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舷提网捕捞技术 被引量:20
1
作者 许巍 朱清澄 +3 位作者 张先存 钱卫国 朱国平 夏辉 《齐鲁渔业》 2005年第10期43-45,共3页
自2003年我国大陆成功开发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之后,秋刀鱼已逐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对于秋刀鱼捕捞技术,在历经刺网、围网等渔具后,现基本以舷提网捕捞作业为主。根据2004年6-10月大连“国际903”号生产调查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进行... 自2003年我国大陆成功开发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之后,秋刀鱼已逐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对于秋刀鱼捕捞技术,在历经刺网、围网等渔具后,现基本以舷提网捕捞作业为主。根据2004年6-10月大连“国际903”号生产调查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进行探捕调查的生产情况,对秋刀鱼舷提网的捕捞技术,从渔捞设备至捕捞具体操作技术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舷提网 捕捞技术 渔捞设备 西北太平洋 中国大陆 生产情况 太平洋海域 成功开发 捕捞作业
原文传递
秋刀鱼抗氧化肽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强忠 刘丹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5-171,217,共8页
本文选择胰酶对秋刀鱼蛋白进行酶解,以蛋白质利用率和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为指标,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秋刀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工艺,并且对酶解产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085 U/g蛋白,水料... 本文选择胰酶对秋刀鱼蛋白进行酶解,以蛋白质利用率和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为指标,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秋刀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工艺,并且对酶解产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085 U/g蛋白,水料比3:1,酶解时间8 h时,此时蛋白质利用率和ORAC值分别为76.86%和883.40μmol Trolox equivalent/g。秋刀鱼酶解产物的总氨基酸含量为4576.69 mg/100 mL,其中游离氨基酸和肽态氨基酸分别占34.28%和65.31%;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占34.76%,抗氧化活性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占26.25%,说明秋刀鱼酶解产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秋刀鱼酶解产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3000 Da之间的组分最多,占44.18%。秋刀鱼酶解产物清除DPPH·的IC50值为3.32 mg/mL,清除O2-·的IC50值为5.08 mg/mL,当秋刀鱼酶解产物的蛋白浓度为10 mg/mL时,其吸光值为0.67,说明秋刀鱼酶解产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酶解 抗氧化 氨基酸
原文传递
秋刀鱼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海波 陈伟 +3 位作者 王锦富 王韦华 杨性民 徐薇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属颌针鱼亚目、竹刀鱼科、竹刀鱼属,又称竹刀鱼,是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公海及其沿岸海域的中上层洄游性鱼类[1-2]。秋刀鱼产卵期长,生长迅速,生命周期短,有较强的资源恢复能力[3]。秋刀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属颌针鱼亚目、竹刀鱼科、竹刀鱼属,又称竹刀鱼,是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公海及其沿岸海域的中上层洄游性鱼类[1-2]。秋刀鱼产卵期长,生长迅速,生命周期短,有较强的资源恢复能力[3]。秋刀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合蒸、煮、煎、烤等多种方法烹饪,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4]。常食秋刀鱼可以延缓衰老,预防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夜盲症及贫血等疾病[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贮藏 加工 副产物 综合利用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预报模型构建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斌 汪金涛 +1 位作者 陈新军 田思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8-63,共6页
根据1989—2012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及对应的海洋环境因子数据,包括1-12月各月的Trans-Nino指数(TNI)、1月黑潮区域海表面温度(SST_(黑潮))、6月亲潮海表面温度(SST_(亲潮)),采用BP神经... 根据1989—2012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及对应的海洋环境因子数据,包括1-12月各月的Trans-Nino指数(TNI)、1月黑潮区域海表面温度(SST_(黑潮))、6月亲潮海表面温度(SST_(亲潮)),采用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进行预测分析。通过10种神经网络模型比较,以及实际CPUE的验证,以拟合残差最小的预报模型作为最优预报模型。