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遗存的判定及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永超 靳桂云 杨晓燕 《东方考古》 2017年第1期131-157,共27页
当前,稻作农业的研究成果已卷帙浩繁,相关争论也繁多,但尚欠有序的梳理。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关于稻作农业的种种争论,归根结底是关于水稻遗存属性的争论,即如何判别粳稻(Oryza sativa subsp.japnica)与籼稻(Oryza sativa sub... 当前,稻作农业的研究成果已卷帙浩繁,相关争论也繁多,但尚欠有序的梳理。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关于稻作农业的种种争论,归根结底是关于水稻遗存属性的争论,即如何判别粳稻(Oryza sativa subsp.japnica)与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野生稻(Oryza rufipogon)与驯化稻(Oryza sativa)。对此,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并广泛应用于考古学研究中。基因学和各类判别方法的运用成果表明,中国是粳稻的起源地;长江下游地区的相关研究表明,由多年生普通野生稻至粳稻的转变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历时约5000年。另外,野生稻和驯化稻的判别以及水稻驯化过程的研究应是未来史前水稻遗存研究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粳稻和籼稻的判别及其分布格局演变则应属于历史时期稻作农业的研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和驯化稻 粳稻和籼稻 稻作农业起源与传播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