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18年我国口服中成药抽检结果的大数据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田田 宋婉婷 +3 位作者 蔡绮薇 倪蒙蒙 路斯娴 徐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502-3508,共7页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数据,分析评价我国中成药产品质量状况,为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局公布的药品抽检通告,对5433条不合格批次数据进行归类统计,重点分析口服...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数据,分析评价我国中成药产品质量状况,为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局公布的药品抽检通告,对5433条不合格批次数据进行归类统计,重点分析口服固体和口服液体中成药制剂的质量问题。结果:中成药片剂、胶囊剂的不合格批次数较多,分别占口服剂型不合格批次总数的47.60%和26.47%,其次是丸剂与颗粒剂。检查项是口服中成药最常见的不合格项,不合格内容以装(重)量差异、水分和微生物限度为主。结论:近5年间我国中成药质量状况总体乐观,周期性药品抽检结果回顾有利于发现药品质量问题趋势,为药品质量监督水平和药品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抽检 大数据 中成药 口服固体制剂 口服液体制剂
下载PDF
口服液体制剂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钟浩 葛德洲 +1 位作者 刘浩 邓祖磊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口服液体制剂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方法。比较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对液体制剂的净化效果影响,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分别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两种样...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口服液体制剂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方法。比较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对液体制剂的净化效果影响,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分别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两种样品前处理方式处理样品,采用选择离子监测,以碎片的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前处理样品时基质的干扰大,杂质峰较多,故采用固相萃取方式对样品进行前处理,GC-MS检测口服液体制剂中16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量,该方法检出限为0.02μg · g-1,在0.5~8.0μg · 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 r 范围0.9907~0.9998),加标回收率在71.7%~95.6%范围内,RSD为2.1%~9.7%。结论:采用固相萃取,GC-MS的方法对口服液体制剂中16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进行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口服液体制剂中16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色谱法 邻苯二甲酸酯类 口服液体制剂 塑化剂
下载PDF
儿童中药口服液体矫掩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思文 孟雅 +7 位作者 车宏伟 金立群 何淑旺 王辉 谭晓川 张宇佳 焦杨 郑稳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17-1422,共6页
儿童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研发过程中矫掩味是提高儿童用药顺应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不同科属的中药含有不同的气味,且临床上中药制剂一般都以复方配伍,所以味道口感通常呈现出复杂交融的现象。目前改善中药口服液口感主要在炮制、前处理... 儿童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研发过程中矫掩味是提高儿童用药顺应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不同科属的中药含有不同的气味,且临床上中药制剂一般都以复方配伍,所以味道口感通常呈现出复杂交融的现象。目前改善中药口服液口感主要在炮制、前处理、工艺、添加辅料等方面进行矫掩味处理,但是各种矫掩味方法的效果和适用范围不同,在实际运用中也应根据药物的类型、剂型和设备需要来选择方法。本文通过对相关期刊文献和专利等整理和分析,对儿童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矫掩味辅料的分类、应用以及新型掩味技术进展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儿童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矫掩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口服液体制剂 儿童药物 矫味剂 掩味技术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口服液体制剂中8种防腐剂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智聪 黄婉锋 +1 位作者 蔡金莲 谭彩花 《海峡药学》 2023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口服液体制剂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8种防腐剂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ZORBAX Extend XDB-C_(18)(4.6×250 mm,5μm),流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口服液体制剂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8种防腐剂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ZORBAX Extend XDB-C_(18)(4.6×250 mm,5μm),流动相A为20 mmol·L^(-1)乙酸铵;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和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方法线性范围在0.2~20μg·mL^(-1),相关系数R^(2)≥0.9992,检出限(S/N=3)为0.007~0.1μg·mL^(-1),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4%~100.2%(RSD为0.1%~0.5%)。结论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口服液体制剂中防腐剂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口服液体制剂 苯甲酸 脱氢乙酸 防腐剂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45种添加剂
5
作者 唐维英 魏宇涛 +2 位作者 温泉 徐峰 李澍才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1,共11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45种添加剂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甲醇(9∶1)(含0.1%甲酸)超声提取,Agilent Eclipse Plus C18(150 mm×3.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 目的:建立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45种添加剂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甲醇(9∶1)(含0.1%甲酸)超声提取,Agilent Eclipse Plus C18(150 mm×3.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和5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保留时间和离子丰度比进行定性分析以及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45种添加剂化合物在5~20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2);方法定量限为0.2~4.0 mg·kg^(-1);各待测物在空白样品中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5.4%~118.4%;RSD为0.70%~9.8%。应用该方法对从药房购买的20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样品进行检测,其中6批次样品检出苯甲酸,含量为0.13%~0.27%,7批次样品分别检出山梨酸、肉桂酸、甜蜜素、4-羟基苯甲酸乙酯、安赛蜜、脱氢乙酸和糖精钠。结论:建立的高通量检测方法灵敏、前处理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回收率稳定,能有效降低检测成本,可用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多种添加剂化合物的同时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高通量 动态多反应监测
