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值偏移大豆油体-姜黄素复合乳液的物理特性及稳定性
1
作者 康梦雪 孙禹凡 +3 位作者 宋晗钰 钟明明 王帅 齐宝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以大豆油体为原料,利用油体天然水包油结构,借助pH值偏移法将姜黄素负载到油体油相内核中,制备姜黄素递送体系。通过乳液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显微结构等研究其包封特征,通过内源荧光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以大豆油体为原料,利用油体天然水包油结构,借助pH值偏移法将姜黄素负载到油体油相内核中,制备姜黄素递送体系。通过乳液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显微结构等研究其包封特征,通过内源荧光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结构变化,探讨其贮藏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大豆油体借助pH值偏移可成功包封姜黄素,pH值偏移为1.0时,大豆油体对姜黄素的包封效果最佳,乳液包封率为65.55%;脂滴形状规则、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590.5 nm;氧化稳定性良好,但贮藏稳定性、pH值稳定性较差;蛋白质结构与未处理油体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本研究为天然油体运载姜黄素等亲脂性多酚物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体 姜黄素 ph值偏移 稳定性
下载PDF
低离子强度下调节pH值对鲤肌球蛋白空间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元勇 王伟 +1 位作者 宋扬 刘俊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2,共7页
探讨了低离子强度(0.05 mol/L KCl)条件下,调节pH对鲤肌球蛋白空间构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肌球蛋白于酸性pH(2.5,3.5)或碱性pH(11.5,12.5)处理后,溶解度均达到90%以上。pH调节处理后,肌球蛋白Ca^(2+)-ATPase完全失活,即使调回中性也... 探讨了低离子强度(0.05 mol/L KCl)条件下,调节pH对鲤肌球蛋白空间构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肌球蛋白于酸性pH(2.5,3.5)或碱性pH(11.5,12.5)处理后,溶解度均达到90%以上。pH调节处理后,肌球蛋白Ca^(2+)-ATPase完全失活,即使调回中性也无法恢复,说明肌球蛋白头部结构遭到破坏。圆二色谱分析发现α-螺旋含量没有变化,表明pH调节处理对肌球蛋白尾部二级结构没有影响。此外,经不同pH条件下的酸、碱处理,肌球蛋白的色氨酸荧光发生淬灭,表面疏水性升高,巯基含量降低,胰凝乳蛋白酶酶切位点发生改变,这些都表明肌球蛋白的三级结构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肌球蛋白 ph调节 空间构象改变 酶切位点
下载PDF
pH偏移促进大豆蛋白酶解过程中聚集体解聚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明 张晖 +1 位作者 朱玲 齐希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47,共5页
酶法水解大豆蛋白可以生产多种生物活性肽,但在酶解过程中肽段的二次聚集会产生不溶沉淀,降低蛋白质利用率。研究了pH偏移对大豆蛋白酶解聚集体解聚的影响。结果表明: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获得的不溶沉淀,是以疏水相互作用为... 酶法水解大豆蛋白可以生产多种生物活性肽,但在酶解过程中肽段的二次聚集会产生不溶沉淀,降低蛋白质利用率。研究了pH偏移对大豆蛋白酶解聚集体解聚的影响。结果表明: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获得的不溶沉淀,是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要分子间作用力的大豆肽聚集体;pH偏移赋予的静电斥力能促使大豆肽聚集体解聚和重排,大豆肽蛋白质利用率从74%(pH 7)增加到85%(pH 12),并将大豆肽的平均粒径由243 nm减小至103 nm;同时,pH偏移使疏水性氨基酸在不溶肽聚集体中积累,增加二级结构中的无规则卷曲含量,但不影响不溶肽聚集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因此,pH偏移技术可安全有效地促使大豆肽不溶聚集体解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肽聚集体 ph偏移 氨基酸分析 碱性蛋白酶
下载PDF
酸碱法提取鲢鱼肌肉蛋白的胶凝特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月娥 王卫东 付湘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126,共4页
采用酸碱法(pH-shifting)提取鲢鱼肌肉蛋白,并研究不同工艺提取的鱼糜蛋白的胶凝特性。结果表明:与水洗鱼糜相比,酸提蛋白的肌球蛋白重链明显降解,肌动蛋白含量减少;碱提蛋白的肌动蛋白含量最高,加热胶凝造成碱提蛋白的肌球蛋白重链部... 采用酸碱法(pH-shifting)提取鲢鱼肌肉蛋白,并研究不同工艺提取的鱼糜蛋白的胶凝特性。结果表明:与水洗鱼糜相比,酸提蛋白的肌球蛋白重链明显降解,肌动蛋白含量减少;碱提蛋白的肌动蛋白含量最高,加热胶凝造成碱提蛋白的肌球蛋白重链部分降解;酸碱提取蛋白胶凝温度和储能模量(G')降低;酸提蛋白胶凝热损失显著高于水洗鱼糜凝胶和碱提蛋白,但水洗鱼糜凝胶和碱提蛋白胶凝热损失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酸提蛋白和碱提蛋白凝胶的保水性显著低于水洗鱼糜凝胶(P<0.05);酸提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最低(46.81N×mm),但碱提蛋白凝胶(60.59N×mm)和水洗鱼糜凝胶(63.57N×mm)的强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碱法是提取鲢鱼肌肉蛋白的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鱼糜 酸碱法 胶凝特性
