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4^(cdc)2激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家新 童坦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细胞周期调节是一复杂过程。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来自对酵母的研究。在酵母条件突变株中,发现一类基因与细胞周期调节密切相关,称为细胞分裂周期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cdc基因),它们控制着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调节是一复杂过程。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来自对酵母的研究。在酵母条件突变株中,发现一类基因与细胞周期调节密切相关,称为细胞分裂周期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cdc基因),它们控制着细胞周期的启动及各时相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 ^p34^cdc2激酶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34^(cdc2)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战 南克俊 +2 位作者 阮之平 徐瑞 郭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p34cdc2 激酶在肝细胞肝癌 (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肝细胞肝癌 (含癌旁组织 )标本 4 3例 ,正常肝组织 10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34cdc2 激酶的表达并结合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 目的 :探讨p34cdc2 激酶在肝细胞肝癌 (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肝细胞肝癌 (含癌旁组织 )标本 4 3例 ,正常肝组织 10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34cdc2 激酶的表达并结合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细胞中p34cdc2 表达定位于胞质和胞核中 ,在癌组织中过表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临床分期I +II期组p34cdc2 阳性表达率高于III+IV期组 (P =0 .0 2 6 ) ;Child Pugh分级A +B级组p34cdc2 阳性表达率高于C级组 (P =0 .0 0 4 ) .而不同病理分级 ,肿瘤大小 ,有无淋巴结转移与p34cdc2 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p34cdc2 激酶的高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高表达p34cdc2 激酶可作为反映肝癌临床分期及Child Pugh分级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4^cdc2激酶 肝细胞肝癌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34^(cdc2)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战 南克俊 +1 位作者 李春利 陈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探讨p34cdc2激酶在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HCC(含癌旁组织42)标本47例,正常肝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34cdc2激酶的表达并结合增殖与凋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 目的:探讨p34cdc2激酶在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HCC(含癌旁组织42)标本47例,正常肝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34cdc2激酶的表达并结合增殖与凋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细胞中p34cdc2表达定位于胞质中,在癌组织中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癌旁组织中的增殖指数(PI)分别为(30.34±4.46)%与(27.88±5.89)%,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癌、癌旁组织中的凋亡指数(AI)分别为(8.62±2.28)%与(7.38±2.61)%,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34cdc2蛋白阳性组PI(49.26±4.81)%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23.07±4.15)%(P<0.05),A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CC中增殖与凋亡均高于癌旁组织;p34cdc2和PCNA一样可作为反映HCC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有效指标;p34cdc2并不是HCC凋亡所必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4^cdc2激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肝细胞癌 细胞周期
下载PDF
P34^(cdc2)激酶与细胞周期
4
作者 朱曙东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435-440,共6页
就P34^(cdc2)/cyclinB的研究近况作了概述。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cdc2激酶的结构特征;②cdc2激酶的作用底物及生物学意义;③cdc2激酶在细胞周期中活性的调节。
关键词 蛋白激酶 细胞周期 ^p34^cdc2激酶
下载PDF
Ran及其结合与调控蛋白在核膜装配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吕学龙 祁燃 +1 位作者 吕全龙 张传茂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9-1075,共7页
核膜在细胞周期中呈现高度的动态性:在细胞分裂的前中期,核膜崩解并分散到细胞质中;在细胞分裂的后期,核膜开始在染色体的表面重新装配,最终形成完整的核膜结构。近期的研究发现,Ran GTP酶、物质转运蛋白importinβ、内层核膜蛋白LBR(la... 核膜在细胞周期中呈现高度的动态性:在细胞分裂的前中期,核膜崩解并分散到细胞质中;在细胞分裂的后期,核膜开始在染色体的表面重新装配,最终形成完整的核膜结构。近期的研究发现,Ran GTP酶、物质转运蛋白importinβ、内层核膜蛋白LBR(lamin B receptor)以及核孔复合体蛋白nucleoporins在核膜重建的过程中起关键性调控作用,并受到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34cdc2激酶的调节。LBR是一个八次跨膜的膜蛋白,主要定位于内层核膜。在细胞分裂的早期,随着核膜崩解,LBR与核膜崩解而生成的小膜泡一起分散到细胞质中;在细胞分裂的后期,通过LBR与importinβ相互结合,含有LBR的膜泡被importinβ携带至染色质的表面参与核膜重建。目前已知p34cdc2激酶对LBR与importinβ介导的核膜重建起重要调控作用。Nucleoporins是核孔复合体主要组分。随核膜崩解,核孔复合体解聚成nucleoporins,分散到细胞质中,或结合到其他亚细胞成分上。细胞分裂后期,核孔复合体伴随核膜装配而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膜 LBR importinβ RAN GTp p34cdc2激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