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rearranged chamigrane sesquiterpene from Laurencia okamurai
1
作者 Yi Liang Xiao Ming Li +2 位作者 Chuan Ming Cui Chun Shun Li Bin Gui W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0-192,共3页
A new rearranged charnigrane sesquiterpene, named laurenokamur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red alga Laurencia okamurai.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关键词 Laurencia okamurai SESQUITERPENE Chamigrane Laurenokamurin
下载PDF
Tissue culture of three species of Laurencia complex
2
作者 沈颂东 吴勋建 +1 位作者 阎斌伦 贺丽虹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14-520,共7页
To establish a micropropagation system of three Laurencia complex species (Laurencia okamurai, Laurencia tristicha, and Chondrophvcus undulatus)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we studied the regeneration characterist... To establish a micropropagation system of three Laurencia complex species (Laurencia okamurai, Laurencia tristicha, and Chondrophvcus undulatus)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we studied the re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of axenic algal fragments cultured on solid medium and in liquid medium. Regeneration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and counted regularly under a reverse microscope to investigate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polarity and optimal illumination, and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lev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most cultures of the three species, we obtained bud regeneration on solidified medium with 0.5% agar and in liquid medium. Rhizoid-like regeneration was filamentous and developed from the lower cut surface of fragments in L. okamurai, but was discoid and developed from the apical back side of bud regeneration in L. tristicha and C. undulatus. Regeneration polarity was localized to the apical part of algal fronds in all three species, and on fragments cut from the basal part of algae buds could develop from both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cut surfaces. Buds could develop from both the medullary and the cortical portions in L. okamurai and C. undulatus, while in L. tristicha, buds only emerged from the cortex.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L. okamurai were 4 500 lx, 20℃ and 35 (salinity); for C. undulatus, 4 500 lx, 20℃ and 30; and for L. tristicha, 4 500 lx, 25℃ and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urencia okamurai Laurencia tristicha Chondrophycus undulatus bud regeneration RHIZOID growth factors
下载PDF
褐藻铁钉菜中的甾醇成分 被引量:35
3
作者 汤海峰 易杨华 +3 位作者 姚新生 许强芝 吕泰省 张淑瑜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应用多种层析手段 ,从采自浙江南麂岛的褐藻铁钉菜 (Ishigeokamurai)中分离得到 39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 5个甾醇类化合物 (5 α,8α-过氧麦角甾 - 6 ,2 2 -二烯 - 3β-醇 ,马尾藻甾醇 ,岩藻甾醇 ,β...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应用多种层析手段 ,从采自浙江南麂岛的褐藻铁钉菜 (Ishigeokamurai)中分离得到 39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 5个甾醇类化合物 (5 α,8α-过氧麦角甾 - 6 ,2 2 -二烯 - 3β-醇 ,马尾藻甾醇 ,岩藻甾醇 ,β-谷甾醇 ,胡萝卜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藻 铁钉菜 甾醇 稻瘟霉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铁钉菜化学成分的研究(3) 被引量:12
4
作者 汤海峰 易杨华 +3 位作者 姚新生 吴久鸿 张淑瑜 许强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 :对铁钉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11Z 十八碳烯酰基 ) 3 O β D... 目的 :对铁钉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11Z 十八碳烯酰基 ) 3 O β D 吡喃半乳糖基甘油 (I)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十四碳酰基 3 O (6 ' 硫代 α D 脱氧吡喃葡萄糖基 )甘油 (Ⅱ )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十六碳酰基 3 O (6 ' 硫代 α D 脱氧吡喃葡萄糖基 )甘油 (Ⅲ )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11Z 十八碳烯酰基 ) 3 O (6 ' 硫代 α D 脱氧吡喃葡萄糖基 )甘油 (Ⅳ ) ,硬脂酸 (V) ,肉豆蔻酸甲酯 (Ⅵ )和棕榈酸 (Ⅶ )。结论 :I~Ⅵ系首次从铁钉菜中得到 ;I,Ⅱ ,Ⅳ为新天然产物 ,I~Ⅳ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和较弱的肿瘤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钉菜 化学成分 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利用稻瘟霉分生孢子筛选有生物活性的海洋生物 被引量:7
