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陆块北缘马元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来自C、O、H、S、P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淑文 刘玲芳 +4 位作者 高永宝 戈晓红 郑绪忠 张海东 王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层间构造带中的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扬子陆块北缘铅锌找矿的新突破。文章通过碳、氧、氢、硫、铅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热液... 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层间构造带中的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扬子陆块北缘铅锌找矿的新突破。文章通过碳、氧、氢、硫、铅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热液脉石矿物的δ13CPDB为-4.24‰~0.93‰,δ18OSMOW为15.92‰~23.24‰,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为震旦系碳酸盐岩的溶解成因。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变化于12.94‰~19.4‰之间;硫酸盐矿物的δ34S为32.2‰~33.48‰,表明还原硫主要来自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还原。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均一,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7.62~18.02、15.49~15.63和37.57~38.35,成矿金属可能主要来源于震旦系—志留系。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DFI为-92‰和-113‰,如果取成矿温度200℃,根据δ18O石英值计算的相应流体包裹体的δ18O水为6.03‰~12.73‰,推测成矿流体可能起源于大气降水为主的盆地卤水,或为其他来源的流体与有机质反应形成。成矿流体87Sr/86Sr为0.70967~0.71146,高于赋矿围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锶同位素比值(0.70890~0.70945),表明成矿流体流经了古生代地层(及基底),并与其中具有高锶同位素比值的碎屑岩、页岩和泥岩等进行了水岩反应及同位素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同位素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马元铅锌矿
下载PDF
湘西花垣李梅铅锌矿床C、O、S、Pb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太平 王敏芳 +3 位作者 丁振举 何谋 王彦博 郭晓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3-642,共20页
李梅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的东南缘,是湘西-鄂西成矿带花垣矿田中较早发现的超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寒武系清虚洞组藻灰岩中。文章通过对其进行C、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 李梅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的东南缘,是湘西-鄂西成矿带花垣矿田中较早发现的超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寒武系清虚洞组藻灰岩中。文章通过对其进行C、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热液方解石的δ^(13)CPDB为-2.79‰~1.11‰,δ^(18)OSMOW为14.59‰~23.05‰,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_2主要来自于寒武系碳酸盐岩的溶解,部分成矿期及成矿后的热液方解石与有机质的热化学还原作用有关。激光拉曼研究显示包裹体气相成分中含大量的CH_4、H_2S、N_2及其他烃类,推测已经演化到高成熟阶段的有机质可能以古油气藏的形式参与了成矿作用,闪锌矿中气态含碳质沥青包裹体的出现暗示有机质的热化学还原反应参与了铅锌成矿过程。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CDT值为+26.30‰^+34.66‰,平均值为+30.52‰,表明还原S主要来自成矿流体中海水硫酸盐充分的热化学还原作用。矿石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小,^(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999~18.235、15.584~15.789、38.147~38.576,推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元古界浅变质基底板溪群和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部分来自于清虚洞组赋矿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同位素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李梅铅锌矿床
下载PDF
铀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成江 《四川地质学报》 2005年第2期86-91,共6页
在简要介绍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界面的概念、组成、分类、地球化学标志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讨论了流体地球化学界面与铀成矿的关系,提出了铀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指出了今后应重视开展研究的某些重大地质问题。
关键词 铀矿床 地球化学界面 流体
下载PDF
胶东金矿省成矿作用初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军 刘建朝 +4 位作者 王瑞腾 张洪山 张振开 张可海 刘忠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10,共10页
