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7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569
1
作者 徐阳春 沈其荣 冉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6,共8页
通过设置在江苏省句容农科所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长期免耕及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1 6年 32茬稻—麦水旱轮作后 ,表土层 ( 0~ 5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比亚表层 ( 5~ 1 0cm)分别... 通过设置在江苏省句容农科所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长期免耕及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1 6年 32茬稻—麦水旱轮作后 ,表土层 ( 0~ 5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比亚表层 ( 5~ 1 0cm)分别高 2 7.5 %、43.6%和1 1 %。与常规耕翻相比长期免耕处理表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 5 .4%和 45 .4% ,而微生物生物量磷无明显变化规律 ;亚表层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免耕与耕翻两种耕作方式间的差异不显著。尽管各施肥处理施用的氮、磷、钾数量完全相等 ,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却因肥料种类的不同而异。综合 0~ 5和 5~ 1 0cm土层 ,微生物生物量碳、磷为 :猪粪 +化肥 >秸秆 +化肥 >绿肥 +化肥 >化肥 >不施肥 ,微生物生物量氮则为 :猪粪 +化肥 >绿肥 +化肥 >秸秆 +化肥 >化肥 >不施肥。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碱解氮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其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有机肥料 微生物 生物量碳 微生物氮 微生物磷
下载PDF
浮床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230
2
作者 宋祥甫 邹国燕 +2 位作者 吴伟明 金千瑜 应火冬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9-494,共6页
采用水域浮床无土种植方法,以人工模拟池为试验场所,在池内的富营养化水体(KN和TP含量分别为2084和0248mg/L)表面种植水稻,通过水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N、P元素,以实现变废为宝,净化水质,并... 采用水域浮床无土种植方法,以人工模拟池为试验场所,在池内的富营养化水体(KN和TP含量分别为2084和0248mg/L)表面种植水稻,通过水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N、P元素,以实现变废为宝,净化水质,并使水体产生良性循环.研究表明,在水深14m左右,水面的浮床覆盖率分别为20%、40%、60%条件下,通过水稻自分蘖至成熟历时84天的处理,对全池水体中KN的净去除率分别为290%、498%和587%,TP的净去除率分别为321%、420%和491%.试验结果为利用浮床陆生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域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浮床 富营养化 水体污染 污染治理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28
3
作者 彭佩钦 张文菊 +2 位作者 童成立 仇少君 张文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72-1878,共7页
以洞庭湖3类典型湿地的8个土壤剖面为代表,研究了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为19.63~50.20g·kg-1,微生物量碳为424.63~1597.36mg·kg-1,微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 以洞庭湖3类典型湿地的8个土壤剖面为代表,研究了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为19.63~50.20g·kg-1,微生物量碳为424.63~1597.36mg·kg-1,微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为3.17%~4.82%;土壤表层全氮1.85~4.45g·kg-1,微生物量氮57.90~259.47mg·kg-1,微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3.13%~6.42%;土壤表层微生物量磷含量顺序为:湖草洲滩地(200.99mg·kg-1)>垦殖水田(163.27mg·kg-1)>芦苇洲滩地(24.16mg·kg-1),微生物量磷占全磷的比例为1.09%~11.20%;土壤表层容重0.65~1.04g·cm-3;土壤表层粘粒(<0.001mm)26.24%~39.48%.土壤表层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的含量,湖草洲滩地>垦殖水田>芦苇洲滩地.土壤表层微生物量碳,垦殖水田和湖草洲滩地接近,而大于芦苇湿地;土壤表层容重,芦苇洲滩地>垦殖水田>湖草洲滩地;土壤表层<0.01mm、<0.001mm粘粒,湖草洲滩地、芦苇洲滩地>垦殖水田.湿地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容重以及微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微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微生物量磷占全磷的比例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至一定深度稳定,而土壤全磷在剖面上下的差异很小.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氮、磷之间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湿地土壤<0.001mm粘粒与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呈极显著对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 容重 粘粒 土壤剖面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氮磷化学计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10
4
作者 刘超 王洋 +1 位作者 王楠 王根轩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5-1216,共12页
因化学功能的耦合和元素的不可替代性,植物对N、P的需求和利用存在严格的比例。植物N、P化学计量在不同功能群、生长地区、生长季、器官之间以及环境梯度下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多数研究从N、P浓度、N:P及N、P间异速指数等角度分析了植... 因化学功能的耦合和元素的不可替代性,植物对N、P的需求和利用存在严格的比例。植物N、P化学计量在不同功能群、生长地区、生长季、器官之间以及环境梯度下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多数研究从N、P浓度、N:P及N、P间异速指数等角度分析了植物化学计量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具体数值。为增进对植物响应全球变化的理解,该文综述了N、P化学计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拟重点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速关系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态 N p 植物功能群
原文传递
氮肥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6个群落优势种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9
5
