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象征的符号体系与意象的艺术世界——论东方美学与艺术的重要特征 |
邱紫华
李文斌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
|
坚守与探索——丰子恺书籍装帧艺术风格 |
牟健
|
《台州学院学报》
|
2014 |
0 |
|
3
|
东方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
陈欣
邱紫华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4
|
论黑格尔对东方艺术的误读 |
陈龙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5
|
神会东方——日本浮世绘对莫奈艺术的影响 |
万青
王振华
|
《美育学刊》
|
2013 |
2
|
|
6
|
从凡·高绘画图式看东方艺术的影响 |
王平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7
|
空纳千万境,无形胜有形--中日传统演剧舞台空间简论 |
麻国钧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22 |
1
|
|
8
|
美术对志贺直哉文学创作的影响初探 |
宫琳
|
《嘉兴学院学报》
|
2009 |
0 |
|
9
|
东方艺术的视界融合:常任侠艺术理论体系的审美架构 |
鹿咏
张伟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0
|
赖特有机建筑理论中的日本因素探析 |
朱仁洲
|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1
|
论东方戏剧对戈登·克雷“剧场艺术”的影响 |
李旻原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浅议维米尔作品及其东方艺术精神 |
马浩然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3
|
近现代东方绘画与西方艺术的发展关系研究 |
孙国喜
王茁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0 |
|
14
|
压缩的图景——浅析巴尔蒂斯绘画的特征 |
宋永兴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5
|
从“中国风”到“东方文艺复兴”——关于西方“发现”中国艺术的阶段性差异 |
杨莉馨
|
《台州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6
|
Oriental Contest Ground for Acrobats from the World──Sidelight on 7th China Wuqiao Int'l Art Festival |
|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
2000 |
0 |
|
17
|
Make Chinese Paintings Known to the World——Oriental Fine Art Exhibition Held in Holland |
|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
2001 |
0 |
|
18
|
山水、文脉与时代精神——从山水画之现状谈起 |
耿涵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9
|
抽象艺术的归纳与演绎——从包豪斯到当代 |
王绍强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0
|
东方设计中的民俗文化符号应用论析 |
陶思炎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