胶东半岛的原生金金属储量约占全国的 1/7。郯—庐断裂两侧的地质差异由新太古代延续到早白垩世晚期 ,指示胶东半岛为一独立大地构造块体。结合大别—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带的被错开及该变质带的三叠纪同位素年龄峰值 ,郯—庐断裂的主... 胶东半岛的原生金金属储量约占全国的 1/7。郯—庐断裂两侧的地质差异由新太古代延续到早白垩世晚期 ,指示胶东半岛为一独立大地构造块体。结合大别—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带的被错开及该变质带的三叠纪同位素年龄峰值 ,郯—庐断裂的主活动期可限定在后三叠纪—早白垩世晚期。金矿的同位素年龄和半岛南部广泛的金矿化指示区域成矿主要发生在侏罗纪—早白垩世 ,乳山矿区的矿化蚀变特征则暗示成矿作用与变质热液无关 ;由于区内主变质期早于新元古代 ,故认为半岛的成矿起因于晚中生代大范围基底部分融熔及与此相关的岩浆热液活动 ,与欧亚陆缘演化有关。因此 ,胶东半岛的金矿与典型“绿岩型”金矿不可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半岛 围岩蚀变 成矿热液 找矿方向 金矿床 金矿化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平度大庄子金矿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申玉科 王义春 +2 位作者 刘正 于向波 张永林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山东平度大庄子金矿发育2种矿化类型:一是蚀变破碎带型矿体,二是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体。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体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兼有大气降水参与;而蚀变岩型矿体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石英脉矿化带的流体... 山东平度大庄子金矿发育2种矿化类型:一是蚀变破碎带型矿体,二是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体。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体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兼有大气降水参与;而蚀变岩型矿体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石英脉矿化带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高于蚀变岩型矿化带的均一温度,较深部位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高于浅部。大庄子金矿目前揭露的矿体处于成矿作用发生时深度较浅、温度相对较低的部位,预测下部仍有较好的工业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庄子金矿 成矿流体 均一温度 成矿分析 山东省
下载PDF
从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金属矿床成矿条件 被引量:69
6
作者 芮宗瑶 李荫清 +1 位作者 王龙生 王义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3,共11页
根据作者多年来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成果 ,参考了国内外的研究结论 ,提出了一个新的成矿流体分类方案 ,并评述了我国若干典型金属矿床的研究状况 ,由此探讨了金属矿床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成矿条件 金属矿床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江西省相山铀矿田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65
7
作者 邵飞 陈晓明 +5 位作者 徐恒力 黄辉明 唐相生 邹茂卿 何晓梅 李梅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65-73,共9页
本文在阐述相山矿田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溶液来源及成矿物质迁移途径,建立了相山矿田铀成矿模式。认为相山矿田铀成矿是受区域地质背景控制的特定时空域内的客观产物,区域富铀地层是成矿的物质基础... 本文在阐述相山矿田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溶液来源及成矿物质迁移途径,建立了相山矿田铀成矿模式。认为相山矿田铀成矿是受区域地质背景控制的特定时空域内的客观产物,区域富铀地层是成矿的物质基础,成矿溶液源自岩浆水和混入的雨水,岩浆及期后热液是铀迁移的载体。铀成矿模式强调了火山岩成岩过程是成矿物质的富集过程,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演化孕育了相山火山盆地50Ma的成矿过程,流体降温、浓缩、混合等成矿机制的耦合,促使了铀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成矿物质迁移 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田
下载PDF
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的氢-氧同位素示踪:夹皮沟金矿带例析 被引量:40
8
作者 杨利亚 杨立强 +3 位作者 袁万明 张闯 赵凯 于海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25-4035,共11页
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和成矿阶段划分基础上,系统采集了距夹皮沟断裂带100~3622m的6个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20件矿石样品,进行了氢、氧同位素测试。距夹皮沟断裂带由近及远,各金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北沟(100~172m,δD=-97‰^... 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和成矿阶段划分基础上,系统采集了距夹皮沟断裂带100~3622m的6个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20件矿石样品,进行了氢、氧同位素测试。距夹皮沟断裂带由近及远,各金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北沟(100~172m,δD=-97‰^-90‰,δ18O w=-3.26‰~5.49‰)、二道沟(820~830m,δD=-95‰^-94‰,δ18O w=-4.58‰^-0.50‰)、三道岔(1385~1412m,δD=-97‰^-91‰,δ18O w=-3.58‰^-1.39‰)、四道岔(2776~2802m,δD=-99‰^-80‰,δ18O w=0.75‰~4.69‰)、八家子(3400m,δD=-102‰,δ18O w=0.22‰)、夹皮沟本区(3595~3622m,δD=-108‰^-92‰,δ18O w=2.91‰~5.39‰)。成矿早、主、晚阶段δD、δ18O w和W/R值分别为-97‰^-80‰、3.99‰~5.49‰和约0.1;-108‰^-90‰、-3.26‰~4.71‰和0.1~0.5;-97‰^-91‰、-4.58‰^-2.68‰和0.01~0.1。反映金矿早阶段成矿流体以变质水为主体,混入有少量岩浆水,W/R值较小;主阶段成矿流体为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W/R值显著增大,氢、氧同位素和W/R值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一特征(成矿流体隧道式流动):前者与距夹皮沟断裂带的距离正相关、后两者负相关,而它们与各金矿床已探明资源量的相关性相反,可能表征了成矿系统有效流体压力对W/R值和金沉淀成矿的控制作用;晚阶段大气降水大量加入,成矿流体弥散式的流动机制引起大面积同位素均一化,W/R值最小。据此推断,氧同位素低值区与氢同位素和W/R高值区(尤其是它们的显著变化区)的套合部位是金大规模沉淀聚集的最有利地段暨找矿勘查的重要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来源与混合 岩交换 成矿机制 夹皮沟金矿带
