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与秩序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延中 魏霞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理解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含义、结构和秩序,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及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的民族工作主线,正确把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文章结合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 理解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含义、结构和秩序,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及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的民族工作主线,正确把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文章结合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从政治、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心理、语言、历史等多个维度,在学术话语上梳理了看似杂乱的民族现象,整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协同和调整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结构与秩序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结构 秩序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寻求自主性:大国竞合之间的中亚地区合作与身份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顾炜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30,I0004,I0005,共28页
传统上,中亚作为次地区嵌入欧亚地区之中,近年来则呈现更加独立、自主的发展趋势,地区性明显增强。其原因在于,中亚国家在平稳完成权力交接后开启转型步伐,地区内部合作得以重启并不断发展,从而塑造了中亚地区的自主性。随着地区合作的... 传统上,中亚作为次地区嵌入欧亚地区之中,近年来则呈现更加独立、自主的发展趋势,地区性明显增强。其原因在于,中亚国家在平稳完成权力交接后开启转型步伐,地区内部合作得以重启并不断发展,从而塑造了中亚地区的自主性。随着地区合作的不断发展,世界主要大国缺乏分化中亚地区的抓手,只能更多采取支持地区发展的政策,并在地区制度、议题领域、伙伴关系等方面开展竞争与合作,使得中亚地区获得更多外部资源,地区实力和自主性得以进一步提升。中亚国家从两个层次推动身份认同的构建。一方面继续加强国家建设,发展多元化的外部联系,以国家的“国际化”消解原有地区权威的影响,构建自身国家认同。另一方面则继续推进地区建设,开展多元化外部合作,以地区的“国际化”强化中亚的地区认同。中亚地区的自主性也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即不仅要实现自主发展,更要追求自主安全,不仅要实现国家的自主,而且要提升地区的自主,并可以自主选择更为宏观的身份认同。尽管存在波折,但中亚地区正在逐步挣脱欧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向着拥有更多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自主性 地区合作 地区秩序 身份认同 大国竞合
原文传递
“修宪”、“制宪”、“行宪”之争与台湾“宪政秩序”塑造中的“国家认同”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鹏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6年第3期8-15,共8页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能。目前台湾“宪政秩序”塑造的焦点在于:“行宪”和“宪改”哪个更迫切,“宪改”本质上到底是“修宪”还是“制宪”?不同的“宪政秩序”的塑造途径将会产生对民众的不同“国家认同”导向,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倾向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宪” “制宪” “行宪” “宪政秩序”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清代以来都柳江中上游的道路开辟与国家认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金兰 吴美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第3期22-33,153,共13页
国家意识主导下的道路开辟,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众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清朝以来,开发都柳江中上游以古州为中心的区域道路网络,不仅拓展了古州治理空间,也对古州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产、族群结构、文化形态等产生了整体性影... 国家意识主导下的道路开辟,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众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清朝以来,开发都柳江中上游以古州为中心的区域道路网络,不仅拓展了古州治理空间,也对古州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产、族群结构、文化形态等产生了整体性影响。道路沿线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了古州地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以道路为切入点,可以理解西南地区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机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 路学 秩序重建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仪式展演与象征意义:民间仪式中的多神信仰及其社会功能——三川土族“纳顿”节及多神信仰习俗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祁进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4-29,共6页
