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测试系统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志明 朱文清 +1 位作者 张志林 蒋雪茵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49-1350,共2页
介绍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OLED)寿命自动检测系统,可同时对16路OLED进行寿命自动测试。高灵敏度的数字采集电路能侦测到低至0.3 mV的电压变化。通过采用PC自动记录观测结果大大提高了数据采样的密度,可对材料和工艺的评测提供了更为精确... 介绍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OLED)寿命自动检测系统,可同时对16路OLED进行寿命自动测试。高灵敏度的数字采集电路能侦测到低至0.3 mV的电压变化。通过采用PC自动记录观测结果大大提高了数据采样的密度,可对材料和工艺的评测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参考数据。系统通过用光电池取代辉度计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oled) 寿命 测试
原文传递
利用Innography进行专利情报分析——以OLED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战玉华 潘乐影 程爱平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04-109,共6页
指出作为众多专利分析工具中的一种,Innography具有专利检索、统计分析及核心专利挖掘等功能。以典型课题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为例,探索Innography在专业情报分析中的价值,阐述如何利用Innography获取全球专利信息,利用专利强度指标挖... 指出作为众多专利分析工具中的一种,Innography具有专利检索、统计分析及核心专利挖掘等功能。以典型课题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为例,探索Innography在专业情报分析中的价值,阐述如何利用Innography获取全球专利信息,利用专利强度指标挖掘核心专利,对相关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总结Innography的特点及不足,强调专利情报分析必须准确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分析 Innography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原文传递
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昌期 王雪松 +1 位作者 张宝文 曹怡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3-473,共11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稠环芳香类化合物以及齐聚物等几类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详细介绍了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并对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红色发光材料 有机金属配合物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 稠环芳香类化合物 齐聚物
下载PDF
New Opportunities for Lanthanide Luminescence 被引量:32
4
作者 Jean-Claude G. Bünzli Steve Comby Anne-Sophie Chauvin Caroline D. B. Vandevyver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7-274,共18页
Trivalent lanthanide ions display fascinating optical properties. The discovery of the corresponding elements and their first industrial uses were intimately linked to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This relationship has b... Trivalent lanthanide ions display fascinating optical properties. The discovery of the corresponding elements and their first industrial uses were intimately linked to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This relationship has been kept alive until today when many high-technology applications of lanthanide-containing materials such as energy-saving lighting devices, displays, optical fibers and amplifiers, lasers, responsive luminescent stains for biomedical analyses and in cellulo sensing and imaging, heavily rely on the brilliant and pure-color emission of lanthanide ions. In this review we first outlined the basics of lanthanide luminescence with emphasis on f-f transitions, the sensitization mechanisms,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lanthanide-containing emissive molecular edifices. Emphasis was then put on two fast developing aspects of lanthanide luminescence: material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s, and biomedical imaging and sensing. Recent advances in NIR-emitting materials for plastic amplifiers and waveguides were described, together with the main solutions brought by researchers to minimize non-radiative deactivation of excited states. The demonstration in 1999 that erbium tris(8-hydroxyquinolinate) displayed a bright green emission suitable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 was followed by realizing that in OLEDs, 25% of the excitation energy leads to singlet states and 75% to triplet states. Since lanthanide ions are good triplet quenchers, they now als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lighting devices. Luminescence analyses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are among the most sensitive analytical techniques known. The long lifetime of the lanthanide excited states allows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y to be used, suppressing the sample autofluorescence and reaching very low detection limits. Not only visible lanthanide sensors are now ubiquitously provided in medical diagnosis and in cell imaging, but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NIR emission of ions su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ide luminescence SENSITIZATION near infrared telecommunications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time-resolved luminescence in cellulo sensing cell imaging rare earths