下载PDF
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床基本特征 被引量:35
9
作者 申萍 潘鸿迪 SEITMURATOVA Eleonora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5-332,共18页
中亚成矿域发育许多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斑岩铜矿成矿域。我们对9个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进行了研究,包括地质特征、含矿岩体地球化学、SIMS锆石U-Pb定年和成矿流体成分等,结合前人成果,我们认为中亚成矿域斑岩铜... 中亚成矿域发育许多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斑岩铜矿成矿域。我们对9个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进行了研究,包括地质特征、含矿岩体地球化学、SIMS锆石U-Pb定年和成矿流体成分等,结合前人成果,我们认为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床具有如下特点:(1)成矿时代为古生代和中生代,成矿高峰期为泥盆纪和石炭纪;(2)含矿岩浆为钙碱性中酸性岩浆和少量的碱性岩浆,含矿岩体为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少量的二长岩;(3)含矿岩浆大多数源于新生的洋壳,少量有古老的基底物质和围岩物质参与;(4)成矿构造背景主要为岛弧,少量为陆缘弧和岛弧向陆缘弧过渡的环境;(5)矿床可分为三类,包括斑岩型Cu-Au、Cu(Au,Mo)和Cu-Mo矿床;(6)成矿流体可分为两类,包括氧化性H2O-Na Cl-CO2-SO2体系和少量的还原性H2O-Na Cl-CH4-CO2体系;(7)成矿系统可分为三类,包括简单的斑岩系统和少量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和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床 锆石SIMS U-PB年龄 氧化和还原流体 含矿岩浆 成矿构造背景 中亚成矿域
下载PDF
胶东望儿山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2
10
作者 郭林楠 张潮 +5 位作者 宋宇宙 陈炳翰 周铸 张炳林 徐晓磊 王彦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81-2494,共14页
胶东金成矿省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集区,约占全国黄金储量的25%。其中约90%的金资源量集中于胶东半岛的西北部,主要受3个一级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焦家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控制。望儿山金矿床赋存于晚侏罗世玲珑型... 胶东金成矿省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集区,约占全国黄金储量的25%。其中约90%的金资源量集中于胶东半岛的西北部,主要受3个一级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焦家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控制。望儿山金矿床赋存于晚侏罗世玲珑型黑云母花岗岩中,受焦家断裂带的次级断裂带(望儿山断裂带)控制,是胶东地区受二级断裂带控制的已探明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同时发育蚀变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金矿化与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密切相关,矿体多呈脉状,主要为矿区内主干断裂F1和F5控制的1号和5号矿体以及F1和F5的次级断裂控制的3号和23号矿体。矿石分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由石英、绢云母及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硫化物等组成。本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和岩相学、矿相学观察,依据蚀变特征、脉体穿插关系及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物共生组合,将成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针对不同高程、不同成矿阶段、不同矿石类型、不同矿体,系统采集了26件样品,分别挑选石英单矿物进行氢、氧同位素测试,总体δD值分布于-77.3‰^-54.2‰,δ18O值分布于-5.56‰~7.20‰,Ⅰ阶段δD=(-62.2±6.6)‰(n=8),δ18O=(4.60±1.52)‰(n=8);Ⅱ阶段δD=(-62.5±4.5)‰(n=7),δ18O=(0.47±2.86)‰(n=7);Ⅲ阶段δD=(-66.5±3.9)‰(n=8),δ18O=(-0.44±2.21)‰(n=8);Ⅳ阶段δD=(-65.6±4.5)‰(n=3),δ18O=(-4.43±1.09)‰(n=3)。根据氢-氧同位素组成及流体混合作用图解和水-岩交换氢氧同位素演化曲线,得出变质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与成矿相关。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胶东群变质水,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更多大气降水混入成矿流体,成矿Ⅲ、Ⅳ阶段流体很可能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流体依据其流动方式主要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演化 流体流动方式 金成矿机制 望儿山金矿床 胶东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哈图金矿成矿流体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莉娟 朱和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66-671,共6页