下载PDF
沉淀抑制剂HPMC K4M、HPMC AS MG、Soluplus对pH值诱导延胡索乙素过饱和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海波 蒋且英 +4 位作者 陈绪龙 欧阳料淇 刘欢 曾慧玲 廖正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188-6195,共8页
目的研究3种沉淀抑制剂(PPI)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K4M,HPMC K4M)、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MG(Hypromellose Acetate Succinate MG,HPMC AS MG)、聚乙烯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Poly... 目的研究3种沉淀抑制剂(PPI)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K4M,HPMC K4M)、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MG(Hypromellose Acetate Succinate MG,HPMC AS MG)、聚乙烯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Polyvinylpyrrolidone,Soluplus)对临床口服剂量下pH值诱导延胡索乙素(dl-THP)过饱和相行为的影响。方法绘制dl-THP的pH值-溶解度相图和p H值转换过程中的去过饱和曲线,用溶解度相图佐证dl-THP相行为,以质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和过饱和度为指标分析沉淀抑制剂对dl-THP相行为的影响;采用偏振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沉淀性质。结果临床给药剂量下,dl-THP在pH值转换过程中最大过饱和度为3.93,随时间推移失去过饱和;HPMC K4M、HPMC AS MG、Soluplus在pH值转换180 min内均能维持过饱和度。HPMC K4M、HPMC AS MG、Soluplus在浓度5%时维持过饱和度分别为1.19、1.89、1.36,浓度20%时为1.30、2.35、1.86、浓度50%时为1.30、2.60、2.07。偏振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结果表明产生结晶沉淀。结论沉淀抑制剂均能改善pH值诱导延胡索乙素过饱和相行为,且这种改善行为随沉淀抑制剂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而不同,HPMC AS MG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沉淀抑制剂 ph值转换溶出 过饱和相 溶解度 相图 最大过饱和度 HPMC K4M HPMC AS MG Soluplus
原文传递
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及其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次力 高远 +3 位作者 曾剑华 孙冰玉 黄雨洋 朱秀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9-167,共9页
为探究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亚基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将大豆亲脂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偏移诱导处理后,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联合多光谱、热分析等技术研究pH偏移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蛋白亚基解... 为探究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亚基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将大豆亲脂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偏移诱导处理后,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联合多光谱、热分析等技术研究pH偏移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蛋白亚基解离缔合行为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pH偏移诱导过程中,大豆亲脂蛋白结构经历去折叠、亚基解离以及再聚集,约10 h后蛋白构象趋于稳定,最终使大豆亲脂蛋白表面分布更多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从而呈现出松散三维构象。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结果显示,pH偏移诱导(10 h)改变了蛋白表面亲水性侧链并破坏了维系蛋白二级结构的氢键等作用力,引起α-螺旋结构解旋,β-折叠含量增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在等电点处大豆亲脂蛋白具有最大的抗变性能力。pH偏移诱导过程中,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发生自组装,形成形状较规则且尺寸均一的球体纳米颗粒,其分子形态由无序聚集状态向粒径分布均匀状态转变,在pH 4条件下诱导的大豆亲脂蛋白颗粒呈稳定的单分布体系,进而呈现出良好的分子柔性和乳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亲脂蛋白 ph偏移诱导 解离缔合 自组装纳米颗粒 多光谱技术
