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时储层动用半径的确定 被引量:37
1
作者 罗宪波 李波 +1 位作者 刘英 程林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稠油在多孔介质中渗流偏离达西定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超过启动压力梯度时稠油才开始流动。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得到了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存... 稠油在多孔介质中渗流偏离达西定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超过启动压力梯度时稠油才开始流动。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得到了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时储层动用半径的数学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简单实用,分析结果与油田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启动压力梯度 流度 储层动用半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泥页岩层系含油气性与页岩油可动性评价——以H317井为例 被引量:30
2
作者 黄振凯 郝运轻 +4 位作者 李双建 沃玉进 孙冬胜 黎茂稳 陈建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0-219,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际地质样品统计,建立其生、排油模式,并认为长7段页岩油的可动门限(排烃门限)在70 mg/gTOC,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泥页岩层系页岩油含油性和可动...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际地质样品统计,建立其生、排油模式,并认为长7段页岩油的可动门限(排烃门限)在70 mg/gTOC,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泥页岩层系页岩油含油性和可动性评价模板。评价模板中将该区页岩油划分为有效资源、潜在资源和无效资源三大类。以H317井实际地质应用实例,使用评价模板对其不同岩性进行了系统分类。H317井长7段泥页岩层系中非源岩夹层段及部分块状泥岩等可作为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有效资源和有利目标,黑色页岩虽然含油性较好,但流体组份偏重,流动性差,针对这类资源可采用原位加热改质后开采等工程技术手段,因此可作为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泥页岩层系 含油性 可动性 油气勘查工程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要素与富集模式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勇 刘惠民 +6 位作者 宋国奇 姜秀芳 朱德顺 朱德燕 杨万芹 银燕 丁桔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8-276,共9页
通过数理统计、典型解剖,结合模拟实验,对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要素进行深入剖析,认为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要素主要包括岩相、可动性、微裂缝和压力,其中富有机质纹层状岩相是页岩油富集的基础,可动性是页岩油有利产出的先决条件,微裂缝是... 通过数理统计、典型解剖,结合模拟实验,对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要素进行深入剖析,认为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要素主要包括岩相、可动性、微裂缝和压力,其中富有机质纹层状岩相是页岩油富集的基础,可动性是页岩油有利产出的先决条件,微裂缝是页岩油富集产出的关键,异常高压是页岩油富集产出的重要条件;依据出油井段页岩油富集要素演化及组合规律,结合页岩油富集产出特征,建立了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有机网络-微裂缝体系富集模式,主要包括生烃增压、应力调整和油气富集3个阶段,认为页岩油在生烃高压驱动下沿着有机网络体系和微裂缝网络体系向高压区中的相对低压区富集,预示着成熟度较高微裂缝发育的优质烃源岩才可能具有产能,页岩油主要富集在有效烃源岩初次运移通道附近,暗示着非常规页岩油气与常规油气富集过程的统一性;该成果为研究区下一步页岩油井位的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富集要素 岩相 可动性 微裂缝
下载PDF
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机理 被引量:25
4
作者 宁方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0,152,共4页
近年来,由于对页岩油富集机理认识不清,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未获得突破。在大量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模拟实验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明确了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机理:有机质是页岩油生成的基础,页岩储集空间是页岩油富集的空间基础,异常压力... 近年来,由于对页岩油富集机理认识不清,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未获得突破。在大量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模拟实验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明确了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机理:有机质是页岩油生成的基础,页岩储集空间是页岩油富集的空间基础,异常压力是页岩油富集动力,有机质演化程度控制了烃类流体类型,油气的可动性利于页岩油富集,岩相决定了页岩油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页岩油富集模式,对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富集机理 可动性 富集模式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页岩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宁方兴 王学军 +2 位作者 郝雪峰 朱徳燕 朱徳顺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济阳坳陷页岩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济阳坳陷页岩油赋存空间有孔隙、裂缝和夹层。济阳坳陷页岩油赋存状态有游离、溶解和吸附状态三种状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含有少量溶解态页岩油。