哈图金矿石英中包裹体丰富,个体小,多为3~5μm,包裹体发育不好,反映了包裹体形成时受到了构造的挤压。成矿主要为中温、低盐度。包裹体中水主要为岩浆水,有少量天水的混合。哈图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为深源。围岩及矿体石英包裹体的稀土... 哈图金矿石英中包裹体丰富,个体小,多为3~5μm,包裹体发育不好,反映了包裹体形成时受到了构造的挤压。成矿主要为中温、低盐度。包裹体中水主要为岩浆水,有少量天水的混合。哈图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为深源。围岩及矿体石英包裹体的稀土元素及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的稀土元素及矿化剂元素碳的来源与围岩关系不大,哈图金矿的成矿受地层的影响较小。成矿流体的研究显示金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图金矿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来源 准噶尔盆地 新疆
下载PDF
成矿流体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范建国 倪培 田京辉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同位素组成 ,广泛应用在推测流体来源及确定流体成矿年龄方面。由于流体包裹体一般是多成因及多期的 ,在用流体同位素研究成矿流体时 ,需要注意到流体包裹体的捕获是否与成矿同期。本文主要以 Rb- Sr同位素为例探讨... 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同位素组成 ,广泛应用在推测流体来源及确定流体成矿年龄方面。由于流体包裹体一般是多成因及多期的 ,在用流体同位素研究成矿流体时 ,需要注意到流体包裹体的捕获是否与成矿同期。本文主要以 Rb- Sr同位素为例探讨了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在成矿流体来源及确定成矿年代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同位素 成矿流体来源 成矿年龄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与区域古油藏的关系:来自流体包裹体气相组成和沥青拉曼光谱特征的证据 被引量:15
13
作者 靳晓野 李建威 +7 位作者 HOFSTRA Albert MARSH Erin 刘建中 杨梧 JIN XiaoYe LI JianWei LIU JianZhong YANG Wu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95-3311,共17页
黔西南地区是世界第二大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区,同时也发育有大量古油藏,二者空间关系密切,但是否具有成因联系目前尚不清楚且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报道该区典型金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热液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成和高品位金矿石中沥青的... 黔西南地区是世界第二大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区,同时也发育有大量古油藏,二者空间关系密切,但是否具有成因联系目前尚不清楚且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报道该区典型金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热液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成和高品位金矿石中沥青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以探讨含有机质流体与金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虽然含砷富金黄铁矿、石英、方解石、萤石和雄黄等热液矿物形成于不同的成矿阶段,但其中流体包裹体的有机气相组分种类、含量及相对比例整体较为一致,表明成矿流体中的有机络离子团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分解或重组,进而说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过程中有机质并未以有机络离子团的形式对金进行有效搬运或其搬运金的能力非常有限。在N2/Ar—CO2/CH4流体来源判别图解中,各蚀变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气相组成主要落在循环的大气降水区域,经大气水区域向岩浆流体区域延伸,整体上构成一条非常好的线性分布趋势,暗示成矿流体可能起源于深部岩浆但在演化过程中有大量循环大气水的加入。水银洞金矿床的1件石英样品偏离上述趋势线并向有机流体方向偏移,可能反映了流体迁移过程中有机质的加入。该区金矿床的矿石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浸染状沥青,不同矿床中沥青的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基本一致,说明该区金矿床中的沥青具有相同成因。根据沥青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地质温度计反演计算的成矿早阶段流体温度为317~336℃,明显高于区域古地温温度(160~250℃)以及区域古油藏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73~175℃),说明该区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热源与区域古地温无关。对区域地质及近年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最新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卡林型金矿床可能是叠加在区域古地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气相组成 沥青拉曼光谱特征 卡林型金矿床 古油藏 黔西南地区
下载PDF
自然界酸性溶液的形成和向成矿溶液演化机理──表生循环水向成矿溶液演变机理之(二)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福 王中刚 朱笑青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6-398,共13页
对成矿溶液性质的认识是矿床成因和预测矿床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讨论“酸性成矿溶液成矿机理”的报导甚少。作者认为,既然火山气体冷暖水是强酸性的,地壳中的岩浆气液冷凝水必然也是强酸性的,其pH接近于零,由岩浆气液冷凝水演... 对成矿溶液性质的认识是矿床成因和预测矿床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讨论“酸性成矿溶液成矿机理”的报导甚少。作者认为,既然火山气体冷暖水是强酸性的,地壳中的岩浆气液冷凝水必然也是强酸性的,其pH接近于零,由岩浆气液冷凝水演变成的合矿溶液及其成矿作用在地质中可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讨论了岩浆气液冷凝水向含矿溶液转变的条件和机理、含矿溶液成矿的条件和机理,以及随后溶液又向近中性卤水成分演变的规律。本文以扬子地块西南缘低温热液交代改造型矿床为例,揭示地壳中酸性含矿溶液成矿的普遍规律及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循环水 溶解实验 矿床成矿 成矿溶液
