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电层电容器有机电解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建玲 梁吉 +1 位作者 徐景明 毛宗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双电层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 ,与蓄电池相比具有较高的比功率 ,与传统电容器相比具有较高的比能量 ,容量大 ,无须维护 ,材料无毒 ,运行温度范围宽 ,循环寿命长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简介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综述了双电... 双电层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 ,与蓄电池相比具有较高的比功率 ,与传统电容器相比具有较高的比能量 ,容量大 ,无须维护 ,材料无毒 ,运行温度范围宽 ,循环寿命长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简介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综述了双电层电容器液态有机电解液研究进展 ,同时对固体电解质和胶体电解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双电层电容器对电解液的性能要求 ,以提高电解液体系电导率与分解电压为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器 有机电解液 电导率 分解电压
下载PDF
瘠薄红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特征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忠佩 林心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24-1230,共7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观测 ,研究了瘠薄红壤条件下主要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和过程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 :瘠薄红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较慢 ,不同有机物质的腐殖化系数在 0 .2 8~ 0 .64之间 ,平均为 0 .45 ,此值约比一般红壤高3 4% ;...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观测 ,研究了瘠薄红壤条件下主要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和过程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 :瘠薄红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较慢 ,不同有机物质的腐殖化系数在 0 .2 8~ 0 .64之间 ,平均为 0 .45 ,此值约比一般红壤高3 4% ;这与瘠薄红壤粘粒含量较高、酸度较大、原土有机质含量低有关。但在红壤地区导致有机物质分解速率差异的土壤性质诸因素中 ,土壤酸度占主导地位 ,其次是原土有机碳含量。瘠薄红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在第 1年比一般红壤中慢 ,第 2年反而分解较快 ,其后这种差异逐渐缩小。瘠薄红壤条件下每 1 0 0 kg有机物质每年所能形成的土壤有机质量约在3 0 kg左右。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瘠薄红壤 有机物质 分解特征
下载PDF
有机物料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的调控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兆荣 王宏燕 种传立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07-313,共7页
应用砂滤管法研究了10种常用的有机物料在哈尔滨地区黑土中的腐解状况。结果表明,各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依次为:玉米根茬>小麦根茬>农家肥>豆根茬>豆秸>谷子根茬>玉米秸>麦秸>草木樨根茬>草木樨秸。为科学地调... 应用砂滤管法研究了10种常用的有机物料在哈尔滨地区黑土中的腐解状况。结果表明,各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依次为:玉米根茬>小麦根茬>农家肥>豆根茬>豆秸>谷子根茬>玉米秸>麦秸>草木樨根茬>草木樨秸。为科学地调控土壤有机质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不同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及哈尔滨地区黑土有机质的矿化率,并以 Jenny 模型计算有机物料施用量,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物料 腐解 有机质 矿化率
下载PDF
利用δ^(13)C方法研究添加玉米秸秆下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 被引量:26
4
作者 尹云锋 蔡祖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2-1027,共6页
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变化的基础。本文利用13C自然丰度方法和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通过室内培育实验研究了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培养时间为180 d,培养温度为30℃。结果表明:在5%和10%秸秆用量下,红壤总有... 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变化的基础。本文利用13C自然丰度方法和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通过室内培育实验研究了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培养时间为180 d,培养温度为30℃。结果表明:在5%和10%秸秆用量下,红壤总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为8.2×10-4d-1~22.0×10-4d-1,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为4.0×10-4d-1~15.6×10-4d-1。施用玉米秸秆明显地促进了红壤原有的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施用量越多,原有机碳分解的越快,表明土壤中原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与进入到土壤中的新鲜有机碳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 红壤 有机碳 分解速率
下载PDF
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迟凤琴 匡恩俊 +1 位作者 宿庆瑞 张久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5,共6页
