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快速检测油包裹体的新方法——颗粒包裹烃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1 位作者 刘可禹 付秀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6-390,共5页
选取海拉尔盆地18个以砂岩为主的储集岩样品进行储层颗粒吸附烃和非烃定量荧光(QGF-E,Quantitative Grain Flu-orescence on Extract)、颗粒包裹烃定量荧光(QGF,Quantitative Grain Fluorescence)分析,用于储层含油气性分析与包裹体鉴... 选取海拉尔盆地18个以砂岩为主的储集岩样品进行储层颗粒吸附烃和非烃定量荧光(QGF-E,Quantitative Grain Flu-orescence on Extract)、颗粒包裹烃定量荧光(QGF,Quantitative Grain Fluorescence)分析,用于储层含油气性分析与包裹体鉴定。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且精确度高。QGF-E结果反映分析样品所在的储层多数曾经有油气经过,是油气运移通道和/或是古/今储层;QGF的测试确认分析样品多数未能形成包裹体,可能反映该区储层不利于形成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碎屑岩储层的定量荧光分析是快速识别油层、干层与油气运移通道,鉴定储层油包裹体及进行油气化学成分分析的有效途径,是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QGF E QGF荧光分析 碎屑岩储层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Integrate GOI and composition data of oil inclusions to reconstruct petroleum charge history of gas-condensate reservoirs:example from the Mosuowan area,central Junggar basin(NW China) 被引量:9
2
作者 曹剑 金之钧 +3 位作者 胡文瑄 谢小敏 王绪龙 姚素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44,共8页
The Grains containing Oil Inclusions(GOI)data in currently gas/condensate-beating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reservoir sandstones of Well Pen 5(the Mosuowan area of central Junggar Basin,NW China)are generally greater th... The Grains containing Oil Inclusions(GOI)data in currently gas/condensate-beating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reservoir sandstones of Well Pen 5(the Mosuowan area of central Junggar Basin,NW China)are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e empirical threshold line of 5%.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as-condensate section originally containing a palaeo-oil column.In order to assess the origin of the oil trapped in the oil inclu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free oil/gas-condensate,a detailed molecular geochem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f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ree and inclusion oils.The paleo oil is most likely sourced from the Lower Permian Fengeheng Formation,which generated hydrocarbons primarily during Late Triassic and the oils were later secondarily altered and dysmigrated along faults likely during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In contrast,the current reservoired oil/gas-condensat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Middle Permian Lower Wuerhe Formation,whose peak generation time last from Late Cretaceous even to the present.This paper showed that integrated oil-bearing fluid inclusion analyses have likely allowed a complex multi-phase charge history to be recognized and resolved with a high degree of conf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流体包裹体GOI 成分 凝析气藏 成藏过程 准噶尔盆地 莫索湾地区
下载PDF
利用油包裹体荧光光谱确定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油气成藏期次及其相对成熟度 被引量:8
3
作者 斯尚华 赵靖舟 +3 位作者 刘俊邦 张玉攀 吴伟涛 李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6,共9页
基于石油的荧光性,通过常规荧光光谱方法,对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其主峰波长(λ_(max))、红绿熵(Q)及QF_(535)等属性参数,并根据λ_(max)与QF_(535)的相关关系特征,可以便捷而有效地开展油气充注期次的判识。齐家地区... 基于石油的荧光性,通过常规荧光光谱方法,对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其主峰波长(λ_(max))、红绿熵(Q)及QF_(535)等属性参数,并根据λ_(max)与QF_(535)的相关关系特征,可以便捷而有效地开展油气充注期次的判识。齐家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致密油储层中9块流体包裹体样品检测结果表明,高台子油层中发育发黄色、黄绿色、蓝绿色3种荧光颜色的油包裹体;高台子油层油包裹体λ_(max)与QF_(535)分布在3个区域,从黄色荧光区域→黄绿色荧光区域→蓝绿色荧光区域,QF_(535)值逐渐减小,反映了油包裹体中捕获原油的成熟度逐渐增高;并结合埋藏史、生烃史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认为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共经历了3幕油气充注,早期原油充注发生在白垩纪嫩江晚期79—77Ma期间,对应于第1幕充注;晚期原油充注发生在晚白垩世明水期69—65Ma期间,对应于第2幕和第3幕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齐家地区 成藏期 致密油
下载PDF
