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储层非构造裂缝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丁文龙 王垚 +5 位作者 王生晖 刘霆锋 张子游 勾通 张梦阳 贺湘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7-314,共18页
随着我国对非常规油气勘探理论的完善和技术的提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突破,其战略地位也在不断上升。页岩储层的品质通常是制约其资源潜力的主要因素,其中裂缝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稳产的关键。因此裂缝作为富有机质页岩储层... 随着我国对非常规油气勘探理论的完善和技术的提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突破,其战略地位也在不断上升。页岩储层的品质通常是制约其资源潜力的主要因素,其中裂缝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稳产的关键。因此裂缝作为富有机质页岩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其相关研究一直都是该领域内的重点。我国页岩储层内天然裂缝大量发育,而非构造裂缝同样比较发育,对页岩油气的富集和保存评价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页岩储层构造裂缝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页岩非构造裂缝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为此本文在充分调研近年来国内外页岩非构造裂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非构造裂缝的分类、识别与表征、主控因素、期次及演化序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页岩储层非构造裂缝以成因和形态复杂、分布不规则、尺度较小为特征,依据成因机制差异可将其分为成岩缝、异常高压缝、层理缝和表生缝4个大类,它们的识别与表征目前主要还停留在定性描述的阶段;尽管不同类型的非构造缝主控因素存在差异,但均在不同程度上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矿物组分及含量、岩石力学性质,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综合分析并指出了页岩储层非构造裂缝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一是基于页岩储层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常规测井的典型特征,结合先进图像技术,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尺度非构造裂缝综合有效识别与定量化表征新方法。二是针对页岩储层非构造裂缝的形成发育具有“多成因类型、多控制因素、多期次演化”的特点,并且页岩非构造裂缝的形成与演化与“古温压、古流体、古成岩”过程联系紧密。据此提出了利用页岩储层非构造裂缝中普遍存在的方解石等充填物的流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C,O,Sr)及微区原位同位素年代学(U-Pb,Sm-Nd)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非构造裂缝 裂缝分类 主控因素 裂缝发育程度 裂缝期次
下载PDF
Division of Matrix- and Fracture-Type Shale Oils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and Their Differences 被引量:7
2
作者 NING Fangxing WANG Xuejun +2 位作者 HAO Xuefeng ZHU Deyan ZHU Desh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963-1972,共10页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division of matrix- and fracture-type shale oils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and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 The fractur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 is defined as the ...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division of matrix- and fracture-type shale oils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and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 The fractur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fault throw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hale oil well and the nearest fault. Based on CO_2 content, state of water, oil production and logging response of shale oil formation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hale oils was established, i.e., a fracture-type shale oil well has a fractur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0.2, while a matrix-type one has a fractur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 less than 0.2. Furthermore, the key control factors of matrix- and fracture-type shale oil enrichment were analyzed using typical anatomical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matrix-type shale oil enrichment, these factors are lithofacies,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shale porosity and abnormal pressure; for fracture-type shale oil enrichment, they are lithofacies, extent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and abnormal pressure. This study also first describ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trix- and fracture-type shale oils.