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58
1
作者 周开达 马玉清 +1 位作者 刘太清 沈茂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8在壮苗稀植栽培下,能比油化63增产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超高产育种 亚种间杂种优势 重穗型
下载PDF
重金属Cu,Pb,Zn,Cr,Cd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分布 被引量:208
2
作者 莫争 王春霞 +3 位作者 陈琴 王海 薛传金 王子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研究了外源可溶性重金属进入水稻土环境后 ,在水稻植株中的迁移、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其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在水稻生长季节 ,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迁移能力的大小依次为 :Cd ,Cr>Zn ,Cu >Pb .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积... 研究了外源可溶性重金属进入水稻土环境后 ,在水稻植株中的迁移、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其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在水稻生长季节 ,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迁移能力的大小依次为 :Cd ,Cr>Zn ,Cu >Pb .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积累分布是 :根部 >根基茎 >主茎 >穗 >籽实 >叶部 .水稻分蘖期重金属在根部、茎干部和叶片的积累量达到最大 ,随着时间的延长 ,在根部积累的重金属愈来愈少 ;在茎干部积累的重金属在拔节期降至最小 ,随后含量又稍微上升 ;叶片上的重金属含量在拔节期迅速下降 ,随后趋于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迁移 人布 水稻 土壤 植株 富集 分布
下载PDF
苏南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规律 被引量:126
3
作者 安琼 董元华 +3 位作者 王辉 王霞 王梅农 郭宗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419,共6页
本研究选择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高 ,且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平衡 ,具有蔬菜种植较长历史的苏南某市为试点区 ,重点探讨菜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 ,及土壤利用方式、轮作方式、蔬菜品种及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的... 本研究选择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高 ,且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平衡 ,具有蔬菜种植较长历史的苏南某市为试点区 ,重点探讨菜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 ,及土壤利用方式、轮作方式、蔬菜品种及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的影响。在全市农田范围内网格均匀布点 ,各采样点均用GPS定位 ,多点采集 89个土样。研究结果表明 ,供试区土壤中普遍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 ,残留总量 (Σ OCP)介于2 3.2~ 112 6 .7μgkg-1之间 ,均值为 174 .4 μgkg-1,残留的主要组分为p ,p′ DDE和p ,p′ DDT ,占Σ OCP的 82 %以上。四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 ,传统菜地土壤中Σ DDTs残留量均值最高 ,水稻田土壤中最低。种植不同蔬菜的传统菜地土壤中有机氯残留有明显的差异 ,种植叶菜的土壤比种植葱蒜韭菜、土豆 (根茎类 )或茄果类蔬菜的土壤中有机氯残留量高得多。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中有机氯残留影响不明显。水稻—蔬菜轮作的方式可减少有机氯农药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农田土壤 有机氯农药 农药残留 土壤利用方式 轮作 种植年限
下载PDF
水稻水作与旱作对抽穗后剑叶光合特性、衰老及根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8
4
作者 蔡永萍 杨其光 黄义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9-224,共6页
对水稻水作与旱作栽培模式下水稻衰老和后期一些生理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水分的影响 ,水稻旱作不同程度加速了水稻生理机能的衰退 ,使籽粒干物质积累受阻 ,粒重下降而减产。水稻水作不仅改善了水稻剑叶光合因子 ,提高... 对水稻水作与旱作栽培模式下水稻衰老和后期一些生理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水分的影响 ,水稻旱作不同程度加速了水稻生理机能的衰退 ,使籽粒干物质积累受阻 ,粒重下降而减产。水稻水作不仅改善了水稻剑叶光合因子 ,提高了光合效率 ,而且剑叶呼吸速率下降缓慢 ,相对电导率上升缓慢 ,SOD酶活性较高 ,MDA含量低 ,表明剑叶后期衰老进程慢 ,促进籽粒增重 ,产量高。此外 ,旱作水稻生育末期根系干物质积累、活力高及代谢旺盛的优势对籽粒增重也是一种负向影响 ;而水稻水作开花 -灌浆期根系活力高 ,生育末期根系生理活性迅速衰退 ,保证了籽粒的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作 抽穗 根系活性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5
5
作者 罗锡文 刘涛 +1 位作者 蒋恩臣 李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该文研制了一种新型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轮,用4种不同类型的稻种对5种不同型孔的排种轮进行了排种试验,结果表明:瓢形型孔充种性能优于其他型孔形式,粒数为2~6粒种子的穴数在90%以上,漏播率小于5%,穴距、穴径符合农艺要求,实现了精量播... 该文研制了一种新型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轮,用4种不同类型的稻种对5种不同型孔的排种轮进行了排种试验,结果表明:瓢形型孔充种性能优于其他型孔形式,粒数为2~6粒种子的穴数在90%以上,漏播率小于5%,穴距、穴径符合农艺要求,实现了精量播种.伤种率对比试验表明,瓢形型孔的排种轮对水稻发芽率无显著影响.该文还进行了不同的瓢形型孔个数的排种对比试验,确定了适合该排种轮的型孔个数.研究工作为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轮 排种器 直播 水稻
下载PDF
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在水稻灌溉制度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4
6
作者 付强 金菊良 梁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9-45,共7页
