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5
1
作者 陆晴友 王秋根 +3 位作者 张秋林 唐昊 吴剑宏 王万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48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保守治疗失败的NeerⅡ型骨折8例、NeerⅢ型骨折26例、NeerⅣ型骨折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分别行开放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38例)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10例)。术后按...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48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保守治疗失败的NeerⅡ型骨折8例、NeerⅢ型骨折26例、NeerⅣ型骨折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分别行开放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38例)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10例)。术后按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学会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9~24个月。患肩无明显疼痛,患肩关节上举、内旋、外旋,完成五项日常生活能力,总体恢复满意。结论对保守治疗失败的NeerⅡ型骨折、NeerⅢ、Ⅳ型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而NeerⅣ型骨折以假体置换术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 开放复位 钢板内固定 假体置换术 临床分型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被引量:47
2
作者 巫伟东 詹伟彦 +2 位作者 何开正 邱华文 黄醒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2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2月~2002年11月,14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按AO分类:11A3型2例,11B1型1例,B2型5例,B3型4例,11C1型1例,C2型1例,经切开复位AO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15个月随访,无...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2月~2002年11月,14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按AO分类:11A3型2例,11B1型1例,B2型5例,B3型4例,11C1型1例,C2型1例,经切开复位AO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15个月随访,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全部骨折均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8%。结论:锁定钢板具有高度稳定性,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特别是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微创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钟泽莅 吴超 +1 位作者 林旭 胡海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切开(Henry入路)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组(26例)和传统组(30例),...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切开(Henry入路)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组(26例)和传统组(30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Henry入路切开复位斜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与术前的差值;术后4周及3个月腕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腕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及握力占健侧的百分比(分别记为FS%、FR%和HG%);术后3个月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微创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2.6个月。两组均无桡动脉损伤、螺钉过长或进入关节间隙发生。微创组1例术后发生正中神经一过性刺激症状,1个月后完全恢复;传统组2例术后出现肌腱刺激疼痛症状,取出钢板后缓解。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微创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FS%、FR%、HG%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8,P=0.000)。患者对术后切口美观感评价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微创经皮掌侧植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微创 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郭永杰 张韶民 +3 位作者 李云飞 王斌 孟伟正 谢纪宝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组,45例)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钢板组,65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 目的探讨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组,45例)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钢板组,65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少(优)于钢板组(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血少、愈合时间快、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干骺端掌侧粉碎的不稳定C2型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0
5
作者 马梓元 马明 +9 位作者 高峰 王彬 陈诚 金小广 苏日宝 孙泽毅 周小小 易存国 王秀会 夏胜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干骺端掌侧粉碎的不稳定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12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9例干骺端掌侧粉碎的不稳定C2型桡骨远端骨...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干骺端掌侧粉碎的不稳定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12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9例干骺端掌侧粉碎的不稳定C2型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采用“复位-锁定近端-再复位-锁定远端”的治疗策略。结果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出现1例切口红肿,1例因螺钉过长导致出现伸肌腱刺激症状,1例远端锁钉穿出关节面软骨,相关并发症症状均经对症处理后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均愈合良好,下尺桡关节对位良好,未见骨折复位明显丢失。桡骨解剖学参数、腕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术后1年DASH评分6~30分,平均14.86分;PRWE疼痛与功能评分4~30分,平均15.95分;Bartra放射学评分70~100分,平均87.95分;采用Gar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32例,良21例,可6例,优良率89.8%。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干骺端掌侧粉碎的不稳定C2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内固定效果以及良好的腕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干骺端掌侧粉碎 切开复位 解剖型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Effect of fixing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ith volar locking palmar plates while preserving pronator quadratus 被引量:14
6
作者 Fan Jian Chen Kai Zhu Hui Jiang Bo Yuan Feng Zhu Xiaozhong Mei Jiong Yu Guangr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6期2929-2933,共5页
Background L-shaped incision of pronator quadratus (PQ) muscle along its radial and distal borders was always taken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Repair of the PQ muscle was always reco... Background L-shaped incision of pronator quadratus (PQ) muscle along its radial and distal borders was always taken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Repair of the PQ muscle was always recommended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for some instructive reasons.But repair of PQ is not satisfied because of poor quality of muscle and fascial tissues which may cause pain or impede forearm pronation and supination for post-operative scarring around PQ.Inserting the locking palmar plate to pass under the pronator quadratus muscle and the locking screws are inserted through miniincisions in pronator quadratus in some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s a reasonable technique which can preserve the pronator quadratu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after volar plating of th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while preserving the pronator quadratus and pronator quadratus repair.Methods Between September 2010 and April 2012,65 patients (42 males and 23 females; aged 20-68 years and a mean age of 42.5 year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underwent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using the volar locking palmar plates (Depuy or Smith companies).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23A-2 through 23C-3 according to the Orthopaedic Trauma Association (OTA) classifications.All surgeries were completed by the same trained team.The volar locking palmar plates of distal radius performed with preserving pronator quadratus group involved 30 patients including 19 males and 11 females and performed with pronator quadratus repair group involved 35 patients including 23 males and 12 females.W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for wrist pain,forearm range of motion,grip strength,ped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wrist functional recovery score.Results The minimum follow-up for the whole cohort was one year.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with regard to wrist pain,forearm range of motion,grip strength and wrist function at 1,2,and 6 weeks postoperatively,but in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al radius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palmar plate pronator quadratus