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errestrial faulted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matrix-type fracture-type main control factor ENRICHMENT difference JiyangDepression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operational strategies for rich gas enhanced oil recovery based on a pilot test in the Bakken tight oil reservoir
3
作者 Xincheng Wan Lu Jin +4 位作者 Nicholas A.Azzolina Jin Zhao Xue Yu Steven A.Smith James A.Sorense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2921-2938,共18页
Horizontal well drilling and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s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stimulating oil production in the Bakken tight oil reservoir.However,after multiple years of production,p... Horizontal well drilling and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s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stimulating oil production in the Bakken tight oil reservoir.However,after multiple years of production,primary oil recovery in the Bakken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0%of the estimated original oil in place.Gas huff‘n’puff(HnP)has been tested in the Bakken Formation as an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method;however,most field pilot test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incremental oil production.On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HnP EOR performance is premature gas breakthrough,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issues observed in the field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interwell fractures.Consequently,injected gas rapidly reaches adjacent production wells without contacting reservoir rock and increasing oil recovery.Proper conformance control is therefore needed to avoid early gas breakthrough and improve EOR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a rich gas EOR pilot in the Bakken was carefully analyzed to collect the essential reservoir and operational data.A simulation model with 16 wells was then developed to reproduce the production history and predict the EOR performance with and without conformance control.EOR operational strategies,including single-and multiple-well HnP,with different gas injection constraints were investigat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single-well HnP without conformance control showed that a rich gas injection rate of at least 10 MMscfd was needed to yield meaningful incremental oil production.The strategy of conformance control via water injec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oil production in the HnP well,but injecting an excessive amount of water also leads to water breakthrough and loss of oil production in the offset wells.By analyzing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wells individually,the arrangement of wells was optimized for multiple-well HnP EOR.The multiwell results showed that rich gas EOR could improve oil production up to 7.4%by employing conformance control strategies.Furthermore,repla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 gas injection Bakken tight oil reservoir EOR strategies Conformance control 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
