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和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工艺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方芳 杨国红 +1 位作者 郭劲松 秦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75-1980,共6页
为提高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并考察DO和曝/停比对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影响,采用4组对比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和间歇2种曝气方式均可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在进水氨氮浓度为160 mg/L左右,温度30℃±2℃,pH值7.8-8.2,HRT... 为提高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并考察DO和曝/停比对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影响,采用4组对比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和间歇2种曝气方式均可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在进水氨氮浓度为160 mg/L左右,温度30℃±2℃,pH值7.8-8.2,HRT为2 d,DO为0.8-1.0 mg/L的条件下,连续曝气系统的氨氮转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70%.DO为(曝气)2.0-2.5 mg·L^-1/(停曝)0.2-0.4 mg·L^-1,曝/停比为2 h∶2 h的系统则达到90%和80%以上.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DO应随其曝/停比进行调节,同时还可能与反应器内生物量及微生物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的分布情况有关.本研究还探讨了SBBR单级自养脱氮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 单级自养脱氮 DO 曝/停比
下载PDF
单级自养脱氮生物膜SBR工艺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芳 郭劲松 +2 位作者 秦宇 罗本福 杨国红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于生物膜SB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在温度为(30±2)℃、pH值为7.5~8.5、DO值为0.8-1.0mg/L和HRT为24h的条件下,进行了处理中低浓度氨氮(60~120mg/L)废水的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启动研究。结果表明,... 于生物膜SB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在温度为(30±2)℃、pH值为7.5~8.5、DO值为0.8-1.0mg/L和HRT为24h的条件下,进行了处理中低浓度氨氮(60~120mg/L)废水的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启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污泥驯化期、亚硝化选择期和污泥适应期三个较为典型的阶段后,亚硝化率达到了77%,脱氮能力为40%。异养菌被淘汰而自养型细菌开始富集时的特征污泥絮体为杆状,而稳定的亚硝化系统建立并具一定自养脱氮功能时的特征污泥絮体则呈花瓣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自养脱氮 生物膜 SBR 亚硝化
下载PDF
氮负荷和上升流速对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勇 李瀚翔 +3 位作者 邓雄文 方芳 郭劲松 顾书军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52,共5页
采用单级自养脱氮EGSB反应器处理质量浓度约为100 mg/L的低氨氮废水,考察了氮负荷和上升流速对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逐步缩短HRT至2.0 h,且同步提高污泥区DO至0.32~0.36 mg/L,成功将反应器的氮负荷从100 mg/(L·d)提升至... 采用单级自养脱氮EGSB反应器处理质量浓度约为100 mg/L的低氨氮废水,考察了氮负荷和上升流速对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逐步缩短HRT至2.0 h,且同步提高污泥区DO至0.32~0.36 mg/L,成功将反应器的氮负荷从100 mg/(L·d)提升至1 200 mg/(L·d),NH_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0%和76.6%。反应器适宜的DO随氮负荷的提升而升高,对曝气量和上升流速的调控可实现对污泥区DO的精准控制。此外,EGSB较高的上升流速有利于保有较高生物量,确保反应器在较高氮负荷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自养脱氮 低浓度氨氮 EGSB 氮负荷
下载PDF
DO对单级聚氨酯脱氮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爽 刘侨博 +2 位作者 耿峰 左金龙 谭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28,共5页
应用单级聚氨酯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不同DO浓度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处理效果的关系。经过160d的稳定运行,在不同DO浓度下,聚氨酯生物膜系统内均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DO为0.5~1.0mg/L时得到最大氮去除率(70.6... 应用单级聚氨酯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不同DO浓度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处理效果的关系。经过160d的稳定运行,在不同DO浓度下,聚氨酯生物膜系统内均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DO为0.5~1.0mg/L时得到最大氮去除率(70.6%),其中的72.9%由同步硝化反硝化完成。通过分析氮浓度,亚硝酸盐氮的最大积累量发生在DO为0.5~1.0mg/L时。对生物膜上功能微生物的分析表明,DO为1.5—2.5mg/L时的微生物多样性要显著高于其他工况。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优势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分别以Nitrosomonas sp.和Nitrospira sp.为主,而反硝化菌则是Thauera sp.和Pseudomonas sp.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自养脱氮 DO 聚氨酯 PCR—DGGE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溶解氧及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秦宇 郭劲松 +1 位作者 方芳 杨国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3-498,共6页