研究表明:各月TNI指数、1月黑潮区域海表面温度、6月亲潮海表面温度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影响显著,结构为14-10-1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对误差仅为0.000 681,可作为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的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资源丰度 黑潮 亲潮 预报模型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预测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文涛 陈新军 +1 位作者 汪金涛 秦传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的】建立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预报模型,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3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渔业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包括产卵场与索饵场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 【目的】建立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预报模型,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3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渔业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包括产卵场与索饵场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太平洋年代气候震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和厄尔尼诺指数(Trans-NinoIndex,TNI),建立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灰色预报模型。【结果】比较建立的5种灰色系统模型的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选择最优预报模型。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的环境因子重要性依次为TNI、PDO、产卵场SST、索饵场SST。【结论】基于产卵场SST、PDO、TNI的GM(1,4)模型,相关系数高达0.7598且平均相对误差为36.64%,可作为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预报模型,能够预报其资源状况变动,建议使用该模型指导渔业企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灰色系统模型 资源丰度 秋刀鱼 灰色预报模型 平均相对误差 预测 相关系数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分鱼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8
6
作者 殷远 朱清澄 +4 位作者 宋利明 花传祥 吕凯凯 晏磊 张阳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4-289,共6页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分鱼系统主要包括鱼水分离器和鱼体选别机。对该分鱼系统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法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分级效果和生产效率。针对原分鱼系统,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对鱼水分离器的主体、箱体及渗水板结构和鱼体选别机的...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分鱼系统主要包括鱼水分离器和鱼体选别机。对该分鱼系统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法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分级效果和生产效率。针对原分鱼系统,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对鱼水分离器的主体、箱体及渗水板结构和鱼体选别机的分级、支脚结构提出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具体为:(1)在鱼水分离器的主体下方设计一个排水通道,并且与水平面呈15~20°倾角;(2)鱼水分离器箱体上部设计一个挡板盖,并在鱼水分离器的箱体内层及挡板盖内层处粘附一层防水且具有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TPE);(3)渗水板设计成可拆卸的双层结构;(4)鱼体选别机的选别钢管个数增加到15根,长度增加到250 cm,分级仓增加到5个;(5)将鱼体选别机原有的固定支脚设计成可活动支脚;(6)排鱼滑板设计成与水平面夹角为30°;(7)在鱼体选别机上增设一套水幕喷射装置辅助生产作业。改进后的分鱼系统不仅适用于西北太平洋秋刀鱼的分级,还可用于其它小个体种类的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鱼水分离器 鱼体选别机 改进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潜在渔场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孝民 石永闯 +2 位作者 李凡 朱明明 魏振华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0-286,共7页
为了研究海洋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的影响机制,利用2013—2014年我国大陆秋刀鱼渔船的渔业统计资料和美国NOAA网站的海洋环境数据建立MAXENT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MAXENT模型的精度,用刀切法(Jackknife)评价... 为了研究海洋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的影响机制,利用2013—2014年我国大陆秋刀鱼渔船的渔业统计资料和美国NOAA网站的海洋环境数据建立MAXENT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MAXENT模型的精度,用刀切法(Jackknife)评价海洋环境因子的重要性,Arcgis软件制作秋刀鱼潜在渔场分布图。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靠。秋刀鱼盛渔期8—10月的主要渔场集中在北海道和千岛群岛东部附近海域,海表温(SST)是影响秋刀鱼渔场分布的最重要因子,对模型的平均贡献百分比为64.3%,叶绿素(Chl.a)的平均贡献百分比为20.6%,盐度(SSS)的平均贡献百分比为15.2%,8—9月叶绿素(Chl.a)比盐度(SSS)对秋刀鱼渔场分布的影响高,10月叶绿素(Chl.a)对秋刀鱼渔场分布的影响比盐度(SSS)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MAXENT模型 海洋环境因子 潜在渔场 西北太平洋
