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无菌手术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54
1
作者 谢扬 杨扬震 +1 位作者 黄永豪 林本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9-800,共2页
目的探索骨科无菌手术在麻醉诱导期、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抗生素,与术后常规全程使用抗生素对防治术后感染的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两所医院2003年5月~2004年5月开展870例骨科无菌手术,其中A组420例采用手术麻醉诱导期及术中、术后3... 目的探索骨科无菌手术在麻醉诱导期、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抗生素,与术后常规全程使用抗生素对防治术后感染的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两所医院2003年5月~2004年5月开展870例骨科无菌手术,其中A组420例采用手术麻醉诱导期及术中、术后3d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使用后停用;B组450例术后至切口拆线常规全程使用抗生素静脉滴入≥7d。结果A组出现术后切口感染1例;B组出现术后切口感染5例,其中1例伴有二重真菌感染。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在术前麻醉诱导期及术后短期使用抗生素效果好,应予提倡,但防治感染需注重多方面因素,随意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反而增加感染机会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无菌手术 抗生素 预防感染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4
2
作者 叶颖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3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集束化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懔 魏萌 +2 位作者 张敏 张阳 李广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1922-1925,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分别采取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进...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分别采取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3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h(T2)及术毕拔管时(T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率(HR)、血压(SBP、DBP)的变化情况。结果:T1、T2时,3组患者的ACTH、Cor、β-EP、An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T0(P<0.05),SBP、DBP明显低于T0(P<0.05),HR在T2时明显低于T0(P<0.05);T3时,3组各指标均恢复至与T0相近的水平(P>0.05);T1、T2时,B、C组的ACTH、Cor、β-EP、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且C组比B组更低(P<0.05);B、C组的SBP、DBP均明显高于A组(P<0.05),HR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并能有效减轻术中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骨科手术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老年患者
下载PDF
骨科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41
4
作者 李叶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169-2172,共4页
[目的]随着循证护理理论的发展与进步,集束化护理理念近年来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逐渐趋于成熟。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骨科... [目的]随着循证护理理论的发展与进步,集束化护理理念近年来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逐渐趋于成熟。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集束化护理策略做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集束化护理 骨科手术
原文传递
骨科择期术后患者进食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阳世伟 孙其凤 龚敏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择期术后患者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16例骨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先进行健康教育,于术后2h开始由责任护士对患者麻醉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食意愿进行评估,合格后即鼓励进食... 目的探讨骨科择期术后患者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16例骨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先进行健康教育,于术后2h开始由责任护士对患者麻醉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食意愿进行评估,合格后即鼓励进食;对照组(59例)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进食。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3.71±3.35)h,其中80.70%患者在术后2~4h进食;对照组(8.63±6.32)h,两组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口渴、饥饿、便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而两组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2~4h进食可行,先评估后进食方法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择期手术 饮食护理 麻醉 进食时间
下载PDF
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标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兵 沈惠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并存糖尿病的情况下依手术大小的不同在围手术期时对血糖控制的不同标准。方法根据骨科手术复杂程度,创伤的大小,手术时间的长短,人工内植物构造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将手术分为Ⅰ、Ⅱ、Ⅲ三类,然后依据手术的分类,将...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并存糖尿病的情况下依手术大小的不同在围手术期时对血糖控制的不同标准。方法根据骨科手术复杂程度,创伤的大小,手术时间的长短,人工内植物构造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将手术分为Ⅰ、Ⅱ、Ⅲ三类,然后依据手术的分类,将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的标准,也分为三个等级,据此指导临床,回顾206例60岁以上的患者,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血糖调控和施行手术的情况。结果20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骨科手术,术后感染率为0.49%,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根据手术大小,将血糖分别控制在相应的许可范围内,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骨科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围手术期 临床研究 控制标准 老年糖尿病患者 骨科手术 血糖控制 复杂程度 60岁以上 术后感染率 老年患者 手术时间 血糖调控 治疗效果 血糖水平 等因素 内植物 接受
下载PDF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不同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松 陆蓉 +2 位作者 黄成泉 张家新 王慧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7-99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模式在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择期髋关节或股骨手术老年患者120例。根据不同术后镇痛模式,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地佐辛组(DZX组)和左布比卡因组(ZB组),每组40例。术后镇痛模式分别为:SF组:静脉注射舒...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模式在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择期髋关节或股骨手术老年患者120例。根据不同术后镇痛模式,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地佐辛组(DZX组)和左布比卡因组(ZB组),每组40例。术后镇痛模式分别为:SF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0μg+生理盐水100ml(PCIA);DZX组:静脉注射地佐辛10mg+生理盐水100ml(PCIA);ZB组:硬膜外注射0.1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100μg+生理盐水至100ml(PCEA)。观察记录术后4、8、20、24、48h的VAS疼痛评分、布氏舒适评分(BCS)、改良Bromage分级。记录PCA 24、48h内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记录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低血压等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0、24h时,DZX组VAS评分明显高于SF组和ZB组(P<0.05);术后4、8h时,ZB组Bromage分级明显高于SF组和DZX组(P<0.05);三组患者不同时点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48hDZX组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多于SF组和ZB组(P<0.05)。SF组发生术后恶心呕吐12例,明显多于DZX组的5例和ZB组的3例(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或股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0.1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100μg硬膜外镇痛的模式优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0μg或地佐辛1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科手术 静脉镇痛 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分析(附23例报告) 被引量:24