下载PDF
有机半导体器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海明 靳宝善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0-474,共5页
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开始,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重视,使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实验室制作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并逐步进入当前的商品发展阶段。概述了有机半导体的发展历程、各种器件结构与特性及其技术现状;介绍了有机发光二极... 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开始,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重视,使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实验室制作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并逐步进入当前的商品发展阶段。概述了有机半导体的发展历程、各种器件结构与特性及其技术现状;介绍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太阳电池以及其他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概况;探讨了有机半导体优于Si和GaAs等典型无机半导体技术的特点,分析讨论了有机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有机半导体器件有望成为解决传统半导体技术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有机太阳电池 有机传感器
下载PDF
飞机座舱仪表显示器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14
6
作者 闫智武 李成贵 《现代显示》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显示的信息量不断加大,因此对座舱显示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飞机座舱仪表显示器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飞机座舱显示 电子显示技术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 等离子显示器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下载PDF
现代显示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文君 徐亨 +4 位作者 刘学清 尤庆亮 邹琳玲 刘继延 曹元成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99-106,共8页
依据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分别介绍了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以及平板显示技术(FPD)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其工作原理,简述了各种显示技术当前存在的缺陷和挑战,并对现代量子点显示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阴极射线管(CRT) 液晶显示(LCD) 发光二极管显示(LED) 等离子体显示(PDP) 有机发光
原文传递
我国新型显示关键材料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伟男 毕勇 +1 位作者 刘新厚 许祖彦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50,共7页
新型显示作为电子信息领域为数不多的千亿美元级产业,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针对新型显示关键材料与工艺在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性、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开展论述,梳理了具有代表... 新型显示作为电子信息领域为数不多的千亿美元级产业,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针对新型显示关键材料与工艺在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性、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开展论述,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显示关键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凝练了我国相关领域在材料技术和应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新型显示关键材料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研究建议:抓牢新一轮显示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的重大机遇,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全产业链生态的角度出发,以整机应用为牵引,以核心材料为突破口,打造新型显示创新平台,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聚合优势力量,突破产业化发展中的核心共性关键材料与工艺问题,完善产业协同创新生态。从技术、市场、资金、政策等多个角度完成了新型显示创新平台的可行性分析,以期支持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显示 有机发光二极管 微米级发光二极管 激光显示 关键材料
下载PDF
OLED微显示器的原子扫描策略 被引量:14
9
作者 季渊 王成其 +2 位作者 陈文栋 满丽萍 冉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8-1005,共8页
为了实现2K及以上超高清微型显示器的高效率高性能扫描,建立了微型显示器的原子扫描模型。对该模型采用的数学矩阵、基于分形延伸的植入运算进行研究,提出了原子扫描策略并推导了原子扫描序列。首先,对现有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扫描策略... 为了实现2K及以上超高清微型显示器的高效率高性能扫描,建立了微型显示器的原子扫描模型。对该模型采用的数学矩阵、基于分形延伸的植入运算进行研究,提出了原子扫描策略并推导了原子扫描序列。首先,对现有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扫描策略进行扫描性能分析。然后,在分析比较几种扫描策略性能的基础上,说明原子扫描是实现较优性能的最佳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56级灰度,采用32位子空间,8位权值比为128∶64∶32∶16∶9∶4∶2∶1的原子扫描策略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较高的传输效率。在分辨率为1 600×1 600的原子扫描方案中,时钟频率为50MHz,帧频可达90Hz,线性度接近99.8%,传输效率高达100%,基本满足超高分辨率扫描系统中高帧频、较低时钟、高线性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 微显示器 超高分辨率 分形扫描 原子扫描
下载PDF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鹏 李帅波 +1 位作者 钱美 王宇飞 《自动化仪表》 CAS 2022年第11期87-90,94,共5页
