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ryosat和Jason1 GM数据的垂线偏差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胜军 李建成 +1 位作者 褚永海 孔祥雪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2-1017,共6页
针对不同时空分辨率测高数据对测高垂线偏差计算结果的影响,联合使用Jason1波形数据和Cryosat数据,在对波形重跟踪处理和海面时变效应消弱预处理后,采用Sandwell方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了三个典型区域的垂线偏差分量。研究结果与EGM2... 针对不同时空分辨率测高数据对测高垂线偏差计算结果的影响,联合使用Jason1波形数据和Cryosat数据,在对波形重跟踪处理和海面时变效应消弱预处理后,采用Sandwell方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了三个典型区域的垂线偏差分量。研究结果与EGM2008模型检核表明,低轨道倾角的Jason1大地测量任务数据能有效提取垂线偏差东西分量信息,联合高轨道倾角的Cryosat测高数据可以提升垂线偏差计算精度,而引入重力场模型作为参考场可以进一步改进垂线偏差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轨道倾角 波形重跟踪 海面地形 垂线偏差
原文传递
载人登月应急返回轨道倾角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海朋 余薛浩 黄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4,共6页
针对载人登月短期全球访问任务,月面上升过程存在上升舱与返回舱异面交会问题。以减小调面机动燃料消耗为目标,利用三垂线定理给出上升轨道与目标轨道的最小平面夹角(楔角)求解公式,考虑应急返回任务需求,以降低整个任务期间最坏的平面... 针对载人登月短期全球访问任务,月面上升过程存在上升舱与返回舱异面交会问题。以减小调面机动燃料消耗为目标,利用三垂线定理给出上升轨道与目标轨道的最小平面夹角(楔角)求解公式,考虑应急返回任务需求,以降低整个任务期间最坏的平面夹角为目标,给出全月面到达着陆轨道与上升轨道倾角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计算简单,精度高,可为载人登月任务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载人登月 应急返回 平面夹角 轨道倾角
下载PDF
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轨道面外运动及在轨数据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盛庆 王文妍 +3 位作者 杜耀珂 完备 王嘉轶 穆少阳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针对近地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轨道面外运动,基于在轨遥测数据分析了轨道倾角和降交点地方时的运动变化规律。日月三体摄动对轨道倾角产生了长周期和短周期的运动,基于数据驱动方法进行了不同周期运动的辨识与分解,并与经典的解析解进行... 针对近地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轨道面外运动,基于在轨遥测数据分析了轨道倾角和降交点地方时的运动变化规律。日月三体摄动对轨道倾角产生了长周期和短周期的运动,基于数据驱动方法进行了不同周期运动的辨识与分解,并与经典的解析解进行了比对。解析解反映的倾角半月周期运动与在轨数据基本一致,可以作为倾角半月周期运动的预报依据。基于轨道面外运动特征,分析了自主轨迹保持任务中虚拟编队构形参数与轨道面外参数的相关性。在精确回归轨道保持时充分考虑了轨道面外运动的特征,降低了自主轨道面外控制的频次。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轨道面外运动轨迹优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同步 回归轨道 倾角 降交点地方时 日月三体摄动 自主轨迹保持 虚拟编队
下载PDF
Kuiper带天体轨道的观测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梅 聂清香 杨远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2-577,共6页
对当前已观测到的具有可靠轨道根数、位于30~50AU的Kuiper主带和50AU以外Kuiper散射带的轨道半长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的分布特性分别进行了统计作图分析.结果显示:轨道半长径在40~50AU之间的KBOs的数量呈近似正态分布,KBOs在共振区... 对当前已观测到的具有可靠轨道根数、位于30~50AU的Kuiper主带和50AU以外Kuiper散射带的轨道半长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的分布特性分别进行了统计作图分析.结果显示:轨道半长径在40~50AU之间的KBOs的数量呈近似正态分布,KBOs在共振区出现聚集,并且共振区天体普遍具有较大的轨道偏心率;经典KBOs的轨道倾角的分布范围比共振KBOs的还大;散射KBOs的近日点距离大多在30~45AU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IPER带 经典KBOs 共振KBOs 散射KBOs 轨道偏心率 轨道倾角
下载PDF
对Kuiper带天体动力学演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晓梅 孙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鉴于无法找到描述Kuiper带天体动力学演化的分析解,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即通过数值积分,得到由太阳、海王星和Kuiper带天体组成的限制性三体问题中Kuiper带天体随时间演化的数值解.结果表明,经长期演化后,共振带中的一些天体的偏心... 鉴于无法找到描述Kuiper带天体动力学演化的分析解,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即通过数值积分,得到由太阳、海王星和Kuiper带天体组成的限制性三体问题中Kuiper带天体随时间演化的数值解.结果表明,经长期演化后,共振带中的一些天体的偏心率明显被激励;Kuiper带天体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的激励程度和天体的初始轨道半长径、偏心率、倾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IPER带 轨道偏心率 轨道倾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Kuiper带天体轨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吴晓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2-37,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用由太阳、海王星和Kuiper带天体组成的限制性三体问题的数值模型,分别对Kuiper带天体轨道进行10^7和10^8年的数值积分.分析天体的初始轨道偏心率、初始轨道倾角、海王星的平运动共振及生存时间对其轨道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KUIPER带 轨道偏心率 轨道倾角 教值模拟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中π轨道倾角对杂化轨道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童国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68-371,共4页