在页岩油生产井中仅发现游离态和溶... 济阳坳陷页岩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济阳坳陷页岩油赋存空间有孔隙、裂缝和夹层。济阳坳陷页岩油赋存状态有游离、溶解和吸附状态三种状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含有少量溶解态页岩油。在页岩油生产井中仅发现游离态和溶解态页岩油。济阳坳陷页岩油在地层中的赋存状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造成了页岩油在投产过程中含水率存在差异性。通过地层压力、地层水特征、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分析等资料,可以推断出济阳坳陷页岩油虽然源储同层,但大都发生了相当距离的初次运移,在"异地"聚集形成页岩油。该成果对分析页岩油形成机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赋存状态 可动性 济阳坳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凝灰质页岩油层的润湿性及自发渗吸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耀华 宋岩 +3 位作者 徐兴友 白静 陈珊 刘卫彬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9-1237,共9页
页岩油源-储体系内通常发育大量凝灰质泥岩层,由于大量火山凝灰质的沉积导致页岩层系内页岩油储层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凝灰质泥岩层内烃类物质的流动性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页岩体系内凝灰质泥岩成分对烃类流体流动行为的影响,利用储层... 页岩油源-储体系内通常发育大量凝灰质泥岩层,由于大量火山凝灰质的沉积导致页岩层系内页岩油储层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凝灰质泥岩层内烃类物质的流动性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页岩体系内凝灰质泥岩成分对烃类流体流动行为的影响,利用储层润湿性接触角实验表征凝灰质泥岩样品的亲油性,利用轻质油自发渗吸实验的渗吸率表征储层流体流动性。结合生烃热解实验和放射性Th、U元素测试,探讨火山凝灰质成分和残留有机质对页岩油自发渗吸作用的影响,并将这两项关键因素引入凝灰质泥岩层流体自发渗吸刻度模型,半定量刻画了火山凝灰质成分对页岩油流动能力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页岩油源-储体系,几乎所有凝灰质泥岩层段都是亲油性的。岩层内流体自发渗吸率随着凝灰质主控孔和残留烃覆盖孔的增加而增加,大量凝灰质沉积物自生的多孔沸石有利于提高页岩油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泥岩 页岩油 流动性 凝灰质主控孔 残留烃覆盖孔 自发渗吸
原文传递
鲁克沁油田深层稠油注水开发技术 被引量:18
7
作者 荆文波 张娜 +5 位作者 孙欣华 张斌成 白国娟 王伟胜 路磊 辛丽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1,共3页
鲁克沁中区深层稠油采用常规注水开发后因油水黏度比大,平面、剖面注采矛盾严重,注入水单向突进十分严重。采用分层系开发、分层系注水、精细注水、化学调剖等开发对策,平面和剖面矛盾不断改善,水驱动用程度从2008年的17.1%提高... 鲁克沁中区深层稠油采用常规注水开发后因油水黏度比大,平面、剖面注采矛盾严重,注入水单向突进十分严重。采用分层系开发、分层系注水、精细注水、化学调剖等开发对策,平面和剖面矛盾不断改善,水驱动用程度从2008年的17.1%提高到目前的40.9%,地层压力逐年恢复,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由于油水黏度比高,见水后流度比即大于1,而且随着含水上升,流度比上升迅速,注入水的指进、突进会更严重;水驱见效区半径为100-300m,见水前缘与水淹前缘的距离为10-30m.单井及油田水驱特征均表现为凸型,中高含水期为主要采油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克沁油田 深层 稠油 注水开发 流度比 水驱特征
下载PDF
页岩油可动性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朱晓萌 朱文兵 +4 位作者 曹剑 宋宇 张冬梅 胡守志 李水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5-753,共9页
页岩油的可动性及其表征是页岩油研究的一项核心内容,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难度很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为加深对页岩油可动性表征的理解,评述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领域研究进展,提出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页岩油主要以... 页岩油的可动性及其表征是页岩油研究的一项核心内容,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难度很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为加深对页岩油可动性表征的理解,评述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领域研究进展,提出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页岩油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2种方式赋存,游离态是主要产能贡献者,游离油的表征及其可动性是核心,当前研究方法可分为直接表征法和间接计算法2大类。直接表征法可分为热解法和抽提法,实验和分析过程都比较繁琐。间接计算法也可分为2种,即基于页岩孔隙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法和基于页岩总含油量与页岩吸附油量的差减法,前者误差较大且计算值偏高,运用页岩总含油量与页岩吸附油量的差减法得到的是最大理论可动油量,其精度主要取决于页岩吸附油量的确定,而页岩吸附主要发生于有机质(干酪根),但干酪根对页岩油的吸附机理目前研究较少。因此,查明干酪根对石油液态烃的吸附能力及其产物组成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干酪根对页岩油的吸附机理,是当前页岩油可动性表征研究领域值得探索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赋存状态 可动性 表征方法 干酪根 吸附机理
下载PDF
玛湖凹陷风城组不同岩相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常佳琦 姜振学 +7 位作者 高之业 郑国伟 张原豪 黄立良 何文军 段龙飞 陈志祥 宋嘉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54-3367,共14页
