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被引量:148
1
作者 余卫东 赵国强 陈怀亮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利用河南省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4年冬小麦、夏玉米的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这两种作物主要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自返青到成熟的各生育期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其中以拔节期... 利用河南省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4年冬小麦、夏玉米的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这两种作物主要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自返青到成熟的各生育期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其中以拔节期提前最明显;冬小麦全生育期缩短,存在1.3d/10a的总减少趋势;相关分析显示导致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的主要原因是2-5月平均气温的上升和3月日照时数的增加。夏玉米所有生育期都表现出延迟的趋势,以成熟期延迟程度最大;夏玉米全生育期天数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2.1d/10a;6-9月总降水量减少是造成夏玉米生育期延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夏玉米 生育期 影响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87
2
作者 车少静 智利辉 冯立辉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年第3期180-183,共4页
通过对石家庄近50年来气候资料和20多年来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变化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家庄冬春季升温明显,与之相适应的,冬小麦春季各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早,特别是1998年以后,各生育期提早更明显;通过对冬小麦各... 通过对石家庄近50年来气候资料和20多年来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变化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家庄冬春季升温明显,与之相适应的,冬小麦春季各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早,特别是1998年以后,各生育期提早更明显;通过对冬小麦各生育期与不同时段气温的相关分析可见,各生育期与春季气温呈反相关,对大多数生育期而言,它与返青到该生育期之间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冬小麦栽培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侯变暖 冬小麦 生育期 对策
下载PDF
钾利用效率不同的小麦品种各生育期钾营养特点 被引量:49
3
作者 邹春琴 李振声 李继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用土培试验对 6个小麦品种在整个生育期的钾营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筛选钾高效基因型品种的适宜时期是在小麦扬花期以后。供试的多数小麦品种 ,在生育前期与后期的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钾的吸收以及钾的利用等方面的表现不... 用土培试验对 6个小麦品种在整个生育期的钾营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筛选钾高效基因型品种的适宜时期是在小麦扬花期以后。供试的多数小麦品种 ,在生育前期与后期的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钾的吸收以及钾的利用等方面的表现不完全一致。高效低响型品种太核 5 0 2 5和低效低响型品种京核 1号在整个生育期对钾的反应基本稳定 ,而低效高响型品种 6 15 4对钾的反应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钾素营养 产量 生育期 品种 钾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55
4
作者 金铭路 杨春刚 +10 位作者 余腾琼 郭桂珍 汤翠凤 张俊国 阿新祥 曹桂兰 徐福荣 刘宪虎 戴陆园 张三元 韩龙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0-546,共7页
以204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等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在籼粳亚种间、各种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粳稻种质的耐冷性明显强于籼稻种质,但籼稻种质中... 以204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等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在籼粳亚种间、各种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粳稻种质的耐冷性明显强于籼稻种质,但籼稻种质中也存在耐冷性较强的种质。高阳淀稻大红芒、肥东塘稻、木樨球、卫国、兴国、山酒谷、中花8号等粳稻种质和包选21号、红米三担白、寸谷糯、红谷等籼稻种质在水稻各生育时期均表现较强的耐冷性,在水稻耐冷性育种及耐冷基因发掘研究中应加以利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水稻结实率与低温下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死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即低温下发芽期耐冷性和芽期耐冷性强的水稻种质一般表现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认为低温下发芽率和芽期低温处理后的死苗率可以作为孕穗期耐冷性早期鉴定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核心种质 生育时期 耐冷性 相关关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8
5
作者 高秀君 张仁陟 杨招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2-1016,共5页
结合中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传统耕作(T)、免耕(NT)、免耕结合秸秆覆盖(NTS)以及秸秆还田(TS)处理下春小麦生长期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等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各种酶的活性随着小麦生育期的变化... 结合中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传统耕作(T)、免耕(NT)、免耕结合秸秆覆盖(NTS)以及秸秆还田(TS)处理下春小麦生长期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等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各种酶的活性随着小麦生育期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并且四种耕作方式下各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在灌浆期出现峰值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在拔节期出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在灌浆期到收获后又处于回升阶段。(2)在春小麦的各生育期:与T相比较,NT、NTS以及TS处理均可使土壤酶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春小麦 土壤酶涪性 动态
原文传递
中国煤层气产业化面临的形势与挑战(Ⅰ)——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被引量:37
6
作者 秦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共4页