信仰是一种观念,仪式却是一种实践。民间仪式的社会功能在于加强社会的凝聚力,把社会的价值灌输给个人;仪式也是演绎着社会的冲突与平衡的舞台。现代人类学通过反思仪式及其展演,透过仪式的象征秩序和象征意义,揭示它与社会政治、经济... 信仰是一种观念,仪式却是一种实践。民间仪式的社会功能在于加强社会的凝聚力,把社会的价值灌输给个人;仪式也是演绎着社会的冲突与平衡的舞台。现代人类学通过反思仪式及其展演,透过仪式的象征秩序和象征意义,揭示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关系。"纳顿"傩祭遗俗,不仅仅是人神共舞的民间舞台,它还是民间底层社会资源、权利、公共空间、经济利益等分配、再分配的博弈场域;这里也是乡民社会秩序整合与调适的平台,是民族文化传统延续、再延续的生命场。但是,在一种全球化话语的背景中,变适毕竟是难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象征秩序 地域认同 族群接触 涵化 文化变迁
下载PDF
早期中国公共秩序之建构
6
作者 曹胜高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早期中国在自然、生产、行政、生活和社会领域内持续建构公共秩序,并确立了秩序运行的道德原则,将之强化为道德认同,作为衡量社会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礼乐制度,将道德认同作为内在要求,形成了既能别异又能合同... 早期中国在自然、生产、行政、生活和社会领域内持续建构公共秩序,并确立了秩序运行的道德原则,将之强化为道德认同,作为衡量社会行为的标准,形成了道德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礼乐制度,将道德认同作为内在要求,形成了既能别异又能合同的秩序形态,使之担负价值判断的职能,不断促成公共秩序的运行。两汉将孟子所总结的四端拓展为仁、义、礼、智、信五伦,依托天地自然秩序建构起人伦秩序的运行模式,阐释了公共伦理的基本逻辑,建构了公共秩序的评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秩序建构 道德认同 礼乐制度 公共秩序
下载PDF
多元与无限:巴洛克时代的视觉秩序探析
7
作者 曹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巴洛克”(Baroque)是一个时代的概念,这一概念原则上延伸和贯穿到构成这个时代的所有观念和文化形式中。“巴洛克”一词原义为“形状奇特而色泽异常的珍珠”,被定义为“变化无常”“奇异”和“古怪”,它接受和容纳任何奇异的、不符合... “巴洛克”(Baroque)是一个时代的概念,这一概念原则上延伸和贯穿到构成这个时代的所有观念和文化形式中。“巴洛克”一词原义为“形状奇特而色泽异常的珍珠”,被定义为“变化无常”“奇异”和“古怪”,它接受和容纳任何奇异的、不符合规范的事物,不规则的形式开始散发出魅力。“巴洛克”通常与“无限”“新奇”“浮躁”“疯狂”“反同一性”“多元化”“欲望”“颓废”等概念相关联。具体而言,巴洛克的视觉秩序表现为对无限空间的接受,对去同一性视觉制度的容纳以及对多元混杂状态的热衷和欢呼等。这一视觉秩序体现了巴洛克时期人的视觉认知、空间感知、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变化,它既是空间表征模式变化的结果,也是一个时代政治、文化、经济、科学、艺术、宗教等共同作用的产物。我们在沃尔夫林所说的“涂绘”的风格、尼采的“酒神的狂欢”、本雅明的“悲悼剧”的隐喻、德勒兹的“褶子”等概念中都看到巴洛克视觉秩序的表征。它是对笛卡尔透视主义单一性、同质性视觉秩序的颠覆,这一切都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也因此孕育了一系列标志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文化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秩序 无限 去同一性 多元 透视
下载PDF
《九龙城寨之围城》:九龙城寨及其文化生产
8
作者 类成云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0,共4页
《九龙城寨之围城》从一个新角度审视了九龙城寨之于香港与香港电影的意义。九龙城寨不但是被政治力量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空间,同时也是由文化形态塑造并加以调整的复杂社会空间,更是一个包含了城寨空间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与秩序重建的空... 《九龙城寨之围城》从一个新角度审视了九龙城寨之于香港与香港电影的意义。九龙城寨不但是被政治力量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空间,同时也是由文化形态塑造并加以调整的复杂社会空间,更是一个包含了城寨空间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与秩序重建的空间形态。在这样的空间中,各方角力对其文化生成、“居在者”的精神、思想、价值观念等产生了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其身份和文化认同产生偏差。借助影片,我们看到了香港地区社会认同的归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城寨 社会秩序 文化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试析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参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从心理"超我"建构角度分析了哈代笔下女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由于人的身份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存在的称谓,而是一种社会身份的指向,所以在父权秩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性别身份的确立必然要通过不断"内... 从心理"超我"建构角度分析了哈代笔下女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由于人的身份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存在的称谓,而是一种社会身份的指向,所以在父权秩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性别身份的确立必然要通过不断"内化"父权秩序的各种"规训"来完成。苔丝为了获得"作为女人"的社会身份经历了对父权统治秩序的身份认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她最初失贞的生活经历和最终遵循父权统治秩序建构起来的心理"超我"使得她的悲剧命运成为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我 父权统治秩序 规训 性别身份 社会身份