下载PDF
pH调节法分离凡纳滨对虾壳中β虾青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创 SHOICHIRO Ishizaki 吉宏武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9,共6页
采用pH调节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壳中影响虾壳红变的β虾青蛋白进行分离回收,以蛋白质回收率、纯度和二级结构含量为分离特性参数,以1.0为pH变化梯度,研究pH调节法从虾壳中提取β虾青蛋白的规律。结果显示,pH调节法... 采用pH调节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壳中影响虾壳红变的β虾青蛋白进行分离回收,以蛋白质回收率、纯度和二级结构含量为分离特性参数,以1.0为pH变化梯度,研究pH调节法从虾壳中提取β虾青蛋白的规律。结果显示,pH调节法的回收率为47.5%,所得蛋白质纯度为78.23%、分子量为45 000 Da。该蛋白质在pH3.0和11.0时有最大溶解度,分别为60.5%和55.7%;在pH5.0时溶解度最低为15.4%;等电点为5.6。通过圆二色光谱图分析得知β虾青蛋白是一种以α螺旋为主要二级结构存在的物质,pH调节法所得α螺旋含量为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壳 凡纳滨对虾 β虾青蛋白 ph调节法 分离蛋白特性
下载PDF
pH调节法提取小球藻蛋白及其基本组成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娈 史智萍 +3 位作者 曹芳 潘雅娟 林巧燕 刘斌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3-29,共7页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pH调节法提取小球藻蛋白,并以蛋白溶出率为指标,考察液料比、pH、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溶出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mL/g)50∶1、pH 12.0、浸提时间120 ...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pH调节法提取小球藻蛋白,并以蛋白溶出率为指标,考察液料比、pH、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溶出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mL/g)50∶1、pH 12.0、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70℃的条件下,小球藻蛋白溶出率达34.9%,调pH至3.5时蛋白沉淀率达55.5%,提取物中粗蛋白含量为66.4%(干基计).SDS-PAGE显示蛋白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3.1 ku和30.6 ku,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小球藻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氨基酸总量(EAA/TAA)40.14%,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调节法 小球藻蛋白 SDS-PAGE 氨基酸
下载PDF
应用pH-shift控制策略制备丁酸新工艺及其优化
9
作者 刘寅 和晶亮 +2 位作者 毛多斌 杨雪鹏 魏东芝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3,共4页
以嗜热丁酸梭菌为生产菌株,研究不同pH(6.0,6.2,6.4,6.6,6.8,7.0)条件对嗜热丁酸梭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基于不同pH条件下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拟采用pH.shift控制策略,运用发酵法制备丁酸,并探索最优工艺条件。通过... 以嗜热丁酸梭菌为生产菌株,研究不同pH(6.0,6.2,6.4,6.6,6.8,7.0)条件对嗜热丁酸梭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基于不同pH条件下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拟采用pH.shift控制策略,运用发酵法制备丁酸,并探索最优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0~20h将pH控制在6.8,而后将pH调低至6.2并保持到发酵结束,发酵温度为55℃,发酵总时间为50h,vR6mol/LNaOH溶液为中和剂,采用自动流加方式。优化后的发酵工艺能有效提高丁酸产量,通过应用pH.shif啦制策略,丁酸产量达16.12g/L,与固定pH条件下发酵最好结果相比提高35.69%。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H.shi罐制策略的新工艺可有效提高丁酸发酵过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丁酸梭菌 丁酸 ph-shift控制策略 优化
原文传递
温和热辅助pH值碱性偏移处理对猪肝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永欣 彭松林 +2 位作者 郭晨晨 徐毅 尚永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8-96,共9页