利用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多参数划分油气充注幕次——以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构造带石炭系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斯尚华 陈红汉 +2 位作者 袁丙龙 雷明珠 陈杨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0,共6页
以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构造带石炭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为例,通过实验检测,识别出石炭系储层中发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和蓝白色等4种荧光颜色的原油包裹体,从黄色到蓝白色,代表了油包裹体中充注油的成熟度逐渐增大;利用原油包裹... 以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构造带石炭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为例,通过实验检测,识别出石炭系储层中发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和蓝白色等4种荧光颜色的原油包裹体,从黄色到蓝白色,代表了油包裹体中充注油的成熟度逐渐增大;利用原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计算出主峰波长λ_(max)、红绿熵Q及Q_(F535)等属性参数,通过分析λ_(max)与Q_(F535)相关关系所具有的4种特征,判定石炭系油气藏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4幕油气充注;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特征,也反映出4幕不同热演化程度的原油充注。推断海西晚期是巴什托构造带石炭系重要的油气成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斜坡 巴什托构造带 石炭系 原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红绿熵 油气充注幕次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充注动力的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凯 曾溅辉 刘涛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基于包裹体热动力学与油气成分模型的PIT软件可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气液比模拟计算出捕获压力,由于不需要测定单个包裹体的成分而使得模拟过程简单且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利用该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层系内裂缝脉体和... 基于包裹体热动力学与油气成分模型的PIT软件可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气液比模拟计算出捕获压力,由于不需要测定单个包裹体的成分而使得模拟过程简单且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利用该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层系内裂缝脉体和砂岩储层中油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延长组烃源岩与储层中包裹体的捕获压力多为异常高压,其剩余古压力一般大于3 MPa,压力系数多在1.2以上。异常高压不但是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排烃与石油垂向充注的主要动力,而且可能是驱动低渗透储层中石油侧向运移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裹体 古压力模拟 异常压力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利用原油荧光光谱参数定量评价塔河地区奥陶系不同期次充注油气成熟度
6
作者 左高昆 曹自成 +5 位作者 刘永立 郭小文 王斌 陈家旭 徐豪 张旭友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4-2447,共14页
塔河地区储层原油主要来自于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所发现的油藏为不同期次,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在储层中发生混合的结果.在对储层原油成熟度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荧光光谱参数建立原油成熟度定量评价模板,通过获取的油包裹体... 塔河地区储层原油主要来自于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所发现的油藏为不同期次,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在储层中发生混合的结果.在对储层原油成熟度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荧光光谱参数建立原油成熟度定量评价模板,通过获取的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对塔河地区不同期次充注原油的成熟度进行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塔河地区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采用芳烃成熟度参数计算得到塔河地区原油成熟度(R_(o))范围为0.6%~1.4%,与原油荧光光谱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基于原油荧光光谱参数与成熟度的关系建立了原油成熟度定量评价模板.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存在四期油气充注,分别对应发橘黄色、亮黄色、浅黄色和蓝色荧光的油包裹体,不同期次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存在一定差异.通过不同期次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结合建立的原油荧光光谱参数成熟度评价模板确定橘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油成熟度(R_(o))小于0.6%,亮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油(R_(o))在0.6%~0.8%之间,浅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油(R_(o))在0.8%~1.0%之间,蓝色荧光油包裹体油(R_(o))在1.0%~1.2%之间.确定的不同期次充注油气的成熟度对于研究塔河地区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成藏 成熟度 荧光光谱 油包裹体 塔河油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期次油气成藏贡献
7
