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杂合水分散体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胡剑青 涂伟萍 夏正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采用侧链含活性双键的自乳化水性聚氨酯作为乳化剂和反应物 ,利用分子复合技术 ,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互穿网络的杂合水分散体。通过研究得出合成工艺参数为采用DMPA (二羟甲基丙酸 )初始阶段与聚合物多元醇同时加入工艺制备... 采用侧链含活性双键的自乳化水性聚氨酯作为乳化剂和反应物 ,利用分子复合技术 ,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互穿网络的杂合水分散体。通过研究得出合成工艺参数为采用DMPA (二羟甲基丙酸 )初始阶段与聚合物多元醇同时加入工艺制备聚氨酯并控制NCO/OH为 1.5~ 1.6及引入交联单体TMPMEE (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基醚 )使双键含量为 0 .2mmol/g左右 ,选择聚氨酯与共聚单体质量比为 ( 2~ 1)∶1,其中共聚单体中有机硅氧烷Coatosil 170 6含量为 4 %~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杂舍分散体 有机硅氧烷 分子复合 改性
下载PDF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鲍亮 徐洪耀 +2 位作者 吴振玉 方敏 光善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53,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二醇、2,2-二羟甲基丙酸等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通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封端与乳化制备了交联型水性聚氨酯。对所制水性聚氨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KH550能显著改善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以...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二醇、2,2-二羟甲基丙酸等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通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封端与乳化制备了交联型水性聚氨酯。对所制水性聚氨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KH550能显著改善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以及硬度等。当KH550质量分数为7.5%时,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较好,硬度为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水性聚氨酯 改性
下载PDF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心亚 蓝仁华 陈焕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3-387,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阴离子乳化剂DF-2和非离子乳化剂OP-10作为复合乳化剂,以FeSO4、K2S2O8和甲醛合次亚硫酸氢钠(SFS)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65℃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微乳液。实验采用单体滴加工艺,用COULTERLS粒度仪和...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阴离子乳化剂DF-2和非离子乳化剂OP-10作为复合乳化剂,以FeSO4、K2S2O8和甲醛合次亚硫酸氢钠(SFS)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65℃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微乳液。实验采用单体滴加工艺,用COULTERLS粒度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了共聚乳液的粒径分布和产物的结构,研究了加料方式、配方组成及操作方式对聚合稳定性、乳液的粒径分布以及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体滴加工艺能得到平均粒径为50~80nm的单峰窄分布微乳液,并有效地将有机硅氧烷引入到共聚物大分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结构、形态及性能 被引量:21
4
作者 龚兴宇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合成的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化学结构、粒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为一具有核壳形态结构的新型乳胶液,其核/壳间存在化学键合。通过与纯丙乳液和硅-丙共聚复... 利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合成的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化学结构、粒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为一具有核壳形态结构的新型乳胶液,其核/壳间存在化学键合。通过与纯丙乳液和硅-丙共聚复合乳液薄膜性能分析与比较,发现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胶乳膜在耐热老化性、耐水性及力学性能上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丙烯酸酯 有机硅氧烷 复合乳液
下载PDF
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侯有军 任力 曾繁森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3-196,共4页
介绍了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的3种制备方法及各种乳液的特点,对各种乳液的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制备 共混乳液 共聚乳液 复合乳液
下载PDF
有机硅氧烷一丙烯酸酯乳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剑 储富祥 《中国胶粘剂》 CAS 2003年第5期52-55,共4页
介绍了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的3种制备方法(共混、共聚、复合)及各种乳液的性能特点,并对它在涂料、胶粘剂等方面的应用作了概括。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丙烯酸酯乳液 研究进展 乳液聚合物 共混 共聚 复合 涂料 胶粘剂
下载PDF
环氧改性有机硅密封胶的研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潘春跃 黄可龙 +1 位作者 胡慧萍 李辉 《化学与粘合》 CAS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用E-44环氧树脂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共混反应制备改性有机硅树脂,研究了共混比,共混反应时间等对改性树脂胶的影响。以改性树脂为基料制备了单组分室温固化有机硅密封胶。
关键词 有机硅 密封胶 改性 环氧树脂 PDMS
原文传递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剑 储富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0-113,共4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有机硅氧烷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有机硅氧烷乳液及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子形态、胶膜表面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合成方法可制备稳定的有机硅...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有机硅氧烷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有机硅氧烷乳液及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子形态、胶膜表面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合成方法可制备稳定的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在复合乳液中有机硅氧烷链段主要分布在粒子表面;在有机硅氧烷乳液中引入不饱和双键,则由于含乙烯基的有机硅分子在第二阶段聚合过程中与丙烯酸酯分子发生接枝共聚,导致有机硅氧烷链段在表面富集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丙烯酸酯 乳液 表面富集
下载PDF
