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7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和肉桂精油气相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晓丽 钟少枢 +2 位作者 吴克刚 于鸿鹏 柴向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38,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丁香和肉桂精油,并通过滤纸片法、固相扩散法、气相扩散法等体外抗菌试验,比较了丁香、肉桂精油及混合精油和常用化学防腐剂山梨酸钾对11株食品中常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丁香、肉桂精油及混合精油对供...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丁香和肉桂精油,并通过滤纸片法、固相扩散法、气相扩散法等体外抗菌试验,比较了丁香、肉桂精油及混合精油和常用化学防腐剂山梨酸钾对11株食品中常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丁香、肉桂精油及混合精油对供试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山梨酸钾;对霉菌的抑菌作用显著高于酵母菌和细菌,且气态抑制作用比固相抑菌作用强;混合精油对细菌的抑菌作用有拮抗作用,在气相中的拮抗作用更强;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对黄曲霉和黑曲霉有相加作用;对桔青霉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肉桂 精油 抑菌 气相
下载PDF
四棵树凹陷高探1井高产油气成因与烃源岩特征 被引量:28
2
作者 靳军 王飞宇 +3 位作者 任江玲 冯伟平 马万云 李思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于2019年1月在白垩系清水河组获得重大突破,高探1井喜获日产千方工业油气流,创准噶尔盆地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证实了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为了准确评价四棵树凹陷的资源潜力,为进一步勘探...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于2019年1月在白垩系清水河组获得重大突破,高探1井喜获日产千方工业油气流,创准噶尔盆地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证实了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为了准确评价四棵树凹陷的资源潜力,为进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系统分析了高探1井及周边探井油气性质和侏罗系烃源岩特征,讨论了四棵树凹陷油气成因与灶藏关系。研究表明,高探1井白垩系出油气层气油比为260~360 m^3/m^3,原油为轻质油,具有低密度、低黏度特征。原油碳同位素重,为-26.83‰,Pr/Ph值高达3.6,三环萜烷分布以C_(19)为最高,C_(20),C_(21)依次降低,具有煤系烃源岩典型的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组成中甲烷含量为74.44%,甲烷碳同位素为-40.35‰,乙烷碳同位素为-28.74‰,为相对富含壳质组的偏腐殖型湿气。油气性质特征指示高探1井油气主要来自侏罗系D/E相烃源岩。烃源岩分析表明,四棵树凹陷中—下侏罗统发育D/E相和F相烃源岩,凹陷中心处于凝析油—湿气阶段,具有较高的生油气潜力,研究区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具有广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四棵树凹陷 高探1井 轻质油 侏罗系 烃源岩 有机相
下载PDF
油藏条件下溶解CO_2的稀油相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振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5,48,共4页
以胜利大芦湖油田樊 12 4区块稀油油藏为例 ,利用高温高压PVT物性分析仪 ,通过CO2 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多次脱气和多次接触实验 ,研究了用不同量CO2 饱和的稀油相特性 ,给出了大量CO2 溶解引起的原油相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解释了CO2 ... 以胜利大芦湖油田樊 12 4区块稀油油藏为例 ,利用高温高压PVT物性分析仪 ,通过CO2 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多次脱气和多次接触实验 ,研究了用不同量CO2 饱和的稀油相特性 ,给出了大量CO2 溶解引起的原油相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解释了CO2 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CO2 可有效地使地层原油膨胀 ,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同时还可大量萃取地层油中的轻烃 ,使气相不断富化 ,从而达到动态混相 ,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工艺 地层 原油 膨胀系数 采收率 临界点 凝固点
下载PDF
深层气理论分析和深层气潜势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史斗 刘文汇 郑军卫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6-244,共9页
近年来的一些文献表述深层气时在"深层"和"深部"名词概念上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费解。就沉积层而言,宜将生油主带(生油窗)作为"深"的界限,从此界限开始到基底以上地层范围的天然气统统称为"深层气&quo... 近年来的一些文献表述深层气时在"深层"和"深部"名词概念上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费解。就沉积层而言,宜将生油主带(生油窗)作为"深"的界限,从此界限开始到基底以上地层范围的天然气统统称为"深层气";就整个地球而言,宜将沉积层结晶基底和该基底以下的天然气统统称为"深部气"。当然,还应更多地注意来源于深部"深生浅储"的"深层气"。深层气的形成与地壳烃类形成的垂直分带性有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沉积盆地油气形成分带性理论对勘探实践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油气地质科研和勘探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油气形成分带性理论中油相消失和气相生成带开始门限指标的局限性。不同盆地有不同深度的生油主带,因而也有不同深度范围生气主带(干气带)。腐泥型有机质的演化需要更高的活化能,而需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深度,其生气主带深于腐殖型有机质源岩层的位置。生气主带有机质演化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温度、深度和时间是重要因素,引起深层温度升高的条件有地球动力和深部热流等。古生界以前的重大生物地质事件为深层气形成准备了有机质及其演化条件,从物质基础上讲,深层气有巨大的资源潜势。油气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观点及其他新观点为研究深层气提供了新的思路,岩石圈的烃类资源远未枯竭,被发现和开采的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 油气形成的分带性 油相 干气带 门限指标 显生宙 生物地质事件 生物灭绝 地球动力学 烃圈
