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寡糖的立体选择性合成策略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朗秋 赖端 +2 位作者 宋志伟 赵兴俄 孔繁祚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7-642,共16页
研究寡糖及缀合物的生物活性日益显现出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采用化学合成方法研究特定的α或β糖苷键的构建对复杂寡糖及缀合物的合成极其重要.到目前为止,寡糖及其缀合物化学偶联立体选择性设计与合成策略是糖化学领域中十分活跃和引人... 研究寡糖及缀合物的生物活性日益显现出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采用化学合成方法研究特定的α或β糖苷键的构建对复杂寡糖及缀合物的合成极其重要.到目前为止,寡糖及其缀合物化学偶联立体选择性设计与合成策略是糖化学领域中十分活跃和引人注目的热点,受到特别的关注.综述了多年来高立体选择性寡糖的合成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合成 立体选择性 邻基参与作用 分子内配体传递法
下载PDF
ABO(H)血型抗原及其蛋白缀合物的合成
2
作者 庞伟 丁华帅 +3 位作者 云中厚 钟昊璇 杜欣军 曹鸿志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9-75,共7页
目的 通过化学酶法策略合成人ABO(H)寡糖抗原,寡糖抗原通过连接臂与载体蛋白质偶联合成糖蛋白缀合物。方法 化学法合成半乳糖苷GalβProN_(3)受体底物,运用模块化酶法组装策略合成人ABO(H)血型表面抗原决定簇。寡糖抗原中的叠氮基团经... 目的 通过化学酶法策略合成人ABO(H)寡糖抗原,寡糖抗原通过连接臂与载体蛋白质偶联合成糖蛋白缀合物。方法 化学法合成半乳糖苷GalβProN_(3)受体底物,运用模块化酶法组装策略合成人ABO(H)血型表面抗原决定簇。寡糖抗原中的叠氮基团经催化氢化还原为氨基后与双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连接臂的一端偶联,所得中间体中连接臂的另一端活化酯与载体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的氨基偶联得到目标糖蛋白缀合物。结果 利用化学酶法合成策略快速、高效地合成了人ABO血型H抗原二糖和A、B抗原三糖。A、B抗原三糖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所得糖蛋白缀合物经MALDI-TOF-MS质谱检测,分别确定了A、B抗原蛋白缀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糖蛋白缀合物中糖抗原的偶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抗原 化学酶法 寡糖合成 糖缀合物
原文传递
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及其合成寡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迪 王凤山 肖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89-1205,共17页
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EC.3.2.1.52)是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在自然界中催化简单的β-N-乙酰氨基己糖苷或复杂的寡糖链、多糖链中末端N-乙酰己糖苷键的水解,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中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某些种类的β-N-乙... 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EC.3.2.1.52)是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在自然界中催化简单的β-N-乙酰氨基己糖苷或复杂的寡糖链、多糖链中末端N-乙酰己糖苷键的水解,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中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某些种类的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在一定的人为条件下水解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键的同时还具有转糖基作用,能将β-N-乙酰氨基己糖基转移到不同的羟基化合物上,合成β-N-乙酰氨基己糖苷化合物,在糖链合成上具有应用的潜力。本文综述了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酶的生物学功能以及酶在β-N-乙酰氨基己糖苷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以促进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 催化机制 生物学功能 转糖基作用 寡糖合成
原文传递
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寡糖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庄丽琴 邓妤 +2 位作者 曾铮 楼琦欣 杨友 《药学进展》 CAS 2020年第7期521-534,共14页
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是一种非哺乳动物来源的高碳糖,普遍存在于细菌的脂多糖和荚膜多糖中,被认为是研发抗菌疫苗和诊断工具的潜在靶标。按照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给体的类型,综述了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糖苷化反应的最新进... 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是一种非哺乳动物来源的高碳糖,普遍存在于细菌的脂多糖和荚膜多糖中,被认为是研发抗菌疫苗和诊断工具的潜在靶标。按照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给体的类型,综述了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糖苷化反应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这些糖苷化方法在一些代表性的复杂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寡糖合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 高碳糖 糖基化 寡糖合成 糖类疫苗
原文传递
E.coli O86 O-Antigen全保护五糖重复单元的化学简易合成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水红 魏国华 杜宇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922,共4页
以5个单糖组分为原料,经过7步,以21%的总产率得到E.coliO86抗原全保护的五糖重复单元.在合成路线中,充分利用糖基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原则,结合HClO4-SiO2固体催化剂和"IP"策略,大大提高了合成的效率.整个合成路线设计操作简单... 以5个单糖组分为原料,经过7步,以21%的总产率得到E.coliO86抗原全保护的五糖重复单元.在合成路线中,充分利用糖基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原则,结合HClO4-SiO2固体催化剂和"IP"策略,大大提高了合成的效率.整个合成路线设计操作简单,选择性高,消耗低,产率高,可以用于快速高效地合成其它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寡糖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86型O-抗原 B血型抗原 寡糖合成
下载PDF
Assembly of a Library of Trisaccharides as Mimics of Sialyl Lewis Xvia Random Combination Strategy
6
作者 XiangBaoMENG HuiLI QingLI TieMingCHENG ZhongJun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A small library containing six positional isomers of fucosyl on the modified lactoside backbone as mimics of the Sialyl Lewis X was synthesized via random combinatorial glycosylation, which was charactered by ESI-MS a... A small library containing six positional isomers of fucosyl on the modified lactoside backbone as mimics of the Sialyl Lewis X was synthesized via random combinatorial glycosylation, which was charactered by ESI-MS and HP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x SELECTIN oligosaccharide synthesis random combinatorial glycosylation.
