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NDC模型的南方典型稻田氮素去向及其优化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王子 洪军 +1 位作者 刘原草 董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稻田不合理的氮素管理模式造成了氮素资源浪费与水体及大气环境污染。为深入分析中国南方典型稻田的氮素去向特征及其优化管理模式,基于2017年湖北省孝昌县高岗村的试验稻田在常规水肥管理下的稻田观测数据,采用了DNDC模型对稻田各氮素... 稻田不合理的氮素管理模式造成了氮素资源浪费与水体及大气环境污染。为深入分析中国南方典型稻田的氮素去向特征及其优化管理模式,基于2017年湖北省孝昌县高岗村的试验稻田在常规水肥管理下的稻田观测数据,采用了DNDC模型对稻田各氮素去向负荷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包括水稻植株吸氮、氮素渗漏、氨挥发与反硝化。研究结果表明:①DNDC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中国南方典型稻田的氮素各去向负荷,其中模型对氮素渗漏与氨挥发动态模拟的拟合度(R^(2))高达0.6493~0.8602,纳什效率系数(NSE)高达0.5135~0.7862,经验证后的模型可用于稻田氮素去向的动态与结构特征分析;②氮素的气态损失—而非随水流失—是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其占总氮素损失量的比例高达83.86%~86.69%,且分蘖肥施用期与水稻黄熟落干期是造成显著气态损失的重要时期;③基于情景模拟可提出研究区内具体的氮素优化管理模式,优化施氮量为100 kg/hm^(2),优化施氮方式为秸秆还田处理,该模式比低氮施肥处理提升了12.67%的稻谷吸氮量,比高氮施肥与氮肥表施处理减少了17.64%~65.57%的氮素气态损失。该研究的结果与稻田氮素去向特征的分析方法可推广至中国南方稻区,以实现高氮利用与低氮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管理 DNDC模型 作物吸氮量 氮素渗漏 氨挥发 反硝化损失
下载PDF
典型大嵩江流域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分析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利华 万海波 +1 位作者 邵小云 齐家国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7-223,共7页
如何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宁波市大嵩江流域内选取了12块稻田样地,在采集研究样地土壤特性和管理方式数据的基础上,使用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模拟估算了... 如何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宁波市大嵩江流域内选取了12块稻田样地,在采集研究样地土壤特性和管理方式数据的基础上,使用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模拟估算了不同管理模式下样地的水稻产量及其对应的温室气体CH_4(甲烷)和N_2O(氧化亚氮)排放量。结果表明,CH_4的排放量和稻田的淹水深度以及N_2O的排放量和N肥(尿素)的施用量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通过优化管理方式可以在保持水稻产量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具体方式有:改变稻田淹水天数,选取高产低排稻种,控制N肥使用量和减少秸秆还田,然而其效果则又与土壤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DC模型 稻田管理方式 温室气体 CH4 N2O
下载PDF
近世长三角南缘的水田经营与环境博弈
3
作者 周晨 邹赜韬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8-30,共3页
圩田与葑田是近世长三角南缘最重要的水田模式。圩田运营过程中的水利修筑、日常维护等农事对局域水生态、动物栖息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性干扰。葑田是依赖自然芜草而起之田,在其经营发展中,周遭的小流域水环境、局地大气质量也受到了一定... 圩田与葑田是近世长三角南缘最重要的水田模式。圩田运营过程中的水利修筑、日常维护等农事对局域水生态、动物栖息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性干扰。葑田是依赖自然芜草而起之田,在其经营发展中,周遭的小流域水环境、局地大气质量也受到了一定负面作用。但葑田对区域生态链的复杂、稳固化具有较好促动。总体而言,近世葑田的生态和谐性略强于圩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田 葑田 水田经营 环境博弈 长三角
下载PDF
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4
作者 孙璐君 《河南水产》 2017年第3期8-9,共2页
本文介绍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所需的田间工程和小龙虾养殖技术,对小龙虾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稻田养殖小龙虾提高了水稻品质,增加了养殖效益,值得推广。
关键词 稻田养虾 稻田管理 小龙虾养殖 综合技术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稻田管理方式对蜘蛛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满吉勇 袁凯 +2 位作者 陈宝雄 王子睿 刘云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67-1479,共13页
蜘蛛是稻田重要的天敌生物,通过改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升稻田蜘蛛多样性及其害虫生物控制服务,对推动稻田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太湖流域有机、绿色、常规生产模式下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以评估不同生产... 蜘蛛是稻田重要的天敌生物,通过改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升稻田蜘蛛多样性及其害虫生物控制服务,对推动稻田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太湖流域有机、绿色、常规生产模式下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以评估不同生产管理模式对稻田蜘蛛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产方式蜘蛛α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有机生产稻田蜘蛛的丰富度、多度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及绿色生产稻田。捕猎类型在不同稻田差异显著,有机和绿色生产稻田蜘蛛以结网型为主,而常规生产稻田以捕猎型为主;3种生产模式稻田蜘蛛体长和飞航能力无显著差异。有机和常规生产稻田蜘蛛群落组成间存在显著差异,绿色生产稻田蜘蛛群落组成介于有机与常规生产稻田之间,是这两种生境蜘蛛组成的过渡类型;有机生产稻田具有较多的的蜘蛛指示种,而绿色和常规生产稻田蜘蛛群落分布上以广布种与共有种为主,缺乏特有种。稻田蜘蛛群落组成随水稻生长而变化,但有机生产稻田蜘蛛丰富度、多度除分蘖早期和拔节期外,其余时期均显著高于常规和绿色生产稻田。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和绿色生产,有机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稻田蜘蛛多样性,维持更强的害虫捕食能力,对推动该地区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稻田管理方式 有机生产 绿色生产 蜘蛛 群落结构 功能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