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与真:道教“形”论思想阐释 被引量:6
1
作者 蔡林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7,共10页
道教"形论"思想经历了从经验论的"真形"观到本体论的"真形"观、由本体论的"真形"观转向心性论的"真形"观、从理论化的"真形"观走向仪式化的"真形"观三次发展飞... 道教"形论"思想经历了从经验论的"真形"观到本体论的"真形"观、由本体论的"真形"观转向心性论的"真形"观、从理论化的"真形"观走向仪式化的"真形"观三次发展飞跃,并以此塑造和支撑起自身的神仙信仰及其实践体系。通过对道教"形论"思想的考察,可以充分证明:与那些祛除了"形"而追求纯粹、不灭之"神"的宗教不同,道教是以"形"统摄"神",把"形无灭"作为终极追求目标并演绎"形"的独特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形论 真形 生命本体论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阈中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之辩——读潘知常教授的《走向生命美学》
2
作者 杜璇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以中西比较为视角,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精神“生”“情”“境”出发,对中国著名美学教授潘知常的《走向生命美学》著作中所构建“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的“情本境界生命论”美学体系的建构和来源做深刻剖析,用以辩驳李... 以中西比较为视角,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精神“生”“情”“境”出发,对中国著名美学教授潘知常的《走向生命美学》著作中所构建“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的“情本境界生命论”美学体系的建构和来源做深刻剖析,用以辩驳李泽厚提倡的实践美学,阐释潘知常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广泛吸收借鉴中外美学、文学、哲学思想宝库,打通古今,融汇中西,形成独特的生命美学体系,对中国当下美学的建设和美学的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生命本体 情本境界生命论 艺术与审美
下载PDF
论宗白华美学的现代意蕴 被引量:2
3
作者 萧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6,共9页
宗白华美学意蕴无尽,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宗白华在综合吸收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与本土《易传》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生命本体论的现代转换,从而使建立在此哲学基础上的宗氏美学体系,充满了活泼的生命精神,呈现出迥异于西方传统美... 宗白华美学意蕴无尽,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宗白华在综合吸收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与本土《易传》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生命本体论的现代转换,从而使建立在此哲学基础上的宗氏美学体系,充满了活泼的生命精神,呈现出迥异于西方传统美学的独特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美学 现代意蕴 本体论 美学体系
下载PDF
生命美学之维的艺术创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86-90,共5页
从生命美学之维把艺术创作定义为"生命的高歌",并从自然审美和社会感悟两个方面剖析了艺术发生之源泉,最后从本体存在哲学视阈将艺术创作归结为"为生命赋义"的超现实存在方式、升华人类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进而把... 从生命美学之维把艺术创作定义为"生命的高歌",并从自然审美和社会感悟两个方面剖析了艺术发生之源泉,最后从本体存在哲学视阈将艺术创作归结为"为生命赋义"的超现实存在方式、升华人类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进而把对艺术创作过程现象的思索提升至人本主义艺术哲学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生命美学 生命本体论 灵感
下载PDF
儒家与禅宗关于心性论之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海峰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儒家心性论的理论旨归是天人合一,禅宗的心性论是教人顿悟成佛,天和佛分别是儒家和禅宗的最高哲学范畴,而禅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化佛教,其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心性论方面说,儒家和禅宗既有不同特点... 儒家心性论的理论旨归是天人合一,禅宗的心性论是教人顿悟成佛,天和佛分别是儒家和禅宗的最高哲学范畴,而禅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化佛教,其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心性论方面说,儒家和禅宗既有不同特点又有相通之处,其最终的归宿都是指向对生命的关怀,对生命本体的追求,都是通过对心性的探讨和实践,来实现生命的和谐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禅宗 生命 生命本体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与21世纪文明建设
6
作者 姜国柱 《抚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6-13,共8页
中国哲学注重人生价值。其中主要之论:生命本体论、人性趋善论、道德修养论、处世方法论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协同关系。中国哲学这些独特价值,在21世纪的文明建设中将再作新贡献。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生命本体论 人性趋善论 道德修养论 处世方法论 文明建设
下载PDF
从“同出而异名”角度解读老子的“圣人与百姓”思想
7
作者 曹海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6,共3页
在《老子》传统的解读中,并没有将圣人和百姓放在对等的立场上,而忽视百姓的存在。事实上在老子的思想里,圣人和百姓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二者都是推动"道"正常运动的力量,缺一不可,只是圣人和百姓在道的运动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 在《老子》传统的解读中,并没有将圣人和百姓放在对等的立场上,而忽视百姓的存在。事实上在老子的思想里,圣人和百姓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二者都是推动"道"正常运动的力量,缺一不可,只是圣人和百姓在道的运动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正是因为二者的共存,道才显现出既幽远深邃又生机盎然的特征。圣人和百姓作为两种不同的生命存在方式,共同维持着"宇宙—生命"系统的通塞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圣人 百姓 生命本体
下载PDF
康德的善良意志与孟子的性善论之比较
8
作者 曹海峰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43-46,共4页