为研究溶解氧及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从不同溶解氧水平及曝停比条件下的SBBR单级自养脱氮反应器中采集活性污泥及生物膜样品,进行PCR-DGGE及条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5a稳定运行,该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 为研究溶解氧及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从不同溶解氧水平及曝停比条件下的SBBR单级自养脱氮反应器中采集活性污泥及生物膜样品,进行PCR-DGGE及条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5a稳定运行,该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接种污泥相比已变得简单且较稳定.曝停比为2h∶2h的条件下,中高低3种溶解氧水平中,生物膜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值均高于活性污泥.DO在(曝气)2.0mg/L(停曝)0.4mg/L时系统运行效能最佳,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值最高,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样品中条带数分别约为14条和10条,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相互协同代谢过程是维持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具有较高运行效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3h∶5h的较长曝停周期下,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微生物组成接近,相似性为100%,各类细菌虽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中均能生存但活性较低,系统运行效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自养脱氮 DO 曝停比 PCR—DGGE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亚硝化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定性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劲松 秦宇 +1 位作者 方芳 杨国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88-1094,共7页
【目的】研究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亚硝化菌株的培养及代谢特征,为系统运行操控提出理论指导。【方法】从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活性污泥中采集微生物样品,经过4次富集和分离过程,最终获得一株亚硝化能力较强的菌株N1,通过显微镜观察及16S rDN... 【目的】研究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亚硝化菌株的培养及代谢特征,为系统运行操控提出理论指导。【方法】从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活性污泥中采集微生物样品,经过4次富集和分离过程,最终获得一株亚硝化能力较强的菌株N1,通过显微镜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研究摇瓶装量、pH、温度及底物浓度对其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该菌株与Nitrosomonas sp.NL7(AY958677)、Nitrosomonas AS1(EF016119)、Nitrosomonas sp.Is32(AJ621027)相似性分别为97%、96%和96%,对氧气需求量存在较严格要求,pH及温度对其氨氧化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最适条件分别为pH8.0和30℃,在氨氮浓度80~800mg/L较宽的底物浓度范围内具有活性,当氨氮浓度高达800mg/L时,其氨氧化活性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该N1菌株为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 sp.),与已有报道的其它亚硝化菌相比,N1对氨氮有较强降解能力及较广的浓度适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自养脱氮 亚硝化菌 分离纯化 特性
下载PDF
单级自养脱氮污泥的厌氧氨氧化代谢特征
7
作者 郭劲松 杨国红 +1 位作者 方芳 秦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1-726,共6页
以单级自养脱氮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批式试验的方式,分析在不同进水水质条件下系统内生成的中间产物的种类及其含量,研究了单级自养脱氮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代谢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单级自养脱氮污泥具有厌氧氨氧化反应功能。部分NH4... 以单级自养脱氮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批式试验的方式,分析在不同进水水质条件下系统内生成的中间产物的种类及其含量,研究了单级自养脱氮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代谢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单级自养脱氮污泥具有厌氧氨氧化反应功能。部分NH4+和NO2-是按照Graaf提出的厌氧氨氧化代谢途径去除的:NO2-首先被还原为NH2OH,生成的NH2OH则与系统内的NH4+反应生成N2H4,N2H4继续被转化为N2实现氮的去除。还有部分NH4+和NO2-是按照另外一条厌氧氨氧化反应代谢途径去除的:NH2OH与NO2-在缺氧条件下被转化为N2O,N2O则进一步被转化为N2而实现氮的去除,同时NH4+被氧化为NH2OH。该途径中NH4+转化为NH2OH的反应和N2O转化为N2的反应可能是相互耦合的过程,但关于这点还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自养脱氮 厌氧氨氧化 中间产物 代谢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