作者 宾振钧 王静静 +4 位作者 张文鹏 徐当会 程雪寒 李柯杰 曹德昊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1-237,共7页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氮肥添加试验,研究6个群落优势种在不同施氮(N)水平下叶片碳(C)、N、磷(P)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6个物种叶片N、P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表现为:黄花棘豆(...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氮肥添加试验,研究6个群落优势种在不同施氮(N)水平下叶片碳(C)、N、磷(P)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6个物种叶片N、P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表现为: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最高,为24.5和2.51 g·kg–1,其叶片N含量低于而P含量高于我国其他草地的豆科植物;其余5个物种叶片N、P质量浓度分别为11.5–18.1和1.49–1.72 g·kg–1,嵩草(Kobresia myosuroides)叶片N含量最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叶片P含量最低,与我国其他区域的研究结果相比,其叶片N和P含量均低于我国其他草地非豆科植物。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大,6种群落优势种叶片的C和P含量保持不变;其他5种植物叶片N含量显著增加,黄花棘豆叶片N含量保持不变。未添加氮肥时,6种植物叶片N:P为7.3–11.2,说明该区植物生长更多地受N限制。随N添加量的增加,除黄花棘豆外,其他5种植物叶片N:P大于16,表现为植物生长受P限制。综合研究表明,青藏草原高寒草甸植物叶片N含量较低,植物受N影响显著,但不同物种对N的添加反应不同,豆科植物黄花棘豆叶片对N添加不敏感,其他5个物种叶片全N含量随着N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高寒草甸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群落优势种 生态化学计量学 氮肥添加 N p
原文传递
中国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功能群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7
6
作者 张文彦 樊江文 +3 位作者 钟华平 胡中民 宋璐璐 王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3-509,共7页
氮(N)和磷(P)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生长、发育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而植物氮磷(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研究植物的养分利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N、P元素的系统研究将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的限制元素及其对环境的适... 氮(N)和磷(P)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生长、发育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而植物氮磷(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研究植物的养分利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N、P元素的系统研究将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的限制元素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以涵盖中国北方温带草原区和青藏高原区主要草地类型的草地样带为平台,通过系统采集该样带上132个采样点的33个主要优势植物叶片,分析了中国典型草地植物叶片N和P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样带上主要物种的N含量、P含量、N/P的均值分别为18.18±6.16 mg.g-1、1.25±0.64 mg.g-1和16.75±6.67。其中,N和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C3植物和C4植物的N、P含量无明显差异;双子叶植物、非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中生型植物的N、P含量分别高于相应的单子叶植物、禾本科植物、非豆科植物、旱生型植物;C3植物、双子叶植物、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旱生植物的N/P分别高于相应的C4植物、单子叶植物、非禾本科植物、非豆科植物、中生植物。总之,高寒草地植物的N、P含量高于温性草地植物,但其N/P却低于温性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功能群 温性草原 高寒草原
下载PDF
固肾安胎丸联用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β-HCG,P,E2和CA12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5
7
作者 田春漫 陈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1-325,共5页
探讨固肾安胎丸联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早期干预先兆流产提供思路和借鉴。选择收集的先兆流产患者共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黄体酮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固肾安胎... 探讨固肾安胎丸联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早期干预先兆流产提供思路和借鉴。选择收集的先兆流产患者共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黄体酮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固肾安胎丸,2组均采用药物治疗2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抽取静脉血5 m L,测定血清β-HCG,P,E2和CA125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间的差异。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79%,2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P和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血清CA125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的这些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β-HC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但2组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固肾安胎丸联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升血清β-HCG,P,E2水平,降低血清CA125水平,增加保胎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肾安胎丸 先兆流产 β-HCG p E2 CA125
原文传递
水肥条件对小麦、玉米N、P、K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2
8
作者 赵炳梓 徐富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0-266,共7页
水、N是影响作物N、P、K吸收的重要因素。通过对 6个水分等级和 5个N肥等级相互搭配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水、高N处理不利于小麦N吸收 ,而玉米是耐肥作物 ,相同灌水条件下 ,玉米的吸N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低灌水条件下 (W 0、W 1处理... 水、N是影响作物N、P、K吸收的重要因素。通过对 6个水分等级和 5个N肥等级相互搭配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水、高N处理不利于小麦N吸收 ,而玉米是耐肥作物 ,相同灌水条件下 ,玉米的吸N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低灌水条件下 (W 0、W 1处理 ) ,玉米子粒吸N量很低 ,变幅为 0~ 17 3kg/hm2 ,并且不受施N量的影响 ;而小麦子粒吸N量仍达 36 6~154 2kg/hm2 。小麦与玉米吸P量的变化趋势与吸N量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但是 ,作物的吸K量随灌水量增加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在玉米上表现尤其明显 ,并且作物的吸K量主要存在于茎秆中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 小麦 玉米 吸收 磷钾