5
作者 汤海峰 易杨华 +3 位作者 姚新生 林厚文 张淑瑜 吴久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 :筛选有生物活性的海洋生物并研究其活性成分。 方法 :采用稻瘟霉模型筛选海洋生物提取物的活性 ,利用多种层析手段和波谱技术对活性提取物跟踪分离并鉴定其成分。 结果 :实验发现 2 0种海洋生物醇提物和 5种水提物对稻瘟霉显示生... 目的 :筛选有生物活性的海洋生物并研究其活性成分。 方法 :采用稻瘟霉模型筛选海洋生物提取物的活性 ,利用多种层析手段和波谱技术对活性提取物跟踪分离并鉴定其成分。 结果 :实验发现 2 0种海洋生物醇提物和 5种水提物对稻瘟霉显示生物活性 ,从叶托马尾藻、铁钉菜和蓝斑背肛海兔中分离鉴定了 5 6个化合物 ,其中 2 8个对稻瘟霉显示活性且对不同肿瘤细胞株显示不同强度的细胞毒性 ,8个化合物对裴氏着色真菌具抑制作用。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霉 叶托马尾藻 铁钉菜 蓝斑背肛海兔 药物筛选 海洋药物
下载PDF
海藻铁钉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晓冬 蔡琼瑶 +2 位作者 王远花 蔡建秀 戴聪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海藻铁钉菜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反应动力学。方法:萃取法获得铁钉菜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等5个部位,采用PNPG筛选其中具有α-糖苷酶酶抑制的活性部位,通... 目的:探讨海藻铁钉菜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反应动力学。方法:萃取法获得铁钉菜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等5个部位,采用PNPG筛选其中具有α-糖苷酶酶抑制的活性部位,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酶抑制类型。结果:包括甲醇提取物在内的6种铁钉菜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二氯甲烷部位的抑制活性均较强,IC50分别为3.4,4.4,5.1,7.8μg·mL^(-1),均远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Acarbose(IC501 075.8μg·mL^(-1))。抑制动力学分析显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二氯甲烷部位等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均属于混合Ⅰ型抑制类型。结论:铁钉菜提取物具有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用开发价值,特别是乙酸乙酯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钉菜 提取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 活性部位 抑制动力学
原文传递
铁钉菜抗生物质的初步提取及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迪 刘艳如 +1 位作者 郑怡 林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3,100,共6页
对铁钉菜([shige okamura)的乙醚和乙醇总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的革取物的抗生活性进行了测定,包括对细菌、真菌及藻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铁钉菜的乙醚、乙醇总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抑制细菌活性,对海洋小球藻(Chlorellaspp)和球形... 对铁钉菜([shige okamura)的乙醚和乙醇总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的革取物的抗生活性进行了测定,包括对细菌、真菌及藻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铁钉菜的乙醚、乙醇总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抑制细菌活性,对海洋小球藻(Chlorellaspp)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tisglobosa)亦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铁钉菜不同极性溶剂的苹取物表现出不同的抗生活性,其中氯仿相抑制细菌的能力最高,正丁醇相对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而有抑藻活性的成分则主要集中在低极性的石油醚相和氯仿相中,氯仿相对供试细菌生长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3.125~12.500mg/mL.采用薄层层析分离氯仿组分得到6个条带,其中的Rf0.79带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钉菜 抑菌 抑藻 薄层层析
下载PDF
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景明 黄晓冬 蔡建秀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5期79-83,共5页
为了研究海藻铁钉菜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其抑制类型;福林酚法分析其总酚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 为了研究海藻铁钉菜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其抑制类型;福林酚法分析其总酚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Al Cl3显色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铁钉菜甲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其半效应浓度IC50为1.823 g/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型抑制;化学分析发现该甲醇提取物具有较高含量的总酚、多糖与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1.37±2.77)、(35.92±5.27)、(43.16±0.3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钉菜 甲醇提取物 酪氨酸酶 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温州南麂海域冈村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凤 尹健 黄可新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对采自温州南麂海域的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化学成分开展研究,并对化合物抗污损活性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冈村凹顶藻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 目的:对采自温州南麂海域的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化学成分开展研究,并对化合物抗污损活性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冈村凹顶藻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利用纹藤壶幼虫模型对所得化合物抗污活性进行测试。结果 :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lauinterol(1),isoaplysin(2),asplysin(3),isolaurinterol(4),laurokamurenes A(5),debromoisolauinterol(6),debromolauinterol(7)和10-bromoisoaplysin(8);其中化合物1、3-6表现出显著的抗纹藤壶幼虫附着活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冈村凹顶藻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纹藤壶幼虫附着的抗污功能,为该海藻资源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村凹顶藻 倍半萜 结构鉴定 抗污活性
