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9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CT在口腔颌面部骨组织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曹安怡 葛红珊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7期95-98,共4页
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口腔颌面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从它的三维图像上可以获得传统二维图像上无法获得的信息。相对于螺旋CT,CBCT费时短、放射剂量小、对颅面骨骼的良好成像效果使其在口腔临床... 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口腔颌面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从它的三维图像上可以获得传统二维图像上无法获得的信息。相对于螺旋CT,CBCT费时短、放射剂量小、对颅面骨骼的良好成像效果使其在口腔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CBCT在口腔颌面部骨组织评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口腔颌面部 骨组织
下载PDF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郑莹 毕小琴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9期651-657,共7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2020年某三甲专科医院头颈肿瘤外科病房完成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且发生血管危象的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同时期该病房未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中,根...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2020年某三甲专科医院头颈肿瘤外科病房完成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且发生血管危象的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同时期该病房未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中,根据手术医生、手术时间、患者性别和年龄进行1∶1配对,收集46个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58例患者,其中危象组和配对组各79例,先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进行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仅术后血钾(P=0.048,OR=3.118,95%CI:1.008~9.641)和术前术后红细胞计数差值(P=0.004,OR=4.53,95%CI:1.609~12.75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血钾水平高及手术前后红细胞计数差值大是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口腔癌 游离组织瓣 移植术 血管危象 动脉危象 静脉危象 影响因素 血钾 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微小型钛板在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谷永成 王建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0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微小型钛板在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A组(28例)与B组(22例),A组给予微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B组采取传统内... 目的分析并探讨微小型钛板在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A组(28例)与B组(22例),A组给予微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B组采取传统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略高于B组(81.82%)(P>0.05)。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71%)低于B组(4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钛板 口腔颌面 多发骨折
下载PDF
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重建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金淑芳 何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2-548,共7页
穿支皮瓣是口腔颌面-头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项新技术,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穿支皮瓣保留了供区的肌肉,明显减少了供区畸形的发生。但是穿支血管细小且存在变异,术前血管定位技术的应用和术中细致的显微血管解剖吻合技术是皮瓣移植成... 穿支皮瓣是口腔颌面-头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项新技术,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穿支皮瓣保留了供区的肌肉,明显减少了供区畸形的发生。但是穿支血管细小且存在变异,术前血管定位技术的应用和术中细致的显微血管解剖吻合技术是皮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基础。本文对股前外侧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和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等常用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重建 口腔颌面 头颈
下载PDF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在口腔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悦 金淑芳 +7 位作者 方早 田卓炜 邱蔚六 章一新 冯少清 陶晓峰 周辉红 张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SCIP)皮瓣的影像学、解剖学及其在口腔癌术后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CIP皮瓣修复15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査。术中进行...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SCIP)皮瓣的影像学、解剖学及其在口腔癌术后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CIP皮瓣修复15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査。术中进行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受区缺损重建,对术后受、供区功能恢复进行评价。术后随访2~10个月。结果·切取的SCIP皮瓣平均面积为(46±22)cm^2,平均厚度为(1.2±0.3)cm;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和腹壁浅动脉的关系可以分为5型:Ⅰ型(8/15),Ⅱ型(2/15),Ⅲ型(2/15),Ⅳ型(2/15),Ⅴ型(1/15)。患者术后受区外形丰满,张口度、语音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SCIP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蒂较长,供区瘢痕隐蔽,是修复口腔癌缺损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旋髂浅动脉 颌面部 缺损重建