为了研究玛湖凹陷风城组不同岩相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特征、明确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的优势岩相,以玛页1井风城组泥页岩层段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场发射扫描电镜、全岩XRD、有机地球化学、He孔隙度和气体非稳态法渗透率... 为了研究玛湖凹陷风城组不同岩相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特征、明确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的优势岩相,以玛页1井风城组泥页岩层段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场发射扫描电镜、全岩XRD、有机地球化学、He孔隙度和气体非稳态法渗透率、低温N_(2)吸附、多温阶热解等实验分析,查明风城组泥页岩层段发育的主要岩相类型以及不同岩相的含油性和可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风城组泥页岩层段主要发育粉砂岩相、长英质页岩相、含灰长英质页岩相、含云长英质页岩相和含长英云质页岩相;风城组泥页岩层段不同岩相均含油,其中粉砂岩相含油性及可动性均最好,其次为长英质页岩相,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的岩相含油性及可动性普遍较差,粉砂岩相及长英质页岩相为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的优势岩相页岩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是控制其含油性及可动性的主要因素;溶蚀孔、裂缝及纹层是风城组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并且页岩油主要赋存于孔径>10 nm的孔隙中;玛页1井风城组在4750~4800 m深度范围内发育优势岩相组合,并且可动油含量最高,为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风城组 页岩油 含油性 可动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油储层储集性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梁晓伟 关梓轩 +5 位作者 牛小兵 关平 淡卫东 冯胜斌 尤源 周树勋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89-1500,共12页
目前学术界对页岩油的概念和分类还存在争议,其根源就是对其有效储层的岩性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储层是纯泥页岩,有人则认为是泥页岩系内的砂岩—粉砂岩夹层。存在争论的原因是对泥页岩储层的储集性和可动性存在质疑,因为传统上认为这些细... 目前学术界对页岩油的概念和分类还存在争议,其根源就是对其有效储层的岩性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储层是纯泥页岩,有人则认为是泥页岩系内的砂岩—粉砂岩夹层。存在争论的原因是对泥页岩储层的储集性和可动性存在质疑,因为传统上认为这些细粒岩性不具有储集空间,或即使有少量储集空间流体也不可动用。因此,弄清楚页岩油有效储层的岩性、对其储集空间深刻认识和精细刻画、研究页岩油储层的油气可动性及其下限都是目前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鄂尔多斯盆地耿295井的长7段获得工业油流以后,为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际案例。利用低温吸附、高压压汞、CT扫描以及核磁共振等较为先进的研究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7段储层样品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与形貌以及流体可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该区长7段属于含有少量砂岩的页岩层系;尽管泥页岩的孔隙度和孔径都非常微小,但也具备一定的储集性和流体可动性;其流体可动性主要依赖于孔隙结构,而孔隙度对其影响较小。这为深入认识页岩油储层提供了依据,并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打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段 储集性 流体可动性
原文传递
Key factors controlling shale oil enrichment in saline lacustrine rift basin:implications from two shale oil wells in Dongpu Depression,Bohai Bay Basin 被引量:11
11
作者 Tao Hu Xiong-Qi Pang +7 位作者 Fu-Jie Jiang Qi-Feng Wang Guan-Yun Wu Xiao-Han Liu Shu Jiang Chang-Rong Li Tian-Wu Xu Yuan-Yuan Che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687-711,共25页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petroleum generation potential,reservoir volume,frackability,and oil mobility were conducted on 102 shale cores from the Dongpu Depression.Results show the shale has hig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petroleum generation potential,reservoir volume,frackability,and oil mobility were conducted on 102 shale cores from the Dongpu Depression.Results show the shale has high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composed of oil-prone type I and type II kerogens within the oil window.Various types of pores and fractures exist in the shale,with a porosity of up to 14.9%.The shale has high brittle mineral contents,extensive fractures,and high potential for oil mobility due to high seepage capacity and overpressure.Although the petroleum generation potential of the shale at Well PS18-8 is relatively greater than that at Well PS18-1,oil content of the latter is greater due to the greater TOC.The porosity and fracture density observed in Well PS18-1 are greater and more conducive to shale oil enrichment.Although the shales in Wells PS18-1 and PS18-8 have similar brittle mineral contents,the former is more favorable for anthropogenic fracturing due to a higher preexisting fracture density.Besides,the shale at Well PS18-1 has a higher seepage capacity and overpressure and therefore a higher oil mobility.The fracture density and overpressure play key roles in shale oil enri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generation potential Reservoir volume Frackability oil mobility Shale oil enrichment Dongpu Depression Saline lacustrine rift basin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il mobility thresholds in lacustrine shale reservoir:Insights from N_(2)adsorption experiments on samples prior to and following hydrocarbon extraction 被引量:10