根据轨道杂化理论以及碳纳米管的几何结构,计算了(n,0),(n,n)和(n,m)3种单壁碳纳米管的杂化轨道,并给出了s轨道成分和p轨道成分与π轨道倾角的关系.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杂化轨道 s轨道成分 倾角
下载PDF
《大气一号》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亚英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引起《大气一号》两颗气球卫星(DQ-1A和DQ-1B)轨道倾角变化的摄动因素主要是太阳光压摄动、大气旋转和日月引力摄动.太阳光压摄动引起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增大,平均每天变化约0°.0017,大气旋转引起轨道倾角减小... 引起《大气一号》两颗气球卫星(DQ-1A和DQ-1B)轨道倾角变化的摄动因素主要是太阳光压摄动、大气旋转和日月引力摄动.太阳光压摄动引起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增大,平均每天变化约0°.0017,大气旋转引起轨道倾角减小,平均每天变化不到0°.0001,但随着高度下降,变化量亦增大,陨落前达0°.002.本文根据卫星轨道摄动理论,给出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变化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为:(1)由太阳光压摄动引起气球卫星轨道倾角的变化,分析得到了两颗气球卫星的表面反射系数,平均为0.94.(2)由DQ-1B卫星接近陨落时的轨道倾角的变化,分析得到490公里高度附近的平均大气旋转速度为1.01(rev/day).(3)两颗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变化呈现出日月引力摄动引起的周期性的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球卫星 轨道倾角 摄动因素 变化分析
下载PDF
借助系绳实现卫星对异面轨道捕获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勇 梁斌 +1 位作者 李成 徐文福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48-1453,共6页
卫星对异面轨道捕获是通过燃料的消耗来实现的,然而燃料是不可再生的。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借助系绳实现卫星对异面轨道捕获的方法。首先,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系绳剪断瞬间主星和子星的位置和速度的数学表达式,并提出实现卫星轨... 卫星对异面轨道捕获是通过燃料的消耗来实现的,然而燃料是不可再生的。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借助系绳实现卫星对异面轨道捕获的方法。首先,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系绳剪断瞬间主星和子星的位置和速度的数学表达式,并提出实现卫星轨道面改变的必要条件。其次,定性地分析了系绳参数对轨道倾角变化的影响。最后,结合仿真实例对轨道倾角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系绳面外摆角的角速率是影响轨道倾角变化的主要因素,且其值越大,轨道倾角的变化值越大,然而轨道倾角变化值的增加会造成系绳拉力的变大,因此当此方法用于实现卫星的大倾角机动时,还需考虑系绳的拉力对轨道倾角变化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系卫星系统 轨道捕获 轨道参数 轨道倾角
下载PDF
共振Kuiper带天体轨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10
作者 吴晓梅 聂清香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7-474,共8页
对当前观测到的具有可靠轨道根数的共振Kuiper带天体的轨道未来演化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它们的轨道在一亿年的时间演化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仍处于各自的共振区中,但稳定程度不同,且共振天体的轨道稳定性和其初始轨道半长径、偏心率和倾角... 对当前观测到的具有可靠轨道根数的共振Kuiper带天体的轨道未来演化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它们的轨道在一亿年的时间演化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仍处于各自的共振区中,但稳定程度不同,且共振天体的轨道稳定性和其初始轨道半长径、偏心率和倾角有关.根据其轨道半长径、偏心率和倾角随时间的演化行为,这些共振天体可以分为具有"规则轨道"和"混沌轨道"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KBOs 轨道半长径 轨道偏心率 轨道倾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TAIL OF COMET HALLEY AND THE GEOMAGNETIC STORM
11
作者 阎林山 叶家鑫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5年第3期356-360,共5页