利用网袋法和砂滤管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研究不同处理下各有机物料有机碳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网袋法玉米、大豆秸秆经过150 d后,其秸秆生物量有38.9%~46.6%被分解。秸秆还田分解趋势为:土埋处理>露天处理;土埋玉米秸秆>土埋大... 利用网袋法和砂滤管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研究不同处理下各有机物料有机碳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网袋法玉米、大豆秸秆经过150 d后,其秸秆生物量有38.9%~46.6%被分解。秸秆还田分解趋势为:土埋处理>露天处理;土埋玉米秸秆>土埋大豆秸秆;露天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分解规律一致。从组织结构上看,玉米秸秆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组织结构模糊、松散,基本组织和维管束遭到破坏,大豆秸秆组织结构变化不明显。不同还田方式下秸秆有机碳的分解规律为:玉米秸秆>大豆秸秆。在砂滤管模拟条件下玉米、大豆秸秆和根茬有机碳分解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埋管初期分解较快,后期分解较慢,其有机碳分解率趋势为:玉米秸秆>大豆秸秆;降低C/N后,各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率均高于不调节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秸秆还田方式 有机碳 分解率
下载PDF
干旱地区有机肥料腐解及腐殖化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郑德明 姜益娟 +1 位作者 吕双庆 朱朝阳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9,共5页
新疆农田主要施用的三种秸秆肥和三种厩肥,在一年内的腐解率分别平均为71 84%和43 22%,绿肥(油葵)腐解率高达95%~97%;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系数在18%~27%,平均21 5%;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一般在4%~12%,平均5%~6%。表明土壤有机质矿化率较... 新疆农田主要施用的三种秸秆肥和三种厩肥,在一年内的腐解率分别平均为71 84%和43 22%,绿肥(油葵)腐解率高达95%~97%;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系数在18%~27%,平均21 5%;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一般在4%~12%,平均5%~6%。表明土壤有机质矿化率较高,而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系数较低,这是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难于提高的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有机肥料 分解 腐殖化系数 有机质矿化率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高温液态水中有机酸对果糖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昕 吕秀阳 +1 位作者 夏文莉 任其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研究了压力10MPa下、温度453.15~493.15K范围内高温液态水中有机酸(甲酸、乙酸)对果糖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酸存在下,果糖分解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在相同浓度有机酸存在时,甲酸对果糖分解反应的促进作用明... 研究了压力10MPa下、温度453.15~493.15K范围内高温液态水中有机酸(甲酸、乙酸)对果糖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酸存在下,果糖分解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在相同浓度有机酸存在时,甲酸对果糖分解反应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乙酸.对不同温度、有机酸和反应停留时间对果糖分解的主要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和乙酰丙酸(LA)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果糖分解反应主要由果糖分解为中间产物5-HMF和5HMF进一步分解成LA两步组成,乙酸的加入加快了第一步反应速度,而对第二步反应无明显影响,因而中间产物5-HMF收率可高达83%;甲酸的加入可同时加快果糖分解为中间产物5-HMF和5-HMF进一步分解为LA的速度,因此LA的收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液态水 有机酸 果糖 分解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尹云锋 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51-2255,共5页
通过室内培育实验研究了黑土、潮土和红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土、潮土和红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分别为2.2×10-4.d-1、6.0×10-4.d-1和3.4×10-4.d-1... 通过室内培育实验研究了黑土、潮土和红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土、潮土和红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分别为2.2×10-4.d-1、6.0×10-4.d-1和3.4×10-4.d-1.回归分析发现,土壤pH与有机碳分解速率常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H<5.5或>8.0时,分解速率常数均大幅提高.土壤中粘粒+粉粒含量与3种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粘粒+粉粒含量是3类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存在差异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实验 土壤类型 有机碳 分解速率
下载PDF
有机物料在砂土中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介晓磊 寇太记 +6 位作者 刘芳 化党领 刘世亮 谭金芳 朱建国 董县中 李有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6-269,共4页
