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62
1
作者 杨华 黄贵祥 曾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入院较早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入院较晚的为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急...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入院较早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入院较晚的为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院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工作高效有序,患者接诊、急诊用时短,可以避免延误救治时机,急救成功率高,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 抢救效果
下载PDF
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中效果 被引量:36
2
作者 吕君 乔安花 +2 位作者 董兰 席淑华 彭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9年第12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专职护士+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9月在某院因胸痛、胸闷就诊并行急诊PCI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某院因胸痛、胸闷就诊并行急诊PCI... 目的探讨胸痛专职护士+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9月在某院因胸痛、胸闷就诊并行急诊PCI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某院因胸痛、胸闷就诊并行急诊PCI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安排胸痛专职护士+优化的护理流程,并对胸痛专职护士进行专业、系统培训,比较两组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接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时间、D-to-B时间、重要仪器时钟统一正确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患者急诊接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时间、D-to-B时间分别为(2.13±0.05)min、(3.65±1.12)min、(19.1±0.15)min、(71.29±1.22)min,对照组患者急诊接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时间、D-to-B时间分别为(3.22±1.02)min、(6.87±2.21)min、(38.33±1.23)min、(153.57±10.08)min,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流程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专职护士+优化的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专职护士 优化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救治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柔性管理理论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赛兰 王小萍 王雪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9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理论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江都人民医院急诊科的2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管理方式分为两组,2021年1月—2022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2022年7月—2023年12月...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理论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江都人民医院急诊科的2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管理方式分为两组,2021年1月—2022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2022年7月—2023年12月实施基于柔性管理理论护理管理为研究组,对比不同管理方式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2.59%(25/27),高于对照组的70.37%(1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P<0.05);研究组护理管理效果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实施基于柔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工作在急诊科室的护理管理优化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护理质量,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及工作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理理论 优化管理 急诊护理 护理管理 效果
下载PDF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史贤萍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门诊收治的70例AMI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优化急诊... 目的:探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门诊收治的70例AMI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均为100.00%。观察组患者急诊准备时间、急救时间、准备介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ADS-A、HADS-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缩短AMI患者急诊准备时间、急救时间、准备介入时间,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 抢救效果 负性情绪 预后质量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霍晓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与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00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方式),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有...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与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00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方式),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方式的应用能够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 急诊胸痛 抢救效果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红美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5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实施优化后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实施优化后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的有效率达95.0%,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为(0.6±0.1)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5±2.3)min、急救时间为(40.7±8.5)min,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χ2=4.8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效率,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急救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梗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及急诊时间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舒慧敏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8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梗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及急诊时间分析。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急性心梗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予以优化急诊相关护理流程,分析两组效果、急诊时间...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梗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及急诊时间分析。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急性心梗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予以优化急诊相关护理流程,分析两组效果、急诊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SAS与SDS评分(40.30±2.19)分、(40.65±2.43)分,比对照组低(t=8.634、8.875,P<0.05);研究组建立静脉通道(3.79±1.32)min、急诊手术(38.78±7.40)min、抢救(47.98±7.13)min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t=8.810、9.690、21.557、27.000,P<0.05);研究组ST段回落、胸痛缓解及心肌酶谱回落比对照组高(χ^2=3.879、4.526、4.469,P<0.05)。结论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升其抢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护理 急性心梗 急诊时间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歌 褚迎辉 徐春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其急诊抢救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超急性期心肌梗塞82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其急诊抢救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超急性期心肌梗塞82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统计两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接诊到心电图检查、接诊到进入导管室、接诊至给予用药、接诊至介入开始、接诊至收入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12%高于对照组,死亡率4.8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缩短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和完善,以提高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 心肌梗塞 急诊抢救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下载PDF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金霞 《系统医学》 2018年第9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2017年1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将2...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2017年1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术前检查时间、确诊病情时间、术前抢救时间,观察2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者入院检查时间(17.48±4.62)min、确诊病情时间(32.48±6.53)min、术前抢救时间(62.84±13.35)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9.59±4.58)min、(36.64±9.39)min、(71.13±18.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4.375,4.377,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χ~2=4.398,P<0.05);抢救成功率93.18%明显优于对照组88.10%,死亡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χ~2=4.661,5.277,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的救治效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严重胸腹外伤 救治效率 预后
下载PDF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小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6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救部收治的9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有48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救部收治的9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有48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完成急诊评估的时间、入院至完成首次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入院至开始接受静脉注射的时间、入院至开始接受静脉采血的时间、入院至开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时间、抢救的成功率、病情的复发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入院至完成急诊评估的时间、入院至完成首次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入院至开始接受静脉注射的时间、入院至开始接受静脉采血的时间、入院至开始接受PCI的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P<0.05。治护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较高,其病情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对AMI患者进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其接受前期救治的时间,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探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炯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医院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医院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护理分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总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4%,高于对照组(67.44%),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有效。结论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 急诊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虹 张萍 时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13期1813-1816,1842,共5页
