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preservation and enrichment mechanisms of organic matter in muddy sediment and mudstone 被引量:27
1
作者 CAI JinGong BAO YuJin +4 位作者 YANG ShouYe WANG XingXin FAN DaiDu XU JinLi WANG AiP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5期765-775,共11页
Using multidiscipline methodologies, the differences in preservation and enrichment mechanisms of organic matter (OM) in muddy sediment and mudstone are investigated. In clay fractions, concentrations of TOC and chlor... Using multidiscipline methodologies, the differences in preservation and enrichment mechanisms of organic matter (OM) in muddy sediment and mudstone are investigated. In clay fractions, concentrations of TOC and chloroform bitumen “A”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arser fractions. This indicates that clay minerals (C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riching OM. The content of chloroform bitumen “A” increases obviously in the clay fraction, which reveals that dissolvable OM is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coalesce with clay minerals. Furthermore, TG and DTA data show that OM enrichment mechanisms and preservation forms have multiplicity. Several exothermic peaks in the DTA curves demonstrate that muddy sediment and mudstone contain a number of bioclasts and amorphous OM besides dissolvable OM. Through analyzing with XRD and DTA after mudstone samples were pretreated, the conclusions can be arrived at. Firstly, CM interlayer space of XRD curves and exothermic peaks of DTA curves both change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Secondly, the changes of CM interlayer space and exothermic peaks are concordant and stable around 350°C. All these are the features that OM enters CM interlayers to form stable organo-clay complexes. Therefore, the combination format of OM with CM is not only surface adsorption, partial OM enters CM interlayers to form stable organo-clay complexes. Final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OM preservation forms and enrichment mechanisms in muddy sediment and mudstone, the hydrocarbon-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budget can be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y minerals dissoluble organic MATTER organo-clay complexes organic-matter ENRICHMENT MECHANISMS
原文传递
烃源岩中有机黏粒复合体——天然的生烃母质 被引量:20
2
作者 蔡进功 宋明水 +3 位作者 卢龙飞 包于进 丁飞 徐金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31,共9页
传统观点认为从烃源岩中分离出的干酪根是油气生成的母质,但它的处理方式破坏了有机质与矿物的原始赋存状态。为此,选取济阳坳陷埋深280~3 900m烃源岩,提取<2μm的有机黏粒复合体,研究其结构和生烃特征。有机黏粒复合体主要由蒙皂... 传统观点认为从烃源岩中分离出的干酪根是油气生成的母质,但它的处理方式破坏了有机质与矿物的原始赋存状态。为此,选取济阳坳陷埋深280~3 900m烃源岩,提取<2μm的有机黏粒复合体,研究其结构和生烃特征。有机黏粒复合体主要由蒙皂石和伊利石组成,TOC为2.62%~9.78%,经H2O2处理后TOC仍高达1.23%~4.63%,表明烃源岩中有机质主要富集在有机黏粒复合体中。有机黏粒复合体加热到250℃时,在XRD曲线上的衍射峰(d001)在1.3~1.4nm;加热至550℃时,衍射峰(d001)才移至1.0nm处;并且在DTA曲线上350℃附近的放热峰极其稳定,这些特征表明有机质进入到黏土矿物层间域。在PY-GC(热解—色谱)曲线上,烃源岩和有机黏粒复合体都在250~550℃释放C20—C30的有机组分,并在450℃释放量达到峰值。由此可见,烃源岩中的有机黏粒复合体,是烃源岩中有机质富集的主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释放出与原油特征相似的有机组分,表明它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天然的生烃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黏粒复合体 有机质富集 特性稳定 天然生烃母质