将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法相结合,改善猪肝蛋白的功能特性。采取温和热辅助pH值碱性偏移处理对猪肝蛋白进行改性,测定改性后猪肝蛋白的水合性质、表面特性以及蛋白质颗粒状态、变性程度和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和pH值向碱性... 将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法相结合,改善猪肝蛋白的功能特性。采取温和热辅助pH值碱性偏移处理对猪肝蛋白进行改性,测定改性后猪肝蛋白的水合性质、表面特性以及蛋白质颗粒状态、变性程度和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和pH值向碱性较大幅度偏移的共同影响下,猪肝蛋白的溶解度和乳化活性大幅度提高,蛋白质粒径减小且分布均匀、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游离巯基含量逐渐降低,蛋白质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表面疏水性增强,温和热处理辅助pH值碱性偏移的处理效果优于单独的温和热处理和单独的pH值碱性偏移处理。综合考虑猪肝蛋白的水合性质和表面特性的改善效果,50℃加热辅助pH 11偏移处理是猪肝蛋白最佳改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热处理 ph值偏移处理 猪肝蛋白 蛋白结构 功能特性
下载PDF
蓝点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分离蛋白的气味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震宇 张龙 +3 位作者 袁凯 王锡昌 李钰金 刘远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6-214,共9页
为探究pH变换法对鱼蛋白气味特性的影响,以蓝点马鲛鱼为研究对象,在生熟两种状态下,对比原料肉、传统漂洗鱼糜、酸碱鱼分离蛋白的一般化学组成及氨基酸组成,重点探讨酸碱鱼分离蛋白的气味特性。利用电子鼻技术定性判断4种样品的气味轮... 为探究pH变换法对鱼蛋白气味特性的影响,以蓝点马鲛鱼为研究对象,在生熟两种状态下,对比原料肉、传统漂洗鱼糜、酸碱鱼分离蛋白的一般化学组成及氨基酸组成,重点探讨酸碱鱼分离蛋白的气味特性。利用电子鼻技术定性判断4种样品的气味轮廓差异,进一步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电子鼻可以有效区分4种熟制样品的气味轮廓,与原料肉相比,气味轮廓差异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漂洗鱼糜>酸分离蛋白>碱分离蛋白,生制样品的差异性顺序与熟制相同但是区分度较小;进一步经GC-MS定量分析,在4种生样中分别检测出26、19、23、22种挥发性成分,在4种熟样中分别检出23、26、32、24种挥发性成分,均以醛、酮、醇类为主。与原料肉相比,其他3种经过处理的样品中醇、酮类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都发生改变,且熟制样品与生制样品间含量差异较大。由此说明pH变换法能够有效降低蓝点马鲛鱼的腥味,得到的鱼分离蛋白与漂洗鱼糜相比具有较好的气味特性。因此,对腥味较重的蛋白源可利用此方法回收得到具有良好气味、蛋白含量高、脂质含量低等特点的蛋白,并为其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变换法 分离蛋白 腥味 气味轮廓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干热处理和pH偏移对汉麻分离蛋白/卡拉胶接枝物凝胶性质的影响
12
作者 吕铭守 王子涵 +5 位作者 刘琳琳 孙冰玉 朱颖 黄雨洋 曲敏 朱秀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4-83,共10页
目的 研究不同pH偏移和干热处理时间对汉麻分离蛋白/卡拉胶接枝物凝胶性质的影响。方法 以未经pH偏移及干热处理组分为空白对照,研究了不同干热处理时间(0、24、48、72 h)和pH偏移(2、12)条件对汉麻分离蛋白/卡拉胶接枝物凝胶硬度、流... 目的 研究不同pH偏移和干热处理时间对汉麻分离蛋白/卡拉胶接枝物凝胶性质的影响。方法 以未经pH偏移及干热处理组分为空白对照,研究了不同干热处理时间(0、24、48、72 h)和pH偏移(2、12)条件对汉麻分离蛋白/卡拉胶接枝物凝胶硬度、流变特性、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干热处理和pH偏移处理的蛋白凝胶硬度、持水性和储能模量(G’)整体上有所提高,其中干热处理48 h和pH 2偏移处理组分是对照组的1.38、1.10和19.45倍。干热处理和pH偏移增加了凝胶中不可流动水的含量(92.88%)且电镜结果显示凝胶的微观结构逐渐致密, pH 2偏移和干热处理48 h更加致密均匀,复合凝胶中蛋白的α-螺旋的含量减少, β-折叠含量增加,这表明蛋白分子内部的有序结构增加。结论 在pH 2偏移干热处理48 h条件下,汉麻分离蛋白凝胶性质最佳,这为汉麻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分离蛋白 卡拉胶 干热处理 ph偏移 凝胶性质
下载PDF
pH位移法评定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被引量:22
13
作者 雷武 赵志仁 +1 位作者 夏明珠 王风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5-127,共3页
介绍了一种评定阻垢剂性能的新方法 ,即在某一 pH范围内 ,通过测定加入阻垢剂后Ca(HCO3) 2 过饱和溶液的起始 pH与一定时间后的稳定pH之差 ,根据差值的变化评定阻垢剂的阻垢性能。通过与国内普遍采用的评定阻垢剂性能的方法———静态... 介绍了一种评定阻垢剂性能的新方法 ,即在某一 pH范围内 ,通过测定加入阻垢剂后Ca(HCO3) 2 过饱和溶液的起始 pH与一定时间后的稳定pH之差 ,根据差值的变化评定阻垢剂的阻垢性能。通过与国内普遍采用的评定阻垢剂性能的方法———静态阻垢法和鼓泡法的比较 ,证明此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静态阻垢法 鼓泡法 性能评定 ph位移法 水处理药剂