下载PDF
2-邻苯二甲酰亚胺-2-去氧-β-D-半乳吡喃糖乙硫苷供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盛 黄蕾 杨劲松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优化2-邻苯二甲酰亚胺-2-去氧-β-D-半乳吡喃糖乙硫苷供体的制备工艺。方法以2-氨基-2-去氧-D-半乳糖盐酸盐为原料,采用氨基保护、苯亚甲基化和硅基化等7步化学反应,利用1HNMR、13CNMR及LC-MS(ESI)验证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以总收率为... 目的优化2-邻苯二甲酰亚胺-2-去氧-β-D-半乳吡喃糖乙硫苷供体的制备工艺。方法以2-氨基-2-去氧-D-半乳糖盐酸盐为原料,采用氨基保护、苯亚甲基化和硅基化等7步化学反应,利用1HNMR、13CNMR及LC-MS(ESI)验证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以总收率为25.4%制备了化合物Ⅰ。结论所用方法比报道的反应步骤减少两步,提高了制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寡糖合成 2-氨基-2-去氧-D-半乳糖盐酸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基 叔丁基二甲基硅基 乙硫苷供体 合成 制备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褐藻胶寡糖甘露糖醛酸二糖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克宝 李春霞 +2 位作者 王坤 管华诗 于广利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进行褐藻胶中甘露糖醛酸二糖的合成。方法以甘露糖为起始原料,利用α-甘露糖基三氟甲磺酸酯中间体经SN2亲核取代反应直接构建β-甘露糖苷键,然后选择性的氧化6-位羟基得到甘露糖醛酸二糖苷。结果利用4,6位苄叉保... 目的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进行褐藻胶中甘露糖醛酸二糖的合成。方法以甘露糖为起始原料,利用α-甘露糖基三氟甲磺酸酯中间体经SN2亲核取代反应直接构建β-甘露糖苷键,然后选择性的氧化6-位羟基得到甘露糖醛酸二糖苷。结果利用4,6位苄叉保护的甘露糖硫苷5作为糖基供体,高立体选择性的构建了β-(1,4)-甘露糖苷键,然后利用TEMPO/BAIB选择性的氧化6-位羟基得到了β-D-(1,4)-甘露糖醛酸二糖甲基苷15。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合成聚合度更高的系列褐藻胶寡糖及其衍生物提供了有效的合成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甘露糖醛酸二糖 寡糖合成
原文传递
硫酸软骨素二糖重复片段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玲 罗盛 杨劲松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的方法合成硫酸软骨素二糖骨架。方法以2位三氯乙氧羰基、4,6位苯亚甲基保护的氨基半乳糖苯硫苷为供体,以2位苯甲酰基、3位烯丙基、6位对溴苄基保护的对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为受体,在NIS、TfOH催化下得到了二糖Ⅰ,并用^(1)... 目的设计一种新的方法合成硫酸软骨素二糖骨架。方法以2位三氯乙氧羰基、4,6位苯亚甲基保护的氨基半乳糖苯硫苷为供体,以2位苯甲酰基、3位烯丙基、6位对溴苄基保护的对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为受体,在NIS、TfOH催化下得到了二糖Ⅰ,并用^(1)HNMR、^(13)CNMR和^(1)H-^(1)HCOSY、HMBC、HMQC、HRMS(ESI)验证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糖苷化步骤中,以82.9%的高收率得到了二糖Ⅰ。结论该二糖可作为不同类型硫酸软骨素合成的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二糖 二糖重复片段 寡糖合成 糖苷化反应 合成 立体选择性 正交保护
原文传递
β-D-甘露糖醛酸二糖片段的合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朋伟 张永振 +2 位作者 杨中舟 王鹏 李明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利用化学方法立体选择性地合成β-D-甘露糖醛酸二糖片段。方法以4,6位苄叉保护的甘露糖硫苷为原料合成亚砜苷供体10,再用Tf2O作为促进剂,亚砜苷供体10与2-三甲基硅基乙醇以及低活性的糖醛酸受体13进行糖苷化反应合成β-D-甘露糖醛... 目的利用化学方法立体选择性地合成β-D-甘露糖醛酸二糖片段。方法以4,6位苄叉保护的甘露糖硫苷为原料合成亚砜苷供体10,再用Tf2O作为促进剂,亚砜苷供体10与2-三甲基硅基乙醇以及低活性的糖醛酸受体13进行糖苷化反应合成β-D-甘露糖醛酸单糖12和二糖14。结果糖苷化反应分别以72%和73%的产率,高立体选择性(β/α>20/1)得到β-D-甘露糖醛酸单糖12和二糖14,为β-D-甘露糖醛酸寡糖的合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甘露糖醛酸 亚砜苷 糖苷化 寡糖合成
原文传递