原文传递
单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鹏飞 戴志唐 +3 位作者 唐晓明 孙海浪 刘卫东 赵则雪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8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6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闭合性骨折,均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其中,23例采用单切口入路(观察组)... 目的探讨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8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6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闭合性骨折,均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其中,23例采用单切口入路(观察组),23例采用双切口入路(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骨折愈合、并发症情况,采取Johner-wruh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8个月,平均(14.72±2.6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畸形愈合,下肢力线均得到很好纠正,膝关节、踝关节、距下关节运动范围好,无痛,步态正常。Johner-wruhs评分均达到优良。结论单切口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临床效果可靠,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折 远端 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 钢板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下载PDF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吕兴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5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 目的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5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架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掌倾角为(10.20±4.70)°,尺偏角为(21.50±4.90)°,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的距离为(1.39±0.30)cm。对照组患者掌倾角为(8.09±2.21)°,尺偏角为(12.11±3.80)°,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的距离为(0.92±0.29)cm。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7%,对照组患者为44.8%,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比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 闭合复位
下载PDF
空心拉力螺钉结合侧方支持钢板治疗LetenneurⅠ型及Ⅲ型Hoffa骨折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涛 杨述华 +1 位作者 肖宝钧 傅德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空心拉力螺钉结合侧方支持钢板治疗LetenneurⅠ、Ⅲ型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5月-2011年4月,收治11例闭合性LetenneurⅠ、Ⅲ型Hoffa骨折。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5~47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跌落伤2例... 目的探讨采用空心拉力螺钉结合侧方支持钢板治疗LetenneurⅠ、Ⅲ型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5月-2011年4月,收治11例闭合性LetenneurⅠ、Ⅲ型Hoffa骨折。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5~47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跌落伤2例,其他伤1例。左侧7例,右侧4例。按Letenneur等的股骨髁冠状面骨折分型:Ⅰ型7例,其中外髁骨折6例、内髁骨折1例;Ⅲ型4例,其中外髁骨折3例、内髁骨折1例。新鲜骨折9例,陈旧性骨折2例。采用膝关节前内侧或前外侧切口,前后方向植入2枚直径6.5 mm空心拉力螺钉并结合侧方支持钢板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5周。术后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均于术后9~15个月,平均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按Letenneur等的Hoffa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标准评定,获优7例,良3例,差1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结合侧方支持钢板治疗LetenneurⅠ、Ⅲ型Hoffa骨折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是首选入路,尤其适合于合并胫骨平台或髌骨骨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FFA骨折 切开复位 空心拉力螺钉 侧方支持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贺文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676-3679,共4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渑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渑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借助X线比较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8~12个月。术前、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分别为(6. 85±2. 83)°、(28. 23±7. 56)°,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2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 89%。术后1例患者手术转角处切口出现皮肤发暗,血运差,但无渗出,观察1个月,创口局部结痂自行脱落。其余患者创口无感染及坏死现象。结论手术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波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4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支持... 目的:观察分析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6.73±5.81)min,低于对照组的(67.20±8.29)min,术中出血量(30.91±6.42)ml,少于对照组的(73.69±9.05)ml,术后引流量(3.75±0.60)ml,也少于对照组的(6.43±0.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后外侧入路 切开复位 钢板固定
下载PDF
小切口切开复位全螺纹空心螺钉与微创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弛 金成龙 +3 位作者 黄晓涛 谢长发 严帮吉 孙德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96-799,804,共5页
背景:跟骨骨折可能累及各关节面,治疗不当会造成畸形愈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具有较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常需要手术治疗。目的:比较小切口切开复位全螺纹空心螺钉与微创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 背景:跟骨骨折可能累及各关节面,治疗不当会造成畸形愈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具有较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常需要手术治疗。目的:比较小切口切开复位全螺纹空心螺钉与微创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接骨板组和螺钉组,每组各41例。接骨板组采用微创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螺钉组采用全螺纹空心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并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1.3±3.6)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螺钉组明显短于接骨板组;住院费用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患者术后跟骨B?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组和接骨板组患者术后半年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0.5%、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开复位全螺纹空心螺钉与微创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均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术式,短期疗效肯定,但全螺纹空心螺钉固定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接骨板 螺钉
下载PDF
重建钛板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爱国 刘建民 卢中道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56侧跟骨关节内骨折,在C型臂监控下行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48例56侧平均随访18个月,优36侧,良14侧,可6侧,优... 目的观察分析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56侧跟骨关节内骨折,在C型臂监控下行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48例56侧平均随访18个月,优36侧,良14侧,可6侧,优良率达89.3%。术后跟骨长度、高度、宽度及Bhler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熟悉跟骨解剖结构、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 钛板
原文传递
