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及其意义
1
作者 雷红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近代形而上学因其内在的矛盾 ,陷入背离科学精神的独断论、否弃人文精神的片面理性 ,导致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在研究对象上 ,由抽象思辨的理性王国转向具体现实的生活世界 ;在研究方式上 ,由主客分立的科学型思维方式转向主客统一的... 近代形而上学因其内在的矛盾 ,陷入背离科学精神的独断论、否弃人文精神的片面理性 ,导致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在研究对象上 ,由抽象思辨的理性王国转向具体现实的生活世界 ;在研究方式上 ,由主客分立的科学型思维方式转向主客统一的人文型思维方式 ;在研究目标上 ,由追寻终极不变的绝对真理转向确立多元开放的相对的哲学观。笔者通过对转型的原因与意义的分析 ,揭示现代形而上学与近代乃至传统形而上学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转型 理性王国 生活世界 主客分立 主客统一
下载PDF
西方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及其意义
2
作者 雷红霞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61-64,共4页
近代形而上学因其内在的矛盾,陷入背离科学精神的独断论、否弃人文精神的片面理性,导致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在研究对象上,由抽象思辨的理性王国转向具体现实的生活世界;研究方式上.由主客分立的科学型思维方式转向主客统一的人... 近代形而上学因其内在的矛盾,陷入背离科学精神的独断论、否弃人文精神的片面理性,导致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在研究对象上,由抽象思辨的理性王国转向具体现实的生活世界;研究方式上.由主客分立的科学型思维方式转向主客统一的人文型思维方式;研究目标上,由追寻终极不变的绝对真理转向确立多元开放的相对的哲学观。本文通过转型的原因与意义的分析,揭示现代形而上学与近代乃至传统形而上学的差异,阐明形而上学在现当代哲学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转型 理性王国 生活世界 主客分立 主客统一
下载PDF
主客体关系的对立与融通——诠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忠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00-105,共6页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早期,吉登斯对以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等为代表的传统社会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廓清它们在主客体问题上存在的偏差。在此基础上,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地重建,提出了著名的结构化理论。结构...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早期,吉登斯对以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等为代表的传统社会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廓清它们在主客体问题上存在的偏差。在此基础上,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地重建,提出了著名的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理论主张,主体与客体之间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社会结构赋予行动所必须的规则与资源的同时,自身又必须通过行动才能得到再生产。从社会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结构化理论在解决主体与客体、宏观与微观、共时与历时等范畴之间的张力方面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与融通 主客体关系 结构化理论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一种辩证融合的哲学境界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玉飞 《理论界》 2019年第4期30-37,共8页
自古希腊柏拉图确立对于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区分以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便沿袭柏拉图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路径进发,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达到主客分离的极致而实现了唯心的主客本体统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企图穷尽一切存在者存在的永恒本质... 自古希腊柏拉图确立对于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区分以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便沿袭柏拉图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路径进发,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达到主客分离的极致而实现了唯心的主客本体统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企图穷尽一切存在者存在的永恒本质,必然舍弃现实的生活世界,进而成为一种纯粹逻辑的精神理念哲学。而中国哲学以内在超越之路从现象世界探寻超验境域与自由境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由老庄之道的原始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生发为陆王心学未经主客对立的主客统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追求人与天地万物融合贯通的天地境界,天人合一的澄明之境既是万有融合,又是有限与无限的包容,更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作为传统形而上学自身辩证否定的历程,哲学应辩证地融合中西传统形而上学,一种可能的尝试便是以"人在世界之中"的源始亲近关系,历经"物之聚集"与"人的诗意栖居"的澄明之路,到达天地共生、万有贯通的天人合一自由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形而上学 主客对立 天人合一 万物融合
原文传递
莱昂先生的被颠覆之路——论安吉拉·卡特的《莱昂先生的求婚》 被引量:1
5
作者 平原春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9期233-234,共2页
本文分析了安吉拉.卡特的《莱昂先生的求婚》,从男性主体位置的消解、女性反客为主、主体与客体转换三方面解读文本,揭示父权制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卡特颠覆了传统的主体/客体的模式,进而颠覆男性的主体位置并建立女性自己的主体地位... 本文分析了安吉拉.卡特的《莱昂先生的求婚》,从男性主体位置的消解、女性反客为主、主体与客体转换三方面解读文本,揭示父权制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卡特颠覆了传统的主体/客体的模式,进而颠覆男性的主体位置并建立女性自己的主体地位,终极目的是男女二元对立的消解,两性平等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男女二元对立 主体 客体
下载PDF
揭秘与超越的二重奏——布迪厄的治学目标
6
作者 李全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3,共6页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治学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思想理论的一条途径。揭示社会生活的隐秘和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是他的两大治学目标,这两大目标是内在统一的。布迪厄在其学术活动中为这两大目标做了积极的实践,特别是体现...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治学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思想理论的一条途径。揭示社会生活的隐秘和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是他的两大治学目标,这两大目标是内在统一的。布迪厄在其学术活动中为这两大目标做了积极的实践,特别是体现在他的"场域"和"惯习"两个概念中。尽管布迪厄摆脱不了结构主义的影响,但其学术创见和理论贡献却不容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治学目标 社会隐秘 主客观二元对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