12
作者 Long-Hui Bai Bo Liu +4 位作者 Yi-Jing Du Bo-Yang Wang Shan-Si Tian Liu Wang Zhi-Qiang Xu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86-497,共12页
The pore structure and oil content of shale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oil mobility and enrichment.In this study,the lacustrine shale samples from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Q1)of Songliao Basin were selected.... The pore structure and oil content of shale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oil mobility and enrichment.In this study,the lacustrine shale samples from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Q1)of Songliao Basin were selected.TOC,pyrolysis,XRD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were performed on the original and extracted shale samples.Then the influence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organic matter(OM)on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cale pore,the oil phase states and mobility were analyzed.The Q1 shale samples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isotherm characteristics.Type A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kerogen content,with oil mainly existing in the free phase state.Type B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dium kerogen content,oil mainly exists in the absorbed phase state.Type C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kerogen content,with trace oil found in the absorbed phase state.Nano-scale organic pore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Q1 Formation.Oil is primarily found in the pore spaces with diameters less than 10 nm,this being the pore size threshold for mobile shale oil.When TOC>2.0 wt%and EOM>1.0 wt%,Q1 Formation shale oil mobility is high,resulting in prospective drilling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mobility oil phase state EXTRACTION Nitrogen adsorption
下载PDF
Review on chemic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ing polymer flooding: Fundamentals,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被引量:11
13
作者 Ali Mohsenatabar Firozjaii Hamid Reza Saghafi 《Petroleum》 CSCD 2020年第2期115-122,共8页
The EOR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recover more oil from mature reservoirs afte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oil production stages.Polymer flooding as a chemical EOR method involves adding polymer molecules in order to ... The EOR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recover more oil from mature reservoirs afte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oil production stages.Polymer flooding as a chemical EOR method involves adding polymer molecules in order to increase water viscosity.Increasing water viscosity will improve the mobility ratio of injected fluid to reservoir fluid toward a more favorable value.Therefore,vertical and areal sweep efficiencies are increased compared to typical water flooding.Polymer flooding will be most effective if applie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 water flood while the mobile oil saturation is still high.Polymer is also a critical component