经皮撬拔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昌斌 龙丁柏 陈兴强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拔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sandersⅢ型骨折,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选择9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经皮撬拔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sandersⅢ型骨折,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选择9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皮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VAS评分、足踝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管引流量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5天Bohler角、Gu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升高(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能达到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相似的效果,且在改善远期疼痛、足踝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安全可靠,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撬拨闭合复位 空心钉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10
15
作者 齐隆辉 肖智林 +3 位作者 李康贵 李冬强 颜清华 易凯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肘关节后侧入路,AO双钢板内固定。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定期随访。结果 33例随访9~20个月,平均15.5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根据改良的c...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肘关节后侧入路,AO双钢板内固定。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定期随访。结果 33例随访9~20个月,平均15.5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8例,良10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4.8%。结论切开复位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能有效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 双钢板
下载PDF
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沛彦 安智全 +5 位作者 王明海 顾军 吴俊国 何军 耿雷 曾炳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5-12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骨盆重建接骨板加骶髂关节星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24例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 目的探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5-12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骨盆重建接骨板加骶髂关节星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24例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复位评分标准评定。骶髂关节分离复位评定采用PACS系统分别对术前及术后的CT横断面及矢状面骶髂关节间隙最宽处进行测量。髋关节功能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术前CT横断面骶髂关节间隙为(11.86±3.43)mm,术后为(4.05±0.76)mm,手术前后差值为(7.58±2.87)mm;术前CT矢状面骶髂关节间隙为(16.29±3.84)mm,术后为(4.27±0.95)mm,手术前后差值为(11.83±3.19)mm;结果显示术后髋臼及骶髂关节脱位复位良好。24例均获得随访7~30个月,平均1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8个月。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优13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髋关节功能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5.0%。结论前侧髂腹股沟入路骨盆重建接骨板加骶髂关节星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安全、骨折复位满意、术后疗效肯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骶髂关节脱位 前路 切开复位 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前外侧有限切开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板接骨术治疗Pilon骨折 被引量:9
17
作者 钮心刚 宫锋 严力生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有限切开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板接骨术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采用前外侧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内侧经皮微创锁定板接骨术治疗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胫骨Pilon骨折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有限切开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板接骨术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采用前外侧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内侧经皮微创锁定板接骨术治疗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胫骨Pilon骨折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3~58岁;平均37.2岁;左侧15例,右侧1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 h^14 d,平均8 d。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AO/OTA分型,43C1型9例,43C2型17例。软组织损伤按Tscherne分度,0度4例,1度14例,2度8例。结果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7.5个月。切口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2周。按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2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4.1%。结论前外侧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内侧经皮微创锁定板接骨术治疗Pilon骨折具有减少术中软组织损伤,保护骨折端血供,有效进行骨折复位固定的优点,术后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前外侧 切开复位 锁定板 经皮微创接骨术
下载PDF
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昌军 戴磊 王宪卫 《临床研究》 2019年第6期22-2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02月~2016年03月本院接收的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选择传统切开复... 目的研究分析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02月~2016年03月本院接收的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选择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择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以及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低、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以及AOF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以及AOFAS评分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参照组各指标评分(均P <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微创小切口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关节复位丢失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峰 范达文 +1 位作者 张修春 庞争取 《现代医学》 201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关节复位丢失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关节复位丢失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12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足踝功能优良率,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及其丢失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丢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OFAS评分及足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显著,相较于解剖钢板能够减少关节复位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骨质疏松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微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智强 陈旭锋 +2 位作者 曹丰弟 林强 赖仁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微型钛板治疗A型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7月,采用经耳前切口入路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A型髁突囊内骨折22例(26侧)。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6-32岁,平均2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 目的探讨使用微型钛板治疗A型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7月,采用经耳前切口入路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A型髁突囊内骨折22例(26侧)。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6-32岁,平均2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坠跌伤4例,重物撞击伤1例。单纯髁突囊内骨折5例,余均伴上、下颌骨等其他部位骨折。患者均伴不同程度开口受限、咬合关系紊乱及关节区疼痛,最大开口度为5-16 mm,平均8.6 mm。伤后至手术时间2-9 d,平均4 d。术后采用Helkimo指数中的临床检查功能障碍指数(clinical dysfunction index,DI)评价下颌运动功能,根据1999年下颌骨髁突骨折国际共识性会议提出的4项最基本髁突骨折治愈标准及何冬梅等提出的最大开口度范围综合评价效果。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周螺旋CT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显示骨折均对位良好,髁突位于关节窝内。术后6个月复查最大开口度为33-42 mm,平均35.7 mm。术后3例出现开口型偏患侧,侧向运动受限。末次随访时,根据Helkimo指数中的DI评价方法,DI 0级7侧,DIⅠ级18侧,DIⅡ级1侧。根据髁突骨折治愈标准评价:恢复外伤前咬合关系19例(86.36%),最大开口度≥35 mm 20例(90.91%),关节无症状或与创伤前相仿19例(86.36%),无严重术后并发症22例(100%);以上4项均符合者17例(77.27%)。结论微型钛板治疗A型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 开放复位 微型钛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