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催化氧化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海燕 王宝辉 陈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制备了纳米级TiO2 半导体光催化剂。以中压汞灯为光源 ,考察了催化剂晶体结构、粒度、用量、pH值以及与Fe3+或H2 O2 并存时对含油污水中油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纳米级光催化剂TiO2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催化剂粒度小... 制备了纳米级TiO2 半导体光催化剂。以中压汞灯为光源 ,考察了催化剂晶体结构、粒度、用量、pH值以及与Fe3+或H2 O2 并存时对含油污水中油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纳米级光催化剂TiO2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催化剂粒度小、锐钛矿型晶体结构含量高时 ,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较强 ;催化剂用量过少和过多时 ,油的光催化降解程度都较低 ;污水初始 pH值越小 ,油的降解率越高 ;当TiO2 与Fe3+或H2 O2 共存时 ,相同光照时间条件下 ,油的去除率可提高 5 %~ 16%。光催化处理油田采油污水获得了良好效果 ,油的去除率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处理 含油污水 研究 二氧化钛 油田采出水 降解
下载PDF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的漂浮型TiO_2光催化剂降解水面浮油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阳 陈爱平 +3 位作者 古宏晨 戴智铭 古政荣 陶咏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制备了漂浮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 ,并对制备催化剂的工艺条件及水面浮油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及BET比表面积和TiO2 负载量测定 ,对影响负载型光催化剂漂浮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以癸烷...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制备了漂浮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 ,并对制备催化剂的工艺条件及水面浮油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及BET比表面积和TiO2 负载量测定 ,对影响负载型光催化剂漂浮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以癸烷为水面模拟污染物 ,考察了其在日光照射下的降解效率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经不同时间光照后癸烷的残留量 ,经 7h光照后能降解癸烷 95 %以上 .实验结果表明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 ,可制得能长期漂浮于水面的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 ,通过浮油富集和光催化降解机制可对水面浮油进行有效的治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膨胀珍珠岩 癸烷 浮油 光催化降解 水污染治理 漂浮型负载催化剂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稠油及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张廷山 兰光志 +2 位作者 邓莉 邓晓皋 张彩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7,共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其成本低、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的优势 ,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的重质组分 ,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 ,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笔者从原油、油田污水和海水中共...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其成本低、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的优势 ,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的重质组分 ,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 ,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笔者从原油、油田污水和海水中共分离、选育出能降解沥青质 ,能耐温达 80℃、矿化度 30 0 0 0 0 mg/ L的微生物菌种及组合。并以其对青海、胜利、辽河等油田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 ,讨论了能有效降解原油中沥青质的兼性菌的选育、降解效果以及采油过程中的现场应用。根据实验 ,所选育的兼性菌组合对青海原油处理 2 4h后 ,其沥青质可降低 2 0 %。现场试验显示 ,生产井注入菌液 2 0 d后 ,3个月内的日均产量提高了 9% ,油井的热洗周期延长了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稠油 微生物降解 提高采收率 实验
下载PDF
混合菌对石油的降解 被引量:45
4