下载PDF
湖北随北地区金银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秋明 《湖北地质》 1994年第2期51-59,共9页
本文据随州市北部地区的地质特征,结合稀土元素及元素含量特征、同位素及矿物包体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指出了本区金的矿源岩和赋矿岩石;指出岩浆和构造不仅为金银的运移提供了热动力,而且提供了富钾富硅的高盐度渗流热液;论证本区金银成... 本文据随州市北部地区的地质特征,结合稀土元素及元素含量特征、同位素及矿物包体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指出了本区金的矿源岩和赋矿岩石;指出岩浆和构造不仅为金银的运移提供了热动力,而且提供了富钾富硅的高盐度渗流热液;论证本区金银成矿的温压条件介质条件和硫、氧等逸度条件。圈出金银成矿的最佳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矿构造 渗流热液 褶劈带 铲式断层
下载PDF
Geology,Geochemistry,and Genesis of the Tongcun Reduced Porphyry Mo(Cu) Deposit,NW Zhejiang Province,China
16
作者 TANG Yanwen LI Xiaofeng +6 位作者 XIE Yuling HUANG Cheng WEI Hao CAI Jiali YIN Yifan QIN Chaojian LIU R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766-782,共17页
The Tongcun Mo(Cu) deposit in Kaihua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eastern China,occurs in and adjacent to the Songjiazhuang granodiorite porphyry and is a medium-sized and important porphyry type ore deposit.Two irregu... The Tongcun Mo(Cu) deposit in Kaihua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eastern China,occurs in and adjacent to the Songjiazhuang granodiorite porphyry and is a medium-sized and important porphyry type ore deposit.Two irregular Mo(Cu) orebodies consist of various types of hydrothermal veinlets.Intensiv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contains skarnization,chloritization,carbonatization,silicification and sericitization.Based on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s,the oreforming processes ar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i.e.,the early stage of garnet + epidote ± chlorite associated with skarnization and K-feldspar + quartz ± molybdenite veins associated with potassicsilicic alteration,the quartz-sulfides stage of quartz + molybdenite ± chalcopyrite ± pyrite veins,the carbonatization stage of calcite veinlets or stockworks,the sericite + chalcopyrite ± pyrite stage,and the late calcite + quartz stage.Only the quartz-bearing samples in the early stage and in the quartzsulfides stage are suitable for fluid inclusions(FIs) study.Four types of FIs were observed,including1) CO2-CH4 single phase FIs,2) CO2-bearing two- or three-phase FIs,3) Aqueous two-phase FIs,and4) Aqueous single phase FIs.FIs of the early stages are predominantly CO2- and CH4-rich FIs of the CO2-CH4-H2O-NaCl system,whereas minerals in the quartz-sulfides stage contain CO2-rich FIs of the CO2-H2O-NaCl system and liquid-rich FIs of the H2O-NaCl system.For the CO2-CH4 single phase FIs of the early mineralization stage,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CO2 phase range from 15.4 ℃ to 25.3 ℃(to liquid),and the fluid density varies from 0.7 g/cm^3 to 0.8 g/cm^3;for two- or three-phase FIs of the CO2-CH4-H2O-NaCl system,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salinities and densities range from 312℃ to 412℃,7.7 wt%NaCl eqv.to 10.9 wt%NaCl eqv.,and 0.9 g/cm^3 to 1.0 g/cm^3,respectively.For CO2-H2O-NaCI two- or threephase FIs of the quartz-sulfides stage,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range from255℃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ngcun Mo (Cu) deposit fluid inclusions reduced ore fluids porphyry type isotopegeochemistry ore genesis
下载PDF
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
17