when considering other chemical EOR technologies such as alkaline-polymer or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The present study covers two main parts.In the first part,fundamental of polymer flooding as it related to experimental work and simulation are discussed.The challenge of polymer flooding applications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HTHS)environment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rt.In the second part,the synergy of polymer with surfactant and alkaline as chemical enhancing oil recovery(CEOR)method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flooding Enhancing oil recovery mobility control HPAM TVP
原文传递
页岩吸附油定量评价模型——以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进步 王民 +7 位作者 卢双舫 刘良 李明 张宇辰 王鑫 赵信斌 张金友 赵莹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0-1002,共13页
以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页岩为例,在研究成熟度演化对干酪根吸附-溶胀的控制作用的基础上,考虑页岩样品中具有吸附油的黏土孔表面积以及地层温度的影响,通过开展自然演化干酪根样品的溶胀油实验和由泥页岩分离获得的黏土样品... 以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页岩为例,在研究成熟度演化对干酪根吸附-溶胀的控制作用的基础上,考虑页岩样品中具有吸附油的黏土孔表面积以及地层温度的影响,通过开展自然演化干酪根样品的溶胀油实验和由泥页岩分离获得的黏土样品的吸附油实验,提出一种综合干酪根吸附-溶胀和黏土孔吸附的页岩吸附油量评价模型,并分别建立了干酪根吸附-溶胀油量和矿物吸附油量评价图版。结果表明:①青山口组一段页岩成熟度增加,干酪根吸附-溶胀油能力(Mk)降低,在Ro值为0.83%~1.65%时,Mk值约为50~250 mg/g;②页岩中黏土以吸附沥青质为主,黏土孔的吸附油能力(Mc)为0.63 mg/m^(2),黏土孔壁中平均约15%的表面被吸附油占据;③中—低成熟阶段,页岩吸附油主要受有机碳含量的控制,而当Ro>1.3%时,页岩吸附油量以黏土吸附为主;④与地层原位对比,地表室温评价结果高估吸附油量为8%~22%,平均约15%。该评价模型能够揭示不同成熟度页岩油的赋存机制,为地层温度条件下页岩油的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吸附油 赋存状态 可动性 白垩系青山口组 评价模型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皇甫玉慧 张金友 +3 位作者 张水昌 何坤 张斌 田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3-538,共16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15个湖相页岩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储集空间特征分析,综合运用XRD、热解、分步热解、分步抽提和分步核磁测试等实验方法,以表征青山口组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含量、组成和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了...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15个湖相页岩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储集空间特征分析,综合运用XRD、热解、分步热解、分步抽提和分步核磁测试等实验方法,以表征青山口组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含量、组成和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滞留烃含量评价、生产潜力以及勘探制约因素与建议。此次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青山口组矿物组成较为均一,岩性主要为黏土质页岩,但以伊利石为主的黏土矿物特征有利于储层的压裂。有机质分布较为均一,TOC平均值为2.41%。含油性好,油质轻、饱和烃含量和含油饱和度指数(OSI)高。(2)页岩油的赋存状态被定义为在冷抽提和索氏抽提条件下从不同粒度中提取的游离油、游离-吸附油和吸附油。游离油主要以轻质组分为主,吸附油的重质组分增多,较大孔隙以游离油为主,吸附油绝大部分分布在较小孔隙中。游离油与吸附油化学组成的变化,也揭示了石油排出微运移过程中的组分分馏效应,运移后的石油具有更高的饱和烃+芳烃含量、更小的分子量和更低的Pr/n-C17、Ph/n-C18值,指示更大的流动可能。(3)青山口组油质相对优越,但相对较高的黏土矿物含量是研究层段生产需要关注的制约因素。页岩油微运移后指示更大的生产可能,在该区未来一段时间勘探过程中可以尝试寻找油气运移汇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赋存状态 可动性 分步抽提 分步热解 青山口组
下载PDF
胜利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德磐 孙在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胜利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 ,用界面移动法测定了原油油滴在水中的电迁移率。并考察了水相盐浓度、pH值对油水界面张力及油滴电迁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原油 水的界面张力先是随水相中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而后...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胜利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 ,用界面移动法测定了原油油滴在水中的电迁移率。并考察了水相盐浓度、pH值对油水界面张力及油滴电迁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原油 水的界面张力先是随水相中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而后随水相中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水相中NaCl的浓度为 2 %时 ,油水界面张力出现最小值。相应地 ,油滴在水中的电迁移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小 ,在NaCl浓度为 2 %时达到最大值。