8
作者 曲家富 曹立海 +4 位作者 杜晓健 王志伟 彭义 高建华 李绍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37.4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伤后时间:4~6周7例,6~8周9例,2~3个月...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37.4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伤后时间:4~6周7例,6~8周9例,2~3个月4例,5~9个月3例,平均9周。造成陈旧性骨折脱位原因:23例中4例为漏诊,14例为不恰当的非手术治疗,5例为手术治疗未复位。按Myerson分类法的X线分型:A型5例,B型4例,C型2例,D型5例,E型3例,F型4例。术前除了常规拍足部正、侧和30。斜位X线片外,还要行CT扫描,更全面的了解骨折碎片及关节脱位情况。治疗方法: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3例,足弓重建跖跗关节融合术10例。[结果] 23例随访8个月~4年,平均2年2个月。治疗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测定:优4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2.6%。其中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3例均为优良,而足弓重建跖跗关节原位融合术10例:良6例,可4例。无伤口感染及关节融合不愈合。[结论]早期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满意,而晚期的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行足弓重建跖跗关节原位融合术,也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 跖跗关节 骨折脱位 骨科手术方法
下载PDF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丽华 张遥 赵喜荣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5期376-378,共3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预防和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骨科手术患者的危险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预防和治疗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病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几年来对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预防和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骨科手术患者的危险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预防和治疗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病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几年来对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进展概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建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2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实习护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则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观察两组实习护生在理论...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实习护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则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观察两组实习护生在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教育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带教满意率等指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能力,另外在对提升带教满意率等指标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法 骨科护理 教学 基础知识 操作能力 满意率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后失眠原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仙英 杨志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5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骨科术后18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失眠原因、疼痛程度及缓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165位患者认为自己术后... 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骨科术后18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失眠原因、疼痛程度及缓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165位患者认为自己术后存在失眠,失眠原因:73.9%(122/165)为疼痛,61.2%(101/165)为体位不适,49.1%(81/165)为身体不适,37.0%(61/165)为心理因素,24.8%(41/165)为环境因素。术后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术前在家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睡眠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失眠的原因,采取准确可靠、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疼痛 失眠 护理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桃云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0 mg+0...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0 mg+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 ml,对照组给予硫酸吗啡注射液50 mg+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 ml,2组均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剂量+PCIA的给药模式。比较2组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后4、8、24、48 h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率、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无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和对照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PCIA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骨科手术 术后镇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326例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单文治 顾苏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953-2954,共2页
目的调查和评价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12月骨科手术患者326例,对其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切口愈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100.00%,平均用... 目的调查和评价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12月骨科手术患者326例,对其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切口愈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100.00%,平均用药时间10.5 d;主要药物种类有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奈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对术后抗感染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骨科 围手术期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德勇 王俊勤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骨科患者采用京精Z-2000A血液回输机进行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术中出血总量754...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骨科患者采用京精Z-2000A血液回输机进行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术中出血总量75400 ml,自体血回输40750 ml,其中49例患者无自体血回输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DIC。结论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骨科大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输注异体血,是一种经济、安全、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任花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骨科手术后患者临床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病人自控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组镇痛泵配方...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骨科手术后患者临床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病人自控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组镇痛泵配方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对照组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50μ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记录患者VAS评分、PCA按压次数、MAP、HR、首次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因子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血清TNF-α以及IL-6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免疫细胞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骨科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对免疫功能的抑制较轻,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骨科手术 术后镇痛 安全性
