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
1
作者 覃秋令 贺玲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2-17,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法律保护机制对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却面临着传承人法律概念、地位界定不明、源生族群的特殊权利关注不足、非遗传承开发利用制... 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法律保护机制对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却面临着传承人法律概念、地位界定不明、源生族群的特殊权利关注不足、非遗传承开发利用制度不完善、非遗传承权益救济措施缺位等问题。在借鉴日本、巴拿马等国家非遗保护经验基础上,可从非遗保护责任制度及救济措施、发挥民间组织作用、源生族群特殊权利保护等方面着手寻求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人 源生族群
下载PDF
追问盘古——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一 被引量:12
2
作者 覃乃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盘古神话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的汉文古籍中均没有记载,直到三国时代才出现在徐整的《三五历纪》中。盘古神话源自何处?源自什么民族?这是近百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本文及以后将陆续发表的系列研究文章认为,盘古神话来源于华南... 盘古神话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的汉文古籍中均没有记载,直到三国时代才出现在徐整的《三五历纪》中。盘古神话源自何处?源自什么民族?这是近百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本文及以后将陆续发表的系列研究文章认为,盘古神话来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两粤(广东、广西)地区,来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古神话 华南珠江流域 原住民族 壮侗语民族
下载PDF
陕北出土三方唐五代党项拓拔氏墓志考释——兼论党项拓拔氏之族源问题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伟洲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81,共12页
最近第一次公布的陕北出土唐至五代三方党项拓拔氏墓志 (《拓拔守寂墓志》、《李仁宝墓志》和《破丑氏夫人墓志》) ,对于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拓拔氏早期历史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对上述三方墓志考释的基础上 ,基本理清了... 最近第一次公布的陕北出土唐至五代三方党项拓拔氏墓志 (《拓拔守寂墓志》、《李仁宝墓志》和《破丑氏夫人墓志》) ,对于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拓拔氏早期历史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对上述三方墓志考释的基础上 ,基本理清了唐初党项拓拔氏部迁徙的历史 ,即迁徙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 ;辨证其主要家族的世系及活动 ,解决了过去中外学者研究中的疑难之处 ;以三方墓志对其祖源的记述为根据 ,讨论了学界长期争论的党项拓拔氏的族源问题。笔者认为 ,应以史书及《拓拔守寂墓志》所记其源于西羌为确 ,并研讨了党项拓拔氏从唐末后攀附元魏鲜卑拓跋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党项 出土 族源 早期历史 世系 西夏 源问题 中外 活动
原文传递
东乡族族源“撒尔塔”说商榷——兼论东乡族的形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文祥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4-50,共7页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东乡族族源研究状况,对各种观点进行述评,重点分析、探讨了近年较为盛行的撒尔塔人为主说,从三方面指出此说立论不足;同时从东乡族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东乡族早期的形成过程和临夏部...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东乡族族源研究状况,对各种观点进行述评,重点分析、探讨了近年较为盛行的撒尔塔人为主说,从三方面指出此说立论不足;同时从东乡族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东乡族早期的形成过程和临夏部分回族是一致的,她们是同源异流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 族源 撒尔塔 同源异流
下载PDF
满族共同体起源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佳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3-35,共3页
满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肃慎,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金代以后的女真,明代的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今天的满族,但他们都只是满族的族源,他们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民族,今天的满族共同体正式形成于1635年。
关键词 族源 满族共同体 满族形成
下载PDF
《回回原来》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回族族源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晓春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在回族内部的《回回原来》一书,讲述了唐贞观二年(628)因为唐王梦见妖怪而派人往西域求取回回真经、聘请真人镇压妖怪,西域回王派出的使者(缠头)到达中国并得到唐王赏识,最终唐王选派三千唐兵至西域更换三千回兵来至中...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在回族内部的《回回原来》一书,讲述了唐贞观二年(628)因为唐王梦见妖怪而派人往西域求取回回真经、聘请真人镇压妖怪,西域回王派出的使者(缠头)到达中国并得到唐王赏识,最终唐王选派三千唐兵至西域更换三千回兵来至中国,与缠头做伴,于是有了回回在中国繁衍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荒诞无稽,却又真实地反映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回回人对自身民族来源的认识。在叙事结构方面,影响到整个故事展开的唐王做梦并派人取经,便受到了《西游记》的直接影响。而其中的穆罕默德赞语,受到了明代中期《清真法明百字圣号》一类汉文的赞圣文字的影响,赞语中的"白帝真君"则完全出自中国。可以认为《回回原来》是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原来》 回族 族源 建构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怒人”是谁?——文化视野中的怒族源流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林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0-76,共7页
在民族学研究领域,由于"怒族"建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关于怒族族源及流变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清晰脉络。离开这一建构模式,从文化视角则不难看到"怒人"或"怒族"各部不同的族源历史及文化特性。汉语文献传... 在民族学研究领域,由于"怒族"建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关于怒族族源及流变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清晰脉络。离开这一建构模式,从文化视角则不难看到"怒人"或"怒族"各部不同的族源历史及文化特性。汉语文献传统及中国国家民族识别所建构的"怒人"或"怒族"事实上包括族称发音及表音汉字书写相近的四个民族群体,他们分属两个语支或两个历史文化范畴,而"怒"的形成则是一个族称演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族 怒族各部 怒族族源 族称演化 文化特性
下载PDF
关于任家咀秦国墓地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袁俊杰 彭军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44,共13页
通过对墓地区组的划分、埋葬习俗与随葬陶器组合的分析,可知任家咀秦国墓地是一处由多个秦人族群及其家族与外来移民共同埋葬的公共墓地。墓地结构反映出社会基层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地缘化结构向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企图将埋入人群... 通过对墓地区组的划分、埋葬习俗与随葬陶器组合的分析,可知任家咀秦国墓地是一处由多个秦人族群及其家族与外来移民共同埋葬的公共墓地。墓地结构反映出社会基层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地缘化结构向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企图将埋入人群与生前一样凝聚在一起的新型地缘结构发展。不同类别墓葬的墓主之间有阶层和身份的差异,大体可分为贵族阶层的低等级贵族和有一定职掌的功勋地主,中间阶层的失势贵族、富裕地主、基层官吏和战国晚期以后的外来移民以及平民阶层的较为富裕者、普通平民、赤贫者与前两个阶层分化至此的人群三个阶层。相邻阶层的墓葬之间界限模糊,存在着各阶层人群向上下阶层分化的普遍现象,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当时剧烈的社会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家咀秦国墓地 族群来源 墓地结构 墓葬等级 墓主身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