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约化猪场废水SBR法脱氮除磷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何连生 朱迎波 +1 位作者 席北斗 刘鸿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探讨了集约化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后,SBR法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及限制因子.SBR法操作参数为8h/周期,30℃恒温,SRT 10d, HRT 1d.废水初始NH+4-N浓度1682mg/L,PO43-浓度185mg/L,氨氮和PO43-去除率分别为94.3%和96.5%.温度系列8,10,12,14,16,18,2... 探讨了集约化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后,SBR法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及限制因子.SBR法操作参数为8h/周期,30℃恒温,SRT 10d, HRT 1d.废水初始NH+4-N浓度1682mg/L,PO43-浓度185mg/L,氨氮和PO43-去除率分别为94.3%和96.5%.温度系列8,10,12,14,16,18,20,22,25,30℃批试验证实18℃以上能获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温度不再是限制因子.由活性污泥实验消耗曲线斜率取得氨氮利用率(AUR)、硝态氮利用率(NUR)、氧气利用率(OUR)3个参数,可以有效评价SBR污泥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SBR反应器 硝化 反硝化 氨氮利用率 硝态氮利用率 氧气利用率
下载PDF
MBR污水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动力学参数测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薛涛 俞开昌 +4 位作者 关晶 黄霞 文湘华 苗雪娜 崔志广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7-1033,共7页
缺乏可靠的污泥动力学设计参数是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以某座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际规模MBR工程的好氧活性污泥为对象,采用耗氧速率表征方法,测定计算得到以下动力学参数值:异养菌... 缺乏可靠的污泥动力学设计参数是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以某座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际规模MBR工程的好氧活性污泥为对象,采用耗氧速率表征方法,测定计算得到以下动力学参数值:异养菌产率系数YH=0.693、自养菌产率系数YA=0.263、异养菌衰减系数KdH=0.108 d-1、自养菌衰减系数KdA=0.089d-1、COD最大比去除速率vmS=1.94 mg.(mg.d)-1、COD去除半饱和常数KS=34.6 mg.L-1、氨氮最大比去除速率vmN=0.18mg.(mg.d)-1、氨氮去除半饱和常数KN=1.06 mg.L-1.以上结果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CAS)中污泥的文献报道值相比,YH和KdH较高,而vmS和vmN较低.MBR的高污泥浓度条件可能是导致上述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 动力学参数 活性污泥 耗氧速率
原文传递
加压湿法冶炼过程中氧气利用率的研究
3
作者 邓永贵 张涛 +1 位作者 蔡能文 黎江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9期75-77,82,共4页
在加压湿法冶炼过程中,通过降低正常排气阀门的开度或提高反应温度,可提高氧气利用率。不同的物料,氧气利用率也存在差异,钴铜硫化矿的氧气利用率最高,可达82%~87%;赤铁矿法除铁生产的氧气利用率最低,但加强生产控制也可以提高氧气利用率。
关键词 氧气 氧气利用率 加压湿法冶炼
下载PDF
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的增氧性能研究
4
作者 管崇武 单建军 +2 位作者 宋红桥 吴凡 陈石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2期25-31,共7页
为了评价不同进气量和进气压力对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增氧性能的影响,参照SC/T 6051—2011《溶氧装置性能试验方法》中的标准测试方法,在3个进气压力条件下开展不同进气量的室内清水增氧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进气量条件下,降低进气压力... 为了评价不同进气量和进气压力对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增氧性能的影响,参照SC/T 6051—2011《溶氧装置性能试验方法》中的标准测试方法,在3个进气压力条件下开展不同进气量的室内清水增氧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进气量条件下,降低进气压力可取得较好的增氧性能;在相同进气压力条件下,装置的氧质量转移系数和增氧能力随着进气量增大而增大,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则呈下降趋势,但在进气压力为0.2 MPa时,其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下降幅度较缓。综合考虑增氧能力和运行能耗等因素,装置的进气参数可设置为进气压力0.2 MPa、进气量0.064~0.081m^(3)/h,在该条件下增氧能力达到29.79~34.36 g/h,氧利用率达到29.83%~32.32%,动力效率达到7.67~8.31 kg/(kW·h)。研究表明,进气量对装置的增氧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合理控制进气量对于提高增氧性能、降低增氧装置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 增氧性能 进气量 氧利用率 循环水养殖
下载PDF
极间介质模式对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穆宏鹏 刘志东 +2 位作者 周顺程 韩云晓 邱明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6-387,共12页
