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良知与良觉,性觉与心觉——兼论王阳明思想的儒佛之辨
1
作者
刘悦笛
Zhu Yuan(译)
《孔学堂》
CSSCI
2022年第2期92-101,189-200,共22页
王阳明的良知论乃是作为一种“觉学”而存在的,并不是知即为觉,而是良知实乃一种良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觉,因为只有道德理性潜藏其中的良觉,才是良知。本文认定佛教本土化之“佛性本觉”就潜在地浸渍到阳明的思想深层,从而终成“理—...
王阳明的良知论乃是作为一种“觉学”而存在的,并不是知即为觉,而是良知实乃一种良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觉,因为只有道德理性潜藏其中的良觉,才是良知。本文认定佛教本土化之“佛性本觉”就潜在地浸渍到阳明的思想深层,从而终成“理—知—心—觉—性”的基本思想架构。从佛教的影响来看,这种良觉就是由“性觉”而来;从儒家的传承观之,这种良觉本自“心觉”而发。实际上,作为人类“情理结构”的良知,本然具有“知—情—意”全整结构,也就是既包含理性化的观念和意志,也包孕感性化的情感。良知乃是理性内在积淀的结果,但却呈现为道德直觉的外化形式。王阳明意义上的“结圣胎”,就是这种理性凝聚的规程及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结构
良知
良觉
性觉
心觉
佛性本觉
自性本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良知与良觉,性觉与心觉——兼论王阳明思想的儒佛之辨
1
作者
刘悦笛
Zhu Yuan(译)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出处
《孔学堂》
CSSCI
2022年第2期92-101,189-200,共22页
文摘
王阳明的良知论乃是作为一种“觉学”而存在的,并不是知即为觉,而是良知实乃一种良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觉,因为只有道德理性潜藏其中的良觉,才是良知。本文认定佛教本土化之“佛性本觉”就潜在地浸渍到阳明的思想深层,从而终成“理—知—心—觉—性”的基本思想架构。从佛教的影响来看,这种良觉就是由“性觉”而来;从儒家的传承观之,这种良觉本自“心觉”而发。实际上,作为人类“情理结构”的良知,本然具有“知—情—意”全整结构,也就是既包含理性化的观念和意志,也包孕感性化的情感。良知乃是理性内在积淀的结果,但却呈现为道德直觉的外化形式。王阳明意义上的“结圣胎”,就是这种理性凝聚的规程及其结果。
关键词
情理结构
良知
良觉
性觉
心觉
佛性本觉
自性本觉
Keywords
emotional±rational
structure
intuitive
knowing
intuitive
awareness
awareness
of
inherent
nature
awareness
of
the
mind
original
awareness
of
Buddha-
nature
original
awareness
of
inherent
nature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94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良知与良觉,性觉与心觉——兼论王阳明思想的儒佛之辨
刘悦笛
Zhu Yuan(译)
《孔学堂》
CSSCI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