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体外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彬 詹学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8期21-23,33,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由于它与消化道常见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密切关系,自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成功体外培养以来,对HP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就从未停止。影响HP在体外生长的因素包括:培养基、气体...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由于它与消化道常见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密切关系,自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成功体外培养以来,对HP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就从未停止。影响HP在体外生长的因素包括:培养基、气体环境、pH、温度和湿度等。本文旨在对HP体外培养的最优培养条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体外培养 最优培养条件 培养基
下载PDF
基于玉米黄浆及淀粉培养的罗耳阿太菌发酵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苗琇岩 李鸿梅 +3 位作者 魏明 赵慧 闵伟红 马艳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4-202,共9页
从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上筛选出一株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AY6657741。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其较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9℃、pH4.55、接种量7%、转速200r/min、发酵培养5.5d;较适培养基成分为:玉米淀粉35g/L、玉米黄... 从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上筛选出一株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AY6657741。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其较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9℃、pH4.55、接种量7%、转速200r/min、发酵培养5.5d;较适培养基成分为:玉米淀粉35g/L、玉米黄浆50mL/L、NaNO_33.1 g/L、KH_2PO_41.0g/L、KCI0.5g/L、MgSO_47H_2O 0.25g/L、柠檬酸1.4g/L,结果表明,在最适条件下菌株粗多糖产量达16.13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耳阿太菌 玉米黄浆 玉米淀粉 优化工艺 粗多糖
下载PDF
古尼拟青霉麦角甾醇高产液体培养条件及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岚 于士军 +3 位作者 张莹 张琛 樊美珍 李春如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3-421,共9页
以古尼拟青霉生物量和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对古尼拟青霉的高产麦角甾醇培养条件及麦角甾醇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产麦角甾醇的最适液体培养基为蔗糖4%,麸皮2%,KH2PO40.025%和NaCl0.05%;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 以古尼拟青霉生物量和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对古尼拟青霉的高产麦角甾醇培养条件及麦角甾醇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产麦角甾醇的最适液体培养基为蔗糖4%,麸皮2%,KH2PO40.025%和NaCl0.05%;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浓度为80%乙醇,液料比为200:1,提取时间为6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尼拟青霉 昆虫病原真菌 麦角甾醇 最适液体培养基 最适培养条件
原文传递
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产酶条件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敏 辛二娜 +3 位作者 王瑶 张天宝 郭继虎 杜慧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420-424,共5页
随着黄粉虫养殖规模的扩大,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黄粉虫虫蜕,而虫蜕中含有不易降解的几丁质。为缓解环境污染,实现黄粉虫养殖废弃物中虫蜕的资源化利用,以自然填埋黄粉虫虫蜕1 a的土壤为材料,采用透明圈法筛选几丁质降解菌(命名为Wn),经16... 随着黄粉虫养殖规模的扩大,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黄粉虫虫蜕,而虫蜕中含有不易降解的几丁质。为缓解环境污染,实现黄粉虫养殖废弃物中虫蜕的资源化利用,以自然填埋黄粉虫虫蜕1 a的土壤为材料,采用透明圈法筛选几丁质降解菌(命名为Wn),经16S rDNA同源进化关系鉴定种属,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下的酶活性确定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Wn为类芽孢杆菌属菌株,在以8 g/L的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装液量为1/3(50 mL/150 mL)、pH值为7.5、温度为30℃的发酵培养液中,培养96 h时的酶活性最大,为0.155 U/mL。研究结果可为黄粉虫废物利用和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虫蜕 透明圈法 几丁质降解菌 最优培养条件