下载PDF
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前臂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及其对术后口腔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连涛 郑全好 +1 位作者 崔国航 相阳 《感染.炎症.修复》 2022年第4期205-208,F0003,共5页
目的:比较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前臂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及其对术后口腔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因肿瘤切除术后导致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前臂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及其对术后口腔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因肿瘤切除术后导致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47例给予前臂皮瓣修复,B组48例给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比较两组皮瓣成活率、围术期指标、口腔功能、美观度及并发症。结果:B组皮瓣面积大于A组(P <0.05);两组皮瓣成活率、皮瓣制作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口腔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美观度优于A组(P <0.05);B组并发症较A组少(P <0.05)。结论: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疗效相当,可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口腔功能,但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瓣面积更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美观度,且不会延长皮瓣制作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组织缺损 皮瓣 口腔功能 美观度 修复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颌面部外伤创面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惠玲 何坤 鲁芳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2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颌面部外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5例接受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油纱条敷于创面的方式进行治... 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颌面部外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5例接受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油纱条敷于创面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瘢痕增生情况和感染发生情况及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瘢痕增生以及感染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1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式对接受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恢复效果良好,瘢痕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改善美观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口腔颌面部 外伤创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端粒长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寅 平飞云 张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长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DNASouthern杂交法检测 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的平均端粒长度 ,并加以比较。结果  30例恶性钟瘤组织中有 2 5例的平均端粒长度比相应正常组织要短 ,3...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长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DNASouthern杂交法检测 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的平均端粒长度 ,并加以比较。结果  30例恶性钟瘤组织中有 2 5例的平均端粒长度比相应正常组织要短 ,3例无明显差异 ,另 2例轻度延长。复发肿瘤的平均端粒长度较正常组织的缩短值要大于原发肿瘤 (P <0 .0 5 )。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端粒长度的变化值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大部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端粒长度较相应正常组织缩短 ,且复发肿瘤的端粒长度较原发肿瘤进一步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端粒 长度变化 DNA SOUTHERN杂交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振恂 侯锐 +1 位作者 王家同 齐建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 调查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 ,以便提供心理指导。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 76例患者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躯体化因子分在年龄方面 ,偏执因子分在文化程度及病种方面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目的 调查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 ,以便提供心理指导。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 76例患者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躯体化因子分在年龄方面 ,偏执因子分在文化程度及病种方面有明显差异 (P <0 .0 5 )。术后焦虑、敌对以及偏执因子分在病种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5 )。术前术后各因子分的变化量比较显示∶躯体化和抑郁因子分的变化量在性别方面 ,敌对因子分的变化量在职业方面有明显差异 (P <0 .0 5 )。术前、术后各因子分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手术前后存在心理卫生问题 ,并与多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心理卫生 调查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全唾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智广 李焰 +2 位作者 陈镔鍑 司徒镇强 吴军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175-177,共3页