针对传统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功能单一、显示不直观或有特定的微控制器无法二次开发的问题,提出了以IAP15单片机为控制器,结合步进电机驱动器、按键电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路及两相步进电机实现对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针对传统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功能单一、显示不直观或有特定的微控制器无法二次开发的问题,提出了以IAP15单片机为控制器,结合步进电机驱动器、按键电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路及两相步进电机实现对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具备步进电机的启停、加减速、转向调节及位置控制功能;具备通过对步进电机驱动器细分的设置实现精确定位的功能;具备步进电机转速、转向、驱动脉冲频率、位置及工作状态的实时显示功能。软件采用主程序调用子程序的形式编写,方便程序的维护与升级。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对步进电机工作方式调节方便、显示直观及工作性能稳定等优点,对于以步进电机为驱动对象的丝杆滑台、机械臂等设备的调速、定位及功能扩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单片机 驱动器 转速控制 转向控制 位置控制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掺杂TBPe的单一发光层白色OLEDs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牛霞 华玉林 +5 位作者 吴空物 朱飞剑 吴晓明 印寿根 邓家春 刘嵩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2-525,共4页
以聚合物poly(N-vinylcarbazole)(PVK)为主体材料,分别掺入蓝光染料2,5,8,11-tetra-tertbu-tylperylene(TBPe)和橙黄光染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be),制成单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通过多组实验结果的对比,... 以聚合物poly(N-vinylcarbazole)(PVK)为主体材料,分别掺入蓝光染料2,5,8,11-tetra-tertbu-tylperylene(TBPe)和橙黄光染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be),制成单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通过多组实验结果的对比,最终确定了最佳染料掺杂浓度和器件结构,得到最佳色坐标为(0.33,0.38),已位于该坐标的白色等能区之内,且随着外加电压由8 V增加到16 V,色坐标保持不变。器件的亮度为553 cd/m2,外量子效率为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 单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TBPe
原文传递
基于C8051F的OLED控制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喜凤 侯世敏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83-285,共3页
设计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可用于128×64的单色OLED点阵显示屏。结合OLED显示屏特性和驱动芯片SSD1303的功能特性,该系统实现了OLED显示屏的文字和图片的动静态显示。并提出了一种相对简单的软件实现显示的方法,和... 设计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可用于128×64的单色OLED点阵显示屏。结合OLED显示屏特性和驱动芯片SSD1303的功能特性,该系统实现了OLED显示屏的文字和图片的动静态显示。并提出了一种相对简单的软件实现显示的方法,和通过字模提取软件提取所需显示代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 SSD1303 控制电路 字模提取
下载PDF
利用LiF/Al作为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传南 肖步文 +1 位作者 侯晶莹 刘式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 L i F/ Al作为负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结构为 ITO/ TPD/Alq3/ Li F/ Al,Li F层的加入增强了电子注入 ,当其厚度为 0 .4nm时 ,器件的性能最好 ,与单层 Al和 Mg/ Al电极的同类器件相比 ,此时器件的开启电压由 Al... 本文报道了利用 L i F/ Al作为负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结构为 ITO/ TPD/Alq3/ Li F/ Al,Li F层的加入增强了电子注入 ,当其厚度为 0 .4nm时 ,器件的性能最好 ,与单层 Al和 Mg/ Al电极的同类器件相比 ,此时器件的开启电压由 Al电极时的 4.3V和 Mg/ Al电极时的 3.0 V降低到了 2 .0 V,器件的最大亮度分别由 40 0 0 cd/ m2、1 40 0 0 cd/ m2提高到1 960 0 cd/ m2 ,器件的发光效率也分别增加了 5倍和 2倍 ,达到 2 .66lm/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氟化锂/铝 电极
下载PDF
BCP的厚度对OLED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静 姜文龙 +3 位作者 魏风才 汪津 候晶莹 刘式墉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36-1039,共4页
设计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结构:ITO/NPB(50 nm)/BCP(x)/Alq3(50 mm)/LiF(0.5mm)/Al(120 nm)。在实验中改变BCP的厚度,调整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平衡,控制发光层(EML)。研究发现:当BCP的厚度为0 nm时,器件为典型的双层OLED结构,光谱... 设计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结构:ITO/NPB(50 nm)/BCP(x)/Alq3(50 mm)/LiF(0.5mm)/Al(120 nm)。在实验中改变BCP的厚度,调整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平衡,控制发光层(EML)。研究发现:当BCP的厚度为0 nm时,器件为典型的双层OLED结构,光谱为绿色的Alq3特征光谱;当厚度为8 nm或8 nm以上时,发光区完全基于NPB层,器件为蓝色发光;当厚度在1 nm到8 nm时,NPB层和Alq3层对发光都有贡献,EL谱线包括蓝光发射和绿光发射。BCP层起到了调节载流子复合区域和改变器件发光颜色的作用,因此控制BCP的厚度可以改善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空穴阻挡层 器件的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OLED显示单元的红外上转换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俊 王青松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7-27,共11页
综述了不同类型上转换器件的的研究进展,包括性能优化、器件集成以及物理机制。其中基于OLED的红外上转换器件将红外探测器与OLED串联集成起来,使近红外光首先被吸收,进而光生电流驱动OLED产生可见光,可完成近红外-可见光上转换功能。... 综述了不同类型上转换器件的的研究进展,包括性能优化、器件集成以及物理机制。其中基于OLED的红外上转换器件将红外探测器与OLED串联集成起来,使近红外光首先被吸收,进而光生电流驱动OLED产生可见光,可完成近红外-可见光上转换功能。该项研究拓展了OLED在红外夜视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上转换成像 有机发光二极管 光电探测
下载PDF
