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200
1
作者 林珮 姜辉 郑朱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1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对手术室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提高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手术患者275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2月—2018年1月的手术患者282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对手术室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提高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手术患者275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2月—2018年1月的手术患者28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采取PDCA循环管理联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0.71%,对照组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59,P=0.017)。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消毒隔离、护理质量安全总分分别为(27.47±1.28)、(18.37±1.10)、(27.17±1.85)、(18.79±1.75)、(91.84±3.3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17±1.37)、(16.14±1.96)、(25.34±1.73)、(16.21±1.16)、(82.68±3.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83、16.611、12.051、20.455、32.777;P<0.01)。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PDCA 细节护理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预防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31
2
作者 余文静 肖瑶 +1 位作者 胡娟娟 高兴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9-594,共6页
目的遴选并获取国内外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PubMed、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数据库、围... 目的遴选并获取国内外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PubMed、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数据库、围手术注册护士协会指南库、护理及相关健康领域文献积累索引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网站、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指南库、中国指南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内关于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08月29日。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6篇、最佳实践信息册1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证据包括术前评估、体温监测技术、术前干预措施、术中干预措施、术后干预措施和质量管理,共30条。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定期接受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相关知识培训,并使用科学的工具进行风险评估。证据应用人员需结合医院特点和临床环境,有针对性的选择最佳证据,以降低手术患者非计划性低体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围手术期 体温变化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5
3
作者 钱玉秀 何金爱 +1 位作者 侯利环 陈伟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4-855,共2页
目的了解术前访视在临床中的实际运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围绕临床开展术前访视可能遇到的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在国内20家三甲医院手术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术前访视的作用虽然得到手术室护士认同,但在目前条件下开展术前访视有困... 目的了解术前访视在临床中的实际运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围绕临床开展术前访视可能遇到的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在国内20家三甲医院手术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术前访视的作用虽然得到手术室护士认同,但在目前条件下开展术前访视有困难,质量缺乏保证,实际开展的比较少。必须对术前访视护士进行包括人际沟通、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等专门知识的培训,让具备有专职护士资质的人担当。43.3%的人认为术前访视有可能会给患者造成负面影响。结论目前术前访视开展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良好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手术前护理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手术室的风险管理现状 被引量:97
4
作者 魏革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3-835,共3页
外科是医疗行业中最具"高科技、高风险、高难度"特征的专业.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主要场所,风险无处不在,且后果严重[1];因此,手术室风险管理是外科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手术室 风险管理 外科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83
5
作者 肖瑶 杨慧 +2 位作者 胡娟娟 余文静 高兴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2-1307,共6页
目的将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 目的将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订行动策略。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认知水平、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室护士对质量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10~100(40.03±13.55)分和65~100(85.12±9.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分别为47.83%和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佳证据应用前,手术室护士对审查指标17的执行率为98.55%、审查指标16的执行率为76.81%,其余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在50%以下;最佳证据应用后,审查指标1~9、11~15、18的执行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集束化预防低体温策略在成人择期手术患者中应用后,可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执行依从性,并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体温变化 循证护理学 手术室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67
6
作者 侯美凤 江利秋 陈云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67,共2页