Ⅰ. INTRODUCTION The famous Comet Halley (whose period P=76.1 years, orbital eccentricity e=0.9673, inclination of orbit i=16202) threw men into a great panic and nervous state on May 18, 1910 before its flying past t... Ⅰ. INTRODUCTION The famous Comet Halley (whose period P=76.1 years, orbital eccentricity e=0.9673, inclination of orbit i=16202) threw men into a great panic and nervous state on May 18, 1910 before its flying past the earth. When the comet’s tail swept o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IC COMET orbital storm FLYING inclination TROUGH return 仪山 inevitably
原文传递
类X-37B飞行器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光 和宇硕 +4 位作者 石泳 屈峰 侯砚泽 陈鑫 张敏捷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6,共11页
X-37B是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一种可重复使用无人升力体飞行器,其具体任务一直备受关注和猜测。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曾多次进行轨道面内和面外机动。外界猜测X-37B可能降低轨道高度,进入有稀薄大气的高度,利用气动力大幅度横跨轨道飞行。... X-37B是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一种可重复使用无人升力体飞行器,其具体任务一直备受关注和猜测。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曾多次进行轨道面内和面外机动。外界猜测X-37B可能降低轨道高度,进入有稀薄大气的高度,利用气动力大幅度横跨轨道飞行。文章分析了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的过程,其中在大气层内飞行段通过调整倾侧角实现侧向机动,从而改变轨道倾角。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计算其在高马赫数值下的气动力,为大气层内飞行动力学模型提供输入,推导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特征速度和推进剂消耗量的计算方法。针对不同再入角进行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仿真,计算轨道倾角改变量、特征速度和推进剂消耗量,并与冲量变轨比较。结果表明:类X-37B飞行器气动力辅助变轨在理论上具备一定改变轨道倾角的能力,但比冲量变轨消耗更多推进剂,变轨过程所需时间较长,相比于冲量变轨难度增大,工程实施可行性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机动 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 轨道倾角改变 推进剂消耗 航天返回 X-37B
下载PDF
中继卫星轨道倾角漂移对在轨校相影响分析及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珊珊 关鹏 +1 位作者 冯海浪 余晓川 《空间电子技术》 2019年第3期55-60,共6页
针对中继卫星轨道倾角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变化,在轨校相采用天线精确指向标校站后,方位向、俯仰向十字拉偏标定校相码的方法,校相时间长,校相过程中轨道漂移带来的星上天线指向变化会影响校相准确性等问题,文章对轨道倾角漂移引起的星上... 针对中继卫星轨道倾角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变化,在轨校相采用天线精确指向标校站后,方位向、俯仰向十字拉偏标定校相码的方法,校相时间长,校相过程中轨道漂移带来的星上天线指向变化会影响校相准确性等问题,文章对轨道倾角漂移引起的星上天线指向变化进行仿真,并分析该变化对在轨校相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对中继卫星角跟踪系统在轨校相方案进行研究,给出了粗校准与精校准相结合的校相策略,将轨道倾角漂移引起星上天线指向变化带来的校相误差降至最小。中继卫星角跟踪系统采用该方案进行相位校准后,在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范围内,方位和俯仰误差信号的极性正确,交叉耦合小于20%,多次执行捕获跟踪任务,均能成功捕获跟踪目标,并且自动跟踪精度优于指标要求,验证了相位的正确性,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 轨道倾角漂移 在轨 校相
下载PDF
Codimension 3 nonresonant bifurcations of homoclinic orbits with two inclination flips 被引量:10
14
作者 SHUI Shuliang & ZHU Demi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5年第2期248-260,共13页
Homoclinic bifurcations in four-dimensional vector fields are investigated by setting up a local coordinate near a homoclinic orbit. This homoclinic orbit is principal but its stable and unstable foliations take incli... Homoclinic bifurcations in four-dimensional vector fields are investigated by setting up a local coordinate near a homoclinic orbit. This homoclinic orbit is principal but its stable and unstable foliations take inclination flip. The existence, non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1-homoclinic orbit and 1-periodic orbit are studied. The existence of the two-fold 1-periodic orbit and three-fold 1 -periodic orbit are also obtain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number of periodic orbits bifurcated from this kind of homoclinic orbits depends heavily on the strength of the inclination fl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urcation HOMOCLINIC orbit non-resonance inclination flip 1-periodic orbit.