下载PDF
成像测井裂缝期次研究及控油裂缝分布确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兴周 顾国忠 +1 位作者 李娜 牟春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5期39-42,147,共4页
通过成像测井解释模式的建立,确定了不同地质现象的成像测井影像响应模式,通过裂缝间的相互切割关系确定了裂缝的发育期次。研究表明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西侧元古界主要存在三期构造裂缝:北东向裂缝为第一期裂缝,北东东向为第二期裂缝,... 通过成像测井解释模式的建立,确定了不同地质现象的成像测井影像响应模式,通过裂缝间的相互切割关系确定了裂缝的发育期次。研究表明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西侧元古界主要存在三期构造裂缝:北东向裂缝为第一期裂缝,北东东向为第二期裂缝,近东西向裂缝为第三期裂缝。该研究结果得到岩心测试资料的证实,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走向裂缝段的产能对比,确定了研究区的主要控油裂缝走向为北东向。裂缝期次、产状、主要控油裂缝的确定对于后继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裂缝期次 声电成像 粘滞剩磁 控油裂缝
下载PDF
发动机OCV阀滤网断裂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5
作者 赵波 孟祥斌 +3 位作者 姚君韦 郭强 侯思佳 刘胜强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22年第2期81-85,共5页
针对某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因VVT相位偏差引发报故障码问题,解析发动机后排查发现均为OCV阀进油口处的滤网断裂问题引起的正时相位偏差。运用质量问题解决工具,鱼骨刺图原因梳理并按照8D解析步骤,从发动机的边界、零部件的结构分析、材... 针对某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因VVT相位偏差引发报故障码问题,解析发动机后排查发现均为OCV阀进油口处的滤网断裂问题引起的正时相位偏差。运用质量问题解决工具,鱼骨刺图原因梳理并按照8D解析步骤,从发动机的边界、零部件的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成型工艺及装配过程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确认了滤网断裂的原因点,并制定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和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V阀 滤网 断裂
下载PDF
连续油管拖动水力喷射压裂工艺在浙江油田的应用
6
作者 卢伟 吕玲玲 +2 位作者 李伟 蔡景超 王红科 《采油工程》 2018年第3期52-58,89-90,共8页
针对浙江油田海安区块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后效果差、含水率较高的问题,开展了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通过该区块已施工的海4H、海5H、海601H等井压裂过程中出现的压力大幅度突降的问题,采用FracproPT软件进行裂缝高度模拟,根据该... 针对浙江油田海安区块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后效果差、含水率较高的问题,开展了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通过该区块已施工的海4H、海5H、海601H等井压裂过程中出现的压力大幅度突降的问题,采用FracproPT软件进行裂缝高度模拟,根据该区块储层特点及完井条件,在海6H水平井上应用了小排量连续油管拖动水力喷射压裂工艺。该井在压裂投产后最高日产油量为16m^3,平均日产油量为8. 3m^3,含水率小于30%,效果显著。海6H井的成功经验,表明小排量连续油管拖动水力喷射压裂工艺针对目前海安区块致密油水平井的储层特点有着更好的适用性,同时,也为其他油田类似情况做了技术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层 脆性矿物含量 裂缝高度控制 连续油管 水力喷射 裂缝监测 浙江油田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水平井试采分析及产能预测 被引量:19
7
作者 庞彦明 王永卓 +3 位作者 王瑞 张元庆 陆慧敏 黄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古龙页岩油资源丰富、甜点规模大,平面上集中分布在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地区,勘探发现井A-1水平井压裂后获得日产油量28.6 m^3的高产试采效果,充分展现了古龙页岩油开发潜力。为了搞清古龙页岩油产能水平和产量变化规律,根据页岩储... 古龙页岩油资源丰富、甜点规模大,平面上集中分布在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地区,勘探发现井A-1水平井压裂后获得日产油量28.6 m^3的高产试采效果,充分展现了古龙页岩油开发潜力。为了搞清古龙页岩油产能水平和产量变化规律,根据页岩储层基质—人工裂缝分阶段渗流特点,应用现代生产动态分析方法,通过3口水平井试油试采资料理论计算与拟合分析,获得开发前期渗流边界范围,为计算动态缝控储量及预测长期开采产量递减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后适合控制压差生产,具有较稳定初产量和较低初期递减率,预测产量递减曲线与实际试采曲线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试采分析 控制压差 动态缝控储量
下载PDF
饶阳凹陷主断层活动期与新近系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卢浩 蒋有录 徐昊清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4-597,共4页
