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的起源与演化 被引量:20
1
作者 唐祈林 荣廷昭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玉米的祖先是谁"至今是一个富于争论的科学难题。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与研究,产生了许多有关玉米起源与演化的理论假说。对几个影响较大的玉米起源与演化理论假说包括有稃野生玉米起源假说、共同起源假说、三成分起源假说、... "玉米的祖先是谁"至今是一个富于争论的科学难题。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与研究,产生了许多有关玉米起源与演化的理论假说。对几个影响较大的玉米起源与演化理论假说包括有稃野生玉米起源假说、共同起源假说、三成分起源假说、大刍草直向进化起源假说、大刍草异常突变起源假说、摩擦禾—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起源假说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并对各个理论假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合理性解释作简单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刍草 摩擦禾 起源与演化 理论假说
下载PDF
玉米及其野生近缘材料的分类 被引量:14
2
作者 唐祈林 苏月贵 荣廷昭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大刍草形态学性状的显著区别,大刍草可分为5个植物学种。大刍草是玉米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近缘材料已被众多研究结果证实,玉米的直接祖先是否是大刍草还没有定论。对玉米与大刍草的分类系统作了介绍,同时对5个大刍草植物学种的特征... 根据大刍草形态学性状的显著区别,大刍草可分为5个植物学种。大刍草是玉米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近缘材料已被众多研究结果证实,玉米的直接祖先是否是大刍草还没有定论。对玉米与大刍草的分类系统作了介绍,同时对5个大刍草植物学种的特征特性、玉米与摩擦禾分类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刍草 起源与演化
下载PDF
中国马铃薯引进与传播之辨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从华 柳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马铃薯在南美已有上万年的栽培驯化历史,然其在大陆间的传播仅发生在近代数百年间,海路是唯一可能的途径,但马铃薯引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却无定论。本文根据航海史料及最早发现大陆间特异物种的时间推测,马铃薯引进中国的时间可能为明永... 马铃薯在南美已有上万年的栽培驯化历史,然其在大陆间的传播仅发生在近代数百年间,海路是唯一可能的途径,但马铃薯引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却无定论。本文根据航海史料及最早发现大陆间特异物种的时间推测,马铃薯引进中国的时间可能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郑和的第6次航海返回之时。根据典籍方志所载分析,马铃薯最初200年主要种植于北京,逐步成为皇宫珍肴。清朝时期于相互毗邻的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和秦巴山区广为栽培,是我国马铃薯最早的集中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起源与驯化 传播
下载PDF
植物基因组与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军 鲁非 +7 位作者 邓娴 宋显伟 贺飞 蒋才富 刘倩 赵玉胜 姜丹华 傅向东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5-1693,共29页
DNA序列信息是基因功能研究的基础,近10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升级迭代,植物基因组学高速发展。不同倍性植物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的解析,重要作物泛基因组的构建,以及大规模、群体水平的深度重测序等极大推动了作物起源、驯化、农艺性状形成... DNA序列信息是基因功能研究的基础,近10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升级迭代,植物基因组学高速发展。不同倍性植物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的解析,重要作物泛基因组的构建,以及大规模、群体水平的深度重测序等极大推动了作物起源、驯化、农艺性状形成的解析以及育种改良的进程。表观遗传修饰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调控了植物对环境信号如光、温度、养分、盐碱等的应答和适应性,介导了同代和代际之间的“胁迫记忆”。除了DNA甲基化、小分子RNA调控、组蛋白修饰,近几年RNA结构与修饰以及染色质的三维结构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成为表观遗传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概述了近10年来植物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前沿进展,比较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并探讨后续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5~10年的研究目标和项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基因组 泛基因组 起源与驯化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染色质三维结构 RNA修饰 小分子RNA
原文传递
家养动物驯化起源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蔡新宇 毛晓伟 赵毅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193,共18页
驯化动物伴随了人类上万年的进化历程。在驯化过程中,家养动物表型和行为特征发生巨大改变,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相适应。研究动物驯化问题对于了解遗传多样性及适应性进化,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生物学领域的... 驯化动物伴随了人类上万年的进化历程。在驯化过程中,家养动物表型和行为特征发生巨大改变,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相适应。研究动物驯化问题对于了解遗传多样性及适应性进化,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生物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专注于动物驯化的初始阶段,首先介绍了驯化起源的时间与地点、驯化途径和驱动因、驯化后的扩散和品种选育;其次从驯化对象的角度着重介绍了考古学、分子和群体遗传学两方面的家养动物驯化起源的研究策略、优势与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我们综合多方面的证据,介绍了在中国驯化的家猪(Sus domesticus)和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以及其他主要家养动物考古和分子水平上驯化起源的研究进展。本文整合多种证据为家养动物驯化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起源 动物考古学 分子和群体遗传学 遗传相似性 遗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家猪起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志良 刘晓辉 +1 位作者 李宁 吴常信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54,共4页