通过对本科342名手术室护士调查,了解本院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状况后制定并实施较完善的防护措施即手术中对锐利器械要正确摆放及传递;合理处理用后的利器;加强年轻护士业务知识培训,熟悉工作程序;利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并建立医护人员... 通过对本科342名手术室护士调查,了解本院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状况后制定并实施较完善的防护措施即手术中对锐利器械要正确摆放及传递;合理处理用后的利器;加强年轻护士业务知识培训,熟悉工作程序;利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并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通过1年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后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器损伤 手术室 护士
原文传递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 被引量:67
7
作者 周阳 李映兰 郑悦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7-739,共3页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锐器伤现状和职业安全意识,探讨职业安全管理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43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伤经历及相关问题的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80.2%的手术室护士对已知病人有血源性传播疾病时,能做到严格按标准隔离...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锐器伤现状和职业安全意识,探讨职业安全管理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43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伤经历及相关问题的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80.2%的手术室护士对已知病人有血源性传播疾病时,能做到严格按标准隔离方式进行隔离,但对于未检出和未做血源性传播疾病检查的病人,仅50.6%的护士能够把他们当作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病人来进行防护。84.1%的被调查护士在1年内发生过手术用锐器刺伤,87.9%的被调查护士发生过普通锐器伤,64.9%的护士做器械护士时被刺伤,56.3%的护士在清洗料理器械时被刺伤过。锐器使用中,88.8%的护士能很好的将针头、刀片缝针等锐器丢入专门容器,仅有36.4%的护士术中能很好的用专用容器传递锐利器械。结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规范化锐器使用率低,标准预防教育有待加强。应该健全职业安全制度,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手术室 针刺伤 标准预防
原文传递
预防成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63
8
作者 刘晓黎 王泠 +1 位作者 魏彦姝 吴晓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64-1570,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预防成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国际指南网、医脉通、British Medica...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预防成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国际指南网、医脉通、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Library、PubMed、CINAHL、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美国压力性损伤咨询小组官网、美国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协会、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等网站的相关指南、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2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不同类型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12篇。结合临床专家判断,总结了27条预防成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证据,包括风险评估、皮肤和组织评估、体位管理、患者交接、体温管理及教育和培训等。结论应结合证据形成多科室联合和多学科合作的预防方案。在证据转化时,结合医院特点和临床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证据,规范患者管理,以降低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围手术期护理 压力性损伤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实践能力 被引量:59
9
作者 潘丽芬 谭淑芳 梁安靖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对骨科手术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要点为:①邀请专科主任、医生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专科理论及前沿知识授课,并与手术护士一起术前访视患者,讨论病例;②...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对骨科手术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要点为:①邀请专科主任、医生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专科理论及前沿知识授课,并与手术护士一起术前访视患者,讨论病例;②由手术医生讲解、示范各种骨科外来器械、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并指导实物训练;③医护配合模拟摆置手术患者的体位并演练;④由骨科手术护理组长以教学查房形式,讲授和示教手术配合的要点、专科特殊器械及仪器的正确使用与保养等。经过医护合作培训,手术护士专科知识考核成绩、对专科仪器尤其是外来器械的操作使用能力显著提高,医生对护理配合工作满意度从82%上升至95%。认为医护合作培训拓宽了手术护士专科知识面,提高了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是提高骨科手术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在职培训 医院 骨科 手术室
原文传递
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10
作者 王琼琼 韩飞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1期2587-2590,共4页
目的 探讨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BL)在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在乐清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实习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护... 目的 探讨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BL)在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在乐清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实习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护生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教学评价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比较.结果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生CTDI-CV总分、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学习效果,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手术室 临床实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 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
原文传递
6 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1