水稻灌溉制度的优化模式及其理论分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水稻灌溉制度优化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与灰色评判法均存在权重矩阵的主观赋权的人为干扰 ,造成评价结果的出入。作者在模糊数学理论与田间试验结合的基础上 ,... 水稻灌溉制度的优化模式及其理论分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水稻灌溉制度优化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与灰色评判法均存在权重矩阵的主观赋权的人为干扰 ,造成评价结果的出入。作者在模糊数学理论与田间试验结合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 (RAGA)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 (PPC) ,通过优化水稻生育阶段的状态变量指标的最佳投影方向 ,得到各样本的投影值 ,从而对各灌溉模式进行分类与评价 ,克服了二阶模糊综合评判法与灰色系统评价中权重赋值的人为干扰 ,确定出浅湿干灌溉为最佳的水稻灌溉模式。经生产实践证明 ,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对处理农业灌溉系统中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高维数据的综合评判、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制度 RAGA 优化 PPC 灰色系统评价
下载PDF
水稻氮肥施用技术Ⅰ.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被引量:67
7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1 位作者 陈福兴 刘更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67-470,共4页
为探明湘南地区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对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泥田、紫泥田、冷浸田、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了水稻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水稻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季节等因素而不同 .总的原则是 :当土温... 为探明湘南地区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对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泥田、紫泥田、冷浸田、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了水稻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水稻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季节等因素而不同 .总的原则是 :当土温较低、秧苗幼小、根系不发达 ,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时 ,氮肥宜迟施 ,如早稻和冷浸田施氮的适宜时期为插秧后 5 0 d左右 .反之 ,当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时 ,则应早施氮肥 ,如晚稻和红泥田、紫泥田施氮的适宜时期应为插秧后 10~ 15 d.2 )水稻最佳施氮量也因土壤条件和施氮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中等肥力的冬闲田 ,施氮量可达 2 10 kg/ hm2 ,而肥力较高的绿肥田则仅为 30 kg/ hm2 ,且分次施用比一次施用效果好 .在此施氮水平上 ,若再增加施氮量 ,则会减产减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时期 施氮量 氮肥 施用技术
下载PDF
钙镁磷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64
8
作者 李瑞美 王果 方玲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4期348-351,共4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钙镁磷肥(G)、泥碳(P)、猪粪(M)、钙镁磷肥+泥碳(GP)、钙镁磷肥+猪粪(G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的污染田进行改良。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处理钙镁磷肥、钙镁磷肥+泥碳和钙镁磷肥+...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钙镁磷肥(G)、泥碳(P)、猪粪(M)、钙镁磷肥+泥碳(GP)、钙镁磷肥+猪粪(G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的污染田进行改良。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处理钙镁磷肥、钙镁磷肥+泥碳和钙镁磷肥+猪粪对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大部分处理能抑制水稻、花生对镉铅的吸收;说明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磷肥 有机物料 配施 作物 镉铅吸收 控制效果 镉铅污染土壤 泥碳 猪粪 水稻 花生 有机-中性化作用
下载PDF
大穗型水稻超高产产量形成特点及物质生产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刘军 余铁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讨大穗型水稻品种高产机制,对其产量形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二次枝梗结实率有较大的提高;其前期物质积累多,后期转运能力强,光合产物能更多地运送到稻穗中;齐穗期具有更高的叶面积指数,后期叶面积指数衰... 为探讨大穗型水稻品种高产机制,对其产量形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二次枝梗结实率有较大的提高;其前期物质积累多,后期转运能力强,光合产物能更多地运送到稻穗中;齐穗期具有更高的叶面积指数,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慢,叶片功能期长,叶日积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产量 枝梗结实率
下载PDF
Nitrogen Runoff and Leaching Losses During Rice-Wheat Rotations in Taihu Lake Region,China 被引量:69
10
作者 TIAN Yu-Hua YIN Bin +2 位作者 YANG Lin-Zhang YIN Shi-Xue ZHU Zhao-Li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45-456,共12页
