳东 李延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4-1002,共9页
渤海湾西岸众多的埋藏牡蛎礁体内,除正常的牡蛎壳体堆积层外,还广泛地存在一定数量的水平夹层。水平夹层的存在,可能指示了礁体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文章对组成礁体的正常建礁层和水平夹层中的牡蛎壳体,进行了贝壳年轮和稳定同位素分... 渤海湾西岸众多的埋藏牡蛎礁体内,除正常的牡蛎壳体堆积层外,还广泛地存在一定数量的水平夹层。水平夹层的存在,可能指示了礁体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文章对组成礁体的正常建礁层和水平夹层中的牡蛎壳体,进行了贝壳年轮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对比了水平夹层和正常建礁层中的壳体生长速率和壳体记录的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与幅度,恢复了壳体记录的礁体生长环境,探讨了壳体同位素记录揭示的礁体水平夹层成因。结果表明,相对于相邻正常建礁层中的壳体,水平夹层中的壳体记录的季节性氧同位素变化幅度较小,这主要与壳体生长时期的季节性淡水输入变化较小或(和)年平均气温较低有关。水平夹层中的壳体记录的低温季节相对较多的淡水输入量和高温季节相对较少的淡水输入量,或(和)由于年平均气温较低而导致的壳体在一年中的生长周期缩短,是造成礁体中水平夹层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贝壳年轮 水平夹层 古环境牡蛎礁 渤海湾
下载PDF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记录的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瑞虎 谢建磊 +1 位作者 刘韬 赵宝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60m的HYZK5钻孔,揭示了末次冰期以来河流相、滨海湖沼相、河口湾-浅海相(前三角洲相)和水下汊道相的沉积环境演化。泥炭层形成于末次冰期的冷湿气候环境;有孔虫丰度的变化反映了12 000cal.aBP以来海平面迅速上升,但在11...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60m的HYZK5钻孔,揭示了末次冰期以来河流相、滨海湖沼相、河口湾-浅海相(前三角洲相)和水下汊道相的沉积环境演化。泥炭层形成于末次冰期的冷湿气候环境;有孔虫丰度的变化反映了12 000cal.aBP以来海平面迅速上升,但在11 200~10 000cal.aBP出现短暂的停顿。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有机碳氮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在不同沉积相中存在明显的差异。磁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水动力的强弱,间接反映沉积环境的演变,但难以反映气候的变化。河口湾-浅海(前三角洲)相粒度、磁化率和有机碳氮指标的变化均很小,反映了其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最上层粒径的粗化、磁化率的增大、有机碳氮的减少以及三者波动幅度的加剧,均反映了其处于潮流、波浪、径流等动力相互作用的高能沉积环境,也是长江口北支及其口外水下三角洲衰退的重要证据。虽然粒度、磁化率、有机碳氮和有孔虫丰度指标在较大的沉积环境变化中均有所反映,但由于海陆交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环境和动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揭示河口地区冰后期以来的气候演化特征,还需要寻找其他可靠的环境代用指标作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磁化率 有机元素 有孔虫丰度 长江口 水下三角洲
下载PDF
陕南西乡寒武纪梅树村期微古生物群产出层位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和古气候条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阳 邵铁全 +7 位作者 刘云焕 赵雨豪 张亚楠 秦嘉琛 王琪 李林璐 周星宇 刘明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9-322,共14页
陕南西乡微体化石对于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大都局限于微体古生物的研究,而化石的成岩背景以及古环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通过测试主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来分析研究区的古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 陕南西乡微体化石对于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大都局限于微体古生物的研究,而化石的成岩背景以及古环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通过测试主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来分析研究区的古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区域的空白。研究手段虽然在地化领域比较常见,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富含小壳化石的“宽川铺段”及其上、下地层的微量元素Sr/Ba、Ni/Co、Sr/Cu、Rb/Sr、Mn/Fe等比值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氧同位素特征的综合研究发现,研究区灯影组顶部环境为缺氧状态到宽川铺段弱氧化状态再到郭家坝组底部缺氧状态的海相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水体先上升后下降;上白云岩段、宽川铺段是较为温暖的气候,且比郭家坝组底部气候干旱。这对于研究该区寒武纪梅树村期的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乡微古生物群 地球化学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渭北隆起岐山地区蓟县系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与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琨 任战利 +2 位作者 祁凯 刘润川 马骞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9-260,共12页