为探究一种更有利于提高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工艺指标的极间介质模式,设计了内喷雾、液中喷雾、液中喷气这3种极间介质模式的对比试验,对材料去除率、相对电极损耗率、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液中喷气模式的材料去除率最高... 为探究一种更有利于提高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工艺指标的极间介质模式,设计了内喷雾、液中喷雾、液中喷气这3种极间介质模式的对比试验,对材料去除率、相对电极损耗率、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液中喷气模式的材料去除率最高,达到131.86mm^(3)/min,相比于内喷雾、液中喷雾分别提高了7.10%、27.42%;相对电极损耗率最低,为1.81%,相比于内喷雾、液中喷雾降低了72.11%、74.64%;其氧气利用率同样是三者中最高的,达0.81%,相比于内喷雾、液中喷雾提高了44.64%、65.31%。分析表明,液中喷气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加工是在气液分层介质中击穿放电,其排屑状态优于内喷雾和液中喷雾,因此短路拉弧现象减少,电极损耗因而大幅降低,同时该模式具有聚集氧气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加工的工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间介质模式 放电诱导烧蚀 电火花铣削 材料去除率 相对电极损耗率 氧气利用率
原文传递
提高压力曝气生物反应器氧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立波 闫广平 《化工机械》 CAS 2009年第5期408-410,473,共4页
将两台压力曝气生物反应器串联曝气以提高氧气总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台反应器串联工艺是可行的,该工艺中第1台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和氧利用率均无影响,第2台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下降30%左右。该工艺系统氧气总利用率最高达到23%,... 将两台压力曝气生物反应器串联曝气以提高氧气总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台反应器串联工艺是可行的,该工艺中第1台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和氧利用率均无影响,第2台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下降30%左右。该工艺系统氧气总利用率最高达到23%,可节省空气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压力曝气 氧利用率
下载PDF
制备四氧化三锰氧气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余进 张玉灿 李如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4-75,110,共3页
在金属锰粉悬浮液法制备四氧化三锰过程中存在氧气利用率较低的情况。通过试验证明加入催化剂或烃类化合物后可以提高氧气利用率,两者加入量匹配适当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氧气利用率,并不会产生过氧化现象。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锰 添加剂 氧气利用率
下载PDF
提高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过程中氧气利用率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克华 陈志彬 刘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3,共6页
火法炼铜工艺因环保问题受到制约,发展湿法炼铜氧压直接浸出工艺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对氧压浸出过程中氧气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其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明晰了浸出过程中搅拌桨形状、转速以及... 火法炼铜工艺因环保问题受到制约,发展湿法炼铜氧压直接浸出工艺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对氧压浸出过程中氧气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其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明晰了浸出过程中搅拌桨形状、转速以及液固比对高压釜内氧气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改变投料速度、液固比以及排气时间等参数,在30 L四隔室卧式高压釜中进行了3组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液固比为8∶1、转速为300 r/min、桨叶形式为双层推进式时,氧气利用率可达到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精矿 氧压浸出 搅拌桨 液固比 氧气利用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微孔曝气设备对饮用原水增氧效果中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顾贇 卿杰 巢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选取3种不同的微孔曝气设备,针对其向饮用水原水的增氧效果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设备的增氧效果最好,年平均DO含量提升率为15.80%,氧利用率为11.8%;楔形微孔曝气器和微孔橡胶膜管的增氧效果比较接近,年平均DO含量提升率... 选取3种不同的微孔曝气设备,针对其向饮用水原水的增氧效果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设备的增氧效果最好,年平均DO含量提升率为15.80%,氧利用率为11.8%;楔形微孔曝气器和微孔橡胶膜管的增氧效果比较接近,年平均DO含量提升率分别为9.74%、9.08%,氧利用率分别为0.77%和0.68%。3种设备在各季度的季平均DO含量提升率和氧利用率2方面均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微孔曝气设备的DO含量提升率和氧利用率会受水温和进水DO含量的影响,进水DO含量越接近饱和含量,其提升率和氧利用率则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 饮用水原水 增氧 中试 氧利用率
下载PDF
壳聚糖对活性污泥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10