下载PDF
泥质烃源岩中蒙皂石与有机质的水桥结合作用——来自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的证据 被引量:15
3
作者 卢龙飞 蔡进功 +2 位作者 刘文汇 腾格尔 胡文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5,63,共10页
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的烃源岩粉碎后,提取粒径小于2μm的粘土组分,运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有机质与蒙皂石结合作用机制。当升温至250℃以上时,谱图显示水与羧基振动峰位置发生同步性对应变... 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的烃源岩粉碎后,提取粒径小于2μm的粘土组分,运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有机质与蒙皂石结合作用机制。当升温至250℃以上时,谱图显示水与羧基振动峰位置发生同步性对应变化,在400℃附近两峰同时消失。将每50℃间水和羧基振动峰面积的差值量作对比发现,在250℃以上温度段面积损失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蒙皂石层间由于物质柱撑作用,d001衍射峰直到450℃才收缩至1.0 nm,表明含羧基有机分子主要通过氢键与蒙皂石层间水合阳离子相互作用,层间水分子作为"桥梁"将有机质和蒙皂石联结起来。由于"水桥"的联结作用,"水桥"水分子的脱附温度和所联结羧酸分子的分解温度均明显升高,在较高温度下水桥断裂,二者才从蒙皂石层间一同排出。泥质烃源岩中有机质-粘土相互作用机制——水桥机理及其排水滞后性特征,对源岩的生烃、排烃和油气的初次运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桥 蒙皂石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有机粘土复合体 泥质烃源岩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纳米孔缝形成机制与页岩油富集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孙龙德 王小军 +4 位作者 冯子辉 邵红梅 曾花森 高波 江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0-1365,共16页
松辽盆地白垩系古龙页岩油储集层为富有机质、高黏土的陆相页岩,夹少量薄层的钙质砂岩和白云岩,其孔缝体系和页岩油富集规律研究还比较薄弱。基于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荧光... 松辽盆地白垩系古龙页岩油储集层为富有机质、高黏土的陆相页岩,夹少量薄层的钙质砂岩和白云岩,其孔缝体系和页岩油富集规律研究还比较薄弱。基于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荧光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地球化学等实验分析数据,研究了古龙页岩有机-无机孔缝体系及其与页岩油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古龙页岩发育基质孔和微裂缝构成的双孔介质储集体系,基质孔为页岩油提供富集空间,微裂缝为页岩油提供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②受矿物演化、有机质生烃和原油裂解转化等多因素控制,古龙页岩在不同演化阶段发育不同的孔缝组合,其中在成熟演化阶段主要发育微米级溶蚀孔和有机黏土复合孔缝,高成熟演化阶段主要发育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和页理缝;③古龙页岩油的富集与孔缝组合演化具有耦合关系,低成熟演化阶段页岩油主要富集于无机粒间孔和晶间孔中,成熟演化阶段页岩油主要富集于溶蚀孔和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内,油质较重,高成熟演化阶段页岩油主要富集于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和页理缝中,油质变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孔缝体系 有机黏土复合孔 页岩油 富集模式 古龙页岩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页岩中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为例
5
作者 孙龙德 王凤兰 +5 位作者 白雪峰 冯子辉 邵红梅 曾花森 高波 王永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19,758,共13页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多呈海绵状、缝网状集合体存在于页岩基质中,单个孔隙呈方形、长方形、菱形、板状,直径一般小于200 nm,不同于国内外页岩中已发现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有机质孔;(2)随页岩成熟度增加,有机黏土复合物的C、Si、Al、O、Mg、Fe等元素发生规律性变化,反映有机质生烃体积收缩、黏土矿物转化共同影响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形成;(3)青山口组页岩高成熟阶段,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是主要储集空间,最高占总孔隙的70%以上,三维空间内孔隙连通性明显优于有机质孔,反映高演化阶段这类孔隙是泥纹型页岩的主力孔缝类型,也是陆相页岩油核心区主要油气储集空间。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改变了陆相页岩无机质孔隙是油气主要储集空间的传统认识,对于泥纹型页岩油的形成机理、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青山口组 泥纹型页岩油 纳米级 有机黏土复合孔缝 有机黏土复合物 成岩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