1970~1988年,美国煤层气产业走过了资源调查与勘探开发试验、成藏条件探索与产业化启动2个发展阶段,从1989年起进入高速发展的第3个阶段。与此相应,我国煤层气产业的第一发展阶段历经23年,2003年进入商业化生产启动阶段,处于从煤层气... 1970~1988年,美国煤层气产业走过了资源调查与勘探开发试验、成藏条件探索与产业化启动2个发展阶段,从1989年起进入高速发展的第3个阶段。与此相应,我国煤层气产业的第一发展阶段历经23年,2003年进入商业化生产启动阶段,处于从煤层气资源大国转型为生产大国的关键时期。回顾历史,我国在20余年的探索历程中,极大地深化了对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基本认识,勘探与开发试验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然而,放眼未来,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思考。文章正是面向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简要分析了美国等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初步梳理了我国25年来煤层气勘探与开发试验的脉络与走向,指出了近期可能面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成气 勘探 发展阶段 产业化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和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世昌 马涛 +1 位作者 尹小俭 于志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比较游泳和跳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骨健康寻找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通过自制大鼠跳跃运动模型,以18只雄性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游泳组和跳跃组。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骨密度、骨... 目的:比较游泳和跳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骨健康寻找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通过自制大鼠跳跃运动模型,以18只雄性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游泳组和跳跃组。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游泳组大鼠1~4腰椎BMD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跳跃组大鼠1~4腰椎和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升高,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发育有明显作用,而对股骨和胫骨作用不明显;跳跃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和胫骨的发育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式 生长期 骨密度 组织形态计量学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枣树不同品种、发育时期和器官的cAMP和cGMP含量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赵爱玲 李登科 +3 位作者 王永康 隋串玲 曹彦清 梁芊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34-1139,共6页
以26个枣优良品种为试材,采集白熟、脆熟和完熟期的叶片、吊梗和果实的果皮、果肉4个器官的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分析了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表明:①不同器官的cAMP和cGMP含量均以果皮中最高,果肉、叶片其次,吊梗中最低;②不同发育时期... 以26个枣优良品种为试材,采集白熟、脆熟和完熟期的叶片、吊梗和果实的果皮、果肉4个器官的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分析了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表明:①不同器官的cAMP和cGMP含量均以果皮中最高,果肉、叶片其次,吊梗中最低;②不同发育时期的cAMP和cGMP含量均以完熟期最高,白熟期最低;③不同品种的cAMP和cGMP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如南京鸭枣的cAMP含量(553.55μg.g-1)约为灌阳长枣(46.65μg.g-1)的12倍,彬县晋枣的cGMP含量(201.15μg.g-1)约为山东梨枣(8.86μg.g-1)的23倍;④相同材料中,cAMP的含量多高于cGMP含量,且在不同器官和发育期间的变化规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器官 发育时期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苷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近三十年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姜丽霞 李帅 +2 位作者 李秀芬 张立群 杜春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1-926,共6页
基于黑龙江省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0~2008年地面观测田平行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气候变化表征... 基于黑龙江省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0~2008年地面观测田平行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气候变化表征为暖干化趋势,即热量增加,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无霜期延长,开花至成熟期降水减少,鼓粒至成熟期日照增加,且区域间存在差异,南部地区光热资源增加明显。不同区域、不同发育期,大豆对气候响应均存在差异,总体上,大豆播种期、出苗期和三叶期无明显变化,但西部地区异常提前;开花期呈提前趋势,三叶至开花期间日数缩短,北部和中部缩短明显;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略有提前,增温是导致大豆发育期提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阈值内,大豆单产随着生长季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说明一定程度的增温对大豆产量有正效应。因此,气候暖干化趋势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是利弊兼存,在选择品种、引进品种、种植布局等方面应给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大豆 发育期 产量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紫花苜蓿营养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7
10
作者 汪精海 齐广平 +3 位作者 康燕霞 马彦麟 史晓巍 朱璇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随着用水总量的严格控制,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质对水分的响应研究极为重要。在充分灌溉(4 200m^3·hm^(-2))、充分灌溉量的80%(3 360m^3·hm^(-2))和充分灌溉量的60%(2 520m^3·hm^(-2))条件下,... 随着用水总量的严格控制,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质对水分的响应研究极为重要。在充分灌溉(4 200m^3·hm^(-2))、充分灌溉量的80%(3 360m^3·hm^(-2))和充分灌溉量的60%(2 520m^3·hm^(-2))条件下,测定苜蓿茎叶比和营养品质指标,研究水分胁迫与苜蓿营养品质间的关系,明确苜蓿营养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整个生长期,苜蓿产草量(茎重+叶重)、粗蛋白含量、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基本遵循第1茬>第2茬>第3茬,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之相反;充分灌溉量的80%与充分灌溉和充分灌溉量的60%相比,产草量分别增加5.10%和10.60%,粗蛋白含量平均增加9.60%、22.74%,粗脂肪含量平均增加3.33%、7.90%,酸性洗涤纤维平均降低8.57%、13.30%,中性洗涤纤维平均降低6.51%、11.56%,粗灰分含量平均增加3.20%、4.54%,因此灌水量为充分灌溉量的80%灌溉有利于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苜蓿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叶比 营养水平 灌水量 节水灌溉 充分灌溉 生长期
下载PDF