作者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OMC)35例和无口腔疾患的正常人33例全唾液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OMC组唾液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总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MC组唾液中的某些游离氨基酸的摩尔... 作者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OMC)35例和无口腔疾患的正常人33例全唾液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OMC组唾液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总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MC组唾液中的某些游离氨基酸的摩尔比值亦发生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Arg,Ser和Cys升高(分别从3.86%,3.72%,0.68%升高到8.55%,5.54%,2.33%)(P<0.01),Glx.Val.He,Leu,Tyr和Phe降低(分别从13.35%,6.64%,6.01%,6.59%,7.39%,6.65%降低到10.59%,4.80%,3.84%,4.89%,6.22%,4.87%)(P<0.01~0.05),其它氨基酸无变化(P>0.05).提示:OMC可引起患者唾液中游离氨基酸水平的提高和氨基酸摩尔比值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游离氨基酸 口腔肿瘤
下载PDF
纳米羟晶/胶原仿生骨修复家兔颅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姚晖 杜昶 +2 位作者 杨韶华 崔福斋 雷涛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0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 :采用先进的仿生骨材料制备工艺 ,摹仿天然骨骼的形成过程 ,制备具有天然骨中纳米尺寸的羟基磷灰石 /胶原复合人工骨材料 ,并用其修复家兔颅颌骨实验性穿通型骨缺损。方法 :用四环素荧光示踪 ,放射性同位素 45 Ca Cl2 标记和放射... 目的 :采用先进的仿生骨材料制备工艺 ,摹仿天然骨骼的形成过程 ,制备具有天然骨中纳米尺寸的羟基磷灰石 /胶原复合人工骨材料 ,并用其修复家兔颅颌骨实验性穿通型骨缺损。方法 :用四环素荧光示踪 ,放射性同位素 45 Ca Cl2 标记和放射自显影等手段观察和评价骨创的愈合情况 ,结果 :该新型仿生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促进和加快骨创愈合的作用明显 ,为一种颇有前途的颅颌面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晶 胶原 仿生骨 家兔 颅颌骨缺损 荧光示踪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控制析出法
下载PDF
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洁 蒋灿华 +4 位作者 尹乒 杨龙 吴晓珊 黄龙 翦新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5月,采用free-style手术方式制备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一期修复5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术前应用手持式声学多普...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5月,采用free-style手术方式制备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一期修复5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术前应用手持式声学多普勒标记股前外侧供区皮肤血管穿支,并以此为中心根据受区缺损的大小和范围设计相应形状的皮瓣.术中先通过内侧的皮瓣边缘切口于阔筋膜上暴露穿支,然后逆行解剖出足够长度的血管蒂,部分病例根据受区需要于显微镜下对皮瓣进行修薄处理. 结果 53例皮瓣均移植成功,5例因修薄出现表皮剥脱,4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5- 14个月,受区外形及语音、吞咽功能恢复较好.供区均一期关闭且无伤口裂开、切口瘢痕增生及远期下肢肌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制备方法通过术前精确定位血管穿支能在最大限度保存供区美观、减少功能损害的同时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符合现代修复重建外科微创、精细及个体化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皮瓣 自由式 口腔颌面部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5201例口腔合页面肿瘤统计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龙 王安宇 +8 位作者 朱小东 梁振强 覃光灵 刘凌 韦敏怡 韦政清 陈发龙 陈铭忠 王绍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广西医科大学 1970~ 1989年 2 0年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理检查资料 (来自广西各地区 ) ,进一步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状况。方法 分析经病理检查首次确诊原发于口腔颌面部肿瘤 52 0 1例 ,按其性质、组织类型、性别... 目的 通过分析广西医科大学 1970~ 1989年 2 0年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理检查资料 (来自广西各地区 ) ,进一步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状况。方法 分析经病理检查首次确诊原发于口腔颌面部肿瘤 52 0 1例 ,按其性质、组织类型、性别、就诊年龄与部位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首次确诊的全身原发肿瘤进行比较。结果 口腔颌面部肿瘤占全身肿瘤的 7 6 7% ,占头颈肿瘤19 39% ,恶性肿瘤略高于良性 ,恶性肿瘤男女之比 1 6 8∶1,良性肿瘤高发年龄组为 2 1~ 30岁 ,恶性肿瘤高发年龄组为 51~ 6 0岁 ,恶性肿瘤中以癌为最多 (82 0 7% ) ,而癌中以鳞状细胞癌最多 ,好发于舌部。结论 我校病理检查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各构成比 ,除恶性肿瘤高于良性外 ,基本上与国内外各地区的报告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肿瘤 统计分析 口腔肿瘤
下载PDF