作者 仉春华 胡晴 +2 位作者 胡锦程 刘晔楠 金艳茹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以及生物降解性,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絮凝效果好、无毒无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水质净化工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在壳聚糖(分子量为50k Da、脱乙酰度85%)添加质量浓度...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以及生物降解性,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絮凝效果好、无毒无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水质净化工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在壳聚糖(分子量为50k Da、脱乙酰度85%)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15,25,35 mg·L^(-1)时,采用耗氧速率表征方法,测定计算了活性污泥的动力学参数:COD_(Cr)最大比去除速率(vm S)、CODCr去除半饱和常数(KS)、氨氮最大比去除速率(v_(mN))、氨氮去除半饱和常数(K_N)。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壳聚糖能导致活性污泥的v_(mS)及v_(mN)降低,K_S及K_N增大,对活性污泥降解COD_(Cr)和氨氮有抑制作用。壳聚糖的抑制作用受壳聚糖浓度的影响,但并不随之增大而增强,即存在最大抑制作用。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5 mg·L^(-1)时,抑制作用最强,而壳聚糖的絮凝作用则不受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活性污泥 动力学参数 耗氧速率
下载PDF
国产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对犬心肌血流量及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吕忠智 于晓凤 金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用在位心脏冠脉流量测定法,观察了国产西洋参茎叶总皂甙 iv25,50mg/kg 对麻醉开胸犬心肌血流量及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kg 可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并减少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耗氧指数,对心肌氧利用率则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西洋参 心肌血流量 冠脉阻力
下载PDF
金纳多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脑氧利用率和乳酸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维展 齐洪娜 +7 位作者 肖青勉 刘倩 李敬 马国营 高珣 李百艳 刘永建 李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氧利用率(O2UCc)和乳酸清除率(LCR)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DEACMP患者1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氧利用率(O2UCc)和乳酸清除率(LCR)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DEACMP患者1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防治脑水肿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滴)金纳多70 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续使用2周。在不吸氧条件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24、72 h O2UCc、LC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和住院病死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验O2UCc和LCR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前O2UCc、乳酸水平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h、24 h O2UC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 h:(40.64±9.50)%比(45.78±7.94)%,P=0.000;24 h:(30.51±6.76)%比(33.34±8.19)%,P=0.001〕, LCR明显高于对照组〔6 h:(14.93±2.27)%比(11.45±1.88)%,P=0.000;24 h:(19.86±3.42)%比(13.73±2.35)%,P=0.001);治疗72 h后两组O2UCc和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24、72 h MMSE评分(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 h:15.52±3.61比11.60±2.49,24 h:20.05±5.79比14.85±5.71,72 h:23.87±5.96比18.07±6.97,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55%(76/98)比61.22%(60/98),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6%(3/98)比10.20%(10/98),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不同时间点DEACMP患者O2UCc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6 h=-0.153、r24 h=-0.158,P6 h=0.032、P24 h=0.027),LCR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6 h=0.473、r24 h=0.242,P6 h=0.000、P24 h=0.001)。结论金纳多治疗能有效提高DEACMP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脑氧利用率 乳酸清除率 金纳多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蓉蓉 任洪强 魏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8-791,共4页