下载PDF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单药或联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5
9
作者 范丽丽 薛秀珍 +1 位作者 张镛镛 焦娜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单药或联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包...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单药或联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包含患者62例。A组患者使用地屈孕酮单药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黄体酮单药进行治疗,C组患者使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进行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效果、激素水平、治疗结局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8%,B组为66.13%,均显著低于C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孕酮(P)、雌二醇(E2)以及人粗绒毛膜性腺激素(hCG)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以C组升高最为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3.87%,B组为82.26%,均低于C组的95.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B组为12.90%,C组为14.52%,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疗效优于单药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孕酮 雌二醇 人粗绒毛膜性腺激素
原文传递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黄科 刘明月 +2 位作者 蔡雁平 曹家树 温庆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63-368,356,共6页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用基质盆栽法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 ,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 ,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用基质盆栽法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 ,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 ,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关 ,氮、磷、钾之间存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无土栽培辣椒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氮 :35 2~ 388mg/L ;磷 :5 4~ 6 2mg/L ;钾 :337~ 4 0 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量 辣椒 品质 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碳、氮、磷分布特征 被引量:80
11
作者 刘晓利 何园球 +2 位作者 李成亮 姜灿烂 陈平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62,共8页
针对江西红壤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质量和肥力的相应变化,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旱地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养分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荒地土壤中>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花生地和果园土壤则... 针对江西红壤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质量和肥力的相应变化,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旱地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养分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荒地土壤中>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花生地和果园土壤则以0.25~0.053 mm的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各肥力水平下,菜地土壤中除>5 mm水稳性团聚体外,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花生地、果园和荒地土壤。说明菜地土壤长期大量施肥,导致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均相对丰富。不同利用方式旱地红壤中,有机碳、全氮主要分布在>5 mm、5~2 mm和2~1 mm的较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说明随着团聚体粒径增大,其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全氮的消长趋势和有机碳一致。土壤全磷较均匀地分布在水稳性团聚体中,如高肥力菜地和荒地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全磷含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利用方式旱地红壤中2~1 mm和1~0.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红壤 土地利用方式 肥力水平 水稳性团聚体 碳、氮、磷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63
12
作者 彭佩钦 吴金水 +4 位作者 黄道友 汪汉林 唐国勇 黄伟生 朱奇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61-2267,共7页
以湖南省沅江市典型湖垸为代表,通过密集取样分析,研究了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及其和土壤碳、氮、磷的关系,发现水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明显高于旱地,水田土壤中双季稻高于一季... 以湖南省沅江市典型湖垸为代表,通过密集取样分析,研究了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及其和土壤碳、氮、磷的关系,发现水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明显高于旱地,水田土壤中双季稻高于一季稻;土壤磷的含量旱地稍高于水田,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水田稍高于旱地.尽管在水田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有明显的不同,但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典型样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为0.65%~7.24%,平均3.0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为0.98%~7.41%,平均3.8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占全磷的比例为0.16%~7.54%,平均2.80%.土壤C/N为3.87~17.31,平均9.15;BC/BN为4.06~9.29,平均7.2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碳、氮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占全磷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的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导致了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能够很好地反映洞庭湖区农田土壤碳、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氮、磷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 洞庭湖区 土地利用方式 耕作制度