作者 李世杰 栾学文 王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09-2521,共13页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早、主、晚三个阶段,早阶段以硅化和钾长石化蚀变及浸染状和星点状矿化为特征,矿化较强;主阶段以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和发育乳白色含矿石英脉为特征,矿化很强;晚阶段以硅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粘土化蚀变以及发育石英方解石细脉为特征,矿化较弱。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型)和富CO2包裹体(C1和c2型)。早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少量C1型包裹体,主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C1型以及少量V型和C2型包裹体,晚阶段主要发育L型包裹体,个别样品发育少量c1型包裹体。早、主、晚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210-354℃、182~351℃、128—3120C,盐度分别为3.6%~9.2%NaCleqv、2.6%~9.2%NaCleqv、2.8%~9.6%NaCleqv。主阶段成矿温度、压力为232~269℃、0.54~1.55kbar;三个阶段成矿深度分别约为〉8.1~5.8km、5.7-5.5km、3.9-2.6km。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中温、中等盐度、富CO2的NaCl-H2O-c0:体系向中低温、低盐度、贫CO2的H2O-NaCl体系演化。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周期性压力脉动而导致发生流体不混溶,其可能是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由必鲁甘干钼铜矿床围岩蚀变(“贫水蚀变”)、成矿流体成分(NaCl-H2O-CO2体系)和成矿深度(主阶段成矿深度约5.7~5.5km)推测其属陆内环境斑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演化 成矿机制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脉石矿物方解石REE地球化学 被引量:53
18
作者 黄智龙 陈进 +4 位作者 韩润生 李文博 高德荣 赵德顺 刘丛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59-666,共8页
方解石是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 ,原生矿石中三种产状 (即团块状状、团斑状和脉状 )方解石的REE含量、有关参数和配分模式都有一定的差异 ,但不同产状方解石之间以及同种产状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规律。分析... 方解石是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 ,原生矿石中三种产状 (即团块状状、团斑状和脉状 )方解石的REE含量、有关参数和配分模式都有一定的差异 ,但不同产状方解石之间以及同种产状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矿区原生矿石中三种产状方解石为同源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 ;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 ,地幔流体活动在成矿流体形成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REE含量逐渐降低 ;成矿环境由相对还原向相对氧化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铅锌矿床 脉石矿物 方解石 REE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稀土元素
下载PDF
陕西金龙山卡林型金矿带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张静 陈衍景 +1 位作者 张复新 李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陕西金龙山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于Na+ _Cl-型;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流体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成矿深度逐渐变浅,大气降水混入增多,有机组分增多。石英包裹体的Na+ 、K+ 、SO2 -4、Cl-以及阴、阳离子总量都高于同期共生的方解... 陕西金龙山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于Na+ _Cl-型;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流体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成矿深度逐渐变浅,大气降水混入增多,有机组分增多。石英包裹体的Na+ 、K+ 、SO2 -4、Cl-以及阴、阳离子总量都高于同期共生的方解石,而Mg2 + 和F-则相反;含铁方解石的δ13 C、δ18O和包裹体δD均低于方解石和石英。用配位化学理论将这些差异解释为同一流体系统水岩作用的结果。氢、氧、碳同位素指示了流体主要来自建造水和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卡林型金矿带 氧同位素 包裹体 氢同位素 碳同位素
下载PDF
花岗岩成矿的几个判别标志 被引量:25
20
作者 汪雄武 王晓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花岗岩具成矿专属性。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及造山作用不同阶段 ,不同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类型、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成分、成因、分异演化均不同的花岗岩类 ,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带构造、断裂构造和交代作用现象 ,它们均与相关的成矿元素组合具... 花岗岩具成矿专属性。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及造山作用不同阶段 ,不同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类型、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成分、成因、分异演化均不同的花岗岩类 ,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带构造、断裂构造和交代作用现象 ,它们均与相关的成矿元素组合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对花岗岩成矿起关键性的控制作用。本文归纳总结了花岗岩成矿的几个判别标志 :大地构造背景、花岗岩的环带构造、成矿流体可迁移性及自交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成矿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判别标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