作者 谢丹平 尹华 +2 位作者 彭辉 叶锦韶 张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得到4株能高效降解石油的微生物菌株(X2、X3、X4、X5),经鉴定,4株菌分别属于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动胶菌属(Zoogloea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sp.).通过观察4株菌在原油培养... 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得到4株能高效降解石油的微生物菌株(X2、X3、X4、X5),经鉴定,4株菌分别属于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动胶菌属(Zoogloea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sp.).通过观察4株菌在原油培养基中的生长变化过程,确定了其中的优势菌;并对4株菌进行复配实验以确定各株菌混合后的石油降解效果;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达到最佳石油降解效果各菌的投加量;通过对残油的Gc-MS测定分析,确定各菌在降解石油时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混合菌株中菌X4为优势菌,且有高的降解效果(达68,60%),其它3株降解率不高的菌混合投加也能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达63.17%),菌X4是混合菌株维持高降解率的关键;达到最佳降解效果的各菌投加量分别为0.1%、0.1%、0.5%、2.0%;菌X2和菌X3降解C12-C16直链烃和少量支链烃,菌X4和菌X5对C12-C22直链烃有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株 石油 生物降解 菌种筛选 含油污水
下载PDF
包气带中原油的迁移和降解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郑西来 荆静 席临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5-37,共3页
在石油的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常常有大量的原油抛洒和泄漏,这对土壤和植物都会造成严重污染。本文通过大量野外和室内的原油渗透试验、含油地层的淋滤试验和石油的生物降解试验,来研究石油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和降解规律,从而... 在石油的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常常有大量的原油抛洒和泄漏,这对土壤和植物都会造成严重污染。本文通过大量野外和室内的原油渗透试验、含油地层的淋滤试验和石油的生物降解试验,来研究石油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和降解规律,从而为地下水石油污染的潜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原油 生物降解 石油污染 地下水
下载PDF
疏水性石油烃降解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38
6
作者 赵晴 张甲耀 +3 位作者 陈兰洲 郑金秀 赵磊 尹红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3株能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石油烃降解菌,分别命名为HDB-1、HDB-2、HDB-3,并采用微生物粘着碳烃化合物法(MATH)对3株菌株的细菌表面疏水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甲苯-水两相体系...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3株能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石油烃降解菌,分别命名为HDB-1、HDB-2、HDB-3,并采用微生物粘着碳烃化合物法(MATH)对3株菌株的细菌表面疏水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甲苯-水两相体系适用于3种细菌表面疏水性研究;HDB-1、HDB-2、HDB-3的疏水性分别为68.8%、57.4%、64.1%;随培养时间、碳源的不同和温度、pH的改变,细菌表面疏水性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6d后初始含油量为1000mg/L的培养液的去除率分别为91.6%、64.5%、79.8%.结果还表明,细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其在环境中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呈一定的相关性,疏水性大的细菌对疏水性有机物的降解速度较疏水性小的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微生物降解 疏水性 降解特性
下载PDF
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降解聚丙烯酰胺及原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蔚 刘如林 +2 位作者 梁凤来 杨振宇 石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6-1121,共6页
以聚丙烯酰胺为能源和碳源从油田采出水中分离到一株菌,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生长试验,该株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D 1菌株.对该菌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证明该菌能够在含原油、聚丙烯酰胺的水环境中生长,并对原油和聚丙烯酰胺具有降解作... 以聚丙烯酰胺为能源和碳源从油田采出水中分离到一株菌,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生长试验,该株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D 1菌株.对该菌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证明该菌能够在含原油、聚丙烯酰胺的水环境中生长,并对原油和聚丙烯酰胺具有降解作用.化学分析表明,在细菌的降解下,原油物性发生改变,姥鲛烷 nC17和植烷 nC18以及∑C-22和(C21+21 ∑C+C22)/(C28+C29)的比值明显增加,原油部分分解为丙酸、烯酸、十六烷酸;同时,聚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受到破坏,粘度降低,相对分子量由原来的1×107变为1×105~1×106,分子链上的酰胺基水解成羧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油性 解聚 性能研究 酰胺基 分子链 相对分子量 PD-1 改变 比值
下载PDF
优势降解菌群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28
8
作者 郑金秀 彭祺 +3 位作者 张甲耀 赵磊 赵晴 尹红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2-1216,共5页