下载PDF
从经济学视角试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产业生产主体的多元化 被引量:65
13
作者 刘艳丽 姚从容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18,共3页
从经济学视角论述了体育公共服务产业及生产主体问题。认为政府对公共服务垄断配置的高成本,促使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自身寻求改革途径。提出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提供主体和生产主体可以适当分离,分析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 从经济学视角论述了体育公共服务产业及生产主体问题。认为政府对公共服务垄断配置的高成本,促使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自身寻求改革途径。提出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提供主体和生产主体可以适当分离,分析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多元生产趋势,以及各自在体育公共服务生产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应该在改革实践中使三种方式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视角 中国 体育公共服务产业 生产主体 多元化 提供主体
下载PDF
土壤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N、P矿化生物固定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63
14
作者 胡锋 李辉信 +1 位作者 谢涟琪 吴珊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4-920,共7页
采用悉生微缩体系,研究了40d 培养期内不添加外源基质条件下食细菌线虫(Protorhabdtis sp.)和细菌(Pseudom onassp.)的相互作用及其对N、P转化的影响。在种植及不种植小麦的土壤中,发现接种... 采用悉生微缩体系,研究了40d 培养期内不添加外源基质条件下食细菌线虫(Protorhabdtis sp.)和细菌(Pseudom onassp.)的相互作用及其对N、P转化的影响。在种植及不种植小麦的土壤中,发现接种线虫后细菌数量显著增加,非根标土壤细菌的增加量又比根际土明显。在种植小麦体系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线虫均比不种作物体系有增加趋势,其中根际土壤线虫种群的提高尤为显著。只加细菌处理中土壤N、P均无净矿化,相反培养前期出现轻微的生物固定。线虫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N、微生物量N 和微生物量P的含量,但对土壤有效P影响很小。这表明线虫活动主要是促进了N的矿化,而P表现出较强的生物固定。文中还分析了线虫捕食对细菌的增殖作用以及线虫——细菌相互作用在N、P矿化和生物固定中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细菌线虫 细菌 相互作用 N p 矿化 生物固定
下载PDF
放牧与围封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70
15
作者 董晓玉 傅华 +3 位作者 李旭东 牛得草 郭丁 李晓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亚生态系分为地上活体、立枯物、凋落物和地下根系4个部分,进行放牧与围封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牧与围封草地各组分碳、氮、磷贮量的季节动态模式与其对应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碳... 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亚生态系分为地上活体、立枯物、凋落物和地下根系4个部分,进行放牧与围封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牧与围封草地各组分碳、氮、磷贮量的季节动态模式与其对应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碳、氮、磷贮量均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899和0.936(FG),0.990,0.891和0.936(GG);封育和放牧草地植物间各部分碳、氮、磷贮量差异均由各自生物量差异引起。围封草地植物总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立枯物、凋落物的量,以及碳、氮、磷贮量一般高于放牧样地(P<0.05)。地上活体氮、磷贮量在其生物量最大时最高(7月),此时围封草地地上活体氮、磷贮量(1.291 8,0.083 7g/m2)显著低于放牧草地(1.529 7,0.100 2 g/m2)(P<0.05)。放牧草地主要通过地上幼嫩器官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的增加来获得较大氮磷贮量,并以此提高草地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放牧 植物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木薯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7
16
作者 高志红 陈晓远 +2 位作者 林昌华 张宇鹏 何永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37-1645,共9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施肥水平下木薯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差异,探讨粤北坡岗地优质高产木薯氮磷钾养分的最佳用量。【方法】以木薯品种南美119为材料,采用"3414"方案,在粤北翁源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14个处理。【...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施肥水平下木薯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差异,探讨粤北坡岗地优质高产木薯氮磷钾养分的最佳用量。【方法】以木薯品种南美119为材料,采用"3414"方案,在粤北翁源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14个处理。【结果】施肥处理的氮素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的氮素则主要分配到根部;不同施肥处理的磷素均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和不施钾处理的钾素主要分配到根部,不施氮处理的钾素在根、冠间分配较均衡。在木薯不同生长阶段,植株氮磷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处理植株氮磷钾含量的下降速度小于不施氮、磷、钾化学肥料的处理。处理N2P2K2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在各生育期均为最大,不施肥处理(N0P0K0)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在各生育期均为最小(P<0.05)。产量最高的是N2P3K2处理,为22 694.06 kg.hm-2,其次是N2P2K2处理,为21 417.87 kg.hm-2。【结论】木薯产量、氮磷钾养分积累及其在根冠间的分配,对施肥水平高度敏感,适当比例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既可以显著增加木薯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又可以提高产量。在粤北坡岗地木薯生产中,氮素最重要,在氮素得到满足的条件下,磷素较钾素更重要。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养分最佳用量为358.80 kgN.hm-2、89.10 kg P2O5.hm-2和187.50 kg K2O.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岗地 木薯 养分积累 分配 产量
下载PDF
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与先兆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67
17