下载PDF
溶致液晶体系研究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干佐 肖洪地 +2 位作者 李英 牟建海 王连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研究了石油磺酸盐 /正戊醇 /水的三元体系和石油磺酸盐 /癸烷 /正戊醇 /水的拟三元体系相图中的液晶区域 ,揭示了不同组分对液晶区域大小的影响以及液晶的流变性和液晶的结构 .在三次采油中 ,用六角状溶致液晶体系代替三元复合驱体系进... 研究了石油磺酸盐 /正戊醇 /水的三元体系和石油磺酸盐 /癸烷 /正戊醇 /水的拟三元体系相图中的液晶区域 ,揭示了不同组分对液晶区域大小的影响以及液晶的流变性和液晶的结构 .在三次采油中 ,用六角状溶致液晶体系代替三元复合驱体系进行化学驱油 ,虽然驱油效率更高 ,但需要进一步降低液晶驱油体系的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液晶 采收率 相图 化学驱油 三次采油 石油磺酸盐 正戊醇 癸烷 三元体系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油水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胡小冬 唐善法 +3 位作者 葛林文 熊玉娟 邹玮 欧阳向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69,115,共3页
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是评价其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溶液与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油相类别、温度、pH值、盐类和矿化度对其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GA8-4-... 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是评价其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溶液与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油相类别、温度、pH值、盐类和矿化度对其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GA8-4-8溶液在不同油相的油水界面表现出不同的界面活性,质量浓度为100mg/L的GA8-4-8溶液与煤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达1.4×10-3mN/m;升高GA8-4-8溶液的温度(30~70℃),有利于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GA8-4-8溶液在pH值为7时,界面张力最低;GA8-4-8溶液中加入单一无机盐NaCl及高矿化度地层水(质量浓度为50~250g/L)均能有效提高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单一CaCl2对其影响较小。GA8-4-8溶液在不同矿化度下均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可满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油水界面张力 油相 高矿化度 温度
下载PDF
水相酶解大豆蛋白的条件对其油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钱俊青 何国庆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4-688,共5页
为降低酶法水相提油工艺的成本 ,提高得油率 ,以大豆含油蛋白水提液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酶解大豆蛋白的条件对其油脂在水相分布的影响 .试验了最适条件下大豆蛋白高度水解及控制其酶解程度时 ,大豆油在乳液与固形物中的分布状况 . 1398... 为降低酶法水相提油工艺的成本 ,提高得油率 ,以大豆含油蛋白水提液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酶解大豆蛋白的条件对其油脂在水相分布的影响 .试验了最适条件下大豆蛋白高度水解及控制其酶解程度时 ,大豆油在乳液与固形物中的分布状况 . 1398中性蛋白酶在大豆蛋白水提液体系中的最佳条件为 :p H7.0 ,温度 32℃ ,在此条件下 ,酶用量为 75 0 u/ g大豆 ,水解 90 min,75 %以上的大豆油分布于乳液中 ,而控制酶用量为 110 u/ g大豆 ,调固液比至 1∶ 7,酶解 30 min,固形物中分布率达 80 %以上 ,中止酶解的体系 p H值对油脂分布影响不大 .上述工作为水相酶解提取大豆油工艺的改进提供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大豆蛋白 大豆油 水相
下载PDF
四种紫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向福 江安娜 +2 位作者 项俊 方元平 王书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90-94,共5页
为了探讨紫苏叶挥发油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期的成分变化规律,指导大别山特色紫苏挥发油的开发利用,采用GC-MS分析鉴定了四种紫苏品种和营养生长期、开花期和落叶期等三个生育期中紫苏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重庆丰都栽培种P11-... 为了探讨紫苏叶挥发油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期的成分变化规律,指导大别山特色紫苏挥发油的开发利用,采用GC-MS分析鉴定了四种紫苏品种和营养生长期、开花期和落叶期等三个生育期中紫苏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重庆丰都栽培种P11-1挥发油中紫苏酮、石竹烯含量较高,分别为34.66%和19.84%,且存在芹菜脑(4.5%)、γ-榄香烯(1.3%)等独特芳香气味成分,并在开花期总含量最高。因此,重庆丰都栽培种P11-1是紫苏挥发油优势品种,开花期为最佳采收期,从而为大别山紫苏资源的挥发油利用和合理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精油 紫苏酮 石竹烯 开花期
下载PDF