作者 徐勤琪 储呈林 +3 位作者 郭小文 刘永立 张黎 罗明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例,采用原油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法、荧光光谱和单井模拟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研究区原油的荧光特征、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其母质相同且沉积于海相弱还原环境,再通过与研究区烃源岩进行油源对比,确定了原油均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计算得到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成熟度(R_(o))在0.90%~1.47%之间,可能对应了多期油气充注。此外,在对盐下地区奥陶系储层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共生盐水包裹体测温和测盐的基础上,结合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确定盐下地区存在加里东中期(420 Ma)、海西中期(318 Ma)和喜马拉雅晚期(10 Ma)3期原油充注。对比原油和3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认为喜马拉雅晚期是盐下地区的主成藏期,为盐下地区的奥陶系油藏贡献了最多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成熟度 油气成藏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梁家楼地区油气充注的分子示踪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广利 张林晔 +3 位作者 陈致林 宋长玉 王茹 王铁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梁家楼油田是发育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的一个深水浊积扇,精细油源对比表明,其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2套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优质烃源层。运用分子成熟度梯度、含氮化合物等指标对不同原油族群的示... 梁家楼油田是发育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的一个深水浊积扇,精细油源对比表明,其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2套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优质烃源层。运用分子成熟度梯度、含氮化合物等指标对不同原油族群的示踪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田油气有3个主要充注点,分别从西北、东北和南部3个方向沿断层和砂体向梁北、梁中和梁南块进行垂向和侧向运移,并充注成藏;尽管主要成藏期均发生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包裹体分子记录结果仍然表明沙四段油气的充注早于沙三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分子示踪剂 生物标志物 油气包裹体 梁家楼油田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次生作用对原油和油包裹体荧光颜色及光谱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奥 陈红汉 平宏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8-673,共6页
在采集多个含油气盆地油样和岩样基础上,利用显微荧光光谱和有机地化参数研究了次生作用对原油和油包裹体荧光颜色及光谱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次生蚀变主要通过改变原油中饱/芳比来影响荧光参数,其中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使原油荧光... 在采集多个含油气盆地油样和岩样基础上,利用显微荧光光谱和有机地化参数研究了次生作用对原油和油包裹体荧光颜色及光谱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次生蚀变主要通过改变原油中饱/芳比来影响荧光参数,其中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使原油荧光颜色、谱形发生改变,并使荧光参数发生红移,气侵分馏和裂解作用使得原油荧光参数发生蓝移,混源作用则使两端元油分别发生红移和蓝移。通过原油和油包裹体的QF-535频率直方图可以定性识别研究区的次生作用或主成藏期。建立研究区衡量次生变化的参数与QF-535的关系式,可半定量判别原油遭受次生蚀变的程度。在显微荧光测试中应该剔除遭受过拉伸或渗漏、热裂解和光氧化作用的油包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作用 荧光光谱 原油 油包裹体
下载PDF
异常高压驱动石油运移成藏——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多相态烃类沸腾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荣西 刘海情 +3 位作者 朱瑞静 邓秀琴 李元昊 郭正权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9-1233,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裂隙充填的方解石脉中含有大量多相态烃类包裹体,包括固体沥青+液态油+气态烃3相包裹体、气/液比差别很大(最小仅为5%,最大超过70%)的液态油+气态烃二相包裹体以及纯液态油包裹体、盐水+液态油+...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裂隙充填的方解石脉中含有大量多相态烃类包裹体,包括固体沥青+液态油+气态烃3相包裹体、气/液比差别很大(最小仅为5%,最大超过70%)的液态油+气态烃二相包裹体以及纯液态油包裹体、盐水+液态油+气态烃3相包裹体等。岩相学观察表明,这些不同相态烃类包裹体是被同时捕获形成的共生不混溶包裹体,气/液比不同的烃类包裹体具有相近的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小(74℃~117℃),综合分析认为它们是在沸腾状态下被同时捕获的。不同相态烃类包裹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不同,表明其烃类成分的差异。油/源对比研究表明烃类包裹体与长8油层的原油均来源于长7烃源岩。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延长组长7油层组厚层烃源岩层在埋藏热演化和油气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过剩压力,在早白垩世油气形成高峰阶段达到顶峰;鄂尔多斯盆地在晚白垩世抬升和剥蚀产生的卸载作用导致延长组长7烃源岩层在超高压下破裂,其中积聚的石油因压力突降而沸腾并沿裂隙排出并运移进入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 油气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沸腾 岩性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原油配比混合实验的显微荧光光谱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奥 陈红汉 +3 位作者 贺聪 雷明珠 雷川 王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39-3046,共8页