原文传递
基于点光源和球面光源的集鱼灯照度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花传祥 李非 +2 位作者 朱清澄 孙栋 田中旭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4-288,共15页
集鱼灯是秋刀鱼等光诱渔业中重要的助渔装备,本文以秋刀鱼集鱼灯为例,分别基于点光源法和球面光源法建立了单灯箱理论照度模型。比较平面照度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发现,基于球面光源法计算的理论值和实测值间线性拟合斜率系数较点光源法更... 集鱼灯是秋刀鱼等光诱渔业中重要的助渔装备,本文以秋刀鱼集鱼灯为例,分别基于点光源法和球面光源法建立了单灯箱理论照度模型。比较平面照度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发现,基于球面光源法计算的理论值和实测值间线性拟合斜率系数较点光源法更接近于1。基于球面光源法计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P>0. 05),而由点光源法计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说明基于球面光源法建立的照度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根据球面光源模型分别计算了白、红单灯箱在45°、60°、75°倾角下的照度分布,结果发现照度值均随距离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同倾角不同灯色间照度分布差别较大,相同位置处白灯箱照度明显高于红灯箱;同灯色不同倾角间照度分布差别较小;随倾角增加,最大照度值位置到原点距离逐渐减小;照度衰减速率的绝对值随距离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最终趋近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光源法 球面光源法 照度模型 集鱼灯 照度分布 秋刀鱼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主要体征及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非 朱清澄 +1 位作者 花传祥 杨明树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81,共9页
根据2014年6—7月和10—11月于西北太平洋公海两航次采集的秋刀鱼样本,分析其性别比例、体长和体质量组成、摄食等级,以探究其生长、性腺及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月份的增大,秋刀鱼雌性比例逐渐降低,雄性占比升高;6、7月雌、雄样... 根据2014年6—7月和10—11月于西北太平洋公海两航次采集的秋刀鱼样本,分析其性别比例、体长和体质量组成、摄食等级,以探究其生长、性腺及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月份的增大,秋刀鱼雌性比例逐渐降低,雄性占比升高;6、7月雌、雄样本优势体长组与体质量组范围均较10、11月小;体长和体质量关系中,秋刀鱼雌性生长系数为3.24,雄性为2.82;各月样本胃饱满度以1级为主,F检验表明,除0级外,4个月内各摄食等级间呈显著差异(P<0.01);秋刀鱼雌、雄样本性腺发育以Ⅱ期为主,各性腺等级间差异不显著(P>0.05),雌性性腺指数在Ⅱ、Ⅲ、Ⅳ期内大于雄性,Ⅴ、Ⅵ期内相反,逻辑斯蒂方程表明,秋刀鱼50%性成熟体长雌性为284.7 mm,雄性为267.4 mm;雌性秋刀鱼绝对繁殖力为1032~17 708粒/尾,平均值为(5522±3196)粒/尾,绝对繁殖力高的个体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280~320 mm、110~15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主要体征 繁殖特性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日本开发秋刀鱼资源近况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茜 江航 +2 位作者 耿瑞 周雨思 陆亚男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1期65-68,共4页
日本是全球主要的渔业国家。秋刀鱼是日本重要的渔获品种之一。本文主要对日本秋刀鱼资源现状,秋刀鱼捕捞近况和出口贸易情况进行了阐述。近年来,秋刀鱼资源面临严重的压力,对此,北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采取措施,对秋刀鱼资源进行保护,... 日本是全球主要的渔业国家。秋刀鱼是日本重要的渔获品种之一。本文主要对日本秋刀鱼资源现状,秋刀鱼捕捞近况和出口贸易情况进行了阐述。近年来,秋刀鱼资源面临严重的压力,对此,北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采取措施,对秋刀鱼资源进行保护,日本也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渔业 秋刀鱼 渔业资源 捕捞 出口
下载PDF
气调包装对冷藏过程中秋刀鱼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震 贡慧 +3 位作者 刘梦 田颖 史智佳 王守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共5页
研究N_2和CO_2不同比例混合对气调包装秋刀鱼在冷藏条件下pH值、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等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40%CO_2+60%N_2混合气体气调包装秋刀鱼各项指标的变化速率明显... 研究N_2和CO_2不同比例混合对气调包装秋刀鱼在冷藏条件下pH值、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等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40%CO_2+60%N_2混合气体气调包装秋刀鱼各项指标的变化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秋刀鱼在第9天时菌落总数已超过国家标准4.0(lg(CFU/g)),发生腐败变质,生成不良气味,而40%CO_2+60%N_2组则将这一现象推迟3 d,延长至12 d,CO_2气体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会加速气调包装秋刀鱼的腐败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包装 秋刀鱼 食用品质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12
