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来甲骨文材料统计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亚冰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47,共24页
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以来已有百余年,那么甲骨文材料究竟有多少?以往统计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有10万片,另一种认为有15万片。统计数字的不同源于统计方法和认识上的不同,因此必须采取较科学的统计方法,才能得出较科学的统计结果。本... 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以来已有百余年,那么甲骨文材料究竟有多少?以往统计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有10万片,另一种认为有15万片。统计数字的不同源于统计方法和认识上的不同,因此必须采取较科学的统计方法,才能得出较科学的统计结果。本文以国内外公私机构现藏甲骨实际数量为统计对象,在胡厚宣先生的统计基础上,结合最近发表的各种著作文章,最后统计出百年来甲骨文材料有13万片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方法 甲骨文 材料 统计数字 统计结果 统计对象 国内外 科学 才能 先生
原文传递
AI缀合中的人机耦合 被引量:12
2
作者 莫伯峰 张重生 门艺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1期19-26,154,共9页
本文结合我们近期的计算机缀合实践,以五组新缀甲骨为例,探讨了AI时代如何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并结合专家知识,共同推进古文字研究发展的一些经验。认为AI和专家各有所长,二者需要密切合作,人机耦合是现阶段利用AI技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甲骨 缀合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周原甲骨灼烧状况与风化原因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成小林 原思训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了研究周原出土甲骨的灼烧状况与风化原因,用测色色差、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镜和显微红外等多种分析手段对九种周原无字甲骨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分析样品都曾经受不同温度的灼烧,造成有机质丢失与骨头结构的破坏,这是导致... 为了研究周原出土甲骨的灼烧状况与风化原因,用测色色差、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镜和显微红外等多种分析手段对九种周原无字甲骨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分析样品都曾经受不同温度的灼烧,造成有机质丢失与骨头结构的破坏,这是导致甲骨风化的主要原因。出土后用酸浸泡清洗水垢,可能是导致甲骨风化的另一原因。在用于研究甲骨灼烧状况的诸多方法中,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分析两者的作用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 甲骨 颜色变化 X射线衍射分析 热重分析 扫描电镜 显微红外
下载PDF
殷墟商代族宗庙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一曼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0,86,共6页
殷代不但殷王在宗庙中祭祀先公、先王,各族也有宗庙作为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文中列举了十一条非王卜辞在宗庙内进行祭祀活动的记载,还分析了殷墟发现的二处族宗庙遗存:一是小屯F29,它可能是与王有密切关系的某一子族的宗庙;二是大司空... 殷代不但殷王在宗庙中祭祀先公、先王,各族也有宗庙作为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文中列举了十一条非王卜辞在宗庙内进行祭祀活动的记载,还分析了殷墟发现的二处族宗庙遗存:一是小屯F29,它可能是与王有密切关系的某一子族的宗庙;二是大司空村C区建筑群中的F22,可能是马危族的宗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族宗庙 甲骨文 非王卜辞
下载PDF
甲骨文“臣”字形义新释——兼及商代的职官泛称“亚”和“尹”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进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117,共6页
过去对于甲骨文"臣"字形义的认识有误,正确的解释应为"臣,长也。事上监下也。像耳目之形"。这可以得到甲骨文中诸多"臣"字字形和辞例的验证。实际上,商代的"臣"是一种职官泛称。商代类似于&qu... 过去对于甲骨文"臣"字形义的认识有误,正确的解释应为"臣,长也。事上监下也。像耳目之形"。这可以得到甲骨文中诸多"臣"字字形和辞例的验证。实际上,商代的"臣"是一种职官泛称。商代类似于"臣"的职官泛称还有不少,"亚"和"尹"是其中的典型。此时称"臣""亚"和"尹"的职官,不仅存在于内服,而且存在于外服,这主要是因为商代的职官分职还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职官
下载PDF
卜辞之曾地望考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庆淼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5,共6页