气管插管困难综合预测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姜虹 朱也森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建立有效的气管插管困难综合预测系统。方法:选择26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插管困难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病史、性别、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上下切牙间距离、下颌骨长度、颏至甲状软骨间距离、颏至胸... 目的:建立有效的气管插管困难综合预测系统。方法:选择26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插管困难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病史、性别、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上下切牙间距离、下颌骨长度、颏至甲状软骨间距离、颏至胸骨间距离、颈部后仰度、Mallampati试验、深覆盖。插管困难的标准为Cormack-Lehane喉头Ⅲ级、Ⅳ级或无法置入直接喉镜。结果:插管困难相关因素为:有否困难病史、体重、上下切牙间距离、颏至甲状软骨间距离、颈部后仰度和Mallampati试验等,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218、3.416、3.371、5.930、3.326、2.631(P<0.05);插管困难综合预测系统的建立:将已得出的6项相关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每项分别设为1、2、3分,总分18分,分数越大,发生插管困难的危险性越大;与Mallampati试验或Wilson评分比较,插管困难综合预测系统的敏感度高(94.9%)(P<0.05),漏诊率低(5.1%)(P<0.05)。结论:气管插管困难综合预测系统是预测插管困难的有效方法,可为术前识别困难病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综合预测系统 预测手段 评分方法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段红明 陈运美 吴汉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评价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 :选用 7项临床易检变量和多因素营养指数系统对 5 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5 0例患者中 2 8例继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占 5 6 %... 目的 :评价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 :选用 7项临床易检变量和多因素营养指数系统对 5 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5 0例患者中 2 8例继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占 5 6 %。膳食摄入量低于正常值者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常继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价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PEM
下载PDF
颌面外科术后病人转运途中的呼吸道安全管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佛容 田莉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术后转运 颌面外科 呼吸道管理
原文传递
医院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效果调查 被引量:12
17
作者 欧洪波 刘芳 +2 位作者 张宇 何吉琼 王怡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6期5139-5142,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医院口腔颌面部骨折(OM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OMF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分析对比临床疗效情... 目的:调查研究医院口腔颌面部骨折(OM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OMF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分析对比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2.14:1,平均年龄为34.6±4.2岁,其中20~30岁所占比例最高,达42.96%。骨折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占45.19%。骨折类型以单纯型下颌骨骨折最高发,占46.67%。切开复位并行钛板钛钉内固定较单纯接受钛钉颌间牵引内固定,前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F高发于男性青壮年,主要骨折原因为交通事故,且以单纯型下颌骨骨折类型居多,临床治疗切开复位并行钛板钛钉内固定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接受钛钉颌间牵引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骨折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247例颌面部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肖晓蓉 朱石朱 +5 位作者 刘豫芳 罗慧霖 史宗芝 王昌美 邝小宜 杨德芸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23-225,共3页
采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分离培养247例颌面部感染标本的细菌。结果表明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颌面部感染最多见,其感染率为879%。颌面部感染的细菌学特点是:①厌氧菌感染为主,其感染率在牙源性感染为96%,非牙源性感... 采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分离培养247例颌面部感染标本的细菌。结果表明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颌面部感染最多见,其感染率为879%。颌面部感染的细菌学特点是:①厌氧菌感染为主,其感染率在牙源性感染为96%,非牙源性感染为737%,可培养的优势厌氧菌是普氏菌、叶啉单胞菌、梭杆菌、消化链球菌,其次是放线菌、优杆菌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口腔链球菌群细菌是主要的兼性厌氧菌,其次是嗜血菌。②由定植于口腔的细菌引发的内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感染 细菌学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姚晖 濮礼臣 张洪杰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1年第5期217-222,共6页
口腔颌面组织工程研究是人体组织工程学研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颅颌面部集中了皮肤、粘膜、肌肉、骨骼、神经、腺体、牙齿、关节等诸多组织和器官 ,具有很大组织工程学研究价值、制品需求潜力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 ,口腔颌面... 口腔颌面组织工程研究是人体组织工程学研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颅颌面部集中了皮肤、粘膜、肌肉、骨骼、神经、腺体、牙齿、关节等诸多组织和器官 ,具有很大组织工程学研究价值、制品需求潜力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 ,口腔颌面各组织器官由于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特殊性 ,具有突出的区别于机体其它部位的组织工程学研究特点。本文将从牙齿、牙周、种植牙、唾液腺、颞颌关节、腭裂修复、皮肤粘膜、口腔颌面骨组织工程。以及基因工程与组织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介绍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学 口腔颌面外科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泉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7期38-38,40,共2页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传统颌间结扎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传统颌间结扎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 口腔颌面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