下载PDF
海藻铁钉菜抗氧化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景明 黄晓冬 +1 位作者 蔡建秀 顾雅青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3-79,共7页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TEAC值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从福建省围头海域的10种海藻中筛选出总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海藻及其抗氧化活性部位.进一步对该海藻的抗氧化活性部位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与总抗氧化能力的...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TEAC值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从福建省围头海域的10种海藻中筛选出总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海藻及其抗氧化活性部位.进一步对该海藻的抗氧化活性部位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与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初步分析金属离子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海藻中,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具有较高含量的多酚、TEAC值与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乙酸乙酯部位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铁钉菜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效应浓度EC_(50)为0.17 mg/m L,小于BHT EC_(50)0.23 mg/m L;还原力的EC_(50)为0.30 mg/m L,远远小于维生素C EC_(50)0.91mg/m L;总抗氧化能力约为13.16 U/mg.金属离子对铁钉菜乙酸乙酯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的影响表现为K^+、Cu^(2+)、Zn^(2+)、Ca^(2+)、Fe^(3+)等的增效作用与Na^+、Mn^(2+)、Mg^(2+)等的降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铁钉菜 乙酸乙酯部位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中国东海冈村凹顶藻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欣欣 谈吉 +3 位作者 蔡厚才 蔡春尔 何培民 贾睿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8-34,共7页
目的对采自中国东海南麂岛海域的海洋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层析手段对冈村凹... 目的对采自中国东海南麂岛海域的海洋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层析手段对冈村凹顶藻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同时运用1 H NMR、13 C NMR、EIMS等光谱技术手段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利用无乳链球菌、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塔氏弧菌、海豚链球菌、鮰爱德华和HN016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包括7个倍半萜化合物、1个甾体化合物、1个不饱和脂肪酸、1个脂类化合物和1个醛类化合物,分别是aplysin(1),debromolaurinterol(2),aplysinol(3),debromoisolaurinterol(4),3β-hydroperoxyaplysin(5),laurinterol acetate(6),Laurokomurenene A(7),cholesterol(8),棕榈油酸(9),octadec-3(E)-en-2-one(10)和(2E)-2-tridecyl-2-heptadecenal(11)。其中化合物2对无乳链球菌和鳗弧菌HLPF表现出强的特异性抑制活性,其余化合物均无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化合物2对无乳链球菌和鳗弧菌显示出很好的特异性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村凹顶藻 次级代谢产物 倍半萜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中国东海冈村凹顶藻 Laurencia okamurai 中的倍半萜类成分(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水春 郭跃伟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对采自中国东海的红藻冈村凹顶藻 Laurencia okamurai 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冈村凹顶藻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其理化性质, 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 目的:对采自中国东海的红藻冈村凹顶藻 Laurencia okamurai 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冈村凹顶藻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其理化性质, 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MS, NMR 等)并与文献报道的化合物数据相比较, 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并鉴定了 9 个倍半萜类化合物, 分别为 laurokamurene C (1), debromoaplysinol (2), aplysinol acetate (3), debromoisolaurinterol (4), iso-laurinterol (5), filiformin (6), α-isobromocuparene (7), cuparene-type ether (8) 和 deoxyprepacifenol (9)。结论:化合物 1 为新化合物, 是天然界中发现的第三个重排的月桂烷型倍半萜, 3 系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 化合物 2-9 对真菌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均无明显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 冈村凹顶藻 倍半萜 结构解析