目的 观察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该院收诊的脑卒中患者82例,依照入院抢救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配合抢救,观... 目的 观察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该院收诊的脑卒中患者82例,依照入院抢救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配合抢救,观察组患者给予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包括医疗水平与我院所在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所制定的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接诊到确诊的时间、确诊到专科诊治的时间,及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病死率、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调查并分析患者对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诊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脑卒中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接诊-确诊时间、确诊-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致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接诊及诊断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优化 急诊护理流程 效果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卢甜甜 《智慧健康》 2018年第34期32-34,共3页
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组,105例纳入优化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105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 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组,105例纳入优化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105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优化组的诊断时间、输液通道时间、心电图时间、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优化组的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优化组的院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既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又可降低病死率及复发率,是一种高效的抢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优化急诊护理 常规急诊护理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在2017年9—12月入住我院并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急诊护理...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在2017年9—12月入住我院并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急诊护理方法。观察组的30例患者则是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在患者当中收获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意义分析
下载PDF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文伟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急诊科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2例作为观察样本.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进行分组,将其分为护理组及参照组,每组均96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组予... 目的探究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急诊科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2例作为观察样本.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进行分组,将其分为护理组及参照组,每组均96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组予以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的抢救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75%(90/96)、4.17%(4/96);参照组分别为77.08%(74/96)、22.92%(22/96),与参照组相比,护理的抢救有效率明显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抢救效果的提高,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优化 急诊护理 急性脑梗死 常规护理 抢救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兰丽 胡美玲 +1 位作者 盛男 安烜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9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的效果及急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接诊的7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的效果及急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接诊的7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用时、致残率、致死率、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呼救至抢救用时及呼救至正式治疗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致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BI指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B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对AMI患者抢救的效果显著,急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急救成功率
下载PDF
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楚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4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AM I患者26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4月—8月收治的AM I患者2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流程护理...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AM I患者26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4月—8月收治的AM I患者2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比较2组急诊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检查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流程有利于确保AMI患者救治效果和转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流程 急救护理 急救时间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桃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1期173-175,共3页
目的了解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方法 80例急诊胸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急诊护理组与优化急诊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急诊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流程护理,优化急诊护理组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诊胸痛抢救成功率,两... 目的了解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方法 80例急诊胸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急诊护理组与优化急诊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急诊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流程护理,优化急诊护理组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诊胸痛抢救成功率,两组胸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两组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总急救时间,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优化急诊护理组的急诊胸痛抢救成功率95.0%高于常规急诊护理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 P<0.05)。护理后,优化急诊护理组胸痛程度VAS评分(1.56±0.11)分、SAS评分(21.22±2.11)分,均低于常规急诊护理组的(3.53±0.21)、(41.31±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急诊护理组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总急救时间均短于常规急诊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急诊护理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低于常规急诊护理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 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 急诊胸痛患者 抢救效果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野 孙晓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1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抢救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各39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将常规护理施行在对照组中,将急诊护理应用在研究组中。对比两组分诊... 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抢救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各39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将常规护理施行在对照组中,将急诊护理应用在研究组中。对比两组分诊时间、急救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抢救成功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结果 由分诊时间、急救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数据上显示,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较短,P <0.05。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4.87%;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9.49%。对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干预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生活质量数据可见,护理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9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抢救时间,确保治疗的及时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率 焦虑、抑郁评分 生活质量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
下载PDF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辉 《中外医疗》 2020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抢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该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便利选取88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7-12月44例为对照组,2018年1-6月44例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配...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抢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该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便利选取88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7-12月44例为对照组,2018年1-6月44例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急诊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相比,对照组44例患者中,痊愈31例、有效4例、无效9例,抢救成功率为79.55%(35/44),观察组44例患者中,痊愈3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抢救成功率为93.18%(4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2,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对照组44例患者中,出现肺炎4例、脑水肿2例、尿路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5%(9/44),观察组44例患者中肺炎1例、尿路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4%(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较常规护理方式抢救成功率更高,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优化 急诊护理 急性脑梗死 抢救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