下载PDF
情感共同体:叙事认同视域下的阅读秩序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凡芳 王强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48,共8页
阅读活动与文化秩序、政治秩序建构联结在一起,生成阅读秩序。透过历史、政治与社会的维度,阅读实践与国民身份认同、共同体塑造以及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议程密切相关。在现代中国,国民阅读深度卷入国家叙事中,培养了促进国家认同的公共... 阅读活动与文化秩序、政治秩序建构联结在一起,生成阅读秩序。透过历史、政治与社会的维度,阅读实践与国民身份认同、共同体塑造以及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议程密切相关。在现代中国,国民阅读深度卷入国家叙事中,培养了促进国家认同的公共情感,建构了依托叙事认同的情感共同体。基于叙述交流的阅读主体建构,以及驱动主体身份认同的意动叙述,为阅读秩序的生成提供了基本动力。作为群体本位的民族寓言式叙述实践,国家叙事召唤人民作为阅读主体,促进了民族与国家维度的情感共同体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秩序 叙事认同 阅读社群 情感共同体
下载PDF
论应收账款上竞存权利的优先顺序——以《担保制度解释》第66条第1款的司法适用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鸣捷 《时代法学》 2022年第3期62-73,共12页
同一应收账款可跨越将来与现实两种样态,同一性可借助登记系统内已公示的对担保财产的描述内容加以判断,涉及无基础关系将来应收账款时通常尚需审查作为登记附件的融资合同。既有立法实践将应收账款让与登记的适用范围限于“以融资为目... 同一应收账款可跨越将来与现实两种样态,同一性可借助登记系统内已公示的对担保财产的描述内容加以判断,涉及无基础关系将来应收账款时通常尚需审查作为登记附件的融资合同。既有立法实践将应收账款让与登记的适用范围限于“以融资为目的”并不妥当,应提倡让与登记能力的一元化。应收账款让与登记具有对抗所有第三人的效力,《民法典》第768条存在明显漏洞,应当类推适用《民法典》第403条对该漏洞加以填补。应收账款上竞存权利优先顺序体系可构建为:已登记受让人、质权人>破产管理人、扣押债权人>未登记已通知受让人>未登记未通知受让人;数个通知到达债务人顺序不明时,应类推适用《民法典》第768条第4分句(比例清偿规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收账款 优先顺序 同一性判断 登记能力 登记对抗
下载PDF
成长:从反叛传统到寻找自我——波特小说中南方女性成长主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13,23,共4页
美国南方女性的成长是凯瑟琳·安·波特中短篇小说中的一大主题。选取《旧秩序》小说集中的几个中短篇,运用成长心理学,分析南方女性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成长历程:从自发反叛压抑人性的旧秩序,到奋力挣脱强加于女性身上的"他... 美国南方女性的成长是凯瑟琳·安·波特中短篇小说中的一大主题。选取《旧秩序》小说集中的几个中短篇,运用成长心理学,分析南方女性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成长历程:从自发反叛压抑人性的旧秩序,到奋力挣脱强加于女性身上的"他者"形象;从彻底与旧秩序决裂,到离家远行,寻找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成长 反叛 旧秩序 他者 自我
下载PDF
合法性与政治认同:明朝朝贡秩序稳定的原因 被引量:4
13
作者 漆海霞 曾绍毓 李瞾 《战略决策研究》 2019年第1期3-27,103,共26页
本文对明朝初期的朝贡体系进行考察,发现安南与朝鲜两国虽然都深受中国文化及政治制度影响,地理上也与中国毗邻,但它们与明朝的关系截然不同,朝鲜深受明朝重视,而安南却与明朝发生了军事冲突和战争。本文认为,两国截然不同的结果与它们... 本文对明朝初期的朝贡体系进行考察,发现安南与朝鲜两国虽然都深受中国文化及政治制度影响,地理上也与中国毗邻,但它们与明朝的关系截然不同,朝鲜深受明朝重视,而安南却与明朝发生了军事冲突和战争。本文认为,两国截然不同的结果与它们对宗主国的政治认同和自身国内合法性的高低有关。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不一样,尽管安南在文化上认同儒家文化,但是安南对明朝的政治认同不高。在安南经历篡位并担忧明朝军事干涉的境况下,最终双方发生军事冲突,朝贡关系终结。朝鲜对明朝具有高度政治认同,即使明太祖对朝鲜态度冷漠,朝鲜仍然谨慎遵守朝贡秩序与朝贡礼仪。朝鲜成为明朝最友好的朝贡国之一,明朝甚至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秩序 稳定 政治认同 合法性
下载PDF
从同仁土族“於菟”看民俗仪式的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仲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由于仪式具有特有的象征寓意,因而当仪式被理解为某种社会需求的外在手段时,就会将社会群体或个人的心理诉求直接地或间接地表达出来。文章对土族"於菟"系列民俗仪式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民俗对个体社会化具有较强的模塑意... 由于仪式具有特有的象征寓意,因而当仪式被理解为某种社会需求的外在手段时,就会将社会群体或个人的心理诉求直接地或间接地表达出来。文章对土族"於菟"系列民俗仪式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民俗对个体社会化具有较强的模塑意义,在强化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阐释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关系及其协调等方面,彰显出其存在和延续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 民俗秩序 文化认同 於菟 功能
下载PDF