下载PDF
玉米淀粉和黄浆发酵罗耳阿太菌双响应值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桂弘 李鸿梅 +1 位作者 魏明 闵伟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124,共7页
为获得罗耳阿太菌β-1,3葡聚糖酶和胞外多糖同时高产的发酵条件,以玉米淀粉和玉米黄浆作为发酵培养基的重要组分,以罗耳阿太菌β-1,3葡聚糖酶产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选择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为优化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 为获得罗耳阿太菌β-1,3葡聚糖酶和胞外多糖同时高产的发酵条件,以玉米淀粉和玉米黄浆作为发酵培养基的重要组分,以罗耳阿太菌β-1,3葡聚糖酶产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选择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为优化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进行双响应值优化,对所得结果的三维图和等高线叠加图进行分析,获得了双指标同时达到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5%、培养温度28.5℃、培养时间7.5 d、摇床转速180 r/min时,粗酶产量39.96 U/m L,多糖产量18.11 g/L,分别达到了预测值的98.96%和9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玉米黄浆 罗耳阿太菌多糖 β-1 3葡聚糖酶 双响应值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放射性土壤杆菌产可得然胶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双枝 吉武科 张彦昊 《山东食品发酵》 2010年第3期28-32,共5页
通过对本实验室保藏的一株放射性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cradiabacter发酵生产可得然胶时的氮源、碳源等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的研究,得出了菌株产可得然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6.0%,(NH4)... 通过对本实验室保藏的一株放射性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cradiabacter发酵生产可得然胶时的氮源、碳源等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的研究,得出了菌株产可得然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6.0%,(NH4)2HPO40.24%,KH2PO40.2%,MgSO4·7H2O0.1%,CaCO30.2%,营养因子浓缩液0.25%,pH7.0。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摇床转速为180rpm,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120hr。在此条件下,可得然胶产量达41.0g/L,糖胶转化率高达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得然胶 放射性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cradiabacter 最佳培养基配方 最佳培养条件
下载PDF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L-B16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宗胜 刘芳 谢宝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5-6,9,共3页
对枯草芽孢杆菌JL-B16进行平板培养,并对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和荚膜染色,获得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采用温度梯度和pH梯度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最适培养条件,绘制其40 h内的生长曲线,并对其生理生化... 对枯草芽孢杆菌JL-B16进行平板培养,并对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和荚膜染色,获得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采用温度梯度和pH梯度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最适培养条件,绘制其40 h内的生长曲线,并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JL-B16菌落为黄色,菌落边缘不平整,菌体呈杆状,革兰氏阳性,有芽孢,无荚膜;枯草芽孢杆菌JL-B16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生长pH为7.0,适宜生长pH 6.0~8.0。对枯草芽孢杆菌JL-B16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为后续系统研究枯草芽孢杆菌JL-B16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最适培养条件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宗胜 刘芳 +4 位作者 穆景利 周丽丽 黄贞胜 林静 谢宝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进行平板培养,并对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和荚膜染色,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采用温度梯度和pH梯度法测定解...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进行平板培养,并对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和荚膜染色,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采用温度梯度和pH梯度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最适培养条件,绘制其40 h内的生长曲线,并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菌落颜色为白色,菌落边缘不平整,菌体呈杆状,革兰氏阳性,有芽孢,无荚膜;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生长pH为7。