通过单菌株的石油降解实验及GC-MS分析以4株降解菌构建成优势降解菌群投加到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强化修复,并以土壤呼吸作为评价生物活性的指标。结果表明,在40 d的修复过程中,生物强化效率比自然修复提高了15.59%。影响生物修复效果... 通过单菌株的石油降解实验及GC-MS分析以4株降解菌构建成优势降解菌群投加到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强化修复,并以土壤呼吸作为评价生物活性的指标。结果表明,在40 d的修复过程中,生物强化效率比自然修复提高了15.59%。影响生物修复效果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氮磷浓度、通氧量等。温度越高降解率越大,生物生长越活跃,在40℃翻土条件下的土壤修复率达到68.82%,比15℃同条件下的修复率高了25.88%;投加氮磷营养物质,增加土壤的通氧量也有利于生物生长,促进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细菌菌群 生物强化 降解
下载PDF
TiO_2/膨胀珍珠岩漂浮光催化剂的成膜和浮油降解机理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爱平 卢冠忠 +2 位作者 杨阳 刘伟 刘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0,77,共5页
以轻质绝热保温建筑材料膨胀珍珠岩为载体担载纳米二氧化钛得到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的负载型光催化剂,用于水面浮油的太阳光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经约7h的太阳光照射,可使96%以上癸烷浮油降解。探讨了二氧化钛在膨胀珍珠岩载体上的成膜... 以轻质绝热保温建筑材料膨胀珍珠岩为载体担载纳米二氧化钛得到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的负载型光催化剂,用于水面浮油的太阳光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经约7h的太阳光照射,可使96%以上癸烷浮油降解。探讨了二氧化钛在膨胀珍珠岩载体上的成膜和浮油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成膜机理 浮油降解机理 膨胀珍珠岩 二氧化钛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作用对稠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廷山 任明忠 +2 位作者 蓝光志 王红娟 姜照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1-4,共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 (MEOR)的主要机理之一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 ,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 ,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利用从原油及含油污水中分离、选育出能有效降解稠油中重组分的菌种对青海、胜利、辽... 微生物采油技术 (MEOR)的主要机理之一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 ,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 ,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利用从原油及含油污水中分离、选育出能有效降解稠油中重组分的菌种对青海、胜利、辽河、大港等油田的稠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实验 ,分析了细菌降解对原油饱和烃、芳烃以及胶质、沥青质各组分在原油中相对含量和内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细菌作用引起原油性质发生明显变化 ,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 9%以上 ,其组成和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原油饱和烃轻重组分比值变大 ,粘度和凝固点分别降低 1 5 %和 2 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微生物 降解能力
下载PDF
微生物修复辽东湾油污染湿地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叶淑红 丁鸣 +3 位作者 马达 曹方 丁永生 丁德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3-146,共4页
通过向受污湿地土样中添加菌株,探讨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实验发现,混合菌能够充分发挥各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比单菌降解更为有效.最适降解条件控制在pH8.0,温度25℃.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繁殖进而对油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加入300mg.... 通过向受污湿地土样中添加菌株,探讨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实验发现,混合菌能够充分发挥各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比单菌降解更为有效.最适降解条件控制在pH8.0,温度25℃.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繁殖进而对油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加入300mg.kg-1TW-80降解8d后,菌落数增加了6.22倍,油的降解率提高了20.1%.适量的H2O2有助于细菌分解油,过量会造成菌株死亡,每次添加计量控制在400mg.L-1为宜.经过11d,H2O2累计量达到7000mg.L-1,土样中油的降解率由39.81%提高到6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微生物修复 降解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作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谢丹平 尹华 +3 位作者 彭辉 叶锦韶 张娜 王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培养基培养菌XD-1,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确定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红外光谱扫描确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用重量法(质量法)测定原油的降解率及菌的生物量变化.