渭北隆起岐山地区蓟县系的浅海相白云岩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勘探意义重大。在涝川剖面实测及取样的基础上,通过碳氧同位素分析等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手段,结合蓟县期沉积演化背景与地层展布特征,明确岐山地区蓟县系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深入... 渭北隆起岐山地区蓟县系的浅海相白云岩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勘探意义重大。在涝川剖面实测及取样的基础上,通过碳氧同位素分析等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手段,结合蓟县期沉积演化背景与地层展布特征,明确岐山地区蓟县系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蓟县期古环境特征及白云岩成因。研究表明:岐山地区蓟县系岩性以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和含燧石条带白云岩为主,发育叠层石,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台地潮坪,沉积相类型为潮间带和潮下带;V/Cr、Ni/Co、V/(V+Ni)和Ce/La氧化还原环境判别图显示蓟县系整体形成于弱氧化的浅水沉积环境;古水温数据与Sr/Cu值均反映蓟县系沉积期古水温相对较高,应为干燥炎热的气候背景;Sr/Ba、CaO/(CaO+MgO)判别图表明蓟县系白云岩整体形成于海相咸水环境。初步建立鄂尔多斯盆地蓟县系白云岩成因模式:灰质白云岩、晶粒白云岩以埋藏成因为主,残余结构白云岩以混合水成因为主,溶蚀白云岩多为回流渗透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地球化学特征 古环境 成因 蓟县系 渭北隆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的砂楔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吉春 盛煜 +1 位作者 赵林 王生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6,共11页
冰楔假形和原生砂楔是指示古冻土发育的重要证据。两者虽然具有相似的外观形态,但形成过程不同,在反映古气候、古环境和古冻土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指示意义。在利用地层中的楔形构造推测古环境时,确定其类型是正确解读其环境意义的... 冰楔假形和原生砂楔是指示古冻土发育的重要证据。两者虽然具有相似的外观形态,但形成过程不同,在反映古气候、古环境和古冻土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指示意义。在利用地层中的楔形构造推测古环境时,确定其类型是正确解读其环境意义的前提。本文讨论了柴达木盆地发现的楔形构造,通过楔形围岩和充填物中的一些微结构判断其属于原生砂楔,进而探讨了这些砂楔代表的环境意义和多年冻土发育状况。柴达木盆地中的砂楔主要形成在末次冰消期的Heinrich1(H1)和YoungerDrays两次降温事件期间。这表明,末次冰消期,柴达木盆地地表几乎全部被风沙覆盖,处于极端干旱的沙漠环境,年平均气温较现在降低6℃左右,多年冻土下界较现在下降了约1000m。然而,多年冻土并没有占据整个盆地,在盆地中部和南部保留着大片融区,据此推测,即使末次冰期时期,柴达木盆地仍然保留一定面积的融区。末次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主体和祁连山两大现代多年冻土区并没有通过柴达木盆地连成一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砂楔 末次冰期 古环境 古多年冻土
原文传递
北部湾北部上更新统的沉积特征及其记录的古环境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向青 梁开 +4 位作者 夏真 张顺枝 林进清 马胜中 霍振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4-471,共18页
晚更新世100 ka以来作为重要气候阶段对后续环境演化影响深远。北部湾位于东亚低纬度季风区,为冷暖气团影响交汇带,是我国最靠近印度洋的大型海湾,沿海地势崎岖,山洪暴发,需要加强对该阶段气候波动及演化研究。在北部湾北部钦州湾... 晚更新世100 ka以来作为重要气候阶段对后续环境演化影响深远。北部湾位于东亚低纬度季风区,为冷暖气团影响交汇带,是我国最靠近印度洋的大型海湾,沿海地势崎岖,山洪暴发,需要加强对该阶段气候波动及演化研究。在北部湾北部钦州湾口外近浅海钻取了海底岩芯,岩芯直达第四系地层下伏风化壳且进尺为80.05 m,文章对上更新统25.1~9.7 m岩芯段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微量元素、碎屑矿物、微体古生物测试鉴定以及14C与光释光测年。对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岩芯段孢粉为热带-亚热带山地植被,所处沉积环境为河流相,沉积要素波动变化并具有阶段性特征,物源来自周边陆区风化侵蚀。划分出4个岩芯深度段及相应的4个气候阶段,并对测年数据应用线性插值方法得到气候阶段为:末次间冰期(103~60 ka)水动力低能-高能环境、末次冰期早冰阶(60~46 ka)低能环境、末次冰期间冰阶(46~19 ka)低能-高能环境、末次冰期晚冰阶(19~11.4 ka)低能环境,均与相邻云贵高原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同期区域气候具有可比性。除此之外,还辨识出67 ka前后出现了一次暖事件,具有颗粒变细,有机质、微量元素、黄铁矿和褐铁矿等含量出现异常峰值并且相对增幅极高的特征,表明环境湿热和微生物还原活跃等。该暖事件在时间上与Dansgaard-Oeschger旋回(D-O旋回)序号19暖事件最为接近,序号18暖事件则次之,说明在我国季风区的湖北三宝洞、重庆新崖洞、南京葫芦洞石笋研究已发现的对应D-O旋回暖事件序号20~18时期,再往西南沿岸同样发生了与D-O旋回可对应的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北部 上更新统 沉积特征 古环境 暖事件
原文传递
沉积岩中不同形态氮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
13
作者 邢腾 朱园园 +4 位作者 李靖 王诗宇 杜勇 邱海鸥 宋虎跃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952,共12页