[结论]对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为后续系统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及生产复合微生物菌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最适培养条件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菌株Pseudomonas sp.SG4502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合成产物PHA组分分析
9
作者 杨家鑫 徐飞宏 +2 位作者 任佳楠 李婷婷 韩雪容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10期77-82,共6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可以代替化石塑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的高分子物质。但因为PHA的生产成本较高,使其不能很好的商品化。本研究主要对具有PHA合成能力的耐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G4502的碳源、pH值、碳氮源浓度等进行培养...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可以代替化石塑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的高分子物质。但因为PHA的生产成本较高,使其不能很好的商品化。本研究主要对具有PHA合成能力的耐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G4502的碳源、pH值、碳氮源浓度等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获得其最适培养条件为45℃,pH 8.0,碳源为1%(w/v)辛酸钠,氮源为1%(w/v)尿素。并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通过三角锥瓶培养得到含有PHA的菌体,利用菌体提取物的GC-MS分析确定合成PHA的组成成分为3-羟基辛酸(3HO)和3-羟基十二烷酸(3HDD)混合聚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脂 耐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G4502 最适培养条件 PHA组分
下载PDF
海洋红酵母的液体培养
10
作者 杨铿 杨莺莺 +4 位作者 徐创文 梁晓华 陈海谊 麦晓勇 洪敏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探讨提高海洋红酵母的液体高密度培养方法。方法在摇瓶培养条件下,测定温度、pH、装液量、接种量及摇床转速对海洋红酵母BY2菌株生长的影响,进一步放大培养至50L发酵罐,在培养过程流加氨水以控制pH稳定在5.3~5.5的条件下,考察不同... 目的探讨提高海洋红酵母的液体高密度培养方法。方法在摇瓶培养条件下,测定温度、pH、装液量、接种量及摇床转速对海洋红酵母BY2菌株生长的影响,进一步放大培养至50L发酵罐,在培养过程流加氨水以控制pH稳定在5.3~5.5的条件下,考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对海洋红酵母BY2菌株发酵菌量的影响。结果摇瓶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pH 5.5,接种量8%、装液量4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200r/min,在此培养条件下,24h时菌量达到8.9×10^8 CFU/mL;扩大至50L发酵罐,葡萄糖初始浓度为40、60、80、100g/L各罐20~24h时的菌量相应达到26.6×10^8、29.5×10^8、47.8×10^8、66.8×10^8 CFU/mL。结论提高初始葡萄糖浓度,流加氨水稳定发酵过程的pH,可以显著提高BY2菌株的发酵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红酵母 液体培养 最适条件 葡萄糖初始浓度 控制pH
原文传递
黏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宁 马秋刚 +2 位作者 计成 关舒 牛天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研究对一株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B1活性的黏细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化的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酵母粉7 g/L、CaCl2.2H2O为1 g/L、MgSO4.7H2O为0.5 g/L、VB12为750μg/L;并确定其... 本研究对一株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B1活性的黏细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化的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酵母粉7 g/L、CaCl2.2H2O为1 g/L、MgSO4.7H2O为0.5 g/L、VB12为750μg/L;并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5、接种量20%、发酵时间50 h、发酵温度30℃。在上述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下,该菌株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为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解毒酶 条件优化 橙红色黏球菌
原文传递
