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中期至民国蔚县地方演剧活动管窥——以202条戏楼墨记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刘秋根
赵公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6-144,共9页
从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135年间,蔚州本地以及来自大同府、张家口、京师、直隶中部等地的126个作为商业主体的戏班,为了维持生计以及实现盈利甚至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蔚州56个村庄演出了324个以战争主题居多的...
从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135年间,蔚州本地以及来自大同府、张家口、京师、直隶中部等地的126个作为商业主体的戏班,为了维持生计以及实现盈利甚至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蔚州56个村庄演出了324个以战争主题居多的戏曲剧目,其中既有本地的社火、秧歌、道情,又有河北梆子和北路梆子。作为早期影响因子之一,从事长途贸易的山西商人之中的部分群体的经营及其商业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西同乡戏班的在外演出活动以及梆子戏在异地的传播;最晚清代中期以来,在蔚县的山西商人是该地梆子剧种流行的不可忽视的基础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民国
张家口蔚县
演剧活动
戏楼墨记
山西商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墨同体:意象审美与审美异化
2
作者
郑永为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6期122-128,共7页
戏曲是民族审美的综合载体,现代戏是戏曲现代转化的核心环节。在现代戏的创作中,相对于文本、表演、流派等方面的融古通今,在舞台的视觉表现系统上却出现了审美异化,其根源正是割裂了中国"戏墨同体"的意象审美传统,偏离了中华...
戏曲是民族审美的综合载体,现代戏是戏曲现代转化的核心环节。在现代戏的创作中,相对于文本、表演、流派等方面的融古通今,在舞台的视觉表现系统上却出现了审美异化,其根源正是割裂了中国"戏墨同体"的意象审美传统,偏离了中华"写意传神"的艺术创造精神。戏曲现代视觉审美体系的建构要解决意象与具象、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秉承形式本体的实验精神,依托表导演的艺术创造,吸纳视觉艺术的当代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戏墨同体
现代性
意象审美
审美异化
审美体系
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中期至民国蔚县地方演剧活动管窥——以202条戏楼墨记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刘秋根
赵公智
机构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6-14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西民间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14ZDB036)
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晚清华北铁货长途贩运研究——以《办铁规程》为中心”(hbu2019bs003)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张家口地区古戏台题记研究”(HB17-YB016)
文摘
从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135年间,蔚州本地以及来自大同府、张家口、京师、直隶中部等地的126个作为商业主体的戏班,为了维持生计以及实现盈利甚至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蔚州56个村庄演出了324个以战争主题居多的戏曲剧目,其中既有本地的社火、秧歌、道情,又有河北梆子和北路梆子。作为早期影响因子之一,从事长途贸易的山西商人之中的部分群体的经营及其商业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西同乡戏班的在外演出活动以及梆子戏在异地的传播;最晚清代中期以来,在蔚县的山西商人是该地梆子剧种流行的不可忽视的基础要素之一。
关键词
清代民国
张家口蔚县
演剧活动
戏楼墨记
山西商人
Keywords
Th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Zhangjiakou
Yuxian
play
activities
opera
ink
Shanxi
businessmen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墨同体:意象审美与审美异化
2
作者
郑永为
机构
沈阳市艺术研究所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6期122-128,共7页
文摘
戏曲是民族审美的综合载体,现代戏是戏曲现代转化的核心环节。在现代戏的创作中,相对于文本、表演、流派等方面的融古通今,在舞台的视觉表现系统上却出现了审美异化,其根源正是割裂了中国"戏墨同体"的意象审美传统,偏离了中华"写意传神"的艺术创造精神。戏曲现代视觉审美体系的建构要解决意象与具象、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秉承形式本体的实验精神,依托表导演的艺术创造,吸纳视觉艺术的当代成果。
关键词
戏曲
戏墨同体
现代性
意象审美
审美异化
审美体系
建构
Keywords
traditional
opera
opera
and
ink
united
modemity
image
aesthetics
aesthetic
alienation
aesthetic
system
construction
分类号
J802.4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中期至民国蔚县地方演剧活动管窥——以202条戏楼墨记为中心的考察
刘秋根
赵公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戏墨同体:意象审美与审美异化
郑永为
《民族艺术研究》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