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模拟物的制备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晨东 孙甜甜 +3 位作者 邵萌 李骏 蔡超 于广利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1年第2期73-86,共14页
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是1种富含α-L-岩藻糖的硫酸化多糖,通常存在于海洋褐藻和棘皮动物中。天然fucoidan多糖主要从海洋生物中提取获得,经物理、化学或生物酶法可控降解制备其低聚糖与寡糖,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已被广泛报道;化学合成... 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是1种富含α-L-岩藻糖的硫酸化多糖,通常存在于海洋褐藻和棘皮动物中。天然fucoidan多糖主要从海洋生物中提取获得,经物理、化学或生物酶法可控降解制备其低聚糖与寡糖,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已被广泛报道;化学合成是获得结构清晰的fucoidan寡糖的高效途经之一,有助于进行深入地构效关系研究;利用结构清晰的fucoidan寡糖开展多价fucoidan模拟物的合成研究,也是有效评价fucoidan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fucoidan及其模拟物的制备策略和方法,以期为该类糖药物和功能制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聚糖硫酸酯 多糖降解 寡糖合成 糖模拟物
原文传递
葡萄糖-β-(1→4)-半乳糖二糖片段的合成
12
作者 吕绪栋 王鹏 +5 位作者 吴智勇 刘作伟 唐革 谢小雨 薛婷婷 李明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9-25,共7页
目的利用化学方法高效合成葡萄糖-β-(1→4)-半乳糖二糖片段。方法以4,6位苄叉保护的葡萄糖硫苷11为原料通过4步反应以39%的产率合成了硫苷供体15,再以TMSOTf与NIS作为促进剂,硫苷供体15与低活性的半乳糖受体18进行糖苷化反应合成葡萄糖... 目的利用化学方法高效合成葡萄糖-β-(1→4)-半乳糖二糖片段。方法以4,6位苄叉保护的葡萄糖硫苷11为原料通过4步反应以39%的产率合成了硫苷供体15,再以TMSOTf与NIS作为促进剂,硫苷供体15与低活性的半乳糖受体18进行糖苷化反应合成葡萄糖-β-(1→4)-半乳糖二糖2。结果糖苷化反应以81%的产率得到葡萄糖-β-(1→4)-半乳糖二糖2,为新型海洋天然产物Ancorinoside A的合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β-(1→4)-半乳糖 糖苷化 寡糖合成
原文传递
基于硅胶负载高氯酸(HClO4-SiO2)的固氮螺菌四糖重复单元的高效合成
13
作者 陈自力 李培霞 +4 位作者 刘伟童 庄喆 武源源 赵汗青 张建军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16-1724,共9页
以2,3,4-三-O-苯甲酰基-α-L-鼠李糖三氯乙酰亚胺酯、2,4-二-O-苯甲酰基-α-L-鼠李糖对甲氧基苯基苷、2,3,4,6-四-O-苯甲酰基-β-D-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和2,3-O-异丙叉基-α-L-鼠李糖对甲氧基苯基苷为原料,采用[2+2]偶联策略,对巴西固... 以2,3,4-三-O-苯甲酰基-α-L-鼠李糖三氯乙酰亚胺酯、2,4-二-O-苯甲酰基-α-L-鼠李糖对甲氧基苯基苷、2,3,4,6-四-O-苯甲酰基-β-D-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和2,3-O-异丙叉基-α-L-鼠李糖对甲氧基苯基苷为原料,采用[2+2]偶联策略,对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 type strain Sp246)表面脂多糖的四糖重复单元α-L-鼠李糖-(1→3)-α-L-鼠李糖-(1→3)-[β-D-葡萄糖-(1→4)]-α-L-鼠李糖结构进行全合成.在合成单元子的反应中,采用硅胶负载高氯酸(HClO4-SiO2)作为酸性催化剂,三乙基硅基作为选择性保护基,简单高效地构建全保护的四糖.该合成路线步骤短,试剂种类少,反应后处理简单,以L-鼠李糖为原料计算,目标化合物四糖总收率达到23%,化合物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HRMS和I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 硅胶负载高氯酸(HClO4-SiO2) 固氮螺菌 寡糖合成
原文传递
β-半乳糖苷酶的固定化及其合成低聚半乳糖研究
14