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任丽丽 李玉玺 陈阳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中国的土壤存在既富含钾又缺钾的现象,钾肥大量依赖于进口。硅酸盐细菌能分解土壤中的云母、长石等硅酸盐矿物,释放出钾、磷等元素,将难溶性钾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钾,促进植物吸收和生长,此外,还能促进植物根部有益微生物繁... 中国的土壤存在既富含钾又缺钾的现象,钾肥大量依赖于进口。硅酸盐细菌能分解土壤中的云母、长石等硅酸盐矿物,释放出钾、磷等元素,将难溶性钾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钾,促进植物吸收和生长,此外,还能促进植物根部有益微生物繁殖,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文中从硅酸盐细菌解钾效果及最适条件研究、解钾作用机理研究和问题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提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解钾机理 最适条件 前景展望
下载PDF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俊江 宋圆圆 +4 位作者 刘雁滨 郭延凯 张伟宏 赵蕊 廉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3-83,共11页
针对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过程普遍存在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考察了4种水溶性醌类介体(α-AQS,AQS,1,5-AQDS和AQDS)对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过程的加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对硒纳米颗粒的Z... 针对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过程普遍存在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考察了4种水溶性醌类介体(α-AQS,AQS,1,5-AQDS和AQDS)对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过程的加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对硒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醌类介体都加速了亚硒酸盐的还原,其中,AQDS的加速效果最显著;在pH值为8.0,温度为30℃,AQDS浓度为0.2mmol/L条件下,48h时亚硒酸盐的转化率达到100%;加入AQDS后会生成更大尺寸的硒纳米颗粒,并可能使硒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的有机物质成分及含量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修复亚硒酸盐污染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奥奈达希瓦氏菌 亚硒酸盐 硒纳米颗粒 条件优化 氧化还原介体
下载PDF
土生假丝酵母条件优化产类可可脂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健 董欣荣 +3 位作者 曾实 赵斌 王建勇 许伟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35,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 ,得出土生假丝酵母产类可可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 :接种量 3 0ml;温度2 6℃ ;pH值 5 5;C/N比 60 ;培养时间 4d ;氮源为蛋白胨 ;碳源为蔗糖 (麦芽糖 ) ;铁元素 :FeSO4 ·7H2 O+FeCl3·6H2 O ,0 0 0 1g/l;ZnSO4 ·... 通过正交实验 ,得出土生假丝酵母产类可可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 :接种量 3 0ml;温度2 6℃ ;pH值 5 5;C/N比 60 ;培养时间 4d ;氮源为蛋白胨 ;碳源为蔗糖 (麦芽糖 ) ;铁元素 :FeSO4 ·7H2 O+FeCl3·6H2 O ,0 0 0 1g/l;ZnSO4 ·7H2 ) ,0 0 0 0 1g/l;MnSO4 ·4H2 O ,0 0 0 0 8;MgSO4 ·7H2 O ,1g/l;油酸 0 1g/l。在该条件下 ,土生假丝酵母的CBE得率为 10 2 % ,油脂系数为 5 6,其二位不饱和脂肪酸为93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生假丝酵母 类可可脂 培养条件 优化 生产菌
下载PDF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除虫菊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群 温鹏飞 +3 位作者 雷嘉敏 崔蕾 李琰 张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162,共6页
以MS、ER、MG-5、B5、H、1/2MS、M9、NT及White为基本培养基,分析不同类型培养基对除虫菊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接种量、培养时间、pH、碳源、蔗糖质量浓度、不同蔗糖和葡萄糖组合以及光照条件试验,探讨除虫菊细胞生长... 以MS、ER、MG-5、B5、H、1/2MS、M9、NT及White为基本培养基,分析不同类型培养基对除虫菊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接种量、培养时间、pH、碳源、蔗糖质量浓度、不同蔗糖和葡萄糖组合以及光照条件试验,探讨除虫菊细胞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合除虫菊悬浮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细胞接种量为8-12g/L、培养时间为20-25d,pH为5.8,采用自然散射光,单独使用蔗糖作为碳源时,质量浓度为30-40g/L有利于除虫菊细胞的生长。以蔗糖作为碳源时,添加25%的葡萄糖,除虫菊细胞的增长量可以提高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 组织培养 悬浮细胞 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PDF
脂肪酶产生菌Aspergillus sp. FS132产酶条件的初步优化及其18S rRNA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丽清 施碧红 +2 位作者 周晓兰 曾琦 施巧琴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5,共5页