黑龙江省近35年气候变化对粳稻发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萍 李廷全 +4 位作者 闫平 朱海霞 纪仰慧 韩俊杰 李铁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3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5年的气象数据,以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作为主要因子,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西部稻区、中南部稻区、南部稻区的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 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3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5年的气象数据,以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作为主要因子,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西部稻区、中南部稻区、南部稻区的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在过去的35 a中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了0.9℃,平均每10 a升高0.225℃;生长季降水量年代际间波动较大,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年降水量增加,至本世纪初减少;生长季日照时数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减少、90年代增加、而本世纪初又下降的规律。气候变化使水稻除抽穗期和成熟期外,其它各生育期基本随年代的增加而提前。相关分析显示,影响黑龙江省水稻产量丰歉的主要因子是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发育期 水稻
下载PDF
西宁地区不同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柳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0年第2期17-19,共3页
198 9— 1991年在青海省西宁地区进行了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筛选和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6次重复。结果表明新筛选出的青永久 10 1、青永久 10 8、青永久 343、青永久2 33和青永久 0 12等 5个品种的产草量和产籽量均高于目前... 198 9— 1991年在青海省西宁地区进行了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筛选和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6次重复。结果表明新筛选出的青永久 10 1、青永久 10 8、青永久 343、青永久2 33和青永久 0 12等 5个品种的产草量和产籽量均高于目前已普遍推广的优良品种青永久 4 4 4,但其生育期均较青永久 4 4 4长。建议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有计划地组织繁殖这些优良品种的种子 ,逐步向全省各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产草量 产籽量 品种比较试验 饲料作物
下载PDF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姜性坚 王春晖 +4 位作者 胡汝晓 彭运祥 李新菊 卢赛红 王小艳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5,41,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棉籽壳、杂木屑、甘蔗渣、莲子壳4种原料不同配方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栽培最佳配方(重量比)为棉籽壳20 kg、杂木屑30 kg、甘蔗渣20 kg、莲子壳10 kg、麦麸20 kg、玉米粉5kg、石膏粉1 kg、石灰1 kg,...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棉籽壳、杂木屑、甘蔗渣、莲子壳4种原料不同配方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栽培最佳配方(重量比)为棉籽壳20 kg、杂木屑30 kg、甘蔗渣20 kg、莲子壳10 kg、麦麸20 kg、玉米粉5kg、石膏粉1 kg、石灰1 kg,含水量65%,pH7;通过菌丝培养不同菌龄期对菇蕾发生时间、菇品质量、产量的影响的试验发现,杏鲍菇菌丝培养最佳菌龄期为28 d;通过修蕾方式、修蕾时间对菇品质量、产量的影响试验发现,杏鲍菇最佳修蕾方式为留2个主蕾,最佳修蕾时期是主蕾长度3.5 cm;通过催蕾期温度、湿度、通气量、光照4个环境因子对催蕾效果的试验发现,杏鲍菇催蕾期最适温度为15℃,空气相对湿度为90%,空气中CO2浓度为1 500 ppm,光照强度为100 lx;通过子实体生长期温度、湿度、气、光照4个环境因子对菇品质量、产量的影响发现,杏鲍菇子实体生长期最佳温度为16℃,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90%,空气中CO2浓度为1 200 ppm,最佳光照强度100 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催蕾期 生长期 菌龄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詹海仙 畅志坚 +2 位作者 魏爱丽 张晓军 李欣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1049-1051,共3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4个生育期旗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3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轻、中度干旱胁迫对抗旱品种长6878旗叶光合等生理指标影响较小,其变化趋势与对照相近;在严重干旱胁迫条件下,旗叶生理...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4个生育期旗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3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轻、中度干旱胁迫对抗旱品种长6878旗叶光合等生理指标影响较小,其变化趋势与对照相近;在严重干旱胁迫条件下,旗叶生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和轻、中度干旱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新杨绿壳蛋鸡育成期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 被引量:22
15
作者 袁超 徐志刚 +3 位作者 蒋媛婧 严华祥 马婷 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5-742,共8页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绿壳蛋鸡生长性能和屠体成分的影响,得出其育成期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选取864只体重相近的60日龄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采用2(代谢能:11.09和11.7...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绿壳蛋鸡生长性能和屠体成分的影响,得出其育成期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选取864只体重相近的60日龄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采用2(代谢能:11.09和11.72 MJ/kg)×3(粗蛋白质:14.00%、14.50%和15.00%)因子设计试验,共设计6种饲粮饲喂绿壳蛋鸡。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不同能量水平对育成期绿壳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绿壳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在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上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不同能量水平对育成期绿壳蛋鸡胫骨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绿壳蛋鸡胫骨长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在胫骨长度上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绿壳蛋鸡屠体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在屠体总能上表现出了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根据饲养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按Y=a+bx的数学模型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育成期绿壳蛋鸡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营养需要量分别为11.40 MJ/kg和1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壳蛋鸡 育成期 能量 蛋白质 需要量
下载PDF