下载PDF
传统引流技术与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骨科创面感染治疗的对比研究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罗清华 周成亮 +3 位作者 郑长军 白玉和 任园 张树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比较骨科传统的引流技术与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分析VSD治疗的优势。方法:选取收治的骨科创面感染并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人70例,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骨... 目的:比较骨科传统的引流技术与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分析VSD治疗的优势。方法:选取收治的骨科创面感染并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人70例,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骨科传统常规的引流技术,并积极抗感染;观察组予以VSD并积极抗感染。比较两种技术的总有效率和两组病人的平均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35例病人中有效29人,总有效率82.9%,观察组35例病人中有效34例,总有效率97.1%,卡方检验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3±7.8)d,而观察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8.9±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8)。结论:VSD与传统的骨科感染性创面引流技术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临床疗效显著,且减少了病人换药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吸引 骨科手术 创面感染 疗效比较
下载PDF
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干预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米赛 纪影 +2 位作者 冯蓥 刘佳 韩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137-2140,共4页
目的探究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以及干预方案的效果,旨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接受骨科手术的16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法不同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974例常规干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 目的探究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以及干预方案的效果,旨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接受骨科手术的16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法不同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974例常规干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2016年12月708例常规干预联合抗感染综合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年龄、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以及手术切口类型,对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与鉴定,并统计患者的感染部位构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Ⅰ类手术切口感染、Ⅱ类手术切口感染、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682例患者中共有49例患者发生感染,49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革兰阳性菌26株,真菌4株,其他1株,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下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为主。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类型,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抗感染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手术时间 手术切口类型 病原菌 感染部位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帕瑞昔布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屈惠 李卓敏 +2 位作者 黄春 卢宇 陈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3-665,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帕瑞昔布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的老年患178例,美国麻醉师学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 Cl 5 ml注射)46例,帕瑞昔布低剂量组42例,中剂量47例,高...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帕瑞昔布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的老年患178例,美国麻醉师学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 Cl 5 ml注射)46例,帕瑞昔布低剂量组42例,中剂量47例,高剂量43例。结果 手术前,各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硫化氢(H2S)、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各组NSE、MBP、H2S、S100B、MMP-3和MMP-9均明显增高(P〈0.05),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帕瑞昔布各剂量组NSE、MBP、H2S、S100B、MMP-3和MMP-9均明显降低,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所有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剂量呈依赖性关系(P〈0.05)。结论 帕瑞昔布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老年患者骨科POCD,老年患者骨科POCD表现为神经功能相关指标、MMP-3和MMP-9水平增高,帕瑞昔布可间接降低神经功能相关指标、MMP-3和MMP-9水平,但直接证据仍需进一步试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骨科全麻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机器人技术在中医正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田苗 李伟 +3 位作者 刘达 刘敬猛 胡磊 余传仁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套自行开发的机器人辅助正骨医疗手术平台系统 .系统由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软件和正骨机器人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软件可以采集患者骨折处的 X光图像 ,机器人则在医生的控制下完成拉伸牵引、旋转、模拟手法... 本文介绍了一套自行开发的机器人辅助正骨医疗手术平台系统 .系统由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软件和正骨机器人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软件可以采集患者骨折处的 X光图像 ,机器人则在医生的控制下完成拉伸牵引、旋转、模拟手法复位等动作 ,使患者骨折处闭合复位 .本系统能够代替医生在 X光辐射环境下进行正骨手术 ,避免射线对医生身体的损伤 ,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手术精度和安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手术 股骨 胫骨 机器人 应用
下载PDF
改良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春枝 秦泗河 +2 位作者 母心灵 郭小伟 王贞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器械改良、术后管理方法的改进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应用秦泗河改良的外固定矫形器,遵循Ilizarov穿针固定的基本原则,共手术治疗马...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器械改良、术后管理方法的改进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应用秦泗河改良的外固定矫形器,遵循Ilizarov穿针固定的基本原则,共手术治疗马蹄内翻足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0~25岁,平均17岁。病因:腓总神经损伤2例,腰椎管内肿瘤1例,硬脊膜膨出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11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3例。术前用足掌的前外缘负重行走者11例,用足的外缘或足背外侧负重者21例。根据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性质和患者年龄,确定实施有限矫形手术的方法和外固定矫形器治疗。本组7例同期实施有限的软组织松解术,25例同期实施了有限的截骨术和跗骨间关节融合术,9例合并踝关节内外翻肌力明显失衡者,同期行足部肌腱转移的肌力平衡术。然后安装外固定矫形器。术后按作者制定的管理程序,7d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拉杆,对器械进行三维空间的缓慢调整,先矫正前足内收和后足内翻,后矫正足下垂畸形,直至达到矫形要求的标准。在矫形的过程中定期进行X线检测,以防止发生踝关节前后移位,治疗期间允许患足负重行走。术后平均牵伸42d,拆外固定器后患足再上石膏固定适当时间。[结论]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其中26例为来院复查。随访时间1年~3年1个月,平均1年5个月。畸形均获满意矫正,足持重行走功能良好,患者满意。本组无1例发生严重针道感染和切口感染,未并发踝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手术创伤小、安全,治疗效果提高,配合有限矫形手术,能够矫正传统矫形手术难以治疗的严重足畸形,缩短治疗周期,避免了严重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张力-应力法则 外固定器 马蹄内翻足 矫形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