作者 李智慧 赖田甜 +4 位作者 张敏 郝瑞敏 姚梦珂 赵华 杨贞耐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选用壳聚糖、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明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探究β-半乳糖苷酶的固定化方法,并将获得的适宜固定化酶应用于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结果表明,较优固定化载体为壳聚糖,β-半... 选用壳聚糖、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明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探究β-半乳糖苷酶的固定化方法,并将获得的适宜固定化酶应用于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结果表明,较优固定化载体为壳聚糖,β-半乳糖苷酶的优化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0.03 g/mL,静置时间2 h,戊二醛体积分数2%,交联时间3 h,吸附时间12 h,固定化温度60℃,加酶量0.4 mg/g(以壳聚糖微球质量计)。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耐酸、碱、热的稳定性显著提升。进一步利用壳聚糖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合成GOS,确定了优化反应条件:加酶量为2 U/mL,pH值为6.0,反应温度为50℃,初始乳糖质量浓度为500 g/L,反应时间为14 h。此条件下GOS产率可达到52.61%,高于已报道的GOS产率(25.1%~46.0%),且产物中聚合度大于等于3的GOS含量为37.07%。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后,产GOS活性仍保留了97.21%,研究获得的壳聚糖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在GOS合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酶 低聚半乳糖合成 固定化方法 壳聚糖 交联
下载PDF
黄芩、白术改善小鼠胚胎着床障碍的糖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玉梅 燕秋 +4 位作者 毛莹 王明 马茂林 宋建林 张媛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4320-432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白术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及其调控的糖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受孕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障碍模型及中药治疗3组各40只。障碍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小鼠经米非司酮诱导建立稳定的胚胎着床障碍模型,中药治疗组从妊娠第1天... 目的:探讨黄芩、白术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及其调控的糖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受孕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障碍模型及中药治疗3组各40只。障碍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小鼠经米非司酮诱导建立稳定的胚胎着床障碍模型,中药治疗组从妊娠第1天起每天中药灌胃,对照组和障碍模型组每日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孕5天取子宫内膜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着床相关寡糖合成关键酶的表达变化,孕8天观察胚胎着床数变化。结果:对照组平均胚胎着床数23.32±3.68,障碍模型组平均胚胎着床数3.00±2.00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中药治疗组平均胚胎着床数15.6±3.60较障碍组明显升高。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中药黄芩、白术治疗后岩藻糖基转移酶Ⅳ(FUT4)、Ⅶ(FUT7)表达明显高于障碍模型组。结论:黄芩、白术可通过调节着床相关寡糖合成关键酶FUT4、FUT7的表达来促进胚胎着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白术 着床 寡糖合成关键酶 米非司酮
原文传递
醇微乳液中糖化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敏 方序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97年第3期23-27,共5页
糖化酶在正十二醇中稳定性较高;其在由正十二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组成的微乳液中,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pH值比在水溶液中低;反应的最大速度V和米氏常数Km比其在水溶液中分别提高了4倍和1.5倍;催化低聚糖合成得率... 糖化酶在正十二醇中稳定性较高;其在由正十二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组成的微乳液中,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pH值比在水溶液中低;反应的最大速度V和米氏常数Km比其在水溶液中分别提高了4倍和1.5倍;催化低聚糖合成得率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酶 微乳液 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