依赖性认同与城郊空间社会秩序生产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莉莉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7,共8页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空间治理的诉求,也是空间研究的核心关注议题。城市空间的分工与更新,使得郊区空间具备了一定的"地方性"特征,要求治理者因地制宜生产与空间生活相适宜的社会秩序。研究发现,依赖性认同构成了城郊空间社会秩...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空间治理的诉求,也是空间研究的核心关注议题。城市空间的分工与更新,使得郊区空间具备了一定的"地方性"特征,要求治理者因地制宜生产与空间生活相适宜的社会秩序。研究发现,依赖性认同构成了城郊空间社会秩序生产的一种机制,即住房属性引起的"政府对我负责"的认同、户口差别导致的"只有政府能做到"的认同和文化冲突诱发的"只有政府能改变"的认同,形成了城郊空间社会秩序生产中相关行动者力量的不均衡,社会秩序面临维系之难。面向美好生活的社会秩序生产应凝聚空间共识和提升合作能力,以形成各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秩序生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郊区空间 社会秩序 生产机制 依赖性认同
下载PDF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金余 耿玉仙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容斥原理实质为求和变换的逆变换或反演。本文主要研究最值、次序统计量、复杂事件计数、复杂事件概率等容斥公式及其推广。通过复杂集合的结构分析和容斥分析,得出一些基本恒等式;另一方面,研究容斥原理在不同学科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容斥原理 结构函数 次序统计量 对称差 随机变量 恒等式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法律秩序生长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0,共4页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出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城乡分割体制的存在、贫富悬殊的两极化以及阶层认同的危机,都对现代法律秩序生长提出了严峻挑战。消除城乡二元制度性篱笆,提供更多的流动机会与制度空间;抑制社会权力滥用,加强平民上升流动,大...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出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城乡分割体制的存在、贫富悬殊的两极化以及阶层认同的危机,都对现代法律秩序生长提出了严峻挑战。消除城乡二元制度性篱笆,提供更多的流动机会与制度空间;抑制社会权力滥用,加强平民上升流动,大力培育中产阶层;通过结构性改造和制度性变革,加强阶层认同意识,是应对各种社会转型中的结构性矛盾,推动现代法律秩序生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法律秩序 城乡分割 贫富悬殊 认同危机
下载PDF
秩序与身份:正名视域中礼的神圣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艳艳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0年第4期55-66,198,共13页
在正名前提下完成个人生命的意义化安置和社群逻辑的秩序性安排是礼的要务之一。礼制是展现秩序安排的重要路径,礼仪是确立等级秩序以安置个人身份的重要举措。从物象与天象入手,礼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身份两层面引导社群逻辑的建成。以《... 在正名前提下完成个人生命的意义化安置和社群逻辑的秩序性安排是礼的要务之一。礼制是展现秩序安排的重要路径,礼仪是确立等级秩序以安置个人身份的重要举措。从物象与天象入手,礼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身份两层面引导社群逻辑的建成。以《周礼》为经典依据,能够发掘历史的具体的礼在社会秩序建立、个体身份与角色意义获得中的决定性地位,并能窥见正名思想与儒家宗教性的互恰与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正名 社会秩序 身份性伦理
下载PDF
权力、制度、认同——国际秩序的新理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琦 《德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7-59,104,共4页
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就是国际秩序的问题,国际秩序问题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处理国际关系的重大议题。当前,国际秩序处于变革的时期,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如何建立这种秩序的问题,国际社会在进行不断的... 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就是国际秩序的问题,国际秩序问题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处理国际关系的重大议题。当前,国际秩序处于变革的时期,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如何建立这种秩序的问题,国际社会在进行不断的探讨。通过三位一体的权力、制度、认同来理解秩序、国际秩序,可以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 国际秩序 权力 制度 认同
下载PDF
子洲县面花习俗考察
20
作者 高锦花 郭咪咪 骆梦男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8-74,92,共8页
子洲面花习俗距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采用民俗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考察子洲面花产生的历史渊源,可以得出,面花习俗在乡村文化与文明体系的构建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是沟通人际关系的媒介,二是构建起了礼仪秩序,三是加... 子洲面花习俗距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采用民俗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考察子洲面花产生的历史渊源,可以得出,面花习俗在乡村文化与文明体系的构建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是沟通人际关系的媒介,二是构建起了礼仪秩序,三是加强了区域间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洲面花 互惠原则 礼仪秩序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