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胫骨近端和远端截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杨黎黎 王庆甫 +6 位作者 王元利 丁小方 徐海林 周海涛 纪坤羽 梁欢 杨朋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4-49,55,共7页
目的:比较改良胫骨近端和远端截骨搬移与改良单纯近端截骨搬移治疗Wagner 3/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0例Wagner 3/4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观察组(一般治疗+改良胫骨近端和远端截骨搬... 目的:比较改良胫骨近端和远端截骨搬移与改良单纯近端截骨搬移治疗Wagner 3/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0例Wagner 3/4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观察组(一般治疗+改良胫骨近端和远端截骨搬运)与对照组(一般治疗+改良单纯近端截骨搬移),每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的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仪(MNS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足踝部皮温。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59~88岁,平均为(72.6±6.4)岁;体重指数(BMI)为22~35 kg/m^(2),平均为(23.4±2.1)kg/m^(2)。术前足背皮肤温度为(27.50±1.08)℃,VAS评分为(7.40±0.36)分,踝肱指数为0.27±0.47,经皮氧分压为(28.4±2.14)mmHg。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为55~85岁,平均为(76.2±6.9)岁;体重指数为22~36 kg/m^(2),平均为(25.8±1.7)kg/m^(2)。术前足背皮肤温度为(28.10±1.02)℃,VAS评分为(6.80±0.33)分,踝肱指数为0.30±0.64,经皮氧分压为(27.90±2.01)mmHg。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及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MNSI评分、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足踝部皮温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胫骨近端和远端截骨搬移治疗Wagner 3/4级糖尿病足临床疗效优于改良单纯近端截骨搬移,促进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恢复较改良单纯近端截骨搬移快,对于治疗Wagner 3/4级重度糖尿病足患者保肢成功率高,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溃疡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和远端 截骨搬移 糖尿病足
原文传递
比较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与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震乾 孔志强 +1 位作者 张福兴 柳旭洲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6期64-66,72,共4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VCD)与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PSO)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0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n=30)采取双节段PSO治... 目的探讨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VCD)与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PSO)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0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n=30)采取双节段PSO治疗,观察组(n=30)采取单节段VCD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影像学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31±0.82)h、术中出血量(985.62±65.17)m L与对照组(6.60±1.23)h、(1 353.28±65.2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85、21.831,P<0.05);观察组各项影像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ODI(5.85±1.42)分、SF-36(70.03±4.08)分与治疗前(33.12±8.85)分、(53.14±4.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64、16.092,P<0.05);对照组治疗后ODI(5.69±1.51)分、SF-36(69.52±4.15)分与治疗前(33.27±8.96)分、(53.62±4.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5、14.839,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与观察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经单节段VCD治疗后的矫正效果与双节段PSO相似,但前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 强直性脊柱炎 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 后凸畸形
下载PDF
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下颌术中去骨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沙彬 杨学文 赵怡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目的:评估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下颌术中去除的颊侧骨皮质形状与垂直截骨线的方向和前牙覆变化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去骨操作。方法:在头影测量侧位描记图的下颌体部设计3种不同方向的垂直截骨线,用头影测量裁剪预测方法先旋转再后... 目的:评估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下颌术中去除的颊侧骨皮质形状与垂直截骨线的方向和前牙覆变化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去骨操作。方法:在头影测量侧位描记图的下颌体部设计3种不同方向的垂直截骨线,用头影测量裁剪预测方法先旋转再后退下颌到术前设计位置,分析最终垂直截骨线与初始垂直截骨线间的角度关系,运用几何学原理计算此角度的大小。评价后退下颌时所需要去除骨皮质大致形状同初始垂直截骨线方向及前牙覆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近心骨段不发生矢状向移位情况下,最终垂直截骨线与初始垂直截骨线间的角度大小与上下颌平面交角保持一致,与初始截骨线的方向和下颌后退的距离大小无关。去除的骨皮质形状与前牙覆变化相关。结论:近心骨段去骨形状与前牙覆变化密切相关,与截骨线方向和下颌后退的距离大小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下颌后退 去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