原文传递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传递规律及关键环节优化策略
6
作者 康朝霞 孙娥 +8 位作者 姜梦华 杨挡 汪晶 黄一平 李超 朱法根 邵建国 封亮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84-3889,共6页
目的明确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传递规律,并提出关键环节的优化策略。方法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腺苷、菊苣酸、紫堇灵、黄芩苷、汉黄芩素为质量标志物,考察工艺过程中其含量、转移率变化。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有... 目的明确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工艺过程中质量标志物的传递规律,并提出关键环节的优化策略。方法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腺苷、菊苣酸、紫堇灵、黄芩苷、汉黄芩素为质量标志物,考察工艺过程中其含量、转移率变化。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有效成分损失集中在前处理阶段的浓缩、醇沉环节,前者在7.42%~24.09%之间,后者在13.52%~17.82%之间。黄芩酸沉环节损失较大,黄芩苷、汉黄芩素损失率分别为21.07%、13.83%。制剂成型阶段冷藏静置环节损失较大。结论浓缩、醇沉、冷藏静置为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有效成分损失的共性环节,并且本研究同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增溶技术和优化策略,可为其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质量标志物 传递规律 关键环节 优化策略
下载PDF
3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抑菌效力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寒梅 杨晓莉 +2 位作者 蔡虎 常春 傅强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4期37-39,共3页
目的测定和评价3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抑菌效力。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为试验菌株,分别加至银翘解毒合剂、止咳枇杷合剂、参术止... 目的测定和评价3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抑菌效力。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为试验菌株,分别加至银翘解毒合剂、止咳枇杷合剂、参术止带糖浆中,进行微生物的挑战试验,在不同时间点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存活菌落数,并换算成对数(lg)值。结果3种样品的抑菌效力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相关规定。结论银翘解毒合剂、止咳枇杷合剂、参术止带糖浆抑菌效力充分,可避免在贮藏和使用过程中引发微生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抑菌效力 药品质量 微生物污染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然 姜梦华 +5 位作者 孙娥 李超 朱法根 邵建国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757-5764,共8页
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研究中药口服液体制剂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以腺苷、紫堇灵、菊苣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转移率为指标,考察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加入乙醇体积分数、搅拌速度、浓缩液温度、... 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研究中药口服液体制剂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以腺苷、紫堇灵、菊苣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转移率为指标,考察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加入乙醇体积分数、搅拌速度、浓缩液温度、搅拌时间、醇浓度、醇沉时间、醇沉静置温度、加醇速度及浓缩液pH对醇沉工艺的影响,得出影响醇沉工艺的关键因素。再通过Box-Behnken试验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醇沉工艺参数。当醇沉前浓缩液密度为1.12 g·mL-1,浓缩液pH为6.86,醇浓度为50.00%时,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转移率分别为91.86%和87.78%;当醇沉前浓缩液密度为1.13 g·mL-1,醇浓度为74.50%,醇沉静置温度为17.0℃时,腺苷、紫堇灵和菊苣酸的转移率分别为85.95%、71.62%和83.19%。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工艺确定工艺参数的方法合理可行,同时为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提供指导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醇沉环节 质量标志物 有效传递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原文传递
HPLC测定11种中药口服液中6种防腐剂的含量 被引量:21
9
作者 孙蒙 闫小玉 +1 位作者 毕开顺 陈晓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防腐剂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2 mol.L-1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结果: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防腐剂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2 mol.L-1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结果: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1.0~181.1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95.5%~100.8%(RSD 0.7%~1.5%)。结论:方法简单、可靠,精确,可用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防腐剂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液体制剂 苯甲酸 山梨酸 对羟基苯甲酸酯 测定
原文传递