显微荧光光谱已经成为流体包裹体系统测试分析中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可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原油与油包裹体,从而为研究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历史提供重要依据。不同来源的原油在运聚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为了有效识别... 显微荧光光谱已经成为流体包裹体系统测试分析中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可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原油与油包裹体,从而为研究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历史提供重要依据。不同来源的原油在运聚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为了有效识别这一类地质过程,基于不同比例的原油配比混合实验,研究原油混合后的显微荧光光谱的具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原油混源使得显微荧光光谱参数λmax ,QF-535和CIE-XY发生了非线性变化,具体表现为混源后原油的荧光光谱参数均介于两个端元油之间,混源油中某一端元油的比例越大,其荧光光谱参数越靠近这一端元油。在CIE-XY色品图中主要表现为非线性渐变的荧光颜色特征。光谱谱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谱形由“单峰型”变为“双峰型”和“三峰型”,同时主峰波长和次峰波长保留了两个端元油的信息;QF-535与混源比例可建立曲线用来定量计算两端元油的相对贡献度。综合上述荧光光谱参数和谱形的变化特征,利用原油和油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分析,识别出东海盆地西湖凹陷 A 气田有三种不同类型原油充注,中间还发生了一次原油混源作用,即蓝绿色荧光原油和黄色荧光原油发生了混合,定量计算其混源程度为介于4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荧光光谱 混源 原油 油包裹体 配比实验
下载PDF
麦盖提斜坡玛南构造带鹰山组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斯尚华 陈红汉 +2 位作者 熊万林 李培军 鲁子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为查明麦盖提斜坡玛南构造带鹰山组油气成藏规律,对原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其主峰波长λ_(max)、红绿熵Q及Q_(F535)等属性参数,识别出玛南构造带鹰山组储集层中发育橙色、黄绿色、蓝绿色、蓝白色4种荧光颜色的原油包裹... 为查明麦盖提斜坡玛南构造带鹰山组油气成藏规律,对原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其主峰波长λ_(max)、红绿熵Q及Q_(F535)等属性参数,识别出玛南构造带鹰山组储集层中发育橙色、黄绿色、蓝绿色、蓝白色4种荧光颜色的原油包裹体,它们分别代表了在4幕原油充注,原油包裹体主峰波长λ_(max)与Q_(F535)分布在4个区域,荧光光谱Q_(F535)逐渐减小,反映了包裹体所捕获原油的成熟度逐渐增高。其中Ⅰ幕、Ⅱ幕和Ⅲ幕原油充注对现今鹰山组油气藏的贡献大于Ⅳ幕,Ⅰ幕为早期低成熟度原油充注,Ⅱ幕、Ⅲ幕和Ⅳ幕为晚期较高成熟度原油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斜坡 玛南构造带 鹰山组 原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成藏期次
下载PDF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低渗致密油藏成藏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长8段为例
13
作者 梁正中 许红涛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2年第1期51-57,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构造演化,油气成藏特征与盆地内部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流体包裹体观察、统计和定量颗粒荧光技术(QGF和QGF-E)开展了西缘南段长8油藏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油气包裹体荧光显示本地原油成熟度不高,...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构造演化,油气成藏特征与盆地内部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流体包裹体观察、统计和定量颗粒荧光技术(QGF和QGF-E)开展了西缘南段长8油藏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油气包裹体荧光显示本地原油成熟度不高,包裹体丰度GOI及定量荧光数值均不大,研究区整体含油显示级别和含油饱和度均低于湖盆内部,其原因在于西缘生烃成藏条件不利;测试样品QGF Index值和QGF-E强度值两者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早期油气存在一定充注规模,后期油藏可能发生构造调整或者破坏造成了烃类逸散,使得西缘断裂发育区油水分布进一步复杂化。加强与盆内长8段成熟油区相关对比,可为拓宽类似该区西缘油藏勘探领域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定量颗粒荧光 油藏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一种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的新方法
14
作者 邓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是热力学模拟的敏感性参数,应用石油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古油气充注时的压力,通过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可以获取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实例研究证明,在一定的石油包裹体形态范围内,通过二... 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是热力学模拟的敏感性参数,应用石油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古油气充注时的压力,通过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可以获取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实例研究证明,在一定的石油包裹体形态范围内,通过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获取的石油包裹体气液比与共聚焦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所测得的气液比的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0%内。在缺少共聚焦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条件下,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方法比目估测量法能更准确地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可以满足石油包裹体捕获压力模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包裹体 气液比 热力学模拟 捕获压力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新近系油气充注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贤庆 钟宁宁 +4 位作者 王康东 张敏 彭德华 张志军 顿亚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根据含油包裹体丰度、颗粒荧光定量、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分析,对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一号、油砂山、南翼山、尖顶山等4个典型构造的古近-新近系油气充注研究表明,不同构造油气充注所需的时间与强度不同:跃进一号、油砂山构造发生过较强的... 