处于活动期的断层是油气纵向运移重要通道,油气运移受到断层活动时期及活动部位的控制。在油气成藏时期内活动的断层会成为油气纵向运移的有效通道。文中利用地震资料对饶阳凹陷新近系主干油源断层生长指数及断层落差进行计算,定量确定... 处于活动期的断层是油气纵向运移重要通道,油气运移受到断层活动时期及活动部位的控制。在油气成藏时期内活动的断层会成为油气纵向运移的有效通道。文中利用地震资料对饶阳凹陷新近系主干油源断层生长指数及断层落差进行计算,定量确定了油源断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活动强度及活动部位。对与烃类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测温,准确界定新近系油气藏的成藏时间。在油气成藏期持续活动的断层部位,就是油气由古近系向新近系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也是新近系油藏的有利聚集区。研究发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藏的成藏期为明化镇末期,凹陷内主要油源断层的局部位置在新近纪活动性较强,饶阳凹陷已探明新近系油藏多分布在新近纪活动较为强烈的主干断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性 油气成藏期 断裂控藏 新近系地层 饶阳凹陷
下载PDF
新型前置投球选择性分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廷学 胥云 +2 位作者 李治平 王欣 才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90,共3页
针对以往常规投球分层压裂的局限性,提出了将二次加砂或多次加砂改变为一次加砂的做法。具体做法是:将投球的时机提前到前置液中间某个时段,在正式加砂前,用低黏度的线性胶和(或)活性水替满一个井筒容积,然后适当停泵,之后再正式加砂;... 针对以往常规投球分层压裂的局限性,提出了将二次加砂或多次加砂改变为一次加砂的做法。具体做法是:将投球的时机提前到前置液中间某个时段,在正式加砂前,用低黏度的线性胶和(或)活性水替满一个井筒容积,然后适当停泵,之后再正式加砂;如果是多薄层压裂,可尝试前置液阶段多次投球;多次投球时,应设计较小的排量,并且排量应保持恒定以判断是否压新层。经现场初步应用,证明该方法适应性与针对性强,具可操作性,适合于特低渗透薄互层的高效压裂改造。该方法避免了以往常规投球压裂的盲目性和层间窜流造成的支撑剂干扰现象,在提高压开程度、控制裂缝高度、改善支撑剖面及提高压后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薄层 分层压裂 前置投球 压开程度 缝高 控制 支撑裂缝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压裂裂缝延伸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白涛 邓金根 +3 位作者 林海 吴锐 刘伟 谭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32,共7页
压裂充填防砂可实现增产与防砂双重目的,是疏松砂岩油藏的一种重要完井方式。疏松砂岩具有高孔、高渗特点,且强度低、塑性强,裂缝起裂与延伸机理较为复杂。为研究疏松砂岩储层压裂裂缝延伸机理,揭示压裂工艺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建立... 压裂充填防砂可实现增产与防砂双重目的,是疏松砂岩油藏的一种重要完井方式。疏松砂岩具有高孔、高渗特点,且强度低、塑性强,裂缝起裂与延伸机理较为复杂。为研究疏松砂岩储层压裂裂缝延伸机理,揭示压裂工艺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储层岩石弹塑性变形、裂缝起裂与延伸、压裂液流动与滤失以及储层孔隙流体渗流复杂耦合作用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针对渤海油田绥中36-1区块典型疏松砂岩储层,开展了压裂裂缝延伸规律数值模拟计算,并重点分析了压裂液效率、排量对于裂缝延伸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效率压裂液在疏松砂岩中仅形成极短而窄的裂缝,裂缝两侧伴随着一定范围的剪胀高渗带,难以容纳支撑剂,无法实现充填防砂目的;高效率压裂液可在疏松砂岩中形成压裂充填防砂工艺所需的短宽裂缝,裂缝壁面两侧存在轻微压实现象,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小;提高压裂液排量,裂缝长度减小,裂缝宽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疏松砂岩压裂充填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储层改造 防砂 压裂充填 裂缝延伸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欢喜岭油田中潜山带成藏期应力场及裂缝分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新桂 张利容 +3 位作者 张明利 袁加音 黄飞 梁一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0-54,共5页
寻找古潜山油藏已成为辽河等老油区重要的勘探方向,潜山带中裂缝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等直接影响着潜山油藏的储油潜力和规模。针对潜山裂缝研究这一难点,采用有限元程序和自行开发的后处理软件,实现了大比例尺、参数实测条件下二维应... 寻找古潜山油藏已成为辽河等老油区重要的勘探方向,潜山带中裂缝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等直接影响着潜山油藏的储油潜力和规模。针对潜山裂缝研究这一难点,采用有限元程序和自行开发的后处理软件,实现了大比例尺、参数实测条件下二维应力场的精细模拟计算和裂缝的预测评价。以辽河盆地西部坳陷二级构造欢喜岭油田为例,阐述了油田二维应力场及裂缝精细模拟计算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该区中潜山东营组沉积期即成藏期油田应力场分布的基本特征、断裂应力场特点及其控油作用;圈定了中潜山带裂缝发育程度和范围,并作出了合理的评价,为潜山油藏储集和聚油条件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这对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应力场 数值模拟 断裂控油 裂缝定量预测 潜山 辽河油田
下载PDF
中原油田深层低渗油藏薄差层压裂工艺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安培 刘雪梅 +3 位作者 孙雪霞 汤志清 褚万泉 蔡树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1,11,共2页