结果:生物表面...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培养基培养菌XD-1,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确定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红外光谱扫描确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用重量法(质量法)测定原油的降解率及菌的生物量变化.结果: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和糖脂类物质的混合物;预先投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菌XD-1降解原油的诱导期缩短一半,并提高了菌对原油的降解率.结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投加对原油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菌XD-1 原油降解
下载PDF
油炸中油脂极性成分的产生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邓云 杨铭铎 +2 位作者 李健 余善鸣 李云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4,共6页
分析了油炸过程中在油脂中产生的极性物质及其对油炸食品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油脂在油炸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极性物质.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油脂中的极性成分种类、含量有所增加;食品的水分含量无明显变化;食品的外表皮厚度和吸油量稍有增... 分析了油炸过程中在油脂中产生的极性物质及其对油炸食品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油脂在油炸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极性物质.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油脂中的极性成分种类、含量有所增加;食品的水分含量无明显变化;食品的外表皮厚度和吸油量稍有增加,但用废油炸的食品的吸油量减少.感官评价得到的食品的油性和硬度与油脂的品质变化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而脆度和凝聚性随着油脂的不断降解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 油脂 降解 极性成分 吸油量 感官评价
下载PDF
油基钻屑的生物处理 被引量:23
14
作者 单海霞 何焕杰 +4 位作者 刘晓宇 朱冬梅 马金 位华 王中华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70-474,共5页
收集3种石油降解菌,用于处理某油田钻井过程产生的油基钻屑。除油菌OBT被选为最佳降解菌。通过对影响油降解率的各种因素考察,得出优化油基钻屑的降解条件:初始pH 7~8,菌种接入量为0.005%,表面活性剂加量为0.08%、电子受体加量为1.2%,... 收集3种石油降解菌,用于处理某油田钻井过程产生的油基钻屑。除油菌OBT被选为最佳降解菌。通过对影响油降解率的各种因素考察,得出优化油基钻屑的降解条件:初始pH 7~8,菌种接入量为0.005%,表面活性剂加量为0.08%、电子受体加量为1.2%,最适氮源为硝酸铵,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加入量均为0.1%,降解180 d(每7 d翻耕,每30 d补加菌种),钻屑中油含量从134.7g/kg降至34.6 g/kg,除油率达7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石油降解菌 生物技术 油降解率
下载PDF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卢显妍 尹华 +1 位作者 彭辉 张娜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16,共5页
从广州石化污水处理厂废水中自行分离出 30株除油菌 ,用市售的 90 # 柴油作为油品进行筛选 ,所得菌种用于处理石化厂物理隔油后的废水。通过研究含油量和接种量对除油率、COD的去除率和pH值的影响以及酸、碱、盐对除油率和COD去除率的... 从广州石化污水处理厂废水中自行分离出 30株除油菌 ,用市售的 90 # 柴油作为油品进行筛选 ,所得菌种用于处理石化厂物理隔油后的废水。通过研究含油量和接种量对除油率、COD的去除率和pH值的影响以及酸、碱、盐对除油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来比较这些菌种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6 # 菌株除油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都比较好 ,除油率约在 70 %左右 ,最高为 83.6 7% ,COD去除率约为 5 5 %左右 ,最高为 6 0 .0 1% ;5 # 菌株对环境要求较高 ,在碱性环境下表现出较好的除油和去除有机物的能力 ,除油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 5 5 %和 5 0 %左右。实验菌株在消除石化废水的异味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含油废水 石油污染 菌种 微生物降解 降解能力 废水处理 石油工业
下载PDF
天然酯-纸绝缘热老化速度减缓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廖瑞金 梁帅伟 +2 位作者 周天春 杨丽君 孙会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2-37,44,共7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天然酯-纸绝缘中绝缘纸聚合度下降速率、油中微水含量变化趋势,并与矿物油-纸绝缘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新型绝缘液体天然酯抑制绝缘纸老化的化学机制和物理机制。通过研究得出,老化温度每升高20℃,绝缘纸聚合...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天然酯-纸绝缘中绝缘纸聚合度下降速率、油中微水含量变化趋势,并与矿物油-纸绝缘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新型绝缘液体天然酯抑制绝缘纸老化的化学机制和物理机制。通过研究得出,老化温度每升高20℃,绝缘纸聚合度平均下降速率将变为原来的3~4倍;相同老化温度下,矿物油中绝缘纸聚合度平均下降速率是天然酯中绝缘纸聚合度平均下降速率的两倍多;天然酯能通过吸收水分、消耗水分和水解保护等方式减少绝缘纸中水分含量,减缓绝缘纸老化速度;天然酯中水分并不会无限增加,而是能够通过化学反应方式抑制自身水分增加;天然酯通过和纤维素分子中羟基发生酯交换反应抑制绝缘纸热应力下的水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酯 矿物油 降解速率 热老化 纤维素