康德的善良意志与孟子的性善论都力图通过肯定人有行善的先天内在能力,进一步推导出人类社会可以建立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符合善的要求的伦理体系。但二者也存在区别:康德的善良意志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试图建立一套无条... 康德的善良意志与孟子的性善论都力图通过肯定人有行善的先天内在能力,进一步推导出人类社会可以建立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符合善的要求的伦理体系。但二者也存在区别:康德的善良意志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试图建立一套无条件的、普遍客观而有效的道德法则,使人在善良意志的驱使下,通过遵守法则,实现善的价值;孟子则从生命本体角度认为人的本性是向善的,只要使人的本性得到自然生长,善的意向就会越来越强,不必刻意去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良意志 性善论 康德 孟子 生命本体
下载PDF
本体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段宇锋 黄思思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在分析TOVE法、METHONTOLOGY、骨架法等本体开发方法以及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IEEE1074-2006提出本体项目生命周期流程的开发模型,并且建立了本体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和51项活动。依据提出的方法,本研究开发了中文植物物种多样... 在分析TOVE法、METHONTOLOGY、骨架法等本体开发方法以及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IEEE1074-2006提出本体项目生命周期流程的开发模型,并且建立了本体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和51项活动。依据提出的方法,本研究开发了中文植物物种多样性本体。检验评价表明,建立的本体能较好地满足植物物种多样性领域知识的形式化表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构建方法 植物物种多样性本体 本体项目生命周期流程 本体
下载PDF
发展:回归生活本体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雅林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共6页
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在破解发展的理论难题中,从元理论上确立正确的发展本体论前提具有首要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其发展告诉我们,生活是人特有的现实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生命存在形式,是... 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在破解发展的理论难题中,从元理论上确立正确的发展本体论前提具有首要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其发展告诉我们,生活是人特有的现实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生命存在形式,是社会的本体,并将是社会的终极形态;社会是为了人的生命、生活活动的展开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因此,社会以生活为本体,生活又以社会为场域和实现形式。基于生活本体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形态和基本事实,我们要树立的社会观、发展观和认识感知世界的方式应是"生活本体论"的。马克思关于生活本体论的重要思想为社会发展研究设定了生命和生活、生活和社会、生活和生产、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四大理论关系。依据生活本体论,我们可以把发展的本质内涵界定为在不断增进社会生产的基础上以社会的方式提升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文明的过程。以生活本体论界定发展的本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建构功能在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发展要用人民的生活福祉状态来衡量,而不能用GDP来定义;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但基点是以"每个人"的个体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生活本体论的科学发展,要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特质出发,按照"美的规律"和"需要上升规律"实现社会生产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生活本体论的角度看发展,会看到在具体而细微、无比丰富的生活活动之中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动力,这种动力就是"生活力";由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决定,为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必要条件就是充分发挥生活方式作为"软件系统"的资源配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科学发展观 生活本体论 “物本论”
下载PDF
人类生活及其仿生学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云虹 任露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3-1384,共12页
在实际需求的驱动、科学推动以及相关任务的促动下,现代仿生学的研究领域正变得越来越宽,仿生模本已从生物拓展到生活和生境。人类各种生活中所呈现的生活现象已成为人类研究仿生制品的灵感源头之一,是仿生学的重要资源。人类利用自身... 在实际需求的驱动、科学推动以及相关任务的促动下,现代仿生学的研究领域正变得越来越宽,仿生模本已从生物拓展到生活和生境。人类各种生活中所呈现的生活现象已成为人类研究仿生制品的灵感源头之一,是仿生学的重要资源。人类利用自身独有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发现自身生活中所蕴含的哲理,并以此为模本,发明新的技术和成果。生活仿生学蕴含着极其巨大的潜能,本文阐释了人类日常生活、人文生活和本体生活中所展现的智慧、艺术和哲理,这些正在成为人类最尖端、最前沿技术发明的源泉,成为仿生学原始创新的新领域,推动仿生制品向着更智能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日常生活 人文生活 本体生活 生活仿生 生活模本
下载PDF
戏曲现代戏导演创作谈
12
作者 张仲年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97-103,共7页
戏曲现代戏必须反映时代,没有时代感,作品就失去了区分过去和现在的特征,会大大减弱它的现实意义。表现时代感,绝不是仅仅报道时代,要树立新观念、增强综合性、创造演出新形式新形态。优秀的戏曲现代戏作品都是戏剧人从心灵里滋养出来,... 戏曲现代戏必须反映时代,没有时代感,作品就失去了区分过去和现在的特征,会大大减弱它的现实意义。表现时代感,绝不是仅仅报道时代,要树立新观念、增强综合性、创造演出新形式新形态。优秀的戏曲现代戏作品都是戏剧人从心灵里滋养出来,蕴含真知灼见、富有真情实感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奉献 原型人物 戏曲本体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