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黏土矿物原位钝化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林 徐应明 +2 位作者 孙扬 梁学峰 秦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8,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膨润土和高岭土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投加3种天然黏土矿物均未能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量,但从变化趋势来看,海泡石处理的增产作用优于高岭土和膨润土处理。供试矿物均能有效降低油菜体内Cd...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膨润土和高岭土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投加3种天然黏土矿物均未能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量,但从变化趋势来看,海泡石处理的增产作用优于高岭土和膨润土处理。供试矿物均能有效降低油菜体内Cd质量比,其中海泡石处理对油菜地上部Cd质量比降低效果最为显著,降低率最大为27.88%;而膨润土处理对油菜根部Cd质量比降低效果最好,降低率最大为25.94%;高岭土对油菜体内Cd质量比的降低效果最差。投加海泡石显著提高土壤pH值,使土壤有效态Cd质量比显著降低;而添加高岭土则使土壤pH值略有下降,对土壤有效态Cd质量比无显著影响;投加膨润土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质量比。施加海泡石和膨润土后,土壤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质量比显著降低,残渣态Cd质量比显著升高;而施用高岭土仅使碳酸盐结合态Cd质量比显著升高。综合试验结果,3种天然黏土矿物钝化修复土壤Cd污染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海泡石、膨润土、高岭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钝化修复 海泡石 高岭土 膨润土 镉污染土壤
下载PDF
海泡石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史新 徐应明 +1 位作者 谢忠雷 孙约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为了研究海泡石钝化修复Cd污染土壤对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响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对水稻生物量和水稻体内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SOD、POD酶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Cd胁迫在不同程度... 为了研究海泡石钝化修复Cd污染土壤对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响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对水稻生物量和水稻体内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SOD、POD酶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Cd胁迫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水稻幼苗生物量和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比。其中,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在Cd质量比为5 mg/kg时降低幅度最大,均降低了42.8%。随着土壤中Cd质量比增大,水稻幼苗叶片SOD、POD酶活性先应激性升高,然后降低,而根系SOD、POD酶活性则一直降低;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均随着Cd质量比的升高而升高。投加海泡石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比,促进了水稻幼苗的生长和发育,在Cd质量比为2~5mg/kg时,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4.3%~75.3%和20.4%~72.7%。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SOD与POD酶活性均在海泡石质量比为50mg/kg时显著升高(p<0.05);当Cd质量比为2mg/kg和5mg/kg时,投加5~50mg/kg海泡石后水稻幼苗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8.3%~71.0%和69.5%~84.4%,显示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研究表明,利用海泡石原位钝化修复Cd污染农田土壤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钝化修复 水稻 海泡石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两种挺水植物强化底泥抗蚀效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晶 张饮江 +4 位作者 黎臻 卢少勇 段婷 翟斯凡 郑天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3,共6页
为了定量研究挺水植物根系对水体悬浮物沉积与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通过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s)、花菖蒲(Iris ensatavar.hortensis)两种挺水植物在高浊度水体中的生长,探讨植物根系生物量、比根长和根长密度的分布格局对水体悬... 为了定量研究挺水植物根系对水体悬浮物沉积与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通过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s)、花菖蒲(Iris ensatavar.hortensis)两种挺水植物在高浊度水体中的生长,探讨植物根系生物量、比根长和根长密度的分布格局对水体悬浮物沉积作用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模拟风浪扰动水域环境(设置电动搅拌器速度分别为(400±10)r/min、(800±10)r/min、(1 000±10)r/min、(1 200±10)r/min、(1 400±10)r/min、(1 500±10)r/min和(1 600±10)r/min),研究根系对水体沉积物再悬浮的作用。结果表明:1)两种挺水植物均能适应高浊度水体生长,总根系生物量为188.04 g/m2;2)植栽组对水体悬浮物沉积作用显著,浊度控制在8~11 NTU,明显低于未植栽组(p〈0.05);3)低强度扰动(R〈1200r/min)下,植栽组水体沉积物再悬浮受水体的冲击较小,再悬浮量低,水体浊度基本无变化(27~35 NTU),未植栽组再悬浮量较高(从65NTU升至121 NTU),较植栽组浊度起伏明显(p〈0.05);4)高强度扰动(R〉1200 r/min)下,植栽组水体沉积物再悬浮量有所升高,水体浊度升至77 NTU,但仍明显低于未植栽组257 NUT(p〈0.05);5)水生植物根系分布与水体悬浮物沉积、沉积物再悬浮密切相关,水体浊度与根系根长密度(r=-0.503,p〈0.01)、直径(r=-0.326,p〈0.01)、生物量(r=-0.462,p〈0.01)、比根长(r=-0.257,p〈0.05)呈显著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及其他学科 挺水植物 根系 抗蚀性 悬浮物 沉积物 风浪扰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