低界面张力体系对相对渗透率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卢广钦 王玉斗 +2 位作者 陈月明 侯健 付志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测定了80℃时胜利草桥某井地层水、两种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 1和HD 2的1%地层水溶液驱油时,油相和水相相对渗透率kro和krw的变化。岩心有刚玉砂胶结和高温灼烧地层砂填充两种,气体绝对渗透率约1.6μm2。相对渗... 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测定了80℃时胜利草桥某井地层水、两种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 1和HD 2的1%地层水溶液驱油时,油相和水相相对渗透率kro和krw的变化。岩心有刚玉砂胶结和高温灼烧地层砂填充两种,气体绝对渗透率约1.6μm2。相对渗透率用Welge Johnson公式表示。实验结果表明:与地层水相比,HD 1,特别是界面活性较高的HD 2使kro和krw有较大幅度提高,使残余油饱和度So和束缚水饱和度Sw相应降低;其中So由0.29分别降到0.26和0.25;与80℃时相比,在40℃下HD 1使kro明显减小,krw的减小则不明显;在地层砂填充岩心上,与地层水相比,HD 2使kro大幅度提高,So有一定程度降低,由0.28降到0.25,krw几乎无变化;表面活性剂(HD 2)对两种岩心相对渗透率的影响不同。讨论了影响相对渗透率各因素的作用机理,包括界面张力降低、润湿性改变及温度改变。图5表3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界面张力体系 相对渗透率 影响 实验研究 水相 油相 岩心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驱油
下载PDF
露天矿现场混装炸药车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冯有景 秦启胜 贺长庆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73-479,共7页
介绍了混装车的发展历史。对乳化炸药混装车、铵油炸药混装车、重铵油炸药混装车、移动地面站和固定地面站作了介绍,特别对车上制乳和地面制乳两种混装车适用范围优缺点作了论述。还介绍了几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 混装车 炸药 油相 水相
下载PDF
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的物相组成及产品性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惠娟 尚琼 +1 位作者 鲁厚芳 梁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2,共4页
利用棕榈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测定了制备过程中各物相的组成以及产品生物柴油的性质。酯交换反应完成后,甲醇在甲酯相和甘油相的分配比例分别是48.4%和51.6%;催化剂NaOH基本上都分布在甘油相中;12.4%的皂分布在甲酯相,87... 利用棕榈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测定了制备过程中各物相的组成以及产品生物柴油的性质。酯交换反应完成后,甲醇在甲酯相和甘油相的分配比例分别是48.4%和51.6%;催化剂NaOH基本上都分布在甘油相中;12.4%的皂分布在甲酯相,87.6%的皂分布在甘油相;0.7%的甲酯溶解在甘油相,1.9%的甘油溶解在甲酯相。棕榈油的转化率为99.0%,生物柴油的收率为97.4%。制得的生物柴油的密度、黏度、游离甘油含量、酸值、碘值、闪点等性质符合我国标准及美国标准。棕榈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为13℃,与0#柴油掺混的混合物B10、B20、B30、B40的冷滤点均为1℃,基本可达到0#柴油的标准;从B50到B100,冷滤点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生物柴油 物相组成 冷滤点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深层油气赋存相态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马安来 金之钧 刘金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1-688,共8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深层烃类相态是地球化学家和石油勘探家密切关注的科学问题。应用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稠油、正常原油、高蜡原油进行热模拟实验。在频率因子为1.78×1014s-1的前提下,塔河油田奥陶系井...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深层烃类相态是地球化学家和石油勘探家密切关注的科学问题。应用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稠油、正常原油、高蜡原油进行热模拟实验。在频率因子为1.78×1014s-1的前提下,塔河油田奥陶系井稠油具有最宽的C1-C5质量生成的活化能分布,分布范围为56~66 kcal/mol,主频活化能最低,为59 kcal/mol。根据原油转化率,使用Kinetic软件计算表明原油作为油相可以存在于178~205℃的储层中。依据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塔东、巴楚4个古隆起典型钻井寒武系古地温演化,建立了4个古隆起寒武系古油藏裂解动力学模型。模型表明塔北隆起塔深1井寒武系建隆Ⅰ顶部的古油藏至今可以保持独立油相状态,建隆Ⅰ底部的古油藏能保持凝析油状态。巴楚、塔中、塔东地区典型寒武系钻井模拟表明,寒武系中的烃类可能以天然气、凝析油为主要相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稳定性 原油裂解 生烃动力学 油气相态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CO2与原油混相及非混相条件下渗流机理差异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兴隆 秦积舜 张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在CO_2的资源化利用获得广泛认识的同时,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得到深入发展。研究CO_2驱替过程中气、液组分变化有利于发现CO_2-原油混相或非混相状态对渗流特征影响的原因。采出程度、含水及气油比等变化规律显示CO_2在孔隙中具有独特的... 在CO_2的资源化利用获得广泛认识的同时,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得到深入发展。研究CO_2驱替过程中气、液组分变化有利于发现CO_2-原油混相或非混相状态对渗流特征影响的原因。采出程度、含水及气油比等变化规律显示CO_2在孔隙中具有独特的渗流特征。相同驱替量的情况下,非混相状态较早进入含水快速上升期,采出程度平缓增长,而混相状态的采出程度则保持较长时间的线性增长。组分分析结果显示,CO_2驱替过程中油、气组分变化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除此之外,混相状态的CO_2易于与油相组分作用,而非混相状态的CO_2则偏向于与气相组分作用,说明混相或非混相状态时CO_2与原油的作用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原油 混相 非混相 驱替实验 组分 渗流特征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小冬 熊玉娟 +1 位作者 刘霜 曹洁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8-4—8和12-4-12与不同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不同油相和矿化度变化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双予表面活性剂与不同油相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都比较短.界面张力稳定性较好;8—4—... 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8-4—8和12-4-12与不同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不同油相和矿化度变化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双予表面活性剂与不同油相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都比较短.界面张力稳定性较好;8—4—8在煤油的油水界面活性最好,而12—4—12在稀油的油水界面活性比混合油的好。矿化度增加(0~180g/L)能有效降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说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8-4—8和12—4—12具有较好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油水界面张力 界面张力稳定性 油相 矿化度
