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代闽粤两地华侨园林假山造园艺术与差异性比较研究 |
曾丽娟
王泊静
钟子欣
陈静敏
|
《中外建筑》
|
2024 |
0 |
|
2
|
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南洋回响——新加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木刻版画研究 |
胡超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3
|
中国华侨园林的奇葩──立园的艺术特色与拓展规划 |
杨宏烈
|
《中国园林》
|
2002 |
3
|
|
4
|
南洋美专与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海外传播(1938—1941) |
刘康琳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南洋华侨的抗日救亡美术运动——以新马地区为中心 |
陈业诗
林银焕
|
《艺术生活》
|
2023 |
0 |
|
6
|
开辟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侨校学生艺术团为媒介 |
谢俊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0 |
|
7
|
规定与互动——20世纪50年代罗铭访闽粤侨乡写生的历史考察 |
温中良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移民意识与华侨华人美术 |
吴东弓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9
|
从华侨城大剧院谈旅游娱乐演艺场馆的策划与设计 |
乔晓燕
靳紫威
|
《演艺设备与科技》
|
2007 |
0 |
|
10
|
开平碉楼的建筑艺术特征 |
朱蕙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1
|
试析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 |
唐孝祥
吴思慧
|
《南方建筑》
|
2012 |
13
|
|
12
|
文化“汇流”:华人艺术家周文中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途径研究 |
张晓茜
张涛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3
|
金枝芒:华文文学史上失踪的常熟籍经典作家——在吉隆坡新纪元大学“缅怀马新文坛前辈金枝芒座谈会”上的演讲 |
古远清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4
|
中国山水画的自然与真实——重估贡布里希对迈珂·苏立文《山川悠远》的批评 |
王一楠
|
《美育学刊》
|
2022 |
1
|
|
15
|
域外汉籍的学术考证与价值评估——以日传《孙子》的一个古本为例 |
王震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6
|
20世纪初法国汉学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三重方法论特性 |
刘润坤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7
|
百年英语世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知识谱系和方法论反思 |
宋石磊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8
|
问题与方法: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三种路径及其可能性 |
宋石磊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9
|
21世纪西方明清绘画史研究现状评述 |
邵韵霏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