下载PDF
角质酶产生菌Thermobifida fusca WSH03-11诱变及高产突变株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守亮 陈坚 +1 位作者 华兆哲 堵国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3-537,共5页
以Thermobi fidafusca WSH03-1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好的高产角质酶的突变菌株(酶活由2.3U/mL提高为8.9U/mL)。确定了以乙酸钠为碳源,并在2.5L发酵罐中研究了不同pH值对突变株角质酶分批发酵的影响。根据不... 以Thermobi fidafusca WSH03-1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好的高产角质酶的突变菌株(酶活由2.3U/mL提高为8.9U/mL)。确定了以乙酸钠为碳源,并在2.5L发酵罐中研究了不同pH值对突变株角质酶分批发酵的影响。根据不同pH值下发酵过程中细胞比生长速率及产物比生长速率的变化,确定了分阶段控制pH值的策略,即在发酵前20h控制pH值7.3、20h后控制pH值7.6,这种条件下角质酶活达到19.8U/mL,比采用单一pH值7.0、7.3、7.6、7.9下的最大值分别提高了125%,64%,37%,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酶 诱变 ph值分段控制 细胞比生长速率 产物比生成速率
下载PDF
南极磷虾蛋白质的分离特性及其组分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芳 刘俊荣 +1 位作者 梁姗姗 闫瑞霞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利用pH调节法对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蛋白质进行分离回收,分别采取酸处理和碱处理冷冻南极磷虾,以蛋白质溶解度和回收率为分离特性参数,以0.5为pH变化梯度,探索在不同pH条件下南极磷虾蛋白质的分离规律。结果表明:酸处理和碱处理... 利用pH调节法对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蛋白质进行分离回收,分别采取酸处理和碱处理冷冻南极磷虾,以蛋白质溶解度和回收率为分离特性参数,以0.5为pH变化梯度,探索在不同pH条件下南极磷虾蛋白质的分离规律。结果表明:酸处理和碱处理过程中南极磷虾肌肉蛋白质回收率无明显差别,在pH为1.5和12.0时有最大回收率,分别为49.8%和45.7%;通过SDS-PAGE分析,冷冻南极磷虾蛋白质主要为小分子质量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相对分子质量为80 000和35 000~45 000处,对比溶出物回收前后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布,发现采用酸处理法能回收大部分蛋白质组分,而采用碱处理法未能彻底回收,残液里还有多种蛋白质组分;通过对分离过程中南极磷虾含氮物的分布进行分析,表明用酸碱处理法分离蛋白的得率不高,分别占南极磷虾总粗蛋白质的37.76%和3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ph调节法 分离蛋白 蛋白质回收
下载PDF
超声辅助pH值偏移处理对大豆亲脂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王帅 钟明明 +3 位作者 王震霄 王英 康梦雪 齐宝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9-176,共8页
为探究超声辅助pH值偏移对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SLP)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将分离提取的SLP在超声(240 W、20 min)及极端pH值(pH 1或12)条件下进行改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游离巯基含量、傅... 为探究超声辅助pH值偏移对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SLP)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将分离提取的SLP在超声(240 W、20 min)及极端pH值(pH 1或12)条件下进行改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游离巯基含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对不同处理的SLP一级、二级、三级结构进行表征,并对SLP功能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pH 12偏移处理下SLP结构-功能性改变最大,平均粒径由5245.33 nm降低至447.13 nm,ζ-电位值由-5.95 mV下降至-18.53 mV,游离巯基含量下降,α-螺旋相对含量增加,荧光光谱发生蓝移,荧光强度降低;同时溶解度由9.84%上升至92.04%,乳化性、起泡性提高。因此超声和pH值偏移处理对SLP结构性质和功能性质具有协同作用,且结构和功能性质相关性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亲脂蛋白 超声辅助ph值偏移 结构性质 功能性质
下载PDF
环保型水处理剂的阻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展 闫美芳 +3 位作者 李娜 高玉华 李海花 刘振法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08-2911,2915,共5页