Although nitrogen (N) loss through runoff and leaching from croplands is sus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surrounding water systems, there is no conclusive evidence for paddy soils to prove this hypot... Although nitrogen (N) loss through runoff and leaching from croplands is sus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surrounding water systems, there is no conclusive evidence for paddy soils to prove this hypothesis. In this study, field pl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N losses through runoff and leaching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with 3 N fertilization rates in rice (Oryza sativa L.)-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rotations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China. A water collec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to collect runoff and leachates for both the rice and wheat seasons. Results showed that dissolved N (DN), rather than particulate N (PN), was the main form of N loss by runoff. The NO3^--N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was between 0.1 and 43.7 mg L^-1, whereas the NH4^+-N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below detection limit to 8.5 mg L^-1. Total N (TN) loads by runoff were 1.0-17.9 and 5.2-38.6 kg ha^-1 during rice and wheat seasons, respectively, and the main loss occurred at the early growing stage of the crops.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 leachates during the rice seasons were below 1.0 mg L^-1 and independent of the N application rate, whereas those during the wheat season increased to 8.2 mg L^-1 and were affected by the fertilizer rate. Annual losses of TN through runoff and leaching were 13.7-48.1 kg ha^-1 from the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accounting for 5.6%-8.3% of the total applied N. It was concluded that reduction in the N fertilization rate, especially when the crop was small in biomass, could lower the N pollution potential for wat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CHING N fertilization rate N loss paddy soil RUNOFF
下载PDF
储藏稻谷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差异性 被引量:69
11
作者 周显青 张玉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242,共5页
为了探讨储藏稻谷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对国内不同储藏区域、储藏年限的180个商品稻谷样品的电导率(ECR)、丙二醛含量(MDAC)、脂肪酸值(FAV)、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 为了探讨储藏稻谷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对国内不同储藏区域、储藏年限的180个商品稻谷样品的电导率(ECR)、丙二醛含量(MDAC)、脂肪酸值(FAV)、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然后,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这些测定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稻谷储藏时间的延长和陈化程度的加深,ECR、MDAC、FAV逐渐增大,而CAT、POD、PPO的活性逐渐降低,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储藏年限间稻谷品质的差异,其中显著影响稻谷新鲜度的指标是FAV、ECR、MDAC和PPO活性,尤以FAV的差异最大;而不同储藏地域的气候条件以及稻谷类型上的差异也将对储藏稻谷品质指标的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藏 品质控制 差异性分析 稻谷
下载PDF
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被引量:60
12
作者 王华 黄璜 +1 位作者 杨志辉 廖晓兰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6,44,共5页
2000年3月至2001年10月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稻-鸭生态种养显著降低稻田甲烷排放量,与常规稻田相比,甲烷排放总量在早稻田与晚稻田分别降低44.2%和40.7%。各处理晚稻田甲烷排放总量... 2000年3月至2001年10月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稻-鸭生态种养显著降低稻田甲烷排放量,与常规稻田相比,甲烷排放总量在早稻田与晚稻田分别降低44.2%和40.7%。各处理晚稻田甲烷排放总量高于早稻田甲烷排放总量。养鸭稻田与常规稻田相比,土壤肥力都有所增加,土壤容重降低,>0.25mm团聚体增加2.65~3.12百分点,土壤结构系数增加2.56~6.63百分点。同时,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直接的经济效益也远高于常规稻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 甲烷排放 土壤肥力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供硒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水稻对硒的富集作用 被引量:58
13
作者 吴永尧 罗泽民 彭振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6-179,共4页
通过盆栽土培与水培相结合,以亚硒酸钠的形式供给不同水平的硒,研究了水稻对硒元素的富集作用以及硒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硒作微肥,适量施用,能增强根系还原能力,促进分蘖,增加产量,提高籽粒含硒量.水稻耐受硒的程度... 通过盆栽土培与水培相结合,以亚硒酸钠的形式供给不同水平的硒,研究了水稻对硒元素的富集作用以及硒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硒作微肥,适量施用,能增强根系还原能力,促进分蘖,增加产量,提高籽粒含硒量.水稻耐受硒的程度与其生长期和土壤的持硒能力有关,高硒环境在水稻生育前期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长 富集
下载PDF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Response to Urea Application in Rice Fields of the Taihu Lake Region,China 被引量:65
