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实现光学隐身的卫星构型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冬骏 张占月 +1 位作者 赵程亮 刘瑶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6,72,共7页
目前对地球同步轨道(GEO)空间目标的探测和识别,主要依赖光学监视系统接收其反射的太阳光线.鉴于可见光反射原理,和空间目标可见光反射特性计算模型,提出光学隐身卫星设计策略,分别对卫星平台构型、太阳能帆板、半球形遮光罩进行设计,... 目前对地球同步轨道(GEO)空间目标的探测和识别,主要依赖光学监视系统接收其反射的太阳光线.鉴于可见光反射原理,和空间目标可见光反射特性计算模型,提出光学隐身卫星设计策略,分别对卫星平台构型、太阳能帆板、半球形遮光罩进行设计,对整星外形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提出分布式卫星的构想.结果表明,该卫星构型光学横截面积峰值达到0.082 m^2,该构型设计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不易被光学监视系统探测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技术 光学隐身 外形设计
下载PDF
关于四透镜近轴光学隐身区域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晨阳 陈柏良 +1 位作者 何新 杨俊波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0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完美控制光的传播行为一直是研究人员的不懈追求目标,其中光学隐身格外引人关注。光学隐身包括红外波段隐身、可见波段隐身和紫外波段隐身,对工作在光学波段的各种侦察手段形成严峻考验,对未来的光电对抗及变革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 完美控制光的传播行为一直是研究人员的不懈追求目标,其中光学隐身格外引人关注。光学隐身包括红外波段隐身、可见波段隐身和紫外波段隐身,对工作在光学波段的各种侦察手段形成严峻考验,对未来的光电对抗及变革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简单四透镜搭建的近轴光学隐身装置进行讨论,并对隐身区域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发现四透镜轴光隐身装置可以实现较好的光学隐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隐身 四透镜 近轴光学
下载PDF
光电侦察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以华 董骁 《信息对抗技术》 2023年第4期53-69,共17页
随着光场多维度调控、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和新型材料等技术的进步,传统光电侦察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日益智能和复杂的信息域作战中仍需提升探测精度、信息获取维度和可靠性。分析了光场的多维物理量在光电侦察中的作用机... 随着光场多维度调控、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和新型材料等技术的进步,传统光电侦察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日益智能和复杂的信息域作战中仍需提升探测精度、信息获取维度和可靠性。分析了光场的多维物理量在光电侦察中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光电侦察中光场调控的发展现状,归纳了振幅、传输方向、频率、相位和相干性等物理量的调控能力,分析了典型光电器件在光场调控中的作用;综述了光电侦察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光电侦察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光电侦察在人工智能赋能、集成化、全光波段动态侦察和主动多光谱探测模式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侦察 光电对抗 光场调控 激光对抗 光学隐身
下载PDF
基于码移键控-光码分多址技术的光隐匿通信系统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华涛 蒲涛 +3 位作者 方涛 陈寅芳 郑吉林 赵继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5-59,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光隐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码移键控-光码分多址(CSK-OCDMA)技术的光隐匿通信方案,搭建了2.5Gb/s的实验系统。实验装置中采用低成本的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作为隐匿光源,宿主光源采用贴近波分复用(WDM)光网络实际... 为进一步提高光隐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码移键控-光码分多址(CSK-OCDMA)技术的光隐匿通信方案,搭建了2.5Gb/s的实验系统。实验装置中采用低成本的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作为隐匿光源,宿主光源采用贴近波分复用(WDM)光网络实际的光波长转换板(OTU)。实验结果表明,隐匿信道可实现背靠背无误码传输,且隐匿信道的引入对宿主信道接收机灵敏度的影响仅为0.1dBm。在保证隐匿信道无误码传输的情况下,宿主与隐匿信号功率差最大可以达24.6dBm。加入前向纠错设备(FEC)后,实现了光隐匿通信系统100km无误码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隐匿 码移键控 偏振调制器
原文传递
基于时空信息的自适应数字伪装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霍一博 张静 +1 位作者 杜晓辉 邓皓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37,共6页
针对自适应伪装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以可变视角及动态环境场景为前提,采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伪装目标的自适应隐身。在数码迷彩设计思想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多步骤的自适应数字伪装技术,通过从每帧图像上提取环境信息,利... 针对自适应伪装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以可变视角及动态环境场景为前提,采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伪装目标的自适应隐身。在数码迷彩设计思想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多步骤的自适应数字伪装技术,通过从每帧图像上提取环境信息,利用颜色丰富度指标和k均值聚类算法提取主要颜色信息,使用基于贪婪流动场的迭代算法获取随机数码纹理,最后将颜色信息和纹理信息融合作为该帧图像的伪装。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伪装目标静止和运动过程有良好的伪装效果。这项研究对于自然探索、娱乐生活、潜伏侦查、国家安防和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迷彩 数字伪装 光学隐身 图像处理
下载PDF
阻燃型伪装降温发泡材料技术研究
6
作者 费逸伟 佟丽萍 +4 位作者 李争鸣 马晓宇 李广平 梁国宏 张子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2938-2941,共4页
系统研究了伪装发泡材料的配方技术及其阻燃性能,结果显示伪装颜色在可见光波段与绿色植物相吻合,黄土色和深绿色光谱反射率符合伪装技术要求;加黑色或白色颜料能改变体系的亮度和饱和度,而且把黑色颜料加到黄色颜料中,体系色调有... 系统研究了伪装发泡材料的配方技术及其阻燃性能,结果显示伪装颜色在可见光波段与绿色植物相吻合,黄土色和深绿色光谱反射率符合伪装技术要求;加黑色或白色颜料能改变体系的亮度和饱和度,而且把黑色颜料加到黄色颜料中,体系色调有变绿的趋势;将伪装颜料与复合阻燃剂配合使用均匀发泡,可获得阻燃性能良好的伪装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发泡材料 光学隐身 伪装颜色 配方技术
下载PDF
大蓝闪蝶翅鳞微纳结构的光学隐身特性研究
7
作者 王龙 汪刘应 +4 位作者 刘顾 阳能军 葛超群 许可俊 王伟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6-1932,共7页
为了探究大蓝闪蝶翅鳞的光学功能特性及其仿生应用潜力,对其进行了响应性光学性能测试与微观结构表征,并构建了翅鳞的可视化仿生模型,进而揭示了大蓝闪蝶翅鳞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响应功能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及影响规... 为了探究大蓝闪蝶翅鳞的光学功能特性及其仿生应用潜力,对其进行了响应性光学性能测试与微观结构表征,并构建了翅鳞的可视化仿生模型,进而揭示了大蓝闪蝶翅鳞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响应功能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及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该蝶翅上下两层鳞片具有周期性精细结构,脊结构分别被几丁质片层堆叠成梳齿状堆栈结构与塔状光栅结构,瑞利散射、多层膜干涉、光子禁带等光学效应协同作用赋予它对外部环境介质填充、光照入射角度等因素变化具有敏感的变色响应特征,并在近红外波段兼容有反射率可调特性。大蓝闪蝶翅鳞具有的独特光学特性可为自适应变色变发射率仿生隐身功能材料与元器件的研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材料 大蓝闪蝶 翅鳞 微纳结构 光学隐身
原文传递
光电复合隐身涂料的实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崔方 沈卫东 +1 位作者 张振邦 王培文 《红外》 CAS 2006年第6期21-24,共4页
本文简述了可见光、激光、红外隐身涂料的作用机理,并从材料学角度详细讨论了如何使三者相互兼容构成光电复合隐身涂料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国外光电隐身复合涂料的最新进展情况.
关键词 光电复合隐身 涂料 兼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