作者 朱英哲 徐泽媚 杨晓葵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77-16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在妊娠早期(4-10周)中的浓度变化;以及先兆流产出血组与正常妊娠组这三种性激素的浓度差异。方法选择在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就诊妊娠4-10周的妇女279例,B超监测至看到...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在妊娠早期(4-10周)中的浓度变化;以及先兆流产出血组与正常妊娠组这三种性激素的浓度差异。方法选择在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就诊妊娠4-10周的妇女279例,B超监测至看到原始心血管搏动后定期产科检查。将其分为两组:正常妊娠组213例和先兆流产出血组66例;再按孕周分为6个亚组(9-10周为一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HCG、孕酮、雌二醇水平。结果两组HCG、E2水平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孕酮水平与孕周无相关性。正常妊娠组与先兆流产出血组HCG:4-7孕周水平无明显差异,但≥8周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孕酮:4孕周和大于8孕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至8孕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二醇:各孕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兆流产出血组孕妇各孕周血清HCG、E2水平虽能与孕周成正相关,但r值均低于正常组,同时HCG>8孕周两组有差异,提示先兆流产出血组胚胎活性低于正常组。两组孕酮与雌二醇t-检验结果,提示孕酮、雌二醇水平都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先兆流产出血组E2低于正常组显著。妊娠早期进行HCG和孕酮联合雌二醇浓度监测能预测先兆流产病情的危险性,合适的雌孕激素比值是保持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雌二醇 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氮、磷、钾、硅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61
18
作者 李卫国 任永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 ,应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山西石灰性草甸土壤合理施用氮、磷、钾、硅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磷、钾、硅肥的合理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因素与产... 在大田条件下 ,应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山西石灰性草甸土壤合理施用氮、磷、钾、硅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磷、钾、硅肥的合理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因素与产量的主效应回归方程为y =6973.5+2 4 89x 1+7.912x 2 +7.388x 3 +7.0 4 72x 4 。氮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磷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穗粒数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结实率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硅肥主要是通过影响千粒重、结实率、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钾肥 硅肥 水稻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配方施肥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氮磷钾积累、吸收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1
19
作者 彭华伟 刘国顺 +1 位作者 吴学巧 梁永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25-29,共5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体内氮、磷、钾积累、吸收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烟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烤烟对氮素的积累为T3>T2>T1>CK,单株分别积累氮素5.29、4.84、4.20、3.55 g;对钾素的积... 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体内氮、磷、钾积累、吸收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烟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烤烟对氮素的积累为T3>T2>T1>CK,单株分别积累氮素5.29、4.84、4.20、3.55 g;对钾素的积累为T2>T1>T3>CK,分别积累钾素4.92、4.59、4.58、3.92 g。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是50d前较对照明显升高;对磷素为50 d前施用50%生物有机肥的处理较对照增加,而75%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则较对照低;对钾的吸收速率团棵后逐渐增加,50 d时达到高峰。施用生物有机肥增加了旺长期烟株体内氮、磷、钾的含量,促进了烟株生长,提高了烤后烟叶含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生物有机肥 吸收 积累 含量
下载PDF
贵州重点茶区茶园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分析 被引量:63
20
作者 张小琴 陈娟 +4 位作者 高秀兵 段学艺 曹雨 赵华富 王家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6-291,共6页
为了解贵州重点茶区茶园土壤p H值和主要养分状况的差异,对湄潭、凤冈、都匀、西秀和正安5个重点茶区201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利用SPSS和Sigmaplo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绘图分析,采用茶园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和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标准评... 为了解贵州重点茶区茶园土壤p H值和主要养分状况的差异,对湄潭、凤冈、都匀、西秀和正安5个重点茶区201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利用SPSS和Sigmaplo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绘图分析,采用茶园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和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标准评价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对比研究了5个重点茶区茶园土壤的p 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p H值都匀和西秀(p H集中在3.00~4.00,土壤严重酸化)极显著低于湄潭和凤冈(p H集中在4.00~4.50,土壤酸化);湄潭和凤冈极显著低于正安(p H集中在4.00~5.00,土壤有酸化趋势)。2都匀和西秀茶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湄潭和凤冈,达Ⅰ级土壤和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标准;而湄潭和凤冈分别仅有1/2和1/5左右达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标准。3各茶区普遍缺磷,以正安茶园土壤最为严重,极显著低于都匀,显著低于湄潭,仅有3.13%达Ⅰ级土壤和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标准。4各茶区普遍缺钾,以凤冈茶园土壤最为严重,极显著低于其他茶区,没有样本达Ⅰ级土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p H 土壤养分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