家猪作为重要的家养动物,它的起源、驯化、扩散是依赖于人类的活动与迁移而实现的。研究家猪的起源和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家猪和野猪的特点,以及家猪起源和驯化的考古学发现,并着重综述了家猪驯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起源和驯化 分子生物学证据 家猪
下载PDF
鹅与鹅传统文化概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唐炫玥 陈苏 胡浩 《农业考古》 2018年第1期248-254,共7页
鹅是我国主要家禽的成员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国鹅除伊犁鹅以外均起源于鸿雁。本文利用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和出土的文物等对我国鹅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然后对鹅的种类及特征进行描述总结,并从饮食、药用、婚俗... 鹅是我国主要家禽的成员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国鹅除伊犁鹅以外均起源于鸿雁。本文利用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和出土的文物等对我国鹅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然后对鹅的种类及特征进行描述总结,并从饮食、药用、婚俗礼仪、相关习俗与艺术价值等方面,对鹅的相关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归纳,最后列举现今对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丰富我国古代及现代的鹅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基于cpDNA单倍型多态性的草果栽培地理起源证据
8
作者 赵小丽 杨耀文 李国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04-2013,共10页
为了探索草果(Amomum tsaoko)的栽培地理起源,该文检测了草果、拟草果(A.paratsaoko)的cpDNA序列变化,并获取了单倍型多态性信息。结果表明:(1)20个草果居群272个植株、5个拟草果居群62个植株共检测到7种单倍型。其中,草果有3种单倍型(H... 为了探索草果(Amomum tsaoko)的栽培地理起源,该文检测了草果、拟草果(A.paratsaoko)的cpDNA序列变化,并获取了单倍型多态性信息。结果表明:(1)20个草果居群272个植株、5个拟草果居群62个植株共检测到7种单倍型。其中,草果有3种单倍型(H1、H3、H6),拟草果有6种单倍型(H1、H2、H3、H4、H5、H7)。H1和H3为共享单倍型,H6为草果私有单倍型,H2、H4、H5、H7为拟草果私有单倍型。H1为普通单倍型,H2为祖先单倍型。(2)草果居群遗传多样性远小于拟草果居群,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拟草果居群主要来源于居群间。麻栗坡铁厂(TC)、屏边玉屏(YP)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高于其他18个草果居群。(3)进一步分析表明,包含屏边、马关、西畴、麻栗坡的云南东南部前端地域和邻接的广西那坡可能共同构成草果栽培驯化起源中心,以麻栗坡为核心区域,向周边的西畴、马关、屏边、那坡扩张。因此,结果显示应对TC、YP、那坡下华(XH)居群加以保护。该研究结果为草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遗传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拟草果 单倍型 多态性 栽培地理起源
下载PDF
大西安旅游圈:国内旅游客源空间分析与构建 被引量:83
9
作者 杨新军 马晓龙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在西安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 ,对西安国内旅游市场以省域为单位进行划分。截取 1995、 1998、 2 0 0 1三年的旅游统计资料为断面 ,利用中心地标准距离公式 ,对不同时期西安国内旅游吸引半径和空间吸引力指标进行量化计算 ,... 在西安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 ,对西安国内旅游市场以省域为单位进行划分。截取 1995、 1998、 2 0 0 1三年的旅游统计资料为断面 ,利用中心地标准距离公式 ,对不同时期西安国内旅游吸引半径和空间吸引力指标进行量化计算 ,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距离衰减的基本规律和西安国内旅游吸引力的发展与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 ,根据对 10个主要景点 2 0 0 0份抽样问卷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国内游客在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旅游景点的空间选择模式和行为特征 ,提出了大西安旅游圈的概念和范围 ,根据西安地区的区位、资源和设施实际 ,提出大西安旅游圈构建思路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安旅游圈 空间分析 国内旅游客源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家鸡的再探讨 被引量:27
10
作者 邓惠 袁靖 +2 位作者 宋国定 王昌燧 江田真毅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96,共14页
家鸡起源的探讨始终是国际动物考古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多年来,我国动物考古学研究在这一领域也积累了一批材料,并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最有影响的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学者合作于《考古科学杂志》(Journal of Arch... 家鸡起源的探讨始终是国际动物考古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多年来,我国动物考古学研究在这一领域也积累了一批材料,并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最有影响的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学者合作于《考古科学杂志》(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该文章指出,在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中国最早的家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家鸡起源 系列标准 商代晚期
原文传递
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 被引量:5
11
作者 笪浩波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72,105,共12页
本文依据中西方学者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成果,对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偏南的武夷山及南岭一线以北的生态脆弱带,始于距今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 本文依据中西方学者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成果,对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偏南的武夷山及南岭一线以北的生态脆弱带,始于距今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诱因,解决人口增长的压力是稻作起源的直接动因,而人类的生产力及技术水平的进步则是稻作起源的动能。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催生了稻作农业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稻作农业起源 环境 人口压力 技术
