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米曲霉GN-2菌株产中性蛋白酶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黄妍
鞠璐宁
-
机构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37-1641,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JA12443)
-
文摘
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yaze)GN-2菌株产中性蛋白酶固体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的固体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原料麸皮∶豆粉为4∶1(质量比,下同),培养时间60 h,培养温度25℃,培养基加水量10 mL,接种量1×106个/mL孢子悬液2.0 mL,培养基起始pH 6.0,0.02%(NH4)2SO4溶液1 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加水量20 mL、麸皮∶黄豆粉为4∶1、培养时间72 h的条件下酶活力最高,达1 016.9 U/g。
-
关键词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aze)
中性蛋白酶
产酶条件
-
Keywords
Aspergillus oryzae
neutral protease
enzyme production conditions
-
分类号
TQ9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Q93-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海藻酸钠固定化米曲霉产果胶酶及其性质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汤鸣强
陈颉颖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7-170,共4页
-
文摘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米曲霉产果胶酶。研究海藻酸钠浓度、CaC12浓度、固定化时间对果胶酶固定化率与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5%的海藻酸钠为载体、1.5%的CaC12为凝聚剂、固定化时间2.5h时所得的固定化果胶酶活力保存率最大,固定化率可达97.5%,固定化酶活性为3600U/g,固定化后果胶酶耐热性与游离酶相比有所提高。
-
关键词
米曲霉
果胶酶
海藻酸钠
固定化
-
Keywords
Aspergillus oryaze
pectinase
sodium alginate
immobilization
-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米根霉对脱脂米糠酚类物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慧娟
曹欣然
柳天戈
王静
-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加拿大食品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北京)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8-111,126,共5页
-
基金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401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839)
+1 种基金
北京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拔尖团队项目(2016000026833TD01)
北京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拔尖团队项目(2016000026833TD01)
-
文摘
为改善脱脂米糠酚类物质的释放,提高脱脂米糠的利用率,本文利用米根霉对脱脂米糠进行半固态发酵,对发酵过程中脱脂米糠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性及理化性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发酵48h后脱脂米糠的总酚含量提高,增加了47.3%,总黄酮含量增加了48.96%;烷基间苯二酚(ARs)含量随发酵时间增加显著(p<0.05)提高,发酵48h后米糠中ARs含量与未处理组相比增加了22.9%;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发酵后显著(p<0.05)提高,抗氧化能力提高8.4%;发酵后持水性降低18.3%,持油性提高46.6%。因此利用米根霉对脱脂米糠进行半固态发酵,可以明显改善脱脂米糠的酚酸释放量,提高抗氧化性,改变功能特性。
-
关键词
脱脂米糠
发酵
功能特性
米根霉
-
Keywords
defatted rice bran
fermentation
function properties
Rhizopus oryaze
-
分类号
TS209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转盘反应器固定米根霉的L-乳酸发酵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江龙法
韦会方
-
机构
淮海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
出处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65-66,70,共3页
-
文摘
研究了米根霉固定化方法 ,考察了在该反应器中培养基及其它操作条件对 L-乳酸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吸附法固定米根霉进行 L-乳酸发酵具有发酵速度快 。
-
关键词
L-乳酸
米根霉
固定化
转盘反应器
发酵
-
Keywords
L- lactic acid
R.oryaze
immobilization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
分类号
TQ921.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稻瘟病区划形成过程中生态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涂建华
廖华明
刘牛
李媛
张金瑜
-
机构
四川省农牧厅植保站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48-54,共7页
-
文摘
通过对全省44个县(市)稻瘟病发生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得出感病品种面积比、病菌生理小种无显著地域差异,对稻瘟病区划形成不具显著影响。酸性土壤面积比、平均pH值、5~6月雨量、5月均温、海拔高差、500~800米栽插水稻面积比、森林覆盖率对四川稻瘟病区划形成具极大影响。并据此建立了依据生态因子的四川省稻瘟病区划,提出了稻瘟病不同发生区的区划标准。
-
关键词
稻瘟病
区划
生态因子
水稻
-
Keywords
Pyricularia oryaze
Zonal division
Ecological factors
Sichuan Province
-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