根据含油包裹体丰度、颗粒荧光定量、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分析,对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一号、油砂山、南翼山、尖顶山等4个典型构造的古近-新近系油气充注研究表明,不同构造油气充注所需的时间与强度不同:跃进一号、油砂山构造发生过较强的油气充注,充注期主要为N12-N23,含油包裹体丰度值高(多数为4%~10%),颗粒荧光强度也高(多大于50 pc);南翼山和尖顶山构造发生较有限的油气充注,充注期主要为N22-N23,含油包裹体丰度值较低(大多数样品不超过4%),颗粒荧光定量强度也较低(多小于50 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油气充注 含油包裹体丰度 颗粒荧光定量 包裹体均一温度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和油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安来 金之钧 +1 位作者 张大江 张水昌 《海洋石油》 CAS 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还可以确定油气藏的演化程度、油气运移通道及盆地异常压力。文中还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藏评价 油气成藏 地球化学研究 油气运移通道 均一化温度 应用价值 油水界面 形成时间 分子组成 演化程度 异常压力 油气藏 地层水 丰度 含油 反演 储量 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16石炭系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因机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卓 姜振学 李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7-564,共8页
塔中16石炭系油藏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具有低含油饱和度的油层分布在相对低孔-渗的储层中,而高GOI值的水层分布在高孔-渗储层中的特征.为阐明其特殊的成因机理,利用石油包裹体丰度(GOI)分析方法,结合圈闭演化历史开展了详细研究.... 塔中16石炭系油藏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具有低含油饱和度的油层分布在相对低孔-渗的储层中,而高GOI值的水层分布在高孔-渗储层中的特征.为阐明其特殊的成因机理,利用石油包裹体丰度(GOI)分析方法,结合圈闭演化历史开展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现今油层和水层的样品都具有较高的GOI值(5.6%~32.0%),暗示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古油层,GOI值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正相关关系.高孔-渗储层优先充注油气,形成具有高含油饱和度、高GOI值的油层,低孔-渗储层充注油气较少,形成具有低含油饱和度,相对低GOI值的油层.而古油层泄漏的过程中,高孔-渗储层中聚集的油气也更容易泄漏,形成高GOI值水层,低孔-渗储层中充注的油气泄漏较少,形成低含油饱和度油层.综合分析认为:不同孔-渗条件储层的差异充注和成藏后的差异泄漏,是塔中16石炭系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理.深化并研究了多期演油气区的成藏机理,对于深入认识多期演化背景的致密砂岩油气勘探潜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塔中16石炭系油藏 石油包裹体丰度(GOI) 低含油饱和度 差异充注 差异泄漏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安来 金之钧 张大江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还可以确定油气藏的演化程度、油气运移通道及盆地异常压力的研究中。文中还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含油包裹体颗粒GOI 包裹体分子组成MCI 均一化温度 冰点 油气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振学 庞雄奇 +2 位作者 王显东 张俊 李宏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8-423,共6页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具有分布广泛的沥青砂岩,沥青砂岩段厚度在各个地区具有不均匀性,从几米到一百多米不等。岩心观察发现沥青砂岩段内并不全含有沥青,岩心剖面上呈现“黑白砂相间”的现象,“黑砂”的部分为含沥青层段,“白砂”的部分为...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具有分布广泛的沥青砂岩,沥青砂岩段厚度在各个地区具有不均匀性,从几米到一百多米不等。岩心观察发现沥青砂岩段内并不全含有沥青,岩心剖面上呈现“黑白砂相间”的现象,“黑砂”的部分为含沥青层段,“白砂”的部分为不含沥青层段。弄清“白砂”中曾经是否有油气进入,对志留系沥青砂岩中沥青含量、古油藏油气储量的计算及志留系剩余油气资源量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志留系沥青砂岩段的“黑砂”与“白砂”分别取样,采用物性测定、显微镜下岩性观察、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数据观测及定量颗粒荧光(QGF)指数测定等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沥青砂岩段的“黑砂”与“白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砂岩段的“白砂”没有油气进入或进入的油气量很少,在确定志留系沥青砂岩有效厚度时应剔除“白砂”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沥青砂岩 有效厚度 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 定量颗粒荧光(QGF)
下载PDF
胶体磨法包合牡丹皮挥发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楠 孙婷婷 +2 位作者 张浩东 谢高 陈庆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牡丹皮挥发油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丹皮酚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挥发油与乙醇比例、β-环糊精(β-CD)与油比例、β-CD与水比例、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通过...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牡丹皮挥发油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丹皮酚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挥发油与乙醇比例、β-环糊精(β-CD)与油比例、β-CD与水比例、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通过薄层鉴别、显微成像鉴别、紫外扫描法鉴别3种不同的鉴别方法检验挥发油包合效果。结果:确定牡丹皮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与乙醇比例1∶5,β-CD与油比例7∶1,β-CD与水比例1∶7,包合时间15 min。结论:胶体磨法制备牡丹皮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挥发油包合物 正交试验 胶体磨包合 丹皮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