作者 徐宇红 戴小明 +2 位作者 李小娜 江丽华 孙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7-929,共3页
目的应用6Sigma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进行管理。方法组建6Sigma项目团队,寻找评估改进空间,分析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优化手术器械清洗、灭菌流程,制订控制方案,并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对象应用6Sigma管理模式前、后进行分... 目的应用6Sigma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进行管理。方法组建6Sigma项目团队,寻找评估改进空间,分析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优化手术器械清洗、灭菌流程,制订控制方案,并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对象应用6Sigma管理模式前、后进行分层调查。结果改进后手术室器械更换、遗失损耗、锐器伤发生率指标显著低于改进前(均P<0.05),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包合格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进前(均P<0.01)。结论应用6Sigma管理模式能使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更专业,医疗、护理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和管理 外科器械 手术室 中心供应室 医院
原文传递
压疮风险预警系统在胸腰段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8
12
作者 李温霞 孙静 +5 位作者 李育红 尹红梅 刘宁 樊孝文 高延征 陈书连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讨压疮风险预警系统在胸腰段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6例,女44... 目的探讨压疮风险预警系统在胸腰段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45-80岁[(59.2±7.2)岁]。60例采用压疮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护理(预警组),60例使用纸质评估表进行压疮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用时、压疮预防措施执行得分及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预警组压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用时分别为(⑵.5±9.0)min和(11.3±2.0)min(P<0.01),压疮预防措施执行得分分别为(85.9±3.8)分和(96.0±2.2)分(P<0.01)。对照组和预警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25%(15/60)和3%(2/60)(P<0.01)。对照组术前、术后6,24,48,72hVAS分别为(7.3±1.3)分、(3.7±1.1)分、(3.2±0.9)分、(2.4±1.0)分、(2.3±0.8)分,预警组分别为(7.4±1.3)分、(2.9±0.7)分、(2.4±0.7)分、(1.8±0.7)分、(1.6±0.8)分,两组术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48,72h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满意度得分为(94.6±1.4)分,预警组满意度得分为(98.3±1.1)分(P<0.01).结论对于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的患者,压疮风险预警系统使用方便,可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手术室 脊柱骨折 风险预警系统
原文传递
物流机器人在手术室高值耗材配送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5
13
作者 高兴莲 苏法安 +3 位作者 谭小珏 余文静 杨千贺 黄国艺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物流机器人配送方法在手术室二级库房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物流机器人进行临床应用实验,评价指标包括单点配送实验时,物流机器人平均时间/趟、运送物品差错率、替代配送员工作量/台、漏账发生率、避开... 目的探讨采用物流机器人配送方法在手术室二级库房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物流机器人进行临床应用实验,评价指标包括单点配送实验时,物流机器人平均时间/趟、运送物品差错率、替代配送员工作量/台、漏账发生率、避开人百分率、避开障碍物百分率、迷失路线次数、操作反应速度;与人工对比实验时,比较取货时间、送货时间、核查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物流机器人单点配送实验422次运行记录数据显示:每趟平均时间为1.75 min,每台可替代3~4名配送员的工作量;420次避开人;414次避开障碍物;13次迷失路线;419次操作反应在正常速度;与人工对比结果显示,取货时间,P>0.05;送货时间和核对时间,P<0.01,机器人配送时间优于人工配送。结论应用物流机器人配送手术室高值耗材能有效缩短耗材申领时间且配送精准、信息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机器人 物流配送 耗材管理
原文传递
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1
14
作者 张圣洁 李杨 +2 位作者 周力 蒲霞 袁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了解现状,探讨原因、影响因素,找出解决方法,以预防疲劳的进一步恶化,防止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方法运用FAI疲劳评定量表对北京两所医院的9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了解现状,探讨原因、影响因素,找出解决方法,以预防疲劳的进一步恶化,防止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方法运用FAI疲劳评定量表对北京两所医院的9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室以女性为主,有疲劳者占85.26%。有疲劳的手术室护士较无疲劳者疲劳程度严重,且具有明显的情境特异性。结论疲劳在手术室护士中普遍存在,年龄及情绪可影响疲劳,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环境、进行快乐有意义的事情、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可减轻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 手术室 护士
原文传递
责任制分组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2
15
作者 陈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 探讨责任制分组管理对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2013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中心手术部开始实施责任制分组管理改进,改进前(2011年8月—2013年7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2013年9月—2016年8月)采用责... 目的 探讨责任制分组管理对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2013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中心手术部开始实施责任制分组管理改进,改进前(2011年8月—2013年7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2013年9月—2016年8月)采用责任制分组管理模式.比较改进前后医疗器械卫生合格率、器械使用合格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质量水平、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满意度及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改进后医疗器械卫生合格率、器械使用合格率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手术室护士的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消毒隔离、物品管理以及病志书写技能评分均高于改进前(P〈0.05);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 责任制分组管理能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责任分组 护理管理质量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其防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6
