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压变质作用与大陆造山——兼论四川丹巴的变质带 被引量:10
1
作者 赖兴运 程素华 陈军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7-339,共13页
巴罗型中压变质带与巴肯型低压高温变质带的成因与大陆板块边缘的碰撞造山及陆内造山作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变质带的空间时间配置关系、压力类型、变质作用pTt轨迹、伴生的岩浆岩等等,可以区分出3种类型的大陆造山模式:弧-陆拼... 巴罗型中压变质带与巴肯型低压高温变质带的成因与大陆板块边缘的碰撞造山及陆内造山作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变质带的空间时间配置关系、压力类型、变质作用pTt轨迹、伴生的岩浆岩等等,可以区分出3种类型的大陆造山模式:弧-陆拼贴型、陆-陆碰撞型(可进一步分为中高压型碰撞造山带和双变质型山带型(paired metamorphic mountain belt)陆-陆碰撞带)、陆内造山地壳加厚-伸展型。巴罗型中压变质带普遍出现于地壳加厚-热弛豫的构造环境,但巴肯型低压变质带形成的构造背景及物理化学条件在不同的造山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热源至少有:壳内岩浆侵入或岩浆板底垫托、沉降盆地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热、构造热穹隆、变质核杂岩、地下热流体传热等。大陆边缘造山带中巴罗型变质带的倒转以及板内造山带中变质带问断等现象与造山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记录了造山过程中的重要的地质事件,也是探讨造山历史的理想场所。由于四川丹巴地区松潘—甘孜造山带形成于很独特的3个板块双极性构造环境,表现出与世界上典型造山带诸多相似的地方,如巴罗型中压变质带、巴肯型低压高温带同时在一系列变质穹隆中发育,但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如通常只发育在大陆边缘的倒转的巴罗带和陆内造山过程中的变质相间断同时出现,显然这与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模式 巴罗型变质带 巴肯型变质带 PTT轨迹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下载PDF
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秦岭造山带的新模式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志华 王北颖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65-575,共11页
除地槽回返造山和板块碰撞造山之外,尚存在第三种造山模式,即抽拉-逆冲岩片构造造山模式,秦岭-大别造山带就是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典型代表。文中详细介绍了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基本概念、运动方式和在大陆造山带发展、演化中所起的作用... 除地槽回返造山和板块碰撞造山之外,尚存在第三种造山模式,即抽拉-逆冲岩片构造造山模式,秦岭-大别造山带就是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典型代表。文中详细介绍了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基本概念、运动方式和在大陆造山带发展、演化中所起的作用,运用抽拉-逆冲岩片的观点对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并明确提出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是一种新的造山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造山带 岩片构造 造山模式
下载PDF
初论陆内造山带的造山模式──以四川龙门山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林茂炳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四川龙门山造山带是陆内造山带的一个典型实例。陆内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历史。前寒武纪时期的环境是属于古板块俯冲、碰撞的历史。具活动性大陆边缘性质,岩浆变质作用强烈,构造混杂明显。古生代以来转入地台环境,形成台相沉... 四川龙门山造山带是陆内造山带的一个典型实例。陆内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历史。前寒武纪时期的环境是属于古板块俯冲、碰撞的历史。具活动性大陆边缘性质,岩浆变质作用强烈,构造混杂明显。古生代以来转入地台环境,形成台相沉积。中生代早期转入陆内造山阶段。由早期的褶皱造山进而转化为推覆造山。两类不同性质的造山运动伴随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前陆沉积盆地的形成和两类不同性质的沉积体系的形成。最终的区域构造特征不同程度地保留了陆内造山各阶段的地质记录,而以最后一次的推覆造山作用的影响最深刻。陆内造山的动力机制是与区域性的板块构造活动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模式 龙门山造山带 褶皱造山 推覆造山 板内(陆内)造山作用
下载PDF
抽拉构造——岩石圈板块重要的运动方式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志华 周义 +1 位作者 苏生瑞 李勇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抽拉构造是继地槽回返、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以后的第三种造山模式 ,是合理表现大陆构造变形、造山、造盆的的新理论 。
关键词 地槽回返 板块构造 抽拉构造 造山模式 岩石圈 碰撞造山 板块俯冲
下载PDF
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的地震学证据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荣涛 赵文津 +2 位作者 史大年 刘志伟 杨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40-2953,共14页
利用中美德INDEPTH IV合作项目2007—2009年间布置于青藏高原中、北部140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数据,经过接收函数成像处理,获得了3条穿过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清晰的壳幔结构图像.结果显示柴达木南缘莫霍面位于约50 km深度,... 利用中美德INDEPTH IV合作项目2007—2009年间布置于青藏高原中、北部140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数据,经过接收函数成像处理,获得了3条穿过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清晰的壳幔结构图像.结果显示柴达木南缘莫霍面位于约50 km深度,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地块、东昆仑造山带莫霍面位于约65 km深度,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约50 km存在莫霍面深度突变.在可可西里和柴达木岩石圈地幔之间观测到北倾界面,这可能是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之下的证据.可可西里地块地壳内宽缓的负转换震相带是低速带的反映,其向北挤入到东昆仑山下发生挤压增厚,可能是东昆仑山隆升的原因;由于刚性柴达木岩石圈的阻挡,物质向东改向,则可能是该地区向东旋转的构造应力场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亚洲岩石圈地幔在东昆仑—柴达木交界处向南俯冲,据此,我们提出了新的东昆仑造山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山 P波接收函数成像 可可西里地块 地幔岩石圈 造山模式
下载PDF
Orogenic Model of the Eastern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6
作者 Wei Chunjing, Shan Zhengang and Zhang Lifei (Department of Ge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Global Geology》 1999年第1期21-33,共13页