下载PDF
矿物油污染土壤中芳烃组分的生物降解与微生物生长动态 被引量:21
17
作者 宋雪英 宋玉芳 +1 位作者 孙铁珩 周启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以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的细菌和真菌为供试微生物 ,研究不同微生物组合对矿物油芳烃组分降解及降解率与微生物生长间的关系 .将不同组合的微生物接种到加有柴油浓度为 10 0 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 ,2 5~ 30℃经摇床连续培养 10 0d .于 0~... 以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的细菌和真菌为供试微生物 ,研究不同微生物组合对矿物油芳烃组分降解及降解率与微生物生长间的关系 .将不同组合的微生物接种到加有柴油浓度为 10 0 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 ,2 5~ 30℃经摇床连续培养 10 0d .于 0~6 0h内连续取样 ,进行微生物生长动态检测 ;于 5~ 10 0d定期取样 ,研究微生物生长状况与矿物油降解率动态变化 .同时 ,以草甸棕壤 (0~ 2 0cm)制备的土壤悬浮液为土壤微生物对照 ,以灭菌培养基为非生物降解对照 .结果表明 ,试验前期 (约 2 0d)外源菌的降解效果优于土壤微生物 ,试验中、后期 ,土壤微生物降解优势增大且保持持续 .试验结束时 ,土壤微生物处理的液体培养基中芳烃降解率最高达 79 2 4 % ,显著高于其它 3组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芳烃 矿物油 细菌 真菌 降解率
下载PDF
几种纯培养外生菌根真菌对矿物油的降解效果 被引量:15
18
作者 程国玲 李培军1 +1 位作者 王凤友 韩桂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6,共3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降解矿物油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外生菌根真菌都具有降解矿物油的能力.但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其生物量和降解矿物油的能力显著不同,以有机氮作为氮源及提供少量葡萄糖作为启动碳源将大大提高...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降解矿物油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外生菌根真菌都具有降解矿物油的能力.但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其生物量和降解矿物油的能力显著不同,以有机氮作为氮源及提供少量葡萄糖作为启动碳源将大大提高其生物量及矿物油降解率.结果为应用菌根技术修复矿物油污染土壤及优化降解条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培养基 矿物油 降解效果
下载PDF
杉木间伐材热降解处理制取吸油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彪 高尚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杉木间伐材为原料,经蒸煮、纤维帚化疏解、热降解处理制备出植物纤维吸油材料。研究了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及其与热处理温度、抽出物的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经过350℃热处理试样的吸油量最大、吸水量最小,吸油量与吸水量之比值最大...  以杉木间伐材为原料,经蒸煮、纤维帚化疏解、热降解处理制备出植物纤维吸油材料。研究了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及其与热处理温度、抽出物的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经过350℃热处理试样的吸油量最大、吸水量最小,吸油量与吸水量之比值最大,高达77.5,是原料用蒸煮纤维的10倍以上,显示出卓越的吸油性能。蒸煮纤维在200~500℃热处理时,试样的热水抽出物与1%NaOH抽出物含量随热降解温度升高而减少,苯醇抽出物含量则在200~250℃时减少,300℃时增大,400℃后急剧减少。研究表明,纤维表面的亲油性物质对吸油能力有重要影响。制备过程中的热水、苯醇抽出物等的生成、分解、挥发对其选择性吸油能力影响较大,亲油性物质在热降解过程中生成并附着于纤维表面使吸油材料的亲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间伐材 热降解 植物纤维吸油材料 吸油性能 水体污染 溢油污染
下载PDF
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及其降解机理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秋 张耀尹 +2 位作者 曹雪洁 郭浩 于基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核心技术。对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种类即细菌、蓝藻、真菌以及藻类进行了总结,对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途径与降解机理进行了综述。微生物降解烷烃的过程包括末... 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核心技术。对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种类即细菌、蓝藻、真菌以及藻类进行了总结,对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途径与降解机理进行了综述。微生物降解烷烃的过程包括末端氧化、烷基氢过氧化物以及环己烷降解3种形式。微生物对芳香烃的降解是通过芳香烃被氧化酶氧化导致苯环开环来实现的。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是在单加氧酶或双加氧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被分解。并对影响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的因素包括温度、营养物质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海洋微生物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