在暖温带区的砂土中,对1年内几种常见的有机物料在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物料总的腐解顺序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鸡粪〉牛粪〉猪粪,秸秆类的腐解速率明显高于粪肥类.各种有机物料在进入土壤后前90d... 在暖温带区的砂土中,对1年内几种常见的有机物料在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物料总的腐解顺序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鸡粪〉牛粪〉猪粪,秸秆类的腐解速率明显高于粪肥类.各种有机物料在进入土壤后前90d的分解速率最快,均超过全年总分解量的60%;然后变缓.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在有机物料施入土壤180d时达最大值,360d时低于腐解90d时的含量,活性有机质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达到最大值;同时腐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有机物料 腐殖化系数 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下载PDF
凋落物输入改变对慈竹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彭琳 王晓君 +1 位作者 黄从德 李开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通过野外试验,研究了凋落物输入改变对慈竹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设置10%,50%和70%这3种去除凋落物量和分别添加15%,25%的绵竹、杉木凋落物处理及对照。结果发现,去除凋落后慈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减少(p<0.05),而且去除量越大,有... 通过野外试验,研究了凋落物输入改变对慈竹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设置10%,50%和70%这3种去除凋落物量和分别添加15%,25%的绵竹、杉木凋落物处理及对照。结果发现,去除凋落后慈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减少(p<0.05),而且去除量越大,有机碳含量减少越大。添加外源凋落物显著提高了慈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p<0.05),其中,15%的添加比例比25%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添加绵竹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增加的效应高于添加杉木凋落物。研究表明,选择适合的树种和恰当的混交比例以及加强对凋落物层的保护,对维持慈竹林土壤有机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慈竹 土壤 有机碳 分解
下载PDF
Recognition on the forming-vanishing proces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 hypoxia of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被引量:17
11
作者 WEI QinSheng WANG BaoDong +3 位作者 CHEN JianFang XIA ChangShui QU DaPeng XIE LinP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28-648,共21页
On the basis of compiled multidisciplinary historical data in 2006-2007 and incorporation of relevant simulation results and re- mote sensing data, we performed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and dissipation proc... On the basis of compiled multidisciplinary historical data in 2006-2007 and incorporation of relevant simulation results and re- mote sensing data, we performed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and dissipation process of the hypoxic zone and its distribu- tio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Based on the hydrological circulation dynamics, reproduction of phytoplankton (leading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other factors, w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ves- tigated the gener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the hypoxic zone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its position, explored the multi-factorial synergistic reactions during the generation and dissipation process of the hypoxic zone, and revealed the controlled mechanism for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hypoxic zone's distribution. Our studies indicate that in the winter and spring seasons, the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of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provides a water body with relatively low contents of dissolved oxygen (DO), which is the background for the formation of a hypoxic zone. After entering into the summer season, the hypoxic zone gradually develops towards the north and becomes mature.