下载PDF
巴格毛德油页岩中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柳蓉 刘招君 +3 位作者 郭巍 陈会军 胡晓峰 周人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70,共7页
油页岩中的稀土元素(REE)研究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岩石地质成因,提供物质来源信息,而且可以对REE含量进行资源评价,有利于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测试并分析了银额盆地巴格毛德凹陷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巴音戈... 油页岩中的稀土元素(REE)研究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岩石地质成因,提供物质来源信息,而且可以对REE含量进行资源评价,有利于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测试并分析了银额盆地巴格毛德凹陷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巴音戈壁组(K1b)巴格毛德油页岩REE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中的REE总量(∑REE)为94.8×10-6~178×10-6,平均值为126×10-6,低于其围岩的∑REE;轻、重稀土元素含量比值(∑LREE/∑HREE)为2.60~3.45,平均值为3.10。(La/Yb)N为0.57~1.02,平均值为0.89,表明油页岩中LREE、HREE分异不明显,LREE相对HREE富集,属于LREE低度富集型。Eu表现为明显负异常,Ce表现为微弱的正异常,表明了油页岩形成于还原的古湖泊环境。油页岩样品∑REE与其微量元素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中的REE主要来自陆源碎屑沉积。油页岩样品δCe与δEu、δCe与∑REE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成岩作用对REE的影响十分有限,研究区油页岩的成岩阶段处于未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REE 古湖泊环境 成岩阶段 巴格毛德
下载PDF
食品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季楠 吴艳 +1 位作者 胡浩 吴雪娇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5,共9页
纳米乳液载运体系能够改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在食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食品纳米乳液制备过程中芯材、油相和乳化剂的选择,及其对乳液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制备方法、理化性质评价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 纳米乳液载运体系能够改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在食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食品纳米乳液制备过程中芯材、油相和乳化剂的选择,及其对乳液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制备方法、理化性质评价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液 芯材 乳化剂 油相 应用
下载PDF
石油荧光检测方法及其在生产测井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1
17
作者 戴家才 郭海敏 +4 位作者 宋红伟 肖篆 蔡强 秦民君 刘东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99,共4页
多年来荧光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尤其在石油地质领域取得了一些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在石油测井领域,尚未见到利用石油荧光特性开展测井方法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石油荧光的产生机理出发,分析了石油荧光的特征和检测方... 多年来荧光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尤其在石油地质领域取得了一些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在石油测井领域,尚未见到利用石油荧光特性开展测井方法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石油荧光的产生机理出发,分析了石油荧光的特征和检测方法,探讨了石油荧光检测技术在生产测井中的应用,初步提出了利用石油的荧光特征确定油井中持率和油水相速度的新方法,并结合光纤技术初步设计了光纤式荧光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荧光 生产测井 光纤 持率 相速度
下载PDF
油气体系气-液-固三相相态模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2 位作者 李闽 孙良田 李士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85,共6页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和相态特征 ,提出了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的计算方法。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变化 ;而将固相视为非理想的固态溶液 ,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其非理想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石油开采、...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和相态特征 ,提出了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的计算方法。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变化 ;而将固相视为非理想的固态溶液 ,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其非理想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石油开采、集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气、液、固三相相态模拟研究 ,也可以用于石蜡、沥青等有机固相沉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体系 气-液-固相平衡 相态模拟 状态方程 溶液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il mobility thresholds in lacustrine shale reservoir:Insights from N_(2)adsorption experiments on samples prior to and following hydrocarbon extraction 被引量:10