赶黄草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亢露平 唐建 +2 位作者 杨善彬 陈意心 柯道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在探索赶黄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基础上,进行赶黄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采用第一次加入药材量12倍量的水煎煮2h,第二次加入药材量8倍量的水煎煮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加乙醇至醇含量为80%,静置1d后回收乙醇,活性炭作... 在探索赶黄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基础上,进行赶黄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采用第一次加入药材量12倍量的水煎煮2h,第二次加入药材量8倍量的水煎煮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加乙醇至醇含量为80%,静置1d后回收乙醇,活性炭作为助滤剂,蔗糖为调味剂,灌封于20mL易折塑料瓶中,水浴式热压灭菌(125℃/0.125MPa,20min)后制得赶黄草口服液。对其性状、相对密度、pH值进行检查,采用薄层色谱(TCL)对该制剂中没食子酸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指标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得回归方程为:y=51.976x-0.015 7(R2=0.999 2),在0.012 4~0.062 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制备的赶黄草口服液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有关规定,没食子酸含量为2.94mg·mL^(-1),平均回收率为98.0%,RSD值为1.42%。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通过其质量标准研究,为建立赶黄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口服液 制备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指标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仕学 姚元勇 +3 位作者 卢忠英 余娇 程小涛 宋萍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56,共5页
为了制备二氢杨梅素口服液,采用乙醇和丙酮提取制得二氢杨梅素,纯度达95%,在此基础上以蔗糖、蜂蜜和柠檬酸为辅料,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0.04 g、蔗糖2.0 g、蜂蜜1.2 g、柠檬酸0.02 g的添加量为二氢杨梅素口服... 为了制备二氢杨梅素口服液,采用乙醇和丙酮提取制得二氢杨梅素,纯度达95%,在此基础上以蔗糖、蜂蜜和柠檬酸为辅料,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0.04 g、蔗糖2.0 g、蜂蜜1.2 g、柠檬酸0.02 g的添加量为二氢杨梅素口服液制备的最佳工艺,采用此工艺所得口服液的口感和澄明度最佳,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检测标准。由此可知,该工艺稳定性好,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口服液制备 正交试验 指标检测
原文传递
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中药口服制剂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晶晶 蓝善辉 +3 位作者 赵志炼 叶进 赖代权 王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红蓝光交替联合口服中药制剂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与治疗组(12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红蓝光交替联合口服中药制剂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与治疗组(12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制剂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经治疗后皮损积分均减小皮损消退率分别为59.21%和38.8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2%,高于对照组(74.99%)。结论: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寻常痤疮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面部粉刺、脓疱与结节,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蓝光交替照射 中药口服治疗 寻常痤疮
下载PDF
藿香正气口服液制备工艺改进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海兵 谢彦兵 +2 位作者 徐晶 刘卫萍 苏小莲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90-492,共3页
目的改进藿香正气口服液制剂处方中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的添加工艺,得到澄清、质量合格的制剂。方法利用滑石粉的分散吸附作用,提高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的溶解性。将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加入到滑石粉中,充分研匀,加入到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充... 目的改进藿香正气口服液制剂处方中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的添加工艺,得到澄清、质量合格的制剂。方法利用滑石粉的分散吸附作用,提高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的溶解性。将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加入到滑石粉中,充分研匀,加入到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充分搅拌,过滤,即得澄清制剂。结果制剂澄清,口感好,质量合格。结论该方法可行,工艺简单而稳定,且生产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口服液 广藿香油 紫苏叶油 滑石粉 工艺
下载PDF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福欣 郭茜 +1 位作者 王瑞红 刘晓放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综述各种可用于口服液体制剂的掩味技术及目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近十几年来的中外文献期刊和各国专利,对各种口服液体制剂的掩味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结果:以适当的方法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进行了初步... 目的:综述各种可用于口服液体制剂的掩味技术及目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近十几年来的中外文献期刊和各国专利,对各种口服液体制剂的掩味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结果:以适当的方法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进行了初步的掩味研究,使该种剂型掩味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论:人们对药物的掩味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该开发更为有效的掩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味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矫味剂
下载PDF
“菌毒清”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牛建荣 张继瑜 +5 位作者 周绪正 李剑勇 李冰 魏小娟 杨亚军 刘希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7,22,共7页
试验分为7组,"菌毒清"4组:饮水中加入2.0%(A组)、1.5%(B组)、1.0%(C组)和0.5%(D组)"菌毒清";"瘟毒清"治疗组(E组):饮水中加入1.0%"瘟毒清";阳性空白对照组(F组)和阴性空白对照组(G组),让鸡自... 试验分为7组,"菌毒清"4组:饮水中加入2.0%(A组)、1.5%(B组)、1.0%(C组)和0.5%(D组)"菌毒清";"瘟毒清"治疗组(E组):饮水中加入1.0%"瘟毒清";阳性空白对照组(F组)和阴性空白对照组(G组),让鸡自由饮用,连用7d为1疗程,比较"菌毒清"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治愈率、有效率,与现有的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瘟毒清"口服液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经1个疗程的治疗,"菌毒清"4个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9.23%、81.48%、78.83%和59.26%,"瘟毒清"组的治愈率为77.78%;"菌毒清"4个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61%、92.59%、93.43%和77.78%,"瘟毒清"组的有效率为88.89%.多重分析表明,D、F组的治愈率与A、B、C、E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有效率除阳性对照组(F组)与"菌毒清"组(A、B、C、D组)、"瘟毒清"组(E组)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说明,"菌毒清"是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有效药物之一,与现有的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瘟毒清"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毒清”口服液 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疗效