殷墟卜辞中所见的商代之曾,是商王朝外服的附属国族之一。考古学证据表明,叶家山曾国的时代不早于西周初年,而晚商的汉东地区亦难纳入商王朝的统治范围。通过对相关卜辞地名的考订可知,曾之地望并不在商王朝南方的随枣走廊内,而应该位... 殷墟卜辞中所见的商代之曾,是商王朝外服的附属国族之一。考古学证据表明,叶家山曾国的时代不早于西周初年,而晚商的汉东地区亦难纳入商王朝的统治范围。通过对相关卜辞地名的考订可知,曾之地望并不在商王朝南方的随枣走廊内,而应该位于殷都以东的今山东平阴一带,《左传》宣公十八年的齐地之"缯",与卜辞中的曾当为一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卜辞 曾国 地望
原文传递
史语所藏“类家谱”甲骨刻辞新探
7
作者 张惟捷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1期1-10,169,共11页
自20世纪初以迄今日,“家谱刻辞”的真伪一直是甲骨学界的著名公案,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增多的公开讨论,使得此议题逐步获得厘清。笔者曾目验史语所藏甲骨实物,此次据以进一步复原碎甲,对聚讼已久的家谱刻辞问题再次予以检视,不仅证明... 自20世纪初以迄今日,“家谱刻辞”的真伪一直是甲骨学界的著名公案,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增多的公开讨论,使得此议题逐步获得厘清。笔者曾目验史语所藏甲骨实物,此次据以进一步复原碎甲,对聚讼已久的家谱刻辞问题再次予以检视,不仅证明了历来受质疑的“子曰”辞例于晚商确实存在,论证了“子曰某”乃是称呼子之名的一种记录,同时也发现刻手在习刻完毕后,存在刮除旧迹、更换方向再行书写的现象。本文为揭示以上文化现象提供了基于实物的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 卜辞 商代史 家谱刻辞
下载PDF
商代文字與甲骨卜辭釋讀——如何打開甲骨文書法之門
8
作者 徐義華 吴玉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7,194,195,共19页
商代文字有筆墨書、銘鑄和契刻三種書寫方式,當時最主要的記録方式應該是筆墨書,但遺留下來的主要部分是不容易腐爛的、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有記事刻辭、銘功刻辭、表譜刻辭、卜辭等多種,其中以卜辭爲主要内容。卜... 商代文字有筆墨書、銘鑄和契刻三種書寫方式,當時最主要的記録方式應該是筆墨書,但遺留下來的主要部分是不容易腐爛的、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有記事刻辭、銘功刻辭、表譜刻辭、卜辭等多種,其中以卜辭爲主要内容。卜辭是商人占卜的記録,分爲叙辭(前辭)、命辭、占辭、驗辭四個部分,分别記録占卜的時間和人物、占卜的事項、做出的判斷和是否應驗,有時候會省略某些部分,但命辭一般不會省略。論文通過對商代文字的概述與甲骨卜辭釋讀,旨在幫助書法學習者打開甲骨文之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 契刻 卜辭
原文传递
20世纪50年代北京图书馆甲骨拨交、借展中国历史博物馆史事钩沉
9
作者 李娟 赵爱学 《博物院》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20世纪50年代,为支援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其“中国通史陈列”展陈等需要,北京图书馆先后于1951年借展甲骨5块,1959年拨交甲骨129块、借展甲骨22块,并提供人力支援传拓和编目。1959年的拨交和借展目录历经多次沟通和调整,所借甲骨后... 20世纪50年代,为支援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其“中国通史陈列”展陈等需要,北京图书馆先后于1951年借展甲骨5块,1959年拨交甲骨129块、借展甲骨22块,并提供人力支援传拓和编目。1959年的拨交和借展目录历经多次沟通和调整,所借甲骨后于1965年归还北京图书馆。拨交和借展经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图书馆较早地支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设,并在保证文物安全和馆藏文物完整性基础上,在上级的协调下,积极支持兄弟单位建设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图书馆 甲骨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通史陈列 借展 拨交
原文传递
马衡先生所藏甲骨早期拓本的流传
10
作者 韩宇娇 《故宫学刊》 2020年第1期-,共7页
马衡先生早年在上海购藏甲骨,相关文献多有记载,原骨现存故宫博物院。他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曾将所藏甲骨拓印数份,以《凡将斋臧甲骨文字》为名,分赠好友。本文通过相关史料考证,认为包括马衡先生本人所存在内,目前可知早期拓本共计应... 马衡先生早年在上海购藏甲骨,相关文献多有记载,原骨现存故宫博物院。他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曾将所藏甲骨拓印数份,以《凡将斋臧甲骨文字》为名,分赠好友。本文通过相关史料考证,认为包括马衡先生本人所存在内,目前可知早期拓本共计应有九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衡 甲骨 《凡将斋臧甲骨文字》 《磻蜚所藏甲骨》
原文传递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始末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伟达 《殷都学刊》 2009年第3期7-11,共5页
王懿荣吃中药时发现甲骨文,各类记载有10余条,关于范估最先送甲骨给王懿荣也证据确凿。王懿荣深厚的古文字学知识,使其具备了发现甲骨文的条件。
关键词 王懿荣 甲骨文
下载PDF
甲骨缀合十组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稚松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这里对甲骨资料的缀合共十组,其中前九组为作者缀合,最后一组已见于前人缀合成果,但未能引起注意,故作者在此特为指出。摹本之后是对相关卜辞含义的阐释。
关键词 甲骨 卜辞 缀合
下载PDF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玉斌 《汉字汉语研究》 2019年第4期11-17,32,124,共9页