14
作者 LIN De-Xi FAN Xiao-Hui +2 位作者 HU Feng ZHAO Hong-Tao LUO Jia-F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39-645,共7页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es,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rice yields in response to urea application to a rice f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 Wangzhuang Town, Changsh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The N ferti...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es,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rice yields in response to urea application to a rice f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 Wangzhuang Town, Changsh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The N fertilizer treatments, applied in triplicate, were 0 (control), 100, 200, 300, or 350 kg N ha^-1. After urea wa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water, a continuous airflow enclosure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in the paddy field. Total N losses through ammonia volatilization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the N application rate, and the two higher N application rates (300 and 350 kg N ha^-1) showed a higher ratio of N lost through ammonia volatilization to applied N. Total ammonia loss by ammonia volatilization during the entire rice growth stage ranged from 9.0% to 16.7% of the applied N. Increasing the application rate generally decreased the ratio of N in the seed to N in the plant. For all N treatments, the nitroge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ranged from 30.9% to 45.9%. Surplus N with the highest N rate resulted in lodging of rice plants, a decreased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and reduced rice yields. Calculated from this experiment, the most economical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was 227 kg ha^-1 for the type of paddy soil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However, recommending an appropriate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such that the plant growth is enhanced and ammonia loss is reduced could improve the 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volatilization N application rate 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addy soil rice yield
下载PDF
涝害对早中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15
作者 彭克勤 夏石头 李阳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3-176,共4页
为探明洪涝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机理 ,对早稻 (湘早籼 19号 )、中稻 (泰香稻和 IR6 4)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没顶淹水处理 .结果表明 ,受淹稻株膜酯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增加 ,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 ,且以孕穗期表现最为显著 ;湘早... 为探明洪涝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机理 ,对早稻 (湘早籼 19号 )、中稻 (泰香稻和 IR6 4)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没顶淹水处理 .结果表明 ,受淹稻株膜酯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增加 ,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 ,且以孕穗期表现最为显著 ;湘早籼 19号的 N,P含量略有上升 ,K含量下降 ;泰香稻和 IR6 4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先降后升 ,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先升后降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IR6 4的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活性升高 .淹水造成稻谷产量降低且随淹水时间延长而加剧 ,在孕穗期淹水 ,产量的下降是总粒数、千粒重下降、空秕率急剧上升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乳熟期淹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害 生理指标 产量性状 早稻 中稻
下载PDF
松嫩平原盐碱地种稻开发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被引量:59
16
作者 赵兰坡 冯君 +4 位作者 王宇 王鸿斌 耿玉辉 王淑华 李春林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7-241,共5页