作者 杨娜 花传祥 +2 位作者 朱清澄 胡贯宇 梁佳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2-423,共12页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是我国重要的大洋性远洋作业对象之一。为研究秋刀鱼摄食以及营养生态位特征,基于2018年7~11月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秋刀鱼样本,分析了秋刀鱼肌肉样本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结果表...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是我国重要的大洋性远洋作业对象之一。为研究秋刀鱼摄食以及营养生态位特征,基于2018年7~11月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秋刀鱼样本,分析了秋刀鱼肌肉样本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1)样本碳稳定同位素(δ^(13)C)值范围在-24.60‰~-20.69‰之间,氮稳定同位素(δ^(15)N)值范围在6.49‰~11.11‰之间,以桡足类作为基线生物,营养级范围在2.44~3.71之间。(2)雌雄样本间δ^(13)C值、δ^(15)N值、营养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样本核心生态位(SEAc)和总生态位(TA)均高于雌性。(3)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显示,δ^(13)C值、δ^(15)N值和营养级值均随体长增加而增大(P<0.05);251~260 mm体长组间的SEAc高于其他体长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小于280 mm和大于280 mm的样本δ^(13)C值、δ^(15)N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亲潮延伸区海域和西北亚北极环流海域样本的δ^(13)C值、δ^(15)N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亲潮延伸区海域的δ^(13)C值、δ^(15)N值和营养级值均高于西北亚北极环流海域,亲潮延伸区海域的SEAc和TA均低于西北亚北极环流海域。综上表明,不同生活史阶段、栖息海域均可影响秋刀鱼摄食,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的摄食生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级 秋刀鱼 δ^(13)C δ^(15)N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秋刀鱼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凯 王韦华 +4 位作者 陈伟 王利斌 汤海清 罗海波 郁志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38,共7页
采用不同选择性培养基对秋刀鱼组织中的产组胺菌进行筛选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不同菌株组胺产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获得5株产组胺菌,分别命名为菌株1、菌株2、菌株3、菌株4... 采用不同选择性培养基对秋刀鱼组织中的产组胺菌进行筛选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不同菌株组胺产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获得5株产组胺菌,分别命名为菌株1、菌株2、菌株3、菌株4、菌株5,经鉴定依次属于哈夫尼菌属(Hafnia)、志贺氏菌属(Shigella)、变形菌属(Proteus Hauser)、沙雷铁氏菌属(Serrat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5株菌在4~36℃温度下及pH值4.5~8.5范围内均能产生组胺,最适温度分别为20、36、36、20和25℃,最适pH值分别为8.5、7.5、6.5、6.5、7.5,在适宜培养条件下组胺产生能力均可超过20mg/mL。4℃低温和pH值4.5条件下5株菌组胺产生能力均显著(p<0.05)降低,但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以上结果为秋刀鱼组胺菌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组胺菌 分离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公海渔场秋刀鱼群体渔业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鲁鑫 张弛 +3 位作者 刘世刚 田浩 刘阳 田永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5-421,共7页
秋刀鱼是我国重点开发的远洋鱼种之一。本文利用2016、2017年8-11月在公海渔场采集的4585尾样本的体长组成、性腺成熟度等信息,结合鱼体肌肉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分析秋刀鱼群体组成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大型群占比及平... 秋刀鱼是我国重点开发的远洋鱼种之一。本文利用2016、2017年8-11月在公海渔场采集的4585尾样本的体长组成、性腺成熟度等信息,结合鱼体肌肉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分析秋刀鱼群体组成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大型群占比及平均GSI由北向南增大,平均CF减小;在155°E以东海域大型群占比大,平均GSI高,平均CF低。δ15N值由东北向西南海域逐渐增大;平均ROA逐月减小。公海渔场秋刀鱼的群体组成存在时空差异。本研究为掌握秋季公海渔场秋刀鱼群体特征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公海渔场 稳定同位素 群体组成 耳石年轮半径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秋刀鱼酶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工艺 被引量:11
15
作者 栾俊家 张尚悦 +7 位作者 李昂达 李学鹏 励建荣 林洪 王明丽 郭晓华 于建洋 周小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181,共10页