以水为溶剂,在催化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以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合成了衣康酸/甲基丙烯磺酸钠(IA/SMAS)共聚物,将产物进行提纯后,用乌氏粘度计测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3。之后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了聚合产物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分别... 以水为溶剂,在催化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以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合成了衣康酸/甲基丙烯磺酸钠(IA/SMAS)共聚物,将产物进行提纯后,用乌氏粘度计测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3。之后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了聚合产物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分别为pH位移法,电化学阻抗法以及静态试验法。3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均表明,在一定加药量下,该共聚产物对CaCO_(3)的阻垢率均能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剂 无磷无氮 阻垢率 ph位移法 电化学阻抗谱法 静态阻垢法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的发酵pH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维卓 范代娣 +3 位作者 骆艳娥 马晓轩 朱晨辉 郭佳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6,共5页
为了实现类人胶原蛋白(HLCⅡ)的规模化生产,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 3.7在30 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过程中的关键参数pH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发酵过程中pH控制在6.0~7.8之间,监测pH对细胞生长以及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的影响,从... 为了实现类人胶原蛋白(HLCⅡ)的规模化生产,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 3.7在30 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过程中的关键参数pH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发酵过程中pH控制在6.0~7.8之间,监测pH对细胞生长以及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合理的pH控制策略增加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由实验数据可得,在pH7.5条件下细胞浓度达到最大,为68.5 g/L,但HCLⅡ的浓度为8.5 g/L.在pH6.8条件下,HLCⅡ浓度达到最大,为10.5 g/L,但其细胞浓度只有60.9 g/L.同时,对发酵过程中代谢副产物有机酸的含量也进行了监测,随着发酵过程pH值的升高,总有机酸的量也相应的增加,当发酵过程pH控制在7.8时,总有机酸达到最大,为15.61 g/L.为了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采用pH两阶段控制策略控制发酵,最终类人胶原蛋白Ⅱ浓度可达到11.3 g/L,较恒pH条件下提高了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胶原蛋白Ⅱ 重组大肠杆菌 ph两阶段控制 有机酸
下载PDF
一种新型四元聚合缓蚀阻垢剂的合成和运行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乐娟 王平 +1 位作者 王芳 王小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8-41,共4页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烯丙基磺酸钠(SAS)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单体,水为溶剂,过氧化氢/次磷酸钠为引发剂,合成了四元聚合缓蚀阻垢剂PMASH。并采用临界pH法、极限碳酸盐法考察了PMASH在不同水质中的运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C...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烯丙基磺酸钠(SAS)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单体,水为溶剂,过氧化氢/次磷酸钠为引发剂,合成了四元聚合缓蚀阻垢剂PMASH。并采用临界pH法、极限碳酸盐法考察了PMASH在不同水质中的运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Ca2+和HCO3-均为4 mmol/L时,PMASH的pHc最高可达到9.80,极限碳酸盐硬度可达到7.1 mmol/L,极限碳酸盐碱度可达到6.0 mmol/L,最佳投加量为15 mg/L。热重分析结果显示PMASH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可应用于高温水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阻垢剂 运行性能 临界ph 极限碳酸盐法 热重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