有机硅氧烷改性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心亚 孙志娟 +2 位作者 黄洪 蓝仁华 陈焕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34-637,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引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壬基酚聚氧乙烯(20)醚(OP-10)作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为78±2 ℃条件下,合成了A-171改性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引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壬基酚聚氧乙烯(20)醚(OP-10)作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为78±2 ℃条件下,合成了A-171改性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实验采用单体滴加工艺,考察了配方中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和A-171用量对共聚物性能和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仪(FTIR)、粒度仪和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对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引入w(BA)=10%~15%(相对于配方中单体总质量,下同)、w(MAA)=4%、w(A-171)=1%到VAc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共聚物乳液涂膜的吸水率<5.0%,耐寒性通过10个循环,60 ℃加速贮存稳定性>10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乳液聚合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涂膜耐水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飞燕 《广东化工》 CAS 2007年第11期34-36,39,共4页
以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NCO/OH值、亲水扩链剂DMPA及交联剂TMP的用量、硬段软段质量比对乳液涂膜耐水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实验配比;研究了环氧树脂、蓖麻油、有机硅对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以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NCO/OH值、亲水扩链剂DMPA及交联剂TMP的用量、硬段软段质量比对乳液涂膜耐水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实验配比;研究了环氧树脂、蓖麻油、有机硅对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实验表明,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涂膜的耐水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耐水性 环氧树脂 蓖麻油 有机硅
下载PDF
硅/丙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龙斌 黄春保 +1 位作者 王海南 闵艳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9-102,共4页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复合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可用于涂料、胶粘剂和织物整理。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改性 乳液
下载PDF
湿固化聚氨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浩翔 江斌 +1 位作者 蒋红梅 王新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9-1682,共4页
以聚醚多元醇、有机硅低聚物(PDMS)、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封端剂,制备了一系列湿固化的聚氨酯/有机硅(PU/PDMS)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热稳定性、表面性能、力... 以聚醚多元醇、有机硅低聚物(PDMS)、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封端剂,制备了一系列湿固化的聚氨酯/有机硅(PU/PDMS)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热稳定性、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氨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表面疏水性,介电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力学性能基本得到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有机硅 嵌段共聚 微相分离
下载PDF
高模数硅酸钾溶液及其富锌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刚阳 瞿金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30,共4页
以低模数硅酸钾溶液、碱性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采用有机硅氧烷作为改性剂制备了稳定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与锌粉按30∶70的质量比例配制富锌涂料。探讨了模数、固含量、有机硅氧烷的种类以及添加量对高模数硅酸钾溶液贮存稳定性和富锌涂料... 以低模数硅酸钾溶液、碱性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采用有机硅氧烷作为改性剂制备了稳定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与锌粉按30∶70的质量比例配制富锌涂料。探讨了模数、固含量、有机硅氧烷的种类以及添加量对高模数硅酸钾溶液贮存稳定性和富锌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钾溶液的模数在5.5、固含量在25%、γ-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Z-6040)占总质量的3%时,贮存稳定期超过30 d(50℃),由改性后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所配制的富锌涂料涂膜致密且防腐性能优异,可作为长效重防腐涂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数硅酸钾 富锌涂料 硅氧烷 改性
下载PDF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志娟 张心亚 +1 位作者 黄洪 陈焕钦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引入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C-1706)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以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高耐候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有机硅... 引入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C-1706)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以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高耐候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有机硅氧烷单体及其滴加方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粒度仪来分析聚合产物的结构、涂膜的断面形态和共聚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SDBS和OP-10复配可产生协同效应,当配比为1∶1、总量为3%时,乳化效果最佳;采用C-1706后滴加方式,有利于抑制有机硅氧烷单体的水解和缩合反应,保持了聚合过程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乳液涂膜的吸水率,耐候性和硬度也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丙烯酸酯乳液 改性 性能
下载PDF