采用酶解法从秋刀鱼肌肉中提取抗氧化活性肽,以水解度(DH)、TCA-可溶性肽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力、·OH清除率以及O_(2)^(-)·清除率为指标,从六种商业用酶中(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 采用酶解法从秋刀鱼肌肉中提取抗氧化活性肽,以水解度(DH)、TCA-可溶性肽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力、·OH清除率以及O_(2)^(-)·清除率为指标,从六种商业用酶中(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筛选出最适蛋白酶。以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温度、pH五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酶解显著的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对最优条件下的酶解液进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最适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三因素对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大小为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秋刀鱼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液比为1:2.67(质量体积比,g/mL)、酶添加量为0.60%、酶解时间为4.04 h、温度为50℃、pH7.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33%,Fe^(3+)还原力为0.711(20 mg/mL),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制备的秋刀鱼抗氧化活性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酶解液中,分子量<3000 Da的组分占97.87%。共检测出16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79%,抗氧化活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01%。本文为秋刀鱼的高值化利用和多肽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酶解 抗氧化活性肽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分布及与海水表层温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邹晓荣 朱清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26-30,共5页
根据2003~2004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调查结果,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水表层温度(SST)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9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主要集中在40.5°N^44.5°N、151.5°E^158°E,SST为10℃~19℃... 根据2003~2004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调查结果,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水表层温度(SST)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9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主要集中在40.5°N^44.5°N、151.5°E^158°E,SST为10℃~19℃,捕捞群体以中大型个体为主;各月最高产量及最大CPUE时的SST各不相同,渔场的形成和丰度与亲潮和黑潮的势力强弱及其分布密切相关。经K-S检验,结果表明,各月SST与产量及样本平均体长、平均体重的差异均不显著。这些渔场可作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兼作渔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渔场 日产量 海水表层温度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秋刀鱼内脏磷脂的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静 陶宁萍 +1 位作者 朱清澄 花传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31,81,共5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方法对秋刀鱼内脏中的磷脂进行提取,研究了两种方法提取的磷脂及SC-CO_2提取所得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SC-CO_2提取磷脂的酸值、过氧化值等...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方法对秋刀鱼内脏中的磷脂进行提取,研究了两种方法提取的磷脂及SC-CO_2提取所得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SC-CO_2提取磷脂的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C-CO_2法的提取率(23.90±1.10)%(干重)高于有机溶剂法的提取率(20.81±1.25)%(干重),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SC-CO_2法所得磷脂的脂肪酸总量高于有机溶剂法的,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分别为8.80%和8.9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43.20%和43.82%;PC、PE的脂肪酸组成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磷脂酸值(KOH)为(21.52±0.57)mg/g,过氧化值为(2.06±0.12)mmol/kg,均符合JECFA标准Lecithin(Phosphalipides,Phospholipids;INS No.322(ⅰ))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内脏 磷脂 超临界二氧化碳 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气候模态下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海况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非 陈新军 +1 位作者 朱清澄 花传祥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8,共9页