甲骨缀合是获取甲骨新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有关“南孟”与“奠子方”的两组新缀,重点探讨新缀带来的字词关系、文句表达方面的新知,以增进对有关专有名词、历史事件和卜辞类组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 甲骨 缀合 新材料 南孟 奠子方
下载PDF
金沙遗址出土卜甲的修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1,共7页
金沙遗址出土的卜甲虽不像象牙一样令世人瞩目,但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同样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出土的卜甲破碎变形十分严重,而且卜甲都十分酥脆,强度很差。由于卜甲出土时已经严重腐朽,质地脆弱,硬度极低,这些都导致修复保护的... 金沙遗址出土的卜甲虽不像象牙一样令世人瞩目,但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同样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出土的卜甲破碎变形十分严重,而且卜甲都十分酥脆,强度很差。由于卜甲出土时已经严重腐朽,质地脆弱,硬度极低,这些都导致修复保护的难度增加。对此运用现代修复理念,结合传统修复技术对这批卜甲进行修复。这次成功的尝试,可为类似的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遗址 卜甲 保护 修复
下载PDF
甲骨新缀四则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影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共有四组甲骨缀合,分别附以图版,阐述缀合理由,并作相关说明及释文。
关键词 甲骨 卜辞 缀合
原文传递
试论殷人对甲骨的处置方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国硕 《殷都学刊》 2003年第2期19-23,共5页
殷人占卜用过的甲骨 ,一般要保留一段时间 ,待一切悬念解除 ,即可挖坑掩埋或利用废弃窖穴、水井等掩埋 ,意在不让人们能够随意见到 ,根本无意存档供后人查考利用。尊神和以地通神是已用甲骨被挖坑掩埋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殷人 甲骨 处置方式 占卜 神灵 掩埋方式 考古研究
下载PDF
汉字字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箐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2期30-35,共6页
中国文化中汉字是核心中的核心文化,堪称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一个个中华文化符号,折射出大千世界独一无二的美丽。中国人离不开汉字,视觉传达同样离不开汉字。汉字的书法之美是每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谈资。在视觉... 中国文化中汉字是核心中的核心文化,堪称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一个个中华文化符号,折射出大千世界独一无二的美丽。中国人离不开汉字,视觉传达同样离不开汉字。汉字的书法之美是每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谈资。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汉字字体作为传播媒介占据着重要地位,快速改变一幅设计作品的风格,从更换一款字体开始。本文主要研究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魏碑、宋体、仿宋、黑体、综艺体等诸多汉字字体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字体设计 品牌设计 招贴设计
下载PDF
发现甲骨:考古学史的视角和写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坚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3-150,共8页
本文在辨析对安阳甲骨发现的若干误解基础之上,提出甲骨的发现不是行为意义上的发现,而是认知意义上的发现。甲骨的发现不是由一个特定的学者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由刘鹗《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和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三个环... 本文在辨析对安阳甲骨发现的若干误解基础之上,提出甲骨的发现不是行为意义上的发现,而是认知意义上的发现。甲骨的发现不是由一个特定的学者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由刘鹗《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和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三个环节构成的。发现甲骨的讨论也不应该将古董掮客和古董市场排除在外,古董商在安阳甲骨的早期流布和收藏中的地位正说明甲骨收藏存在一个"前甲骨学时代"。因此,甲骨发现的学术史讨论有助于我们反思对中国考古学史的理解和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 刘鹗 王懿荣 考古学史 金石学
原文传递
小屯南地甲骨新缀两例兼论一组误缀的甲骨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利辉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新缀了小屯南地的两组甲骨,并做了释读。另对蔡哲茂先生所缀《屯南》27+321提出了质疑,并分析了一些可能会产生误缀的情形。由此指出,字形的一致性是缀合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关键词 甲骨 屯南 缀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