氧化-还原引发无皂硅丙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双武 张宝莲 +1 位作者 魏冬青 刘忠义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7,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法,以反应性表面活化剂十一烯酸钠为表面活性单体,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以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研究。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十一烯酸钠用量以及有机硅加入与否对乳... 采用种子乳液法,以反应性表面活化剂十一烯酸钠为表面活性单体,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以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研究。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十一烯酸钠用量以及有机硅加入与否对乳液聚合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十一烯酸钠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70℃时,丙烯酸酯乳液有很好的聚合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相对较难合成,但在氧化还原条件下,可以得到稳定的无皂硅丙乳液。透射电镜表明,有机硅先加法得到的乳胶粒子为均匀的球形核壳结构,而有机硅后加法得到的乳胶粒子形状不规则。无皂乳液比相应的有皂乳液耐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 有机硅 表面活性单体 十一烯酸钠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中为 范德勤 +1 位作者 李盛彪 黄世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TS)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考察了聚合方法和有机硅单体含量对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详细讨论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对乳液粒径大小和粘度的影响,采用PCS跟踪了聚... 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TS)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考察了聚合方法和有机硅单体含量对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详细讨论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对乳液粒径大小和粘度的影响,采用PCS跟踪了聚合过程的粒径大小,并对粒子形态采用TEM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采用种子乳液法时,乳液的聚合稳定性良好.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径逐步增加.随MATS用量的增加,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变差,乳胶粒的平均粒径增加,乳液的粘度增大.乳胶粒子呈球形,粒径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共聚
下载PDF
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核磁共振及红外光谱表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春发 朱雪荣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1H,13C NMR,DEPT135,COSY,HSQC,HMBC)和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未知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商品(NPS-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是单烯丙基聚乙二醇(AllyloxyPolyEthylene Glycol,APEG)在聚硅氧烷侧链改性所得,...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1H,13C NMR,DEPT135,COSY,HSQC,HMBC)和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未知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商品(NPS-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是单烯丙基聚乙二醇(AllyloxyPolyEthylene Glycol,APEG)在聚硅氧烷侧链改性所得,样品中含有合成时所带的大量DMSO溶剂(合成时所代入的),除溶剂外的主要成分为:(1)M-D20-(D′R)6-M(M:三甲基硅氧基;D:二甲基硅氧基;D′:取代的二甲基硅氧基),其中R=CH2CH2CH2-O-(EO)8-H,平均分子量(M_n)为4 046.0,(2)APEG(M_n=410.0)和(3)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M_n=370.0),同时还含有少量由烯丙基衍生而来的小分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红外(FT-IR) 表征 有机硅 表面活性剂 聚氨酯
下载PDF
核壳型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杰 曾幸荣 +2 位作者 李红强 陈平绪 陈丽 《有机硅材料》 CAS 2010年第5期273-277,共5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有机硅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壳层聚合阶段的接枝共聚反应引入聚有机硅氧烷,制备出...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有机硅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壳层聚合阶段的接枝共聚反应引入聚有机硅氧烷,制备出核壳型聚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DBSA、D4Vi和D4用量对乳液和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并借助透射电镜和全反射红外光谱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单体的加入可显著改善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的耐水性,当DBSA、DV4i和D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和15%时,乳胶膜的吸水率为4.7%,对水的接触角为84°,冲击强度为53 cm,弯曲强度为2 mm,铅笔硬度为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 聚有机硅氧烷 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吸水率
下载PDF
混凝土防护用渗透型有机硅膏体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腾 周闯 +3 位作者 周健 黄家健 涂伟萍 杨卓鸿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6-502,共7页
采用外乳化法,以自制的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乳化制备了渗透型硅烷防护膏体.以乳化剂Gransurf 61与Gransurf 71等质量复配且其掺量(质量分数)均为4%时,所制备的膏体粒径分布均匀、蒸发率最低、稳定性最好,在50℃下能保存10d,室温下稳... 采用外乳化法,以自制的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乳化制备了渗透型硅烷防护膏体.以乳化剂Gransurf 61与Gransurf 71等质量复配且其掺量(质量分数)均为4%时,所制备的膏体粒径分布均匀、蒸发率最低、稳定性最好,在50℃下能保存10d,室温下稳定期可达到60d以上.对经制备膏体养护的混凝土进行接触角、吸水率、渗透深度和综合涂布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硅氧烷烷基碳链长度越长,所制备膏体的渗透深度就越小,防护表面水的接触角就越大,经膏体防护的混凝土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均大于129.7°,吸水率降低量大于91.53%,渗透深度大于3.0mm,能够满足防护要求;复合型硅氧烷膏体的综合防护性能优于单一型防护剂,其中C10+C14综合性能最优,增加涂布次数有利于提高其对混凝土的防护效果,甚至可使混凝土表面达到超疏水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防护 有机硅氧烷 膏体 渗透深度 疏水
下载PDF
有机硅封闭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慧铭 黄素娟 +1 位作者 林满辉 刘东灿 《中国胶粘剂》 CAS 2005年第2期15-17,共3页
研究了由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等有机硅氧烷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甲基硅树脂;并以此为原料加入固化促进剂和偶联剂配制成一种应用于金属电镀后表面封闭处理的封闭剂溶液。另外还研究了固化条件对封闭剂涂层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甲基硅树脂 封闭剂 偶联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