在不同接种源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理化性状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对其脱氮行为以及不同C/N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好氧颗粒污泥对氨氮的比降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实... 在不同接种源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理化性状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对其脱氮行为以及不同C/N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好氧颗粒污泥对氨氮的比降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质量浓度较高(480mg/L)、温度30℃左右的条件下,稳定运行15d,氨氮的去除率维持在85%左右;进水氨氮的浓度越高,随着微生物对环境的逐渐适应,硝化菌的活性也逐步增加;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提高,好氧颗粒污泥对氨氮的比降解速率也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颗粒化 高浓度氨氮 比耗氧速率 比降解速率
下载PDF
两种曝气设备的清水曝气充氧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闯 陶涛 +1 位作者 李尔 谢荣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根据清水充氧实验计算,比较了微孔雾化软管曝气和射流曝气的充氧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以及后续实验的结果,最终得出微孔曝气软管曝气是高效节能的河流整治方法。
关键词 充氧动力效率 氧利用率 清水充氧 微孔雾化曝气 射流曝气
下载PDF
工厂化养鱼中氧气锥的增氧规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有光 段登选 +2 位作者 陈秀丽 巩俊霞 王妹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0,共5页
控制养殖水体溶氧是工厂化养鱼水处理主要技术之一。介绍一种工厂化养鱼氧气锥的结构、原理及增氧效果。为了掌握氧气锥增氧规律,对氧气锥进行了氧气流量单因素等差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水流量为65 m3/h,水温24.5℃,氧气流量为0,1... 控制养殖水体溶氧是工厂化养鱼水处理主要技术之一。介绍一种工厂化养鱼氧气锥的结构、原理及增氧效果。为了掌握氧气锥增氧规律,对氧气锥进行了氧气流量单因素等差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水流量为65 m3/h,水温24.5℃,氧气流量为0,1,2,……,10 L/m in的条件下,溶氧与氧气流量回归方程为y=0.100 9x2+0.059 4x+5.958 8(r=0.992 7);根据物料平衡原理,推算出氧气锥的最大氧气利用率为84.56%;在最大氧气利用率的条件下,依照尼罗罗非鱼的耗氧率计算模式,推算出工厂化养鱼系统需配置氧气锥的台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鱼 氧气锥 氧气利用率 呼吸耗氧率
下载PDF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硝化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惠军 杨凤林 +2 位作者 张捍民 胡绍伟 孙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23-2128,共6页
采用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无机含氮废水,通过改变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研究了反应器硝化性能、氧利用情况以及氨氮去除负荷,并对生物膜表面特性和硝化菌优势菌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膜内气压0.017 MPa,进水NH4+-N50 mg/L,HR... 采用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无机含氮废水,通过改变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研究了反应器硝化性能、氧利用情况以及氨氮去除负荷,并对生物膜表面特性和硝化菌优势菌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膜内气压0.017 MPa,进水NH4+-N50 mg/L,HRT为8 h条件下,NH4+-N去除率达到96%,出水NO2--N平均为17 mg/L,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短程硝化,炭膜所供给氧气被生物膜全部消耗;系统比表面氨氮最大去除速率为9.7 g/(m2.d),炭膜表面有限的生物量制约了去除速率的进一步提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揭示生物膜内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为亚硝化细菌优势菌种,分别占细菌总菌数的19%和21%,硝化螺菌(Nitrospira)为硝化细菌优势菌种,占总菌数的20%,未检测到硝化杆菌(Nitrobacter)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氧的利用 氨氮去除速率 荧光原位杂交(FISH) 群落结构分析
下载PDF
苯酚对硝化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翔 任洪强 +1 位作者 袁粒 朱文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
采用序批实验研究了苯酚对硝化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的存在显著地降低了氨氮降解率,抑制了硝化颗粒污泥中氨氧化菌的活性和亚硝酸氧化菌的活性,显著地降低了氨氮的比降解速率和硝氮的比生成速率,降低了硝化颗粒污泥的硝化... 采用序批实验研究了苯酚对硝化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的存在显著地降低了氨氮降解率,抑制了硝化颗粒污泥中氨氧化菌的活性和亚硝酸氧化菌的活性,显著地降低了氨氮的比降解速率和硝氮的比生成速率,降低了硝化颗粒污泥的硝化性能。苯酚去除后,硝化颗粒污泥中氨氧化菌的活性可以完全恢复,而亚硝酸氧化菌的活性不能完全恢复。苯酚的降解是硝化颗粒污泥中的好氧异养菌、硝化菌和厌氧的反硝化菌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硝化颗粒污泥 苯酚 抑制 比好氧速率
下载PDF
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搁置后活性恢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新华 张捍民 +1 位作者 夏丽萍 杨凤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19-3123,共5页