松嫩平原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和黑龙江省西南部,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形成的冲积平原。盐土、碱土及盐碱化草甸土是松嫩平原盐碱地的主要构成土壤,总面积约300万hm2,是该区最具开发潜力的土壤资源。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种稻是本区盐碱土改良利... 松嫩平原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和黑龙江省西南部,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形成的冲积平原。盐土、碱土及盐碱化草甸土是松嫩平原盐碱地的主要构成土壤,总面积约300万hm2,是该区最具开发潜力的土壤资源。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种稻是本区盐碱土改良利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但这一措施,涉及到许多特殊土壤改良学理论和技术问题。文中从盐碱地种稻是否会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种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盐碱土的微域性、盐碱危害、土壤胶体高度分散以及"淡化表层"的建立与肥力培育等方面论述了盐碱地种稻开发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土改良理论 盐碱土改良技术 水稻
下载PDF
主要粮食品种储藏期间霉菌活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8
17
作者 黄淑霞 蔡静平 田海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2,127,共5页
研究了稻谷、玉米和小麦在25℃,相对湿度分别为75%、85%和95%储藏,以及在高于安全水分2%的相似水活度条件下储藏期间霉菌的活动特性。结果表明,小麦最易出现霉菌生长活动,稻谷的抗霉菌生长作用最强,玉米介于小麦和稻谷之间;其中85%相对... 研究了稻谷、玉米和小麦在25℃,相对湿度分别为75%、85%和95%储藏,以及在高于安全水分2%的相似水活度条件下储藏期间霉菌的活动特性。结果表明,小麦最易出现霉菌生长活动,稻谷的抗霉菌生长作用最强,玉米介于小麦和稻谷之间;其中85%相对湿度下储藏至28 d,小麦的微生物活性值升高了475 u,分别是稻谷和玉米同期升高值的5.6和3.5倍。储粮中霉菌活动特性的不同表现与各粮种的吸湿性能及粮粒外皮(颖壳或种皮)的霉菌可生长性差异有关,但将相同霉菌活动强度的储粮样品作相关品质指标的检测,发现小麦的黏度、发芽率变化不明显,而玉米和稻谷的脂肪酸值和发芽率则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储藏品质较稳定但易滋长霉菌的小麦应该重点关注霉菌活动的状况,仅仅监测品质指标变化难以准确判断储藏的安全性和粮食相关的食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玉米 小麦 储藏 霉菌
下载PDF
铅与镉对棉花和水稻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1
18
作者 秦普丰 铁柏清 +2 位作者 周细红 曾清如 周惜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5-207,共3页
为探明重金属在不同作物体内的积累及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以培两优 2 88水稻、转 Bt基因棉、湘杂棉 2号和湘棉 1 5号为材料 ,研究了铅、镉对棉花、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水中铅质量浓度≥ 1 0 0 0mg/ L ,或镉质量... 为探明重金属在不同作物体内的积累及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以培两优 2 88水稻、转 Bt基因棉、湘杂棉 2号和湘棉 1 5号为材料 ,研究了铅、镉对棉花、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水中铅质量浓度≥ 1 0 0 0mg/ L ,或镉质量浓度≥ 2 0 mg/ L时 ,严重影响棉花、水稻种子萌发 ,芽长受到抑制 .镉质量浓度为 1 0 mg/ L时 ,对棉花、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则较小 .当土壤中铅质量浓度≥ 1 0 0 0 mg/ kg,或镉质量浓度≥ 2 0 m g/ kg时 ,严重抑制棉花、水稻幼苗生长发育 ,植株矮小且呈现严重受害症状 .在相同处理条件下 ,转 Bt基因棉抗铅、镉污染能力较普通棉花强 .铅、镉 2种重金属元素在棉花、水稻鲜叶中的含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同一处理水平上 ,棉花的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水稻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土壤污染
下载PDF
储藏温度对稻谷微生物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3
19
作者 周建新 张瑞 +2 位作者 王璐 陆琳琳 杨国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高湿(85%)条件下温度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湿度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霉菌量和脂肪酸值呈增加的趋势,细菌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方差分析得出储藏温度、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高湿(85%)条件下温度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湿度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霉菌量和脂肪酸值呈增加的趋势,细菌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方差分析得出储藏温度、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霉菌量、脂肪酸值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而细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极显著的二元二次曲线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稻谷脂肪酸值与霉菌量、温度呈极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脂肪酸值随着霉菌量的增加和储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温度 微生物 脂肪酸值
下载PDF
水稻抽穗期茎鞘中储存的可用性糖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志琴 杨建昌 +1 位作者 朱庆森 郎有忠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13-17,共5页
用抽穗期茎鞘中可用性糖(可溶性糖+淀粉)的累积量与颖花数之比,即糖花比表示灌浆始期每朵颖花具有的物质积累。一般抽穗期糖花比高的品种(组合),灌浆初期籽粒中的IAA和ATP含量、ATP酶活性、谷粒充实率和千粒重亦高,它... 用抽穗期茎鞘中可用性糖(可溶性糖+淀粉)的累积量与颖花数之比,即糖花比表示灌浆始期每朵颖花具有的物质积累。一般抽穗期糖花比高的品种(组合),灌浆初期籽粒中的IAA和ATP含量、ATP酶活性、谷粒充实率和千粒重亦高,它们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增加抽穗期的糖花比,灌浆初期的籽粒生理活性和谷粒充实率提高,抽穗期糖花比减小,结果则相反。表明抽穗期茎鞘中储存的可用性糖不仅是籽粒灌浆物质的一部分,而且对提高灌浆初期籽粒库的活性、启动和促进籽粒灌浆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碳水化物 库活性 谷粒 充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