从新疆火焰山口土样中分离的一株脂肪酶产生菌FS132,菌落形态表明为霉菌。对其产酶条件的初步优化表明,产酶的最适培养时间为45h,培养基最适初始pH 7.0,最适培养温度36℃,最适摇瓶空气量25mL/250mL锥形瓶。为进一步鉴定该菌株,克隆测定... 从新疆火焰山口土样中分离的一株脂肪酶产生菌FS132,菌落形态表明为霉菌。对其产酶条件的初步优化表明,产酶的最适培养时间为45h,培养基最适初始pH 7.0,最适培养温度36℃,最适摇瓶空气量25mL/250mL锥形瓶。为进一步鉴定该菌株,克隆测定了该菌18S rRNA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已报道的Aspergillus tamarii具有最紧密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sp.FS132 脂肪酶 18S RRNA 进化树分析 产酶条件优化
下载PDF
秸杆栽培食用菌拮抗菌株的鉴定及混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金国 卢伟东 +1 位作者 徐丽丽 郭立忠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
从海洋泥样和食用菌发酵料中分离出了32个菌株,从中筛选出了既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又具有对青霉(Penicillium spp)、木霉(Trichoderma spp.)、根霉(Rhizopus)、曲霉(Aspergillus spp)、毛霉(Mucro)较强拮抗能力的W-4、W-10、N-14三... 从海洋泥样和食用菌发酵料中分离出了32个菌株,从中筛选出了既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又具有对青霉(Penicillium spp)、木霉(Trichoderma spp.)、根霉(Rhizopus)、曲霉(Aspergillus spp)、毛霉(Mucro)较强拮抗能力的W-4、W-10、N-14三个菌株。经鉴定W-4、W-10分别属于放线菌中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flavescens)和石灰壤诺卡氏菌(Nocardia calcarea),N-14属于细菌中的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通过正交试验对上述3个菌株混合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在温度35℃、时间36h、pH7.5、装液量60ml/250ml时为最适发酵条件。在此条件下3个菌株混合发酵液纤维素酶活力仍然很高。同时混合发酵液对青霉、曲霉、毛霉、木霉、根霉的拮抗能力分别为单菌株发酵液的1.79倍、1.36倍、1.29倍、1.04倍、1.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活性 霉菌 拮抗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桦剥管孔菌液体发酵环境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丽华 田雪梅 +3 位作者 毕旺华 梁大勇 王银平 宋爱荣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9,共3页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自然条件下,发酵6d时,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最高(2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剥管孔菌 液体培养 培养基装量 接种量 培养基初始pH
下载PDF
养殖水体1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曲寅 张涵 +2 位作者 张艳昕 章晓栋 沈文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0-65,共6页
从中华鳖高密度养殖水体中筛选出降亚硝酸盐氮的有益菌,分析其最适发酵条件及脱氮特征.通过定性显色反应从高密度养殖水体筛选出1株降亚硝酸盐氮菌.通过16S rDNA序列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亚... 从中华鳖高密度养殖水体中筛选出降亚硝酸盐氮的有益菌,分析其最适发酵条件及脱氮特征.通过定性显色反应从高密度养殖水体筛选出1株降亚硝酸盐氮菌.通过16S rDNA序列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S、nirK进行扩增,结果表明该菌为nirS+,nirK-菌.对筛选出的菌进行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以亚硝酸盐为氮源,柠檬酸钠为碳源,肺炎克雷伯菌在初始氮浓度为80 mg/L,碳氮比为10,温度为35℃,pH为6~7的条件下,生长状态良好,且能高效利用亚硝酸盐氮.为研究该菌脱氮效果,将菌液添加到亚硝酸盐氮浓度为5 mg/L的养殖污水,菌浓度为105 CFU/mL,第2天及第5天实验组亚硝酸盐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筛选获得的肺炎克雷伯菌能有效降低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菌 肺炎克雷伯菌 亚硝酸盐氮 最适培养条件 脱氮特征
下载PDF
蘑菇科三种大型真菌最佳培养条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术荣 郭富宽 常明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6-140,共5页
以粉褶白环蘑、大根白环蘑、大肥蘑菇为试材,将菌种利用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pH和温度培养,明确3种蘑菇菌丝生长的培养特性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3种蘑菇的最适氮源均为酵母膏,最适无机盐均为磷酸盐,对麦芽糖、蔗糖、可溶性淀... 以粉褶白环蘑、大根白环蘑、大肥蘑菇为试材,将菌种利用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pH和温度培养,明确3种蘑菇菌丝生长的培养特性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3种蘑菇的最适氮源均为酵母膏,最适无机盐均为磷酸盐,对麦芽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等多糖碳源有不同的喜好,对pH要求虽不同,但主要喜中性或弱酸性;最适温度25~30℃。该研究为蘑菇类食用菌栽培驯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褶白环蘑 大肥蘑菇 大根白环蘑 最佳培养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