作者 唐韧冰 杜美华 陆叶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5-1067,共3页
目前,电外科设备、激光及超声等工具因具有快速止血、出血少、可防止细菌感染、患者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在手术中广泛运用。但电外科设备、激光高温烧灼组织所产生的烟雾给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了危害。手术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不但能... 目前,电外科设备、激光及超声等工具因具有快速止血、出血少、可防止细菌感染、患者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在手术中广泛运用。但电外科设备、激光高温烧灼组织所产生的烟雾给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了危害。手术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不但能引起工作人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上呼吸道刺激,长期接触还可对机体造成持续性的危害(致癌、致畸、生育力下降等)。因手术烟雾没有典型的快速致病效应,其危害常常被忽视,本文就其成分、危害以及防护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电外科手术 烟雾 防护装置
原文传递
美国对手术室烟雾的管理和防范 被引量:39
17
作者 周青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0-1082,共3页
介绍美国近年来对手术室烟雾的认知及防范措施。美国对手术室烟雾的危害极其重视,美国手术室护士联合会和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署正在不断地努力,制定相关规范,提出保护措施,要求使用有效的排烟设备,并认为加强手术团队的教育和积极... 介绍美国近年来对手术室烟雾的认知及防范措施。美国对手术室烟雾的危害极其重视,美国手术室护士联合会和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署正在不断地努力,制定相关规范,提出保护措施,要求使用有效的排烟设备,并认为加强手术团队的教育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危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烟雾 防护装置 标准预防
原文传递
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岳娜 李娜 +2 位作者 淡延红 田芬莉 任建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8-980,共3页
目的建立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科学管理。方法根据医院护理部2009年护士考核标准框架,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将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各级各类人员及各班组的职责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制作了手术室护士绩效考... 目的建立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科学管理。方法根据医院护理部2009年护士考核标准框架,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将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各级各类人员及各班组的职责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制作了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并比较2010年1月初次考评及2010年12月末次考评的结果。结果对手术室护理人员2010年1月、12月两次考评结果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绩效考核总分、技术水平及理论水平得分两次考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手术医生、患者的满意率也均有提升。结论新的绩效评价考核方法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人员管理 医院
原文传递
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37
19
作者 钱文静 王维 钱蒨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调查全国医院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为改进和完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全国513所医院的手术室设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手术室设备管理现状两... 目的调查全国医院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为改进和完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全国513所医院的手术室设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手术室设备管理现状两部分内容。结果调查的513所医院中,269所(52.44%)医院无设备效益评价,220所(42.88%)医院对闲置设备无管理制度;162所(31.58%)医院手术室护士未参加新设备使用前的培训,400所(77.97%)医院尚存在厂家跟台指导;205所(39.96%)医院设备超出说明书使用寿命,161所(31.38%)医院设备使用过程无记录,192所(37.43%)医院无日常定期维护专职人员;仅50所(9.75%)医院全部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273所(53.22%)医院无设备追溯管理。不同医院级别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效益评价管理、使用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维护管理、追溯管理6个维度均有影响(P<0.05)。手术室规模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化管理、维护管理4个维度有影响(P<0.05)。结论各医院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化管理及追溯管理不完善,缺乏设备使用的专业培训及预防性维护,各医院需结合不同医疗需求,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手术室医疗设备的管理,确保手术过程顺利及手术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医疗设备 设备安全性 管理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访视手术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36
20
作者 金雪梅 温湘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8-839,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术前、术后访视工作中潜在的护患纠纷问题和防范对策,以提高访视质量,防止和减少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580例手术患者访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发生纠纷的环节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并落实。...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术前、术后访视工作中潜在的护患纠纷问题和防范对策,以提高访视质量,防止和减少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580例手术患者访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发生纠纷的环节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并落实。结果有效地提高了访视质量,防范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提高对访视的认识,规范访视流程,增强法律意识,并配备有良好沟通能力的访视专职护士,能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手术前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