下载PDF
G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辅料中乙二醇及二甘醇残留量
16
作者 黄丽梅 曹玉 +2 位作者 戴震 仝立卿 张珂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24-127,共4页
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辅料中乙二醇、二甘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Agilent VF-17ms(30 m×?0.53 mm,1.0μm)为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70℃,检测器温度290... 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辅料中乙二醇、二甘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Agilent VF-17ms(30 m×?0.53 mm,1.0μm)为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70℃,检测器温度290℃。结果: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各主峰分离度良好;乙二醇和二甘醇分别在5.94~118.80μg/mL、5.34~106.8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者检测限分别为0.894μg/mL和0.846μg/mL,定量限分别为2.683μg/mL和2.538μg/mL;重复性的RSD均<2.0%;乙二醇回收率在95.6%~99.5%,二甘醇回收率在95.3%~97.3%。结论: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线性和回收率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适用于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中的的乙二醇、二甘醇残留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 残留溶剂 气相色谱法 乙二醇 二甘醇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和苯甲酸钠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广倩 莫炫永 姚国新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和苯甲酸钠的含量。方法岛津GC-17AA气相色谱仪采用SE-54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5μm),检测器为氢焰检测器(FID),高纯N_2为载气。氢焰检测器(FID)温度300...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和苯甲酸钠的含量。方法岛津GC-17AA气相色谱仪采用SE-54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5μm),检测器为氢焰检测器(FID),高纯N_2为载气。氢焰检测器(FID)温度300℃,进样量为lμL,气体分流比为20:1;柱初始温度为50℃,程序升温以25℃·min^(-1)升温至120℃保持3 min,以8℃·min^(-1)升温至170℃保持10 min,以10℃·min^(-1)升温至250℃保持5 min。结果本次建立的用于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苯甲酸钠含量的气相色谱法,其线性范围分别为39.87~398.7 mg·L^(-1)(r=0.999 3)、2.006~6.018 mg·L^(-1)(r=0.999 1);回归方程分别为A=3 552 039ρ+57 673、A=450 650ρ+41 921;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28%(RSD%=0.87%)、95.15%(RSD=1.3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口服液体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苯甲酸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体制剂 对乙酰氨基酚 苯甲酸钠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的丙酸山梨酸苯甲酸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波 陈睿彦 +1 位作者 李艳 陈明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3期439-441,445,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丙酸、山梨酸、苯甲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3种化合物进行检测,经毛细管柱DB-WAX(30 m×0.25 mm×0.25μm)分离后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丙酸、山梨酸、苯甲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3种化合物进行检测,经毛细管柱DB-WAX(30 m×0.25 mm×0.25μm)分离后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丙酸、山梨酸及苯甲酸在25~400μg·m 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分别为0.6、0.5、1.3μg·m L^(-1)。实样测定时,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5%~102.75%(RSD=1.71%)、96.28%~102.37%(RSD=1.85%)和97.65%~103.51%(RSD=1.98%)。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丙酸、山梨酸、苯甲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丙酸 山梨酸 苯甲酸
下载PDF
养血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合刚 苏明武 汪建平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8,共2页
目的 :优选养血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收率和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养血口服液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 :水煎煮 2次 ,第一次加 10倍量水 ,煎煮 1 5小时 ;第二次加 8倍量水煎煮 1小时 ,所得... 目的 :优选养血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收率和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养血口服液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 :水煎煮 2次 ,第一次加 10倍量水 ,煎煮 1 5小时 ;第二次加 8倍量水煎煮 1小时 ,所得煎煮液浓缩至 1ml,含 1g生药 ,醇沉浓度为 70 %。结论 :本法可用于养血口服液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口服液 制作工艺 正交设计
下载PDF
桑叶口服液制备条件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高尚 杨欣欣 +2 位作者 陶思洁 朱勇 徐水 《蚕学通讯》 2014年第2期11-15,共5页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用正交实验法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优选桑叶口服液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50倍量溶剂(水),温度100℃提取3次,每次0.5h,膨润土和木糖醇的添加量分别为0.3%和8%。得到的桑叶口服液色泽橙黄、质地细腻均匀并带有香...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用正交实验法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优选桑叶口服液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50倍量溶剂(水),温度100℃提取3次,每次0.5h,膨润土和木糖醇的添加量分别为0.3%和8%。得到的桑叶口服液色泽橙黄、质地细腻均匀并带有香醇桑叶味,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口服液 制备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