原文传递
铁钉菜水提醇沉上清液部分的抗氧化、抗酪氨酸酶活性及其冲剂的降糖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晓冬 黄世英 +3 位作者 蔡建秀 王玲平 孙波 谢秋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为探讨海藻铁钉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抗酪氨酸酶活性与降糖作用,作者采用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体系测定铁钉菜水提醇沉上清液部分(SWEAPI)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多巴色素法测定其抗酪氨酸酶活性,并以可溶性淀粉、甜蜜素、β-环状糊精为辅料,... 为探讨海藻铁钉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抗酪氨酸酶活性与降糖作用,作者采用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体系测定铁钉菜水提醇沉上清液部分(SWEAPI)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多巴色素法测定其抗酪氨酸酶活性,并以可溶性淀粉、甜蜜素、β-环状糊精为辅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优化条件制备铁钉菜固体冲剂;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与体内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该冲剂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SWEAPI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抗酪氨酸酶活性,其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为1.19 mg/mL,羟基自由基清除的EC50为5.08 mg/mL,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的半效应质量浓度IC50为1.27 mg/mL;这可能与其较高的多酚含量(8.30%)有关。采用SWEAPI:可溶性淀粉:甜蜜素:β-环状糊精为30∶60∶1∶7.5的配比进行铁钉菜冲剂制备可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冲剂的水分质量分数≤10%、总糖质量分数约为18.74%、蛋白质质量分数16.60%、多酚质量分数2.53%。该冲剂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半效应质量浓度IC50为0.37 mg/mL。口服冲剂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350 mg/kg的使用剂量时可极显着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实验进一步证实其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餐后血糖,总体上,其降糖效果与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处理组(500 mg/kg)相近。可见,SWEAPI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抗酪氨酸酶活性与降糖作用,具有开发成海藻源护肤品、降糖功能产品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钉菜 水提醇沉上清液部分 抗氧化 抗酪氨酸酶 冲剂 降血糖
下载PDF
冈村凹顶藻东山变种(新变种)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
14
作者 庄惠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96-102,共7页
本文记述了冈村凹顶藻东山变种Laurencia okamurai Yamada var.dongshanicus var. nov.(CeramiaJes,Rhodomelaceae)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同时对变种的福建产的冈村凹顶藻L.okamurai Yamada进行了形态学比较。
关键词 冈村凹顶藻 红藻 生殖器官
下载PDF
冈村凹顶藻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15
作者 汤宣亮 余小青 +6 位作者 张毅 刘爱红 姚立功 郭跃伟 汪玢 冯丽华 毛水春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2-22,共11页
目的分离鉴定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 Yamada)中的倍半萜类成分,供抗菌活性筛选。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利用光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选择4株真菌为实验菌株,对6个倍半萜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定;选择2株... 目的分离鉴定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 Yamada)中的倍半萜类成分,供抗菌活性筛选。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利用光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选择4株真菌为实验菌株,对6个倍半萜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定;选择2株细菌为实验菌株,对所有倍半萜进行体外抗细菌活性测定。结果分离得到17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海兔阿普里醇(1)、劳藻过氧素(2)、海兔阿普里醛(3)、α-异溴花侧伯烯(4)、α-异花侧伯烯醇(5)、花侧伯烯醚(6)、月桂烷-11-烯-10-醇(7)、劳藻酚(8)、劳藻酚乙酰化物(9)、去溴劳藻酚(10)、异劳藻酚(11)、异劳藻酚乙酰化物(12)、约翰斯顿醇(13)、帕西菲醇(14)、10-溴-α-花柏烯(15)、10-溴-β-花柏烯(16)、9-羟基-3-氯-4,10-二溴-α-花柏烯(17),并对所获得的倍半萜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论化合物5和7为首次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得到;应用1D和2D NMR首次对化合物6的~1 H和^(13) 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5和13对光滑假丝酵母菌显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_(80)值分别为1和4μg·mL^(-1),与两性霉素B(2μg/mL)和氟康唑(1μg/mL)相当,而化合物2、8和9对新生隐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化合物2、8~10、15和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和9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MIC_(80)值分别为2.3和10.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村凹顶藻 化学成分 倍半萜 抗真菌活性 抗细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