春播小麦品质与生育进程和气候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21
16
作者 吴东兵 曹广才 +3 位作者 强小林 李萌 王秀芳 陈贺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296-1300,共5页
1998~ 2 0 0 0年 ,用 1 0个小麦品种在北京进行了 3个年度的春播试验 ,以探讨生育进程和气候条件对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一些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而年度间差异显著 .播种 成熟天数和籽粒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抽穗 成熟天... 1998~ 2 0 0 0年 ,用 1 0个小麦品种在北京进行了 3个年度的春播试验 ,以探讨生育进程和气候条件对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一些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而年度间差异显著 .播种 成熟天数和籽粒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抽穗 成熟天数与籽粒湿面筋含量也呈极显著负相关 .抽穗 成熟期间的昼夜温差与籽粒NIR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总辐射量、昼夜温差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总日照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总辐射量、总日照、日均温、昼夜温差与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 .在春播小麦优质栽培中 ,根据不同需要 ,既可使用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也可使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时 ,可与间作、套种结合起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小麦 籽粒品质 生育进程 气候条件
下载PDF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宋晓雯 朱风华 +4 位作者 王利华 王文丹 程明 戴正浩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9-617,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18.43±0.76)kg]相近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18.43±0.76)kg]相近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DE)水平依次为10.40、11.47和12.51 MJ/kg的3种饲粮。试验期10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1)10.40 M J/kg组在7、8月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组在9月龄无显著差异(P<0.05)。2)10.40 M J/kg组体重在8、9月龄显著低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11.47和12.51 MJ/kg组分别较试验前增长了141.22%、157.40%、158.09%。8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腹围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9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尻长也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10.40 M J/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1.47M J/kg组(P<0.05),极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1)。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最佳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1.47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期 崂山奶山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农业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洵瑀 王靖 冯利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23,共7页
基于华北平原48个气象站1961-2008年平均、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逐日气象资料,以及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冬小麦生育期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的方法,分析华北平原近50a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农业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并讨... 基于华北平原48个气象站1961-2008年平均、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逐日气象资料,以及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冬小麦生育期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的方法,分析华北平原近50a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农业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并讨论其对冬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内平均温度上升0.37℃·10a-1(P<0.05),增温主要集中在越冬-返青、返青-拔节、拔节-开花期,其增幅分别达0.53、0.49和0.39℃·10a-1,显著增温的站点分别达97.9%、75.0%和79.2%。平均最高、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温度相似,平均最低温度的变幅更大,因此冬小麦全生育期气温日较差平均下降0.19℃·10a-1,其中越冬-返青和开花-成熟期下降0.25和0.26℃·10a-1。(2)降水量的变幅无论在冬小麦的全生育期内还是各生育阶段均较小。(3)冬小麦全生育期总辐射量减少54.02MJ·m-2·10a-1,其中播种-越冬、越冬-返青期分别减少15.74、20.09MJ·m-2·10a-1,开花-成熟期减少12.00MJ·m-2·10a-1,辐射量显著减少的站点集中分布在华北平原中部。研究结果对冬小麦的合理布局和农事安排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冬小麦 生育期 气候变暖
下载PDF
育成期太行鸡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适宜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冯焯 郝艳霜 +5 位作者 赵国先 李树鹏 王琳 柳迪 刘彦慈 马可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41-254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鸡 育成期 代谢能 粗蛋白质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温度对水稻两优培九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霍中洋 顾承华 +4 位作者 戴其根 张洪程 杨海生 陶小军 葛鑫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分析研究两系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在气候迥异的不同年型间生育期与产量的温光效应规律。结果表明 :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积温 (>0℃ )所控制 ,在中国扬州地区其全生育期为 1 60d左右 ,约需积温为 3 880℃ ;产量因播期、年份不同而呈极显... 分析研究两系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在气候迥异的不同年型间生育期与产量的温光效应规律。结果表明 :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积温 (>0℃ )所控制 ,在中国扬州地区其全生育期为 1 60d左右 ,约需积温为 3 880℃ ;产量因播期、年份不同而呈极显著差异 ,且存在互作效应 ;两优培九在扬州地区安排在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种植 ,有利于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培九品种 水稻 生育期 产量 积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