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the terrain, local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upwelling of the Kuroshio subsurface water in July-August, the bypoxic zone off the Yang- tze River estuary exhib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ntinuous distribution in space and has a south and north "dual-core" structure in the inner continental shelf. In addition, there is a hypoxic core in the eastern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The degrees of hypoxia vary for different areas; they are strongest overall in the north, next strongest in the south; they are weakest on the outer continen- tal shelf. In summer, the hypoxic zone in the north is related to the northwar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outhern hypoxic zone and re- sults from local development and intensification. In August, the hypoxic zone in the north 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estuary hypoxic zone STRATIFICATION flow field environment organic decomposition
原文传递
植物篱枝叶有机碳分解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辉 唐亚 +1 位作者 赵其国 张炎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1-367,共7页
研究植物篱枝叶的分解和养分矿化过程对该模式下养分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坡耕地上利用分解袋法对新银合欢、山蚂蝗等 6个植物篱树种枝叶的分解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山蚂蝗和新银合欢分解最快 ,前 2个星期有机碳分... 研究植物篱枝叶的分解和养分矿化过程对该模式下养分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坡耕地上利用分解袋法对新银合欢、山蚂蝗等 6个植物篱树种枝叶的分解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山蚂蝗和新银合欢分解最快 ,前 2个星期有机碳分解了48 6 %和 5 0 0 % ;山毛豆和云南合欢次之 ,前 4星期有机碳累积分解量为 5 1 5 %和 45 6 % ;圣诞树和黑荆树分解最慢 ;将枝叶埋入土壤中比覆盖地表分解快。有机碳的分解规律可以用单指数模型Ct=C0 (1 e kt)和双指数模型Ct=C0 1 (1 e k1t) +C0 2 (1 e k2 t)拟合 (式中 ,Ct 为有机碳累积分解量占全碳百分数 ,C0 、C0 1 和C0 2 分别为易分解有机碳和难分解有机碳百分数 ,k和k1分别为易分解有机碳分解常数 ,k2 为难分解有机碳分解常数 ) ,双指数模型更具合理性。研究表明有机碳的累积分解量与枝叶初始C/N比呈负相关 ,枝叶分解速度可用有机碳 (或易分解有机碳 )半减期来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枝叶 有机碳分解 土壤
下载PDF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有机碳分解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夏国芳 张雷 +1 位作者 魏湜 严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7-59,共3页
试验研究温度与土壤水分对有机碳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分条件下,培育初期(1~20d)各处理CO2排放速率较高,相对值表现为35℃处理>25℃处理>15℃处理>5℃处理;随培育时间延长(>20d),CO2排放速率渐趋平稳。相同温度... 试验研究温度与土壤水分对有机碳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分条件下,培育初期(1~20d)各处理CO2排放速率较高,相对值表现为35℃处理>25℃处理>15℃处理>5℃处理;随培育时间延长(>20d),CO2排放速率渐趋平稳。相同温度条件下,30%~90%田间持水量时培育初期(1~20d)各处理CO2排放速率初始值较高,之后降低,当趋于某一定值时,相对值大小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而增加。相同温度与土壤水分条件下,CO2排放速率相对值大小随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碳分解 CO2排放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下载PDF
混合堆肥过程中挥发性固体含量的层次效应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维 陈同斌 +1 位作者 高定 郑国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5-159,共5页
城市污泥与猪粪混合堆肥表明 :升温期和高温期堆体上部有机物降解的差异较大 ,降温期堆体下部各层有机物降解的差异较大 ,且堆体内挥发性固体 (VS)含量已形成明显的层次效应 ,腐熟期堆体中部有机物降解的差异较大 ,堆体内VS含量的层次... 城市污泥与猪粪混合堆肥表明 :升温期和高温期堆体上部有机物降解的差异较大 ,降温期堆体下部各层有机物降解的差异较大 ,且堆体内挥发性固体 (VS)含量已形成明显的层次效应 ,腐熟期堆体中部有机物降解的差异较大 ,堆体内VS含量的层次效应仍很明显 ;不同堆肥期堆体内VS含量的差异由大到小分别为 :降温期≥腐熟期 >高温期 >升温期 ,不同部位有机物降解程度由大到小为 :上部 >中部 >下部 ;VS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城市污泥和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VS的降解速率约为 0 3kg·d-1,VS含量降低了 8 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堆肥 城市污泥 猪粪 挥发性固体 有机物降解
下载PDF
纯有机物料腐解形成腐殖物质性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旭东 关文玲 陈多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91,共4页
采用培养试验 ,对玉米秸、绿豆秸、猪粪、羊粪 4种有机物料腐解过程腐殖物质的组成 (H/ F)、胡敏酸性质、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秸从腐解 15~ 6 0 d,H/ F明显增大 ,胡敏酸结构趋于复杂 ;6 0~ 2 10 d,H/ F逐渐减小 ... 采用培养试验 ,对玉米秸、绿豆秸、猪粪、羊粪 4种有机物料腐解过程腐殖物质的组成 (H/ F)、胡敏酸性质、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秸从腐解 15~ 6 0 d,H/ F明显增大 ,胡敏酸结构趋于复杂 ;6 0~ 2 10 d,H/ F逐渐减小 ,胡敏酸由复杂趋于简单 ;2 10~ 36 0 d,H/ F呈增大趋势 ,胡敏酸趋于复杂。而绿豆秸、羊粪从腐解 15~ 90 d,H/ F呈减小趋势 ,胡敏酸芳构化度降低 ;随后 H/ F逐渐上升 ,胡敏酸趋于复杂。猪粪在整个腐解过程中 H/ F一直呈上升趋势 ,胡敏酸由简单趋于复杂。腐殖物质的形成是一个氧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腐解过程 腐殖物质 胡敏酸
下载PDF