富勒烯掺杂NPB空穴传输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牛连斌 关云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31-4935,共5页
报道了不同掺杂浓度NPB:C60(富勒烯)作为空穴传输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制作了ITO/NPB:C60(x%)/Alq3/LiF/Mg:Ag结构的四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NPB:C60的掺杂浓度是15%时,器件的启亮电压是4 V,最大亮度是11... 报道了不同掺杂浓度NPB:C60(富勒烯)作为空穴传输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制作了ITO/NPB:C60(x%)/Alq3/LiF/Mg:Ag结构的四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NPB:C60的掺杂浓度是15%时,器件的启亮电压是4 V,最大亮度是11000 cd/m2.然而,当NPB:C60的掺杂浓度是20%时,器件的最大亮度降低到6500 cd/m2,启亮电压升高到6 V.通过对器件发光机理的分析,掺杂浓度不同,空穴传输层的空穴迁移率不同.迁移率的不同是造成四种器件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NPB:C60 空穴迁移率
原文传递
高饱和度蓝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丁磊 张方辉 +2 位作者 李艳飞 梁田静 张静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7-1620,共4页
使用典型天蓝色磷光材料FIrpic作为磷光金属微腔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层,以高反射的Al膜作为阴极顶电极和半透明的Al膜作为阳极底电极,采用空穴和电子注入层MoO3和LiF,制备了结构glass/Al(15nm)/MoO3(xnm)/NPD(40nm)/mCP:FIrpic(30n... 使用典型天蓝色磷光材料FIrpic作为磷光金属微腔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层,以高反射的Al膜作为阴极顶电极和半透明的Al膜作为阳极底电极,采用空穴和电子注入层MoO3和LiF,制备了结构glass/Al(15nm)/MoO3(xnm)/NPD(40nm)/mCP:FIrpic(30nm,7%)/BCP(20nm)/Alq3(20nm)/LiF(1nm)/Al(150nm)的底发射磷光金属微腔OLED,微腔OLED正方向电致发光(EL)光谱的中心波长为468nm,半波宽(FWHM)约为24nm,色坐标为(0.14,0.15),其发光波长得到调制,光谱得到窄化。理论模拟得到微腔OLED的发光增强因子与实际光谱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oled) 磷光 微腔
原文传递
蓝色微腔有机发光器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春玉 肖力光 +3 位作者 秦丽 林杰 王立艳 李颜涛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67-1972,共6页
实现彩色显示需要高效率和高色纯度的红、绿、蓝三种颜色发光。与红、绿色器件相比,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有较低效率和较差的色纯度。为了改善器件性能,将微腔引入到OLED中,优化设计并制作出蓝色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Glas... 实现彩色显示需要高效率和高色纯度的红、绿、蓝三种颜色发光。与红、绿色器件相比,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有较低效率和较差的色纯度。为了改善器件性能,将微腔引入到OLED中,优化设计并制作出蓝色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Glass/DBR/ITO/NPB/DPVBi/Alq3/LiF/Al。得到蓝光微腔器件电致发光谱(EL)峰值位于472 nm,与无腔器件相比,峰值强度增强5.4倍,半峰全宽(FWHM)减小77.1%(仅为1 6 nm),光谱积分强度增加33%。微腔器件最大亮度8439 cd/m2,最大发光效率2.4 cd/A,CIE色坐标为(X=0.14;Y=0.10)。结果表明,由于微腔效应的存在,导致微腔器件的EL谱线窄化和峰值强度增强,可提高器件的色纯度,改善器件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光学微腔 蓝光
原文传递
采用Li_3Nn型掺杂层作为电子注入层的OLED器件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崔国宇 李传南 +4 位作者 李涛 张睿 侯晶莹 赵毅 刘式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相对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特别是有机电子传输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较低,从而影响了有机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等性能.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器件性能必须增强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对有机电子传输材料进行n型电学掺... 相对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特别是有机电子传输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较低,从而影响了有机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等性能.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器件性能必须增强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对有机电子传输材料进行n型电学掺杂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子的注入和传输能力.本文利用Li3N作为n型掺杂剂,以掺杂层Alq3∶Li3N作为电子注入层,有效地提高了有机发光器件器件的性能,在掺杂浓度为5%,掺杂层厚度为10 nm时器件性能表现为最优.Li3N在空气中稳定,并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下能分解产生Li原子和氮气,避免了采用金属掺杂剂如Li、Cs等材料时易受空气中水分和氧气影响的缺点,有利于工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氮化锂 N型掺杂 电子注入层
下载PDF
柔性OLED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段炼 张粲 张国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0年第4期287-290,共4页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FOLED)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显示、照明技术之一。目前,FOLED可以选用聚合物膜、金属薄片或超薄玻璃作为衬底,器件的制备工艺及器件结构因衬底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分别研究了在...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FOLED)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显示、照明技术之一。目前,FOLED可以选用聚合物膜、金属薄片或超薄玻璃作为衬底,器件的制备工艺及器件结构因衬底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分别研究了在聚合物衬底和金属衬底上制备FOLED的工艺、结构及性能。在聚合物衬底上成功制备了2.8inch(7.112cm)的128×64单色FOLED显示屏,在驱动电压12V时屏体亮度达到120cd/m2;在金属衬底上,采用顶发光技术制备了FOLED元器件,顶发光器件与相对同发光层结构底发光器件有相近的电流效率,色坐标(x=0.69,y=0.31),色纯度优于相同发光层结构的底发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柔性显示 塑料衬底 金属衬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