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顶板覆岩沉积环境区域性研究
1
作者 严锦钢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在煤矿开采活动中,顶板覆岩的沉积环境对煤层顶板的稳固性及作业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作为矿区工作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顶板覆岩的岩性、厚度和组合特征决定了顶板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着矿井的安全性和采矿效率。随着开采深度与规模的不断扩... 在煤矿开采活动中,顶板覆岩的沉积环境对煤层顶板的稳固性及作业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作为矿区工作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顶板覆岩的岩性、厚度和组合特征决定了顶板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着矿井的安全性和采矿效率。随着开采深度与规模的不断扩展,煤层顶板覆岩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成为矿区地质研究的重点课题。在不同地质构造和沉积背景之下,煤层顶板覆岩的特征常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系统地研究其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选择延安组与安定组地层展开分析,通过岩心观察、沉积学分析与测井数据的多维度融合,试图深入探讨煤层顶板覆岩的沉积环境特征,揭示其横向与纵向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煤矿开采工程的安全设计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顶板 覆岩沉积 沉积环境 延安组 安定组 横向差异
下载PDF
向家坝水电站过机泥沙的多重分形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超凡 夏伟 +3 位作者 王继保 许学问 陈和春 陈艳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1-589,共9页
以向家坝水电站过机泥沙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过机泥沙粒径级配的体积百分比,运用多重分形理论对粒径分布的特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机泥沙粒径具有良好的多重分形特性,结合多重分形理论,粒径分布整体平均上的不均匀大小... 以向家坝水电站过机泥沙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过机泥沙粒径级配的体积百分比,运用多重分形理论对粒径分布的特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机泥沙粒径具有良好的多重分形特性,结合多重分形理论,粒径分布整体平均上的不均匀大小为D_(1)(B_(2))>D_(1)(C_(1))>D_(1)(C_(2))>D_(1)(A_(2))>D_(1)(B_(1))>D_(1)(A_(1))>D_(1)(D_(2))>D_(1)(D_(1));存在某一阈值q,使得当q≥5时,最大子集粒径分布的不均匀大小为D≥5(B_(2))>D≥5(B_(1))>D≥5(D_(2))>D≥5(C_(2))>D≥5(A_(2))>D≥5(C_(1))>D≥5(A_(1))>D≥5(D_(1)),当q≤-7时,最小子集粒径分布的不均匀大小为D≤-7(C_(1))>D≤-7(B_(2))>D≤-7(A_(1))>D≤-7(D_(1))>D≤-7(C_(2))>D≤-7(A_(2))>D≤-7(D_(2))>D≤-7(B_(1))(其中A_(1)、B_(1)、C_(1)、D_(1)为左岸机组过机泥沙样品编号,A_(2)、B_(2)、C_(2)、D_(2)为右岸机组过机泥沙样品编号);多重分形奇异谱谱宽Δα应分为最小子集和最大子集奇异谱谱宽Δα_(1)和Δα_(2)分别计算;结合广义维数谱和多重分形奇异谱,关于粒径分布在局部上的不均匀程度,两者的结论是相同的;结合相关性分析,泥沙细化和最大子集分布不均匀大小呈现良好的负相关性,而泥沙细化和最小子集分布不均匀大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过机泥沙 多重分形理论 粒径分布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高含沙水流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司凤林 乔永杰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年第3期39-42,共4页
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2 5条支流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不同河流形成高含沙水流的定量条件 ,并给出不同地区。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多沙粗沙区 高含沙水流 流变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