近年来,沉积岩中的氮同位素组成(δ^(15)N)已成为生命起源和古环境研究的有效地球化学指标,并为这些领域的原创性发现提供了重要科学证据。沉降的有机质在经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地质作用的改造后转化为不同形态的含氮物质(如干酪根结... 近年来,沉积岩中的氮同位素组成(δ^(15)N)已成为生命起源和古环境研究的有效地球化学指标,并为这些领域的原创性发现提供了重要科学证据。沉降的有机质在经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地质作用的改造后转化为不同形态的含氮物质(如干酪根结合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NH^(+)_(4)等),并保存于沉积岩中。不同形态氮可能具有独特的古环境意义,有必要进行单独的分离和提取,丰度较低的氮组分(如固定铵)也逐渐得到重视。当前,学者们主要利用全岩和干酪根的氮同位素组成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由于地质过程复杂,特定含氮物质提取同位素测试和解译难度较高,何种形态的氮能代表原始的古海水信号尚不明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含氮物质在不同地质作用中的演化历程,系统总结了沉积岩中不同形态氮的提取方法,阐明了它们的古环境意义,并对不同形态氮应用于古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古海洋氮循环研究亟需开展的工作,为推动氮同位素的高精度测试及古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古海洋 氮循环 沉积岩 稳定氮同位素 干酪根 固定铵 可溶性有机氮
下载PDF
舟山北部海域DZS2钻孔孢粉记录与古环境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志忠 邹亮 +1 位作者 杨振京 韩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5-132,共8页
利用在东海舟山北部海域获取的我国目前最深的全取心钻孔DZS2孔240.1m深沉积物岩心进行孢粉分析鉴定,通过对松散地层的孢粉研究自下而上划分出了9个孢粉组合带、12个气候期,由孢粉组合带变化反映出的该区第四纪早更新世以来的温干-偏冷... 利用在东海舟山北部海域获取的我国目前最深的全取心钻孔DZS2孔240.1m深沉积物岩心进行孢粉分析鉴定,通过对松散地层的孢粉研究自下而上划分出了9个孢粉组合带、12个气候期,由孢粉组合带变化反映出的该区第四纪早更新世以来的温干-偏冷干-转暖转湿润-温凉偏干-温凉干旱-转暖转湿润-温凉湿润-转暖湿润-温暖偏干-温和偏干-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与区域性的气候变化比较符合。借助AMS 14 C、OSL测年和古地磁测试结果,分析了上新世以来舟山北部海域上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演化特征,进一步丰富了该海区的新生界的孢粉学资料,为该海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古环境 气候变化 第四纪 舟山北部海域
下载PDF
东海北部海域DZS1钻孔孢粉记录与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志忠 邹亮 +2 位作者 杨振京 韩月 翟滨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9-507,共9页
利用在东海北部海域获取的全取芯钻孔DZS1孔202.1 m深沉积物岩芯进行孢粉分析鉴定,通过对松散地层的孢粉研究自下而上划分出了7个孢粉组合带、8个气候期,由孢粉组合带反映出的该区第四纪早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冷干-温凉湿润-温暖略干-温暖... 利用在东海北部海域获取的全取芯钻孔DZS1孔202.1 m深沉积物岩芯进行孢粉分析鉴定,通过对松散地层的孢粉研究自下而上划分出了7个孢粉组合带、8个气候期,由孢粉组合带反映出的该区第四纪早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冷干-温凉湿润-温暖略干-温暖湿润-温凉偏干-温和略干-寒冷干燥-转暖、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与区域性的气候变化特征比较符合。借助AMS14C、光释光测年和古地磁测试结果,分析了东海北部海域早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进一步丰富了该海区第四纪孢粉学资料,为该海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古环境 气候变化 第四纪 东海北部海域
下载PDF
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中晚期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晗 杨颖 +4 位作者 杨利平 王炜林 张云翔 岳乐平 王建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18,共7页
为揭示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对遗址区实测剖面进行沉积物磁化率强度、孢粉等分析研究,表明自距今6000年,受全新世以来陕西关中地区东亚季风气候变化控制,杨官寨遗址古气候呈现温暖湿润与干旱寒凉相互交替的特... 为揭示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对遗址区实测剖面进行沉积物磁化率强度、孢粉等分析研究,表明自距今6000年,受全新世以来陕西关中地区东亚季风气候变化控制,杨官寨遗址古气候呈现温暖湿润与干旱寒凉相互交替的特征。距今6000年到5400年,该地古气候温暖湿润,宜于植被生长,以农业种植与畜牧业为主,为庙底沟文化大型环壕聚落的出现提供了有利基础;距今5400年左右,古气候出现短暂的降温期,呈现干燥低温特征,受此影响,杨官寨遗址聚落规模大幅萎缩。出现了以半坡四期文化,古气候呈现由冷转暖、降温、暖湿、较冷四个阶段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官寨遗址 仰韶文化 古环境 古人类文化与环境演变
下载PDF
安达曼海东部台缘阶地中新世生物礁演化特征及其古环境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传红 栾锡武 +6 位作者 樊爱萍 冉伟民 穆敬轩 何明勇 魏新元 李阳 刘洁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6-330,共15页
新近纪以来,在大陆边缘以及火山基底隆起等构造背景下,安达曼海域广泛分布生物礁碳酸盐。为了更好地了解安达曼海域的构造演化以及区域古环境特征,通过高分辨率地震剖面,将台地边缘地层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在建立的地震层序格架下,探讨... 新近纪以来,在大陆边缘以及火山基底隆起等构造背景下,安达曼海域广泛分布生物礁碳酸盐。为了更好地了解安达曼海域的构造演化以及区域古环境特征,通过高分辨率地震剖面,将台地边缘地层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在建立的地震层序格架下,探讨了区域中新世生物礁演化模式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认为安达曼海域东部台缘阶地中新世生物礁生长发育以及空间展布形态主要受中新世时期构造作用所形成的地势形态和海平面升降等因素联合控制。安达曼海中新世经历了裂谷期至弧后走滑拉分期,且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南部实皆断裂造成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形态为东部阶地生物礁碳酸盐发育提供了有利场所,次级断裂造成了生物礁东西分割的格局,而海平面的稳定上升使得生物礁稳定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特征 古环境 生物礁 安达曼海