下载PDF
现代家养绵羊起源进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玉涛 王世锋 罗玉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0,共6页
对现代家养绵羊起源与进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绵羊起源与品种形成过程,开展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在家养绵羊起源与进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从选用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绵羊起源的必要性,分子遗传... 对现代家养绵羊起源与进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绵羊起源与品种形成过程,开展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在家养绵羊起源与进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从选用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绵羊起源的必要性,分子遗传标记的选择和取得的研究进展3个方面对家养绵羊起源进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养绵羊 起源 进化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考古遗址中家鸡骨骼的辨识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惠 李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107,共12页
前言据统计仅以2011年为例,全球大约有581亿只鸡被消费[1]。作为世界人均消耗量第一的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与人类关系之密切,不言而喻。而在漫长的家禽饲养史中,人类对家鸡的利用甚至依赖,应当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前言据统计仅以2011年为例,全球大约有581亿只鸡被消费[1]。作为世界人均消耗量第一的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与人类关系之密切,不言而喻。而在漫长的家禽饲养史中,人类对家鸡的利用甚至依赖,应当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这其中首先被关注的,自然是家鸡源起于何时又驯化于何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出土,关注点开始自印度河流域向中国华北地区一路北移[2],时间更一度推进至距今万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亚科 骨骼形态 鉴定标准 家鸡起源
原文传递
三峡地区的家畜起源与传播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仙竹 罗玲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7期74-78,共5页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材料上,可以认为三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家畜起源地之一。从家畜动物的传播交流上讲,三峡地区既有传播到外区域的家畜,也有从外区域输入的家畜。三峡地区家畜起源与传播的研究,不仅是认识三峡区域文化的重要方面,同时,也...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材料上,可以认为三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家畜起源地之一。从家畜动物的传播交流上讲,三峡地区既有传播到外区域的家畜,也有从外区域输入的家畜。三峡地区家畜起源与传播的研究,不仅是认识三峡区域文化的重要方面,同时,也为整体研究我国家畜史与经济发展提供着坚实的基础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家畜经济 家畜起源 家畜传播
下载PDF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猪骨的再研究 被引量:54
15
作者 罗运兵 张居中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6,共7页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是我国中原地区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前期遗址。该遗址历经七次发掘,已获得大量珍贵的考古资料。其中丰富的动、植物遗存,是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动、植物驯化过程的重要材料。《舞阳贾湖》详细报道了该遗址前六次发掘...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是我国中原地区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前期遗址。该遗址历经七次发掘,已获得大量珍贵的考古资料。其中丰富的动、植物遗存,是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动、植物驯化过程的重要材料。《舞阳贾湖》详细报道了该遗址前六次发掘的材料。报告中提出了存在家猪的观点,但并没有指出具体的期段,而且其判定存在家猪的依据仅仅是年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贾湖遗址 猪骨 家猪起源
原文传递
家猪起源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5
16
作者 凯斯.道伯涅 安波托.奥巴莱拉 +4 位作者 皮特.罗莱-康威 袁靖 杨梦菲 罗运兵 安东.欧富恩克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4-80,共7页
前言 越来越多的证据清楚地表明,野猪(Sus scrofa)向家猪(Sus scrofa f.domestica)的转变是逐步发生的,要延续多代,在时间上经历多个世纪,甚至是数千年。最近,在土耳其的卡耀努·特佩斯(Cayoenü Tepesi)这个关于... 前言 越来越多的证据清楚地表明,野猪(Sus scrofa)向家猪(Sus scrofa f.domestica)的转变是逐步发生的,要延续多代,在时间上经历多个世纪,甚至是数千年。最近,在土耳其的卡耀努·特佩斯(Cayoenü Tepesi)这个关于早期家猪驯化的重要遗址所做的动物考古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我们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辨别考古遗存中人与某些动物关系的变化时,除了通常使用的标准外,线性牙釉质发育不全(Linear Enamel Hypoplasia,简称LEH)这种病理情况分析。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牙釉质发育不全 家猪起源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家猪起源机制蠡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运兵 李想生 《古今农业》 2012年第3期10-17,共8页
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家猪起源的两种不同动因——提供肉食与用来祭祀,并简要论述了我国猪类驯化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 中国家猪起源 动因 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