原文传递
卫星热设计中β角在不同轨道下的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欣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
阳光矢量与卫星轨道平面之间夹角是卫星热控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设计参数,其不仅与到达卫星表面的阳光热流密度密切相关,也与到达卫星表面的地球反射热流密度密切相关。文章根据β角的变化规律将传统意义上的轨道分为了同步轨道和非同... 阳光矢量与卫星轨道平面之间夹角是卫星热控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设计参数,其不仅与到达卫星表面的阳光热流密度密切相关,也与到达卫星表面的地球反射热流密度密切相关。文章根据β角的变化规律将传统意义上的轨道分为了同步轨道和非同步轨道两种,并结合升黄赤经夹角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轨道下β角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应的热设计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设计 β角 升黄赤经夹角 轨道倾角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太阳同步轨道的快速设计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绍华 杨林娜 《上海航天》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对地观测卫星轨道具有全球目标覆盖和太阳同步两种特性 ,通过设计轨道周期和轨道倾角可以获得这些特性。为此 ,给出了一种能十分简便、快速地完成轨道初步设计的方法 ,为轨道精密复算和开展卫星姿态控制等分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此外... 对地观测卫星轨道具有全球目标覆盖和太阳同步两种特性 ,通过设计轨道周期和轨道倾角可以获得这些特性。为此 ,给出了一种能十分简便、快速地完成轨道初步设计的方法 ,为轨道精密复算和开展卫星姿态控制等分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揭示了星载探测仪器在地面上产生的扫描带的分布排列规律 ,分析了轨道衰减和复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卫星 太阳同步轨道 设计方法 轨道周期 轨道倾角
下载PDF
一类由星下点反算卫星近圆回归轨道的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段方 刘建业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3,共6页
提出了一类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方法,解决当飞行任务对星下点有要求时,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问题。分析了星下点轨迹与轨道参数的关系,概括为当对星下点轨迹有要求时,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依赖于轨道半径和轨道倾角两个参数的确定。以轨道半... 提出了一类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方法,解决当飞行任务对星下点有要求时,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问题。分析了星下点轨迹与轨道参数的关系,概括为当对星下点轨迹有要求时,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依赖于轨道半径和轨道倾角两个参数的确定。以轨道半径和轨道倾角为未知量依据星下点轨迹要求条件构建了非线性方程组,但直接求解过于复杂,采取迭代的方法解决。编制了MATLAB程序进行设计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用软件STK(Satellite Tool Kit)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较好的实现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下点轨迹 轨道倾角 摄动 回归轨道 仿真 人造卫星
下载PDF
中低轨道卫星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洁 汤国建 《上海航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0,共7页
针对中低轨道卫星,对平面内卫星半长轴a、偏心率e和近地点幅角ω联合调整,以及平面外轨道倾角调整等进行了理论推导。用a,e,ω联合修正法对初始轨道捕获、轨道保持和轨道倾角调整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用a,e,ω同时修正可实现高精度... 针对中低轨道卫星,对平面内卫星半长轴a、偏心率e和近地点幅角ω联合调整,以及平面外轨道倾角调整等进行了理论推导。用a,e,ω联合修正法对初始轨道捕获、轨道保持和轨道倾角调整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用a,e,ω同时修正可实现高精度的平面内轨道调整。另外,平面外倾角调整应尽可能在近地点和远地点完成,以使对升交点赤经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轨道卫星 轨道控制 轨道捕获 轨道保持 倾角调整 仿真
下载PDF
CODIMENSION 3 BIFURCATIONS OFHOMOCLINIC ORBITS WITH ORBITFLIPS AND INCLINATION FLIPS 被引量:4
19
作者 SHUISHULIANG ZHUDEMING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 B》 SCIE CSCD 2004年第4期555-566,共12页
The homoclinic bifurcations in four dimensional vector fields are investigated by setting up a local coordinates near the homoclinic orbit. This homoclinic orbit is nonprincipal in the meanings that its positive semi-... The homoclinic bifurcations in four dimensional vector fields are investigated by setting up a local coordinates near the homoclinic orbit. This homoclinic orbit is nonprincipal in the meanings that its positive semi-orbit takes orbit flip and its unstable foliation takes inclination flip. The existence, nonexistence, uniqueness and coexistence of the 1-homoclinic orbit and the 1-periodic orbit are studied. The existence of the twofold periodic orbit and three-fold periodic orbit are also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URCATION Homoclinic orbit orbit flip inclination flip Periodic orbit
原文传递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Homoclinic Flips at Principal Eigenvalues Resonance
20
作者 Tiansi Zhang Deming Zhu 《Applied Mathematics》 2013年第2期271-278,共8页
One orbit flip and two inclination flips bifurcation is considered with resonant principal eigenvalues. We introduce a local active coordinate system to establish bifurcation equation and obtain the conditions when th... One orbit flip and two inclination flips bifurcation is considered with resonant principal eigenvalues. We introduce a local active coordinate system to establish bifurcation equation and obtain the conditions when the original homoclinic orbit is kept or broken. We also prove the existence and the existence regions of double 1-periodic orbit bifurcation. Moreover, the complicated homoclinic-doubling bifurcations are found and expressed approximately, and are well loc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it FLIP inclination Flips HOMOCLINIC orbit RESON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