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炎外瓶霉分子鉴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东明 李若瑜 +3 位作者 王端礼 王晓红 万哲 马圣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9-251,共3页
目的:设计皮炎外瓶霉种特异性引物,并对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检测。方法:通过对暗色真菌核糖体DNA进行分析,设计皮炎外瓶霉种特异性引物;实验菌株包括标准株、参照株及临床分离株等皮炎外瓶霉,以及甄氏外瓶霉、裴氏着色霉、卡氏枝孢霉... 目的:设计皮炎外瓶霉种特异性引物,并对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检测。方法:通过对暗色真菌核糖体DNA进行分析,设计皮炎外瓶霉种特异性引物;实验菌株包括标准株、参照株及临床分离株等皮炎外瓶霉,以及甄氏外瓶霉、裴氏着色霉、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等,应用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快速PCR方法检测其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皮炎外瓶霉rRNA基因转录内间隔区较为保守,特异引物对15株皮炎外瓶霉均可扩增出单一的特异性片断,将模板稀释成1万倍后仍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其他致病菌种均为阴性。结论:皮炎外瓶霉种特异性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试用于该菌种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外瓶霉 特异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 核糖体基因
下载PDF
用核糖体RNAITS区序列寡核苷酸探针鉴定临床常见真菌
2
作者 黄媛 陈建魁 +1 位作者 谢湘峰 尹秀云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真菌菌种的方法。方法 :选取真菌核糖体RNA的ITS区为靶基因 ,设计通用引物和种特异性探针 ,将 3个属的 6种临床常见真菌 (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霉和黄曲霉 )的种特异性...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真菌菌种的方法。方法 :选取真菌核糖体RNA的ITS区为靶基因 ,设计通用引物和种特异性探针 ,将 3个属的 6种临床常见真菌 (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霉和黄曲霉 )的种特异性探针加尾后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用标记生物素的真菌通用引物扩增 11种医学真菌DNA ,产物与固定在膜上的探针杂交。结果 :通用引物可以扩增所试 11种医学重要真菌的DNA ,扩增片段长度约为 5 6 0bp。 6种真菌扩增产物只与其对应的探针杂交。结论 :此方法快速、简便、特异 ,适合常规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真菌 ITS区 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杂交 DNA 核糖体 寡核苷酸探针
原文传递
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皮肤癣菌的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孔祥明 杨国玲 +3 位作者 金礼吉 安利佳 李乔 林熙然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方法对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分型的意义。方法用随机引物OPAA115'-ACCCGACCTG-3',OPD185'-GAGAGCCAAC-3'对皮肤癣菌的3个属9个种和孢子丝菌及白念珠菌共64个菌株进行AP-PCR... 目的探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方法对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分型的意义。方法用随机引物OPAA115'-ACCCGACCTG-3',OPD185'-GAGAGCCAAC-3'对皮肤癣菌的3个属9个种和孢子丝菌及白念珠菌共64个菌株进行AP-PCR,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皮肤癣菌所试验的9个菌种之间均产生具有明显差异的电泳带型。来自不同地区的红色毛癣菌经多次实验均出现主带相同的电泳带型,同时存在株间差异。结论以OPAA11和OPD18为引物,用AP-PCR可对皮肤癣菌从基因分子水平上进行鉴别,并为分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 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高龋者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组指纹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郭丽宏 史俊南 +2 位作者 肖晓蓉 朱硃 张静仪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609-613,共5页
目的 :确定高龋者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从 2 0例高龋者口腔中分离出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采用chelex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 ,通过AP -PCR进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指纹分析。结果 :共分离获得了 87株c血清型变形链球... 目的 :确定高龋者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从 2 0例高龋者口腔中分离出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采用chelex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 ,通过AP -PCR进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指纹分析。结果 :共分离获得了 87株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不同个体所携带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不同 ,同一个体可携带不同基因型的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2 6.7%的高龋者携带 1种基因型 ,60 .0 %携带 2种基因型 ,13 .3 %携带 3种基因型。结论 :大多数高龋者口腔中定植有 2种或 2种以上基因型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法 基因型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脑海马组织T_3核受体基因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方邦江 周爽 张荣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大鼠海马组织T3核受体(T3NR)α、β亚型mRNA的特异性变化,探讨甲状腺激素对脑发育及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腹腔注射诱发甲减动物模型,运用RT-PCR检测技术测定实验性甲减大鼠...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大鼠海马组织T3核受体(T3NR)α、β亚型mRNA的特异性变化,探讨甲状腺激素对脑发育及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腹腔注射诱发甲减动物模型,运用RT-PCR检测技术测定实验性甲减大鼠脑海马组织T3NRα1mRNA、T3NR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甲减大鼠海马组织T3NRα1mRNA、T3NRβ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减时脑组织T3NRα、β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T3NR的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效应的降低,可能是甲减性脑损害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T3核受体 m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海马组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FLT3基因及FLT3/ITD基因突变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兵 田红 周淑芸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18-1221,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患者出现FLT3基因异常表达,20%~30%AML患者会出现FLT3/ITD基因突变并与临床预后相关。本研究旨在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患者FLT3基因及FLT3...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患者出现FLT3基因异常表达,20%~30%AML患者会出现FLT3/ITD基因突变并与临床预后相关。本研究旨在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患者FLT3基因及FLT3/IT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53例CML慢性期和34例CML加速期或急变期患者DNA水平FLT3基因及FLT3/ITD基因突变。结果:53例CML慢性期患者3例(5.7%)出现FLT3基因阳性,34例加速期或急变期患者有19例(55.9%)出现FLT3基因阳性,CML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FLT3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期患者(P<0.001),87例CML患者,仅2例(2.3%)出现FLT3/ITD基因突变。结论:在CML患者中,FLT3基因表达主要见于加速期或急变期患者;CML很少发生FLT3/ITD基因突变;FLT3基因及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CML患者可能提示预后不佳,此方面研究尚需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 患者 CML 基因突变 急变期 加速期 慢性期 pCR)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