在水相 pH值为 2~ 12时 ,原油水界面张力随pH值的变化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 ,在pH值为 4时达到最大值 ,而油滴在水中的电迁移率却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吸附 界面张力 电迁移率 界面活性 滴体积法 PH值 脱水 脱盐 破乳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油可动性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文家成 胡钦红 +5 位作者 杨升宇 马斌玉 王旭阳 蒲秀刚 韩文中 张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0,共8页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资源丰富,但对于页岩油的储层特征、油气赋存、可动性及其关联性研究较少。为此,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中子散射、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对孔二段页岩油储层开展微观孔隙结构描述,对...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资源丰富,但对于页岩油的储层特征、油气赋存、可动性及其关联性研究较少。为此,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中子散射、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对孔二段页岩油储层开展微观孔隙结构描述,对比抽提前后的孔体积之差与饱和-离心核磁共振结果,揭示了页岩油赋存及可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孔二段页岩主要发育纳米级的粒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及微米级的微裂缝等储集空间;页岩油主要赋存于直径为20~40 nm和80~200 nm的孔隙中;长英质页岩具有较高的可动油饱和度,表明其具有更好的孔隙连通性和渗流能力,有利于页岩油的运移。页岩储层中矿物含量和孔隙结构共同控制了页岩油的可流动性。孔径小于50 nm的孔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页岩油的吸附能力较强,不利于页岩油的流动。该研究成果对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赋存空间 可动性 孔二段 沧东凹陷
下载PDF
齐家—古龙地区高台子致密油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燕继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5,共5页
致密油层物性下限的确定对于发现致密油藏、提交储量具有重要意义。齐家—古龙地区高台子扶余油层储层致密,取心资料少,采用大型体积压裂后没有单层试油资料,因此无法应用常规油藏中的试油、经验统计和含油产状等方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 致密油层物性下限的确定对于发现致密油藏、提交储量具有重要意义。齐家—古龙地区高台子扶余油层储层致密,取心资料少,采用大型体积压裂后没有单层试油资料,因此无法应用常规油藏中的试油、经验统计和含油产状等方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应用地层条件下的岩电实验数据并对比不同物性条件下驱替程度确定的渗透率下限为0.05×10^(-3)μm^2;应用核磁数据并对比饱和谱、离心谱确定的渗透率下限为0.04×10^(-3)μm^2;应用研究区黏度资料并根据黏度、流度及渗透率的关系确定的渗透率下限为0.05×10^(-3)μm^2。综合3种方法确定的渗透率下限为0.05×10^(-3)μm^2,对应的有效孔隙度为7%。实际井资料的试油结果表明,该区致密油层物性下限的确定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家-古龙地区 高台子 致密油 物性下限 岩电实验 核磁实验 流度
下载PDF
页岩油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9
作者 万晓帆 刘丛丛 +1 位作者 赵德锋 葛翔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3-813,共21页
页岩油储量巨大、分布集中、前景广阔,是世界石油增储上产的一个主要领域.为厘清页岩油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近十年国内外文献进行科学知识可视化分析,结合世界页岩油盆地研究及勘探开发成果,系统梳理... 页岩油储量巨大、分布集中、前景广阔,是世界石油增储上产的一个主要领域.为厘清页岩油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近十年国内外文献进行科学知识可视化分析,结合世界页岩油盆地研究及勘探开发成果,系统梳理了页岩油近十年的主题演化及热点领域,总结了当前页岩油研究面临的挑战.结果认为全球页岩油研究热点聚焦于页岩油形成的物质基础、页岩油储集空间、页岩油可动性及可压裂性4方面;相比北美海相页岩油构造沉积背景稳定,页岩油生产技术持续迭代,我国页岩油沉积相变快,孔隙类型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大,缺乏系统的可动性评价方法,水力压裂易诱发地震和造成环境污染;未来应加强细粒沉积岩研究、定量表征页岩油储集空间、明确页岩油赋存状态、建立全面的页岩油可动性评价方法、加强新型绿色压裂技术研发,从而精准预测页岩油“地质-工程”甜点,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快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赋存机理 可动性 压裂 科学知识可视化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湖相致密油资源地球化学评价技术和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飞宇 冯伟平 +1 位作者 关晶 贺志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8-397,共10页
湖相致密油或页岩油资源量和可采性评价关键问题:一是在什么地方;二是有多少;三是有多少可采出。本文讨论了解决这3个问题的关键性地质技术和理论。湖相致密油勘探层空间分布识别的关键是高有机丰度源岩层段和含油夹层精细识别。利用源... 湖相致密油或页岩油资源量和可采性评价关键问题:一是在什么地方;二是有多少;三是有多少可采出。本文讨论了解决这3个问题的关键性地质技术和理论。湖相致密油勘探层空间分布识别的关键是高有机丰度源岩层段和含油夹层精细识别。利用源岩测井地球化学评价技术可识别出湖相地层中不同w(TOC)区间的源岩层段,利用氢指数(IH)与w(TOC)的相关性,可实现湖相源岩层非均质性精细表征。湖相致密油勘探层油的赋存形式分为两类:一是致密油勘探层中砂岩、粉砂岩和碳酸盐岩夹层中的油,呈游离态;二是富有机质源岩中的油,包括了吸附态和游离态。吸附油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开采,现阶段真正有工业价值的是游离油。根据实际地球化学数据可标定出源岩中游离油量和吸附油量模型,从而可计算出游离油量、吸附油量和总原地油量。致密油流动性控制了其可采性,而源岩成熟度和生烃转化率是控制烃类流动性的关键。利用湖相高丰度源岩(w(TOC)>2%)IH演化可较高精度地标定源岩的成熟度和转化率。以泌阳盆地为例展示了如何从源岩生烃模型和实际岩石热解数据预测页岩油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游离油 吸附油 流动性 泌阳盆地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