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北羌族探源——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声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4-79,共6页
本文从历史民族地理角度 ,探讨了川西北羌族的渊源 ,认为唐初岷江上游西山地区各羁縻州的部族属于冉、左封、昔卫、葛延、向人、望族、林台、紫祖、四邻、白狗、千碉等羌人部落 ,其后又有涉题、特浪、辟惠、那鄂、渠步及西山八国诸羌... 本文从历史民族地理角度 ,探讨了川西北羌族的渊源 ,认为唐初岷江上游西山地区各羁縻州的部族属于冉、左封、昔卫、葛延、向人、望族、林台、紫祖、四邻、白狗、千碉等羌人部落 ,其后又有涉题、特浪、辟惠、那鄂、渠步及西山八国诸羌内徙该地区 ,至宋 ,融合为茂州羌和维州羌 ,他们是川西北羌族可考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岷江西山 族源 川西水地区 维州羌 望族羌 白狗羌 干硐羌 茂州羌 左封羌 葛延羌 昔卫羌
下载PDF
陕北出土三方唐五代党项拓拔氏墓志考释——兼论党项拓拔氏之族源问题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伟洲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81,共12页
最近第一次公布的陕北出土唐至五代三方党项拓拔氏墓志 (《拓拔守寂墓志》、《李仁宝墓志》和《破丑氏夫人墓志》) ,对于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拓拔氏早期历史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对上述三方墓志考释的基础上 ,基本理清了... 最近第一次公布的陕北出土唐至五代三方党项拓拔氏墓志 (《拓拔守寂墓志》、《李仁宝墓志》和《破丑氏夫人墓志》) ,对于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拓拔氏早期历史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对上述三方墓志考释的基础上 ,基本理清了唐初党项拓拔氏部迁徙的历史 ,即迁徙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 ;辨证其主要家族的世系及活动 ,解决了过去中外学者研究中的疑难之处 ;以三方墓志对其祖源的记述为根据 ,讨论了学界长期争论的党项拓拔氏的族源问题。笔者认为 ,应以史书及《拓拔守寂墓志》所记其源于西羌为确 ,并研讨了党项拓拔氏从唐末后攀附元魏鲜卑拓跋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党项 出土 族源 早期历史 世系 西夏 源问题 中外 活动
原文传递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国祥 白劲松 +2 位作者 陈永志 李存信 沈睿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86,2,共12页
2014年对岗嘎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16座墓葬。基本上都有葬具,以独木棺为主,还有木板棺。随葬品有陶器、木质马鞍、桦树皮箭囊、铁镞、铜带饰、玛瑙珠等。墓地年代大致为公元8~10世纪,此次发掘对探寻蒙古族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 内蒙古 陈巴尔虎旗 岗嘎墓地 独木棺 蒙古族源
原文传递
满族共同体起源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佳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3-35,共3页
满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肃慎,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金代以后的女真,明代的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今天的满族,但他们都只是满族的族源,他们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民族,今天的满族共同体正式形成于1635年。
关键词 族源 满族共同体 满族形成
下载PDF
改土归流背景下他留人族群传说的话语建构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晓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6,共7页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彝族支系他留人旧时自称"他鲁苏",他称"他鲁人",近年来统一为"他留人"。"他鲁"与"他留"作为他留人的指称,先后出现于明、清地方志书中。关于他留人族源的传说围绕...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彝族支系他留人旧时自称"他鲁苏",他称"他鲁人",近年来统一为"他留人"。"他鲁"与"他留"作为他留人的指称,先后出现于明、清地方志书中。关于他留人族源的传说围绕"他鲁"更名为"他留"的缘由形成了不同文本,无论是影响最大的与高土司相关的"铜佛像"传说,还是其他文本,作为一种象征资源,均为"流"与"土"、民间与官方所征用并建构。流官政权采取民间话语对土官进行"妖魔化"的表述;土官阶层则借助民间话语形式进行象征性资本的建构,体现出对汉文化的积极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他留人 族源传说 话语建构
下载PDF
《回回原来》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回族族源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晓春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在回族内部的《回回原来》一书,讲述了唐贞观二年(628)因为唐王梦见妖怪而派人往西域求取回回真经、聘请真人镇压妖怪,西域回王派出的使者(缠头)到达中国并得到唐王赏识,最终唐王选派三千唐兵至西域更换三千回兵来至中...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在回族内部的《回回原来》一书,讲述了唐贞观二年(628)因为唐王梦见妖怪而派人往西域求取回回真经、聘请真人镇压妖怪,西域回王派出的使者(缠头)到达中国并得到唐王赏识,最终唐王选派三千唐兵至西域更换三千回兵来至中国,与缠头做伴,于是有了回回在中国繁衍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荒诞无稽,却又真实地反映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回回人对自身民族来源的认识。在叙事结构方面,影响到整个故事展开的唐王做梦并派人取经,便受到了《西游记》的直接影响。而其中的穆罕默德赞语,受到了明代中期《清真法明百字圣号》一类汉文的赞圣文字的影响,赞语中的"白帝真君"则完全出自中国。可以认为《回回原来》是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原来》 回族 族源 建构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捐置祀田追远忠义王暨阖族冢墓碑记》释解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健彪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西安营里寺内的《捐置祀田追远忠义王暨阖族冢墓碑记》涉及回纥太子叶护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史实,记录了立碑人对叶护家族定居中原的追忆和捐置祀田的具体规定,对于研究回族的族源和民众心理、习俗等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叶护 安史之乱 回族族源 认同心理
原文传递
西南土著濮为彝族族源之一
8
作者 唐楚臣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1,60,共12页
彝族族源源于羌,也源于濮。濮在西南分布广泛,百濮为西南土著。彝族的基础为外来羌与土著濮的融合,濮是彝族族源的一元。至今,我们仍可在彝族习俗中看到濮人的遗俗:龙崇拜,竹崇拜、"衣著尾"。
关键词 彝族族源 多元 土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