栗钙土有机物料的腐解特征及土壤有机质调控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丽娟 刘树庆 +1 位作者 李彦慧 姚金萍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01-205,共5页
采用砂滤管田间模拟方法,对不同有机物料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物(肥)料在栗钙土中初期前3个月分解较快,矿化碳累积量大,此后逐渐变慢,至腐解2年时所有有机物(肥... 采用砂滤管田间模拟方法,对不同有机物料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物(肥)料在栗钙土中初期前3个月分解较快,矿化碳累积量大,此后逐渐变慢,至腐解2年时所有有机物(肥)料渐趋稳定状态.不同有机物(肥)料的分解速率表现为:猪粪>羊粪>牛粪>马粪>农家肥(土圈粪).秸秆类有机物料以小麦秸分解最慢,其它则无明显差异.至腐解2年时所有物(肥)料渐趋稳定状态.(2)栗钙土中有机物(肥)料的腐殖化系数变动在0.25~0.72之间,并表现为农家肥>马粪>牛粪>羊粪>猪粪;小麦秸>莜麦秸>披碱草;豆科秸秆十分相近.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在l.10%~4.53%范围内,坡梁栗钙土为2.86~4.53%,旱滩草甸栗钙土为l.10~3.73%.(3)应用土壤有机质平衡定量施肥模式,计算了栗钙土为维持中低产和高产土壤有机质平衡所需的平均临界有机肥年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钙土 有机物料 腐解特征 有机质调控 土壤
原文传递
碳酸氢钠的改性及其热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曹贤武 张轶钧 +1 位作者 伍巍 吴鹏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76-2182,共7页
考察了不同目数下碳酸氢钠的热分解温度;采用熔融法和溶液法,使用硬脂酸、芥酸酰胺等5种改性剂对碳酸氢钠进行改性,利用DSC和TG评价其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碳酸氢钠的目数对其热分解温度有一定影响;采用有机包覆改性碳酸氢钠的方法能够... 考察了不同目数下碳酸氢钠的热分解温度;采用熔融法和溶液法,使用硬脂酸、芥酸酰胺等5种改性剂对碳酸氢钠进行改性,利用DSC和TG评价其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碳酸氢钠的目数对其热分解温度有一定影响;采用有机包覆改性碳酸氢钠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其分解温度,缩短分解区间,提高分解速率,从而应用于泡沫塑料加工;当NaHCO3∶硬脂酸的质量比为1∶0.5时,采用熔融法所得的改性碳酸氢钠的起始分解温度由115℃提高至178℃,分解区间由61℃缩短至25℃;改性前后碳酸氢钠的热分解反应都符合"成核与核增长"机理中的Avrami-Erofeev方程,改性剂的添加会导致核成长因子n的增加,改性碳酸氢钠的活化能Ea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 有机包覆 发泡剂 热分解
下载PDF
冀西北栗钙土有机物料的腐解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丽娟 刘树庆 +1 位作者 张金柱 李彦慧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69-75,共5页
采用砂滤管田间模拟方法 ,对不同有机物料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有机物 (肥 )料在栗钙土中初期前 3个月分解较大 ,矿化碳累积量快 ,此后逐渐变慢 ,至腐解 2年时所有有机物 (肥 )料渐趋稳... 采用砂滤管田间模拟方法 ,对不同有机物料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有机物 (肥 )料在栗钙土中初期前 3个月分解较大 ,矿化碳累积量快 ,此后逐渐变慢 ,至腐解 2年时所有有机物 (肥 )料渐趋稳定状态。不同有机物 (肥 )料的分解速率表现为 :猪粪 >羊粪 >牛粪 >马粪 >农家肥。秸秆类有机物料中小麦秸分解最慢 ,其他则无明显差异。至腐解 2年时所有物 (肥 )料渐趋稳定状态 ;( 2 )栗钙土中有机物 (肥 )料的腐殖化系数变动在0 2 5~ 0 72之间 ,并表现为农家肥 >马粪 >牛粪 >羊粪 >猪粪 ;小麦秸 >莜麦秸 >披碱草 ;豆科秸秆十分相近 ;( 3)有机物 (肥 )料碳素矿化动力学过程可以用 1/Ct=1/C0 +b/t ,Ct=C0 e-kt,Ct=A+Bt1 / 2 和Ct=AtB 定量描述 ,动力学参数C0 ,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栗钙土 有机物料 腐解特征
全文增补中
对叔丁基苯基五唑的合成及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2
19
作者 毕福强 许诚 +5 位作者 樊学忠 葛忠学 王伯周 王民昌 刘庆 徐敏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对叔丁基苯胺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合成出对叔丁基苯基五唑(p-tBPP)。用低温动态核磁分析技术研究了p-tBPP的分解动力学,确定了p-tBPP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获得了p-tBPP的半衰期t1/2,得出在氘代甲醇中p-tBPP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及指前因... 以对叔丁基苯胺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合成出对叔丁基苯基五唑(p-tBPP)。用低温动态核磁分析技术研究了p-tBPP的分解动力学,确定了p-tBPP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获得了p-tBPP的半衰期t1/2,得出在氘代甲醇中p-tBPP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分别为93.1kJ/mol和3.80×1014s-1,并在此基础上预估了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对叔丁基苯基五唑 合成 稳定性 分解动力学
下载PDF
1,4-二硝基咪唑的合成及其热分解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端林 刘慧君 李永祥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0-62,共3页
用二步反应合成1,4-二硝基咪唑(1,4-DNI),即先用乙酸酐对4-硝基咪唑3位上的N进行N-酰化,再通过硫酸-乙酸酐-硝酸钠混合液对酰化产物进行硝化合成1,4-二硝基咪唑,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4-硝基咪唑、浓... 用二步反应合成1,4-二硝基咪唑(1,4-DNI),即先用乙酸酐对4-硝基咪唑3位上的N进行N-酰化,再通过硫酸-乙酸酐-硝酸钠混合液对酰化产物进行硝化合成1,4-二硝基咪唑,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4-硝基咪唑、浓硫酸、硝酸钠、乙酸酐的摩尔比为2:3:8:15,反应温度30~40℃,反应时间3 h.用DSC研究了1,4-DNI的热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1 4-二硝基咪唑 4-硝基咪唑 合成 热分解 硝基咪唑 反应合成 热分解 N-酰化 乙酸酐 合成工艺 正交实验 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