Based on the detailed geological mapping on the scale of 1/50,000 from the eastern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an orogenic model of the Dabie belt can be elaborated. The mapping area crosses three litho tectonic b... Based on the detailed geological mapping on the scale of 1/50,000 from the eastern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an orogenic model of the Dabie belt can be elaborated. The mapping area crosses three litho tectonic belt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including, from south to north, the southern Dabie collisional complex, northern Dabie metamorphic complex and northern Huaiyang metamorphic belts. The southern Dabie metamorphic complex is composed of eclogite blocks, HP metasediments and MP gneisses which have experienced quite different stages of metamorphism. The northern Dabie metamorphic complex and northern Huziyang metamorphic belt are mainly comprised by various supracrustal rocks and gneisses which have been only subjected to the MP metamorphism of amphibolite and epidote amphibolite facies. The central west part of the mapping area is mostly distributed by the Yanshanian magmatics include 4 superunits such as the Yaohe, Huangbai, Penghe and Dahongyan superunit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bie orogenic process and recorded an orogenic history from the ending of regional MP metamorphism to the overprinting of the Circum Pacific tectonic domain. The faults in the area include the early stage thrust faults, late stage decollement faults and later stage overprinting strike slip and some thrust faults. Based on these features, the Dabie orogenic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5 stages i.e. the early B type subduction stage, the A type subduction stage, the main collisional stage, the late orogenic uplifting and decollement stage and the post orogenic overprinting stage. Consequently,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should be a Mesozoic collisional type orogenic belt and has an evolutional history similar to the other typical orogenic belt in the world such as Alps and Himalay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LOGITE METAMORPHISM MAGMATISM Fault orogenic model DABIE Mountains
下载PDF
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模式:来自内蒙古中部四期不同类型变质作用的证据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晋瑞 魏春景 初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57-2872,共16页
有关中亚造山带东段即兴蒙造山带早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一直倍受关注,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时间究竟是在泥盆纪还是早中生代?晚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究竟是持续的大洋俯冲还是经历了造山后的伸展裂解过程?以往对内... 有关中亚造山带东段即兴蒙造山带早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一直倍受关注,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时间究竟是在泥盆纪还是早中生代?晚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究竟是持续的大洋俯冲还是经历了造山后的伸展裂解过程?以往对内蒙中部地区的研究多数局限于区域内广泛分布的蛇绿岩和各类型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但是通过地球化学的方法来确定一个地区的构造环境往往具有多解性。为建立研究区的构造框架并查明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本文详细总结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变质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兴蒙造山带的演化提出了新的认识。确定了该区域在古生代以来的变质作用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志留纪的高压低温型(430~410Ma),以南、北带的温都尔庙群蛇绿混杂带为代表,发育典型的低温高压型蓝片岩相岩石,记录了洋壳的双向俯冲过程;第二期为早-中泥盆世的中压型(~400Ma),以宝音图群为代表,发育典型的巴罗型变质带,经历以升温升压为特征的前进变质、峰期变质、峰后近等温降压以及随后降温降压的顺时针型P-T演化,指示与地壳加厚有关的碰撞造山过程;第三期为石炭纪的低压高温型(345~309Ma),以锡林郭勒杂岩低压变质岩为代表,发育广泛的混合岩化和基性岩脉的侵入,经历早期升温伴随微弱减压,直至温度峰期后近等压冷却的顺时针P-T演化,指示造山后的陆内伸展过程;第四期为早三叠世(~240Ma)的中-低压低温型,以早三叠世区域低级变质岩系为代表,经历中-低压相系的顺时针P-T演化,指示与有限海盆闭合有关的陆内造山过程。结合已有的研究,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的火山岩和侵入岩更可能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超基性岩和沉积岩系的时空配置与典型大洋的蛇绿混杂岩明显不同,更可能形成于有限海盆的环境。因此,从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作用 复合造山模式 索伦缝合带 兴蒙造山带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弧-盆系时空结构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曹圣华 罗小川 +1 位作者 唐峰林 陈鲁根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在1∶25万邦多区幅、措麦区幅填图成果基础上,运用多岛弧造山模式分析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弧-盆系时空结构与演化特征。认为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伴随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消亡,其南侧形成多岛弧-盆系的空间配置格局;早白... 本文在1∶25万邦多区幅、措麦区幅填图成果基础上,运用多岛弧造山模式分析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弧-盆系时空结构与演化特征。认为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伴随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消亡,其南侧形成多岛弧-盆系的空间配置格局;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残余海盆沉积、闭合消亡及其随后的碰撞造山,完成了班公湖—怒江带南侧弧-盆系时空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时空结构 演化 白垩纪 洋壳剖面 多岛弧造山模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区1∶25万区调构造调研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8
9
作者 曹圣华 袁建芽 +2 位作者 唐峰林 谢国刚 邹爱建 《江西地质》 2001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文中概述了青藏高原基本构造格局、青藏高原多岛弧盆系统洋陆转换演化模式。然后,结合1∶25万西藏邦多、措麦区幅区调工作中地质构造单元及演化阶段划分,蛇绿混杂岩带野外调查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多岛弧造山模式 特提斯演化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蛇绿混杂岩 青藏高原 区域地质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