原文传递
Sr-O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in the Nansha Sea Area and Palaeo-environment
18
作者 桂训唐 于津生 +1 位作者 李献华 陈绍谋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The Nansha sea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lace where the Pacific Ocean plate, In-dian-Australian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meet, and therefore,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re both constrained by those three plates. It i... The Nansha sea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lace where the Pacific Ocean plate, In-dian-Australian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meet, and therefore,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re both constrained by those three plates. It is a semi-closed marginal sea area,which is only connected with the Indian and the Pacific Ocean by channels. TheSr-O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in this area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e range of our investigation islimited to the area of 105-118°E and 3 - 12°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36 sta-tion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the above area, were analyzed. All of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IC SEDIMENTS ISOTOPIC GEOCHEMISTRY palaeo-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马拉墩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学海 刘树根 +5 位作者 李智武 冉波 杨迪 叶玥豪 王自剑 林彤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5年第2期17-20,23,共5页
碳氧同位素可以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反演古湖泊沉积环境和气候的变化特征。对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县红土乡中新世马拉墩组湖相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分析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地区古湖泊沉积环境和古气... 碳氧同位素可以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反演古湖泊沉积环境和气候的变化特征。对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县红土乡中新世马拉墩组湖相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分析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地区古湖泊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并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中新世五道梁群进行对比。对比分析表明,中新世青藏高原东缘和北部气候存在明显差异。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县红土乡马拉墩组沉积于湿热气候背景下的开放型淡水湖泊环境,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分主要受湖泊初级生产力影响,在沉积期间,初级生产力有3次快速变化的过程。而青藏高原北部五道梁群沉积于干冷气候背景下的封闭性咸水湖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新世 碳氧同位素 古气候 古环境
下载PDF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西北区新近系河道—扇体沉积体系识别
20
作者 杜民 刘金萍 王改云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5期8-14,共7页
以沉积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借助三维地震资料,综合相干技术和属性提取技术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西北区的沉积体进行了识别。精细刻画了新近系底部砾岩之上河道—扇体沉积体系的平面及剖面特征,从而建立了河道—扇体沉积古环境展布图。研... 以沉积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借助三维地震资料,综合相干技术和属性提取技术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西北区的沉积体进行了识别。精细刻画了新近系底部砾岩之上河道—扇体沉积体系的平面及剖面特征,从而建立了河道—扇体沉积古环境展布图。研究表明:河道—扇体沉积期,来自西北部的物源在研究区的平缓地势下持续演化形成了稳定曲流河。河道上游下切深度大、侧向迁移不明显;中游下切深度小、侧向迁移距离大,点坝及废弃河道等发育;下游段单河道变为两个或多个并置,主河道数增加。河流的末端逐渐向片流转化从而堆积形成了类似末端扇的沉积。该河流—扇体沉积体系的发现,证明研究区存在持续一定时间的暴露性沉积间断,沉积古环境由原地或近原地堆积的近源冲积沉积转变为典型的远源曲流河道—扇体沉积,为今后环境地质研究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坳陷 河道—扇体 沉积体系 沉积间断 沉积古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