利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SBAR)考察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搁置2个月后重新投入运行,其物理性状和微生物活性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搁置后颗粒由棕黄色转为灰黑色,粒径及沉降速率无明显变化.颗粒重新投入反应器,2周后颜色基本恢复;污泥... 利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SBAR)考察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搁置2个月后重新投入运行,其物理性状和微生物活性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搁置后颗粒由棕黄色转为灰黑色,粒径及沉降速率无明显变化.颗粒重新投入反应器,2周后颜色基本恢复;污泥浓度、颗粒粒径以及沉降速率迅速增加;颗粒中异养菌活性在1 d内即可恢复至原水平的86%,COD去除活性5 d后完全恢复,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活性恢复阶段采用较高的曝气量和较长的循环时间有利于硝化菌的活性恢复,第41 d曝气量由0.05 m^3.h^-1提高到0.10 m^3.h^-1后,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活性分别由原水平的88%和82%提高到122%和92%,氨氮去除率由之前的80%-90%迅速提高到96%以上;第65 d循环时间由4 h延长至6 h使硝酸菌的活性得到了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硝化颗粒污泥 活性恢复 比耗氧速率 曝气量 循环时间 序批式反应器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佳起 齐洪娜 +4 位作者 孔繁托 安立娟 肖青勉 王维展 刘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考察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氧利用率和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急救医学部的26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考察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氧利用率和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急救医学部的26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血宁注射液组、神经节苷脂组和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组(联合用药组)。所有患者检测颈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氧饱和度,动脉血乳酸,治疗前及治疗后6 h、24 h、3 d脑氧利用率和乳酸清除率;观察2周后的临床症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6、24 h脑氧利用率明显低于其他组,但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联合用药组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其他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用药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疗效好于分别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神经节苷脂 联合用药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脑氧利用率 乳酸清除率
下载PDF
地下洞道生境下高原鼢鼠血液特征
20
作者 张佳钰 高聪慧 +4 位作者 李吉梅 安志芳 王志洁 陈晓琦 魏登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4,共7页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终生生活在封闭的地下洞道中,对地下洞道严重缺氧生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为了探究高原鼢鼠适应严重缺氧地下生境的策略,在高原鼢鼠的生境现场,测定高原鼢鼠洞道O_(2)、CO_(2)的...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终生生活在封闭的地下洞道中,对地下洞道严重缺氧生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为了探究高原鼢鼠适应严重缺氧地下生境的策略,在高原鼢鼠的生境现场,测定高原鼢鼠洞道O_(2)、CO_(2)的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同时测定不同海拔与模拟地下洞道气体体积分数条件下高原鼢鼠的血液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大气相比,不同海拔高原鼢鼠洞道中O_(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均显著下降,而CO_(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均显著增加;与海拔2700 m的高原鼢鼠洞道相比,海拔3700 m的高原鼢鼠洞道中O_(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显著下降,CO_(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显著上升。洞道气体模拟组和3700 m组的高原鼢鼠血常规参数无显著差异;2700 m组高原鼢鼠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数目均显著低于3700 m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高于3700 m组。2700 m组高原鼢鼠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显著高于3700 m组和洞道气体模拟组;洞道气体模拟组高原鼢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2700 m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3700 m组;洞道气体模拟组高原鼢鼠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显著低于3700 m组和2700 m组;动脉血pH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高原鼢鼠在低氧状态时表现出低PaO_(2)、PaCO_(2)和SaO_(2)水平,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和减小红细胞体积,使其具有更强的血氧利用率,对地下洞道严重缺氧生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动物 高原鼢鼠 地下洞道 低氧状态 血液参数 血氧利用率 血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