根据1985—2013年日本秋刀鱼(Cololabis saira)生产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温度距平值(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及亲潮、黑潮环境数据,探究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根据1985—2013年日本秋刀鱼(Cololabis saira)生产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温度距平值(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及亲潮、黑潮环境数据,探究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冷、暖2种气候模态下秋刀鱼产卵场、索饵场海况特征及资源丰度差异。结果表明,PDO暖期内单位捕捞量努力量(catch per unit effect,CPUE)略高于冷期,另CPUE与PDO指数存在滞后关系,且前者滞后于后者3年时相关系数最大(–0.318);PDO冷、暖模态转换对索饵场SST影响较产卵场大(P<0.05),产卵场及索饵场SSTA与PDO指数间均呈负相关性,滞后时间分别为–1和0年时相关系数最大;PDO暖期内黑潮经向流量年间变化率低于冷期,冷、暖2种模态下亲潮春季占有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冷、暖模态转换对亲潮影响程度大于黑潮。研究表明,2种气候模态通过影响秋刀鱼产卵场及索饵场的海表温、海况环境,进而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量产生年间波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气候模态 海表温度 海况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秋刀鱼内脏油和卵磷脂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彬清 王锡昌 +2 位作者 陶宁萍 朱清澄 花传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0-109,共10页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秋刀鱼加工废弃物内脏中先后萃取鱼油和卵磷脂。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工艺参数,得出最佳萃取条件。超临界CO_2一次萃取鱼油,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主要因素,以鱼油得率为响应值,经优...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秋刀鱼加工废弃物内脏中先后萃取鱼油和卵磷脂。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工艺参数,得出最佳萃取条件。超临界CO_2一次萃取鱼油,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主要因素,以鱼油得率为响应值,经优化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55℃,动态萃取3 h。由响应面模型预测的鱼油得率为21.66 g/100 g(湿样),实际值为22.0 g/100g(湿样)。以萃取过鱼油的内脏为原料进行二次萃取,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无水乙醇)流速和萃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以卵磷脂得率为响应值,优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50℃、夹带剂流速2.0 m L/min以及萃取时间2.5 h。由响应面模型预测的卵磷脂得率9.24 g/100 g(湿样),实际值为9.2 g/100 g(湿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内脏 超临界CO2 萃取 鱼油 卵磷脂 响应面
原文传递
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与水温垂直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培超 张孝民 +1 位作者 陈丙见 李凡 《河北渔业》 2022年第6期35-39,44,共6页
根据2019年7—12月我国大陆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渔船生产数据,对秋刀鱼渔场与水温垂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信息增益技术(IGT)分析了影响CPUE的6个水温因子,各因子按影响大小排序依次是12.5 m水层温度(T_(12.5))、0~12.... 根据2019年7—12月我国大陆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渔船生产数据,对秋刀鱼渔场与水温垂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信息增益技术(IGT)分析了影响CPUE的6个水温因子,各因子按影响大小排序依次是12.5 m水层温度(T_(12.5))、0~12.5 m水温的垂直梯度(△_(T0-12.5))、12.5~37.5 m水温的垂直梯度(△_(T12.5-37.5))、海表面温度(T_(0))、37.5~62.5 m水温的垂直梯度(△_(T37.5-62.5))和37.5 m水层温度(T_(37.5))。然后,用频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秋刀鱼渔场分布的六个水温因子的适宜范围,分别是:T_(12.5)为7~12℃,△T_(0-12.5)为(1~3)×10^(-2)℃/m,△T_(12.5-37.5)为(3~4)×10^(-2)℃/m,T_(0)为10~16℃,△T_(37.5-62.5)为(2~3)×10^(-2)℃/m,T_(37.5)为6~10℃。研究结果显示12.5 m水层温度(T_(12.5))比海表面温度(T_(0))对秋刀鱼渔场的分布有更大的影响,以后应加强研究12.5 m水层及其附近水层温度与秋刀鱼渔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增益 水温垂直结构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 渔场 北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