19
作者 Long-Hui Bai Bo Liu +4 位作者 Yi-Jing Du Bo-Yang Wang Shan-Si Tian Liu Wang Zhi-Qiang Xu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86-497,共12页
The pore structure and oil content of shale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oil mobility and enrichment.In this study,the lacustrine shale samples from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Q1)of Songliao Basin were selected.... The pore structure and oil content of shale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oil mobility and enrichment.In this study,the lacustrine shale samples from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Q1)of Songliao Basin were selected.TOC,pyrolysis,XRD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were performed on the original and extracted shale samples.Then the influence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organic matter(OM)on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cale pore,the oil phase states and mobility were analyzed.The Q1 shale samples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isotherm characteristics.Type A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kerogen content,with oil mainly existing in the free phase state.Type B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dium kerogen content,oil mainly exists in the absorbed phase state.Type C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kerogen content,with trace oil found in the absorbed phase state.Nano-scale organic pore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Q1 Formation.Oil is primarily found in the pore spaces with diameters less than 10 nm,this being the pore size threshold for mobile shale oil.When TOC>2.0 wt%and EOM>1.0 wt%,Q1 Formation shale oil mobility is high,resulting in prospective drilling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mobility oil phase state EXTRACTION Nitrogen adsorption
下载PDF
Simple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PLA with honeycomb-like structures for high-efficiency oil-water separation 被引量:9
20
作者 Xiaolong Wang Yamin Pan +6 位作者 Huan Yuan Meng Su Chunguang Shao Chuntai Liu Zhanhu Guo Changyu Shen Xianhu L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65-368,共4页
Polylactic acid(PLA) is one of the most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reatment because of its biodegradability which will not cause secondary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fter application.However,t... Polylactic acid(PLA) is one of the most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reatment because of its biodegradability which will not cause secondary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fter application.However,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 green and facile way to prepare PLA oil-water separation materials.In this work,a water-assisted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PLA oil-water separation material with honeycomb-like structures is reported.The PLA material shows great ability in application and could adsorb 27.3 times oil to its own weight.In addition,it could also be applicated as a filter with excellent efficiency(50.9 m^3 m^(-2)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GRADABILITY PLA phase SEPARATION oil-water SEPARATION SUPERHYDROPHOBIC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