围绕如何控制缝高的技术关键,从影响薄差层压裂缝高的主要因素入手,通过优化射孔方案,优选压裂液,优化压裂设计及施工工艺,初步形成适合薄差层压裂工艺技术,为中原油田实现控水稳油,提高低渗油藏整体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应用该成果,... 围绕如何控制缝高的技术关键,从影响薄差层压裂缝高的主要因素入手,通过优化射孔方案,优选压裂液,优化压裂设计及施工工艺,初步形成适合薄差层压裂工艺技术,为中原油田实现控水稳油,提高低渗油藏整体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应用该成果,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现场施工66口井67井次,施工成功率94.0%,有效率95.5%,累增油51368.65t,平均单井日增油5.1t,累增油778.3t,大部分井仍继续有效,取得了较好的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层 压裂 优化射孔 控制缝高 中原油田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亲油纤维堵漏剂的研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雷 李公让 +3 位作者 王宝田 张高峰 张守文 明玉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油基钻井液堵漏大多采用水基堵漏材料,亲水性堵漏材料在油基钻井液中不容易分散、易团聚,导致堵漏难度大,钻井液漏失后堵漏时效长,严重制约了钻井提速提效,并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针对油基钻井液堵漏剂封堵承压能力不足的问题... 油基钻井液堵漏大多采用水基堵漏材料,亲水性堵漏材料在油基钻井液中不容易分散、易团聚,导致堵漏难度大,钻井液漏失后堵漏时效长,严重制约了钻井提速提效,并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针对油基钻井液堵漏剂封堵承压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天然植物纤维进行了表面亲油改性,并通过氢氧化钠对非纤维素成分的碱化和硅烷偶联剂与纤维素的羟基反应改性制得亲油植物纤维,使植物纤维具有亲油分散性能,进而研发得到了一种新型亲油纤维堵漏剂。研究结果表明:①为增强多尺度裂缝封堵效果,优选亲油聚氨酯海绵、微米刚性颗粒和亲油胶体颗粒进行复配得到亲油纤维堵漏剂,室内评价了其对0.2 mm、0.5 mm、0.8 mm和1.0 mm微裂缝的封堵性能,并测试了亲油纤维堵漏剂与其他堵漏材料对2~5 mm裂缝的协同封堵性能;②亲油纤维堵漏剂对0.2 mm和0.5 mm裂缝封堵承压强度达到8 MPa以上,0.8 mm裂缝封堵承压强度达到3 MPa,1.0 mm裂缝封堵承压强度达到2.5 MPa;③对于2 mm、3 mm和5 mm等不同宽度裂缝,亲油纤维堵漏剂的加入可显著降低漏失量。结论认为:①亲油纤维堵漏剂在页岩油气井进行了14井次现场堵漏试验,一次堵漏成功率85.7%,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②亲油纤维堵漏剂更适合油基钻井液的堵漏,该新型堵漏剂为页岩油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 防漏堵漏 堵漏剂 裂缝漏失 亲油 纤维 页岩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相变微胶囊固井水泥浆研究
14
作者 吴祖锐 郑明明 +2 位作者 颜诗纯 周珂锐 张亚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00-502,共3页
笔者等采用有机、无机m-PCM(相变微胶囊)开展对固井水泥浆放热性能以及水泥石强度改良的研究,设计正交试验,以密度、流动性、48h强度、稠化时间以及失水量等为指标参数,对固井水泥浆配方进行研究,后采用全面试验以及PFC颗粒流模拟、PCA... 笔者等采用有机、无机m-PCM(相变微胶囊)开展对固井水泥浆放热性能以及水泥石强度改良的研究,设计正交试验,以密度、流动性、48h强度、稠化时间以及失水量等为指标参数,对固井水泥浆配方进行研究,后采用全面试验以及PFC颗粒流模拟、PCAS裂隙分析等工作,从宏观、微观角度定量分析水泥石的抗压强度、裂隙性质、放热特性与m-PCM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最优固井水泥环性能以及水泥浆放热特性的固井水泥浆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气固井 相变微胶囊水泥浆 控热技术 抗压强度 裂隙分析 PFC数值模拟
下载PDF
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爱武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12期47-50,共4页
尽管前期通过科研攻关,解决了一部分因地层堵塞、出砂、管外窜槽、油层物性差等原因造成的单井产量低下的工艺技术难题,但对于侧钻井出砂、长井段/薄互层直井分层压裂分段级数低、直井物理解堵技术无法实现选层等影响单井产量的问题尚... 尽管前期通过科研攻关,解决了一部分因地层堵塞、出砂、管外窜槽、油层物性差等原因造成的单井产量低下的工艺技术难题,但对于侧钻井出砂、长井段/薄互层直井分层压裂分段级数低、直井物理解堵技术无法实现选层等影响单井产量的问题尚未解决。针对上述技术瓶颈,开展小井眼地层深部防砂技术、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和选层负压解堵技术的攻关与研究工作,形成了新型树脂砂、连续油管跨式双封管柱和选层负压解堵工艺三项技术突破。其中,小井眼地层深部防砂技术实现了地层深部防砂技术在侧钻井上的应用,解决了小井眼钻树脂砂塞困难的问题;连续油管分层压裂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不动管柱进行2层或3层分层压裂施工,还可以用于2层或3层分层酸化作业施工;选层负压解堵技术将化学暂堵、机械解堵有机融合为一体,完成选层负压解堵工艺,从而达到最佳的解堵效果。这些技术的研制成功和现场应用,为油田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产量 防砂 压裂 解堵
下载PDF
渤海湾裂缝性稠油油藏开发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松杰 丁祖鹏 +1 位作者 李南 焦红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9-85,共7页
渤海湾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具有稠油、裂缝、花岗岩基质及位于海上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开发先例。为明确该类油藏开发中地质静态参数对开发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单一参数变量,对影响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特有的裂缝倾角、裂缝方位角... 渤海湾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具有稠油、裂缝、花岗岩基质及位于海上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开发先例。为明确该类油藏开发中地质静态参数对开发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单一参数变量,对影响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特有的裂缝倾角、裂缝方位角、裂缝密度、裂缝开度、裂储比及基质渗透率等关键地质参数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表明,裂缝开度、裂缝密度和裂储比对裂缝产量影响较大;基质渗透率和裂缝密度对基质渗吸作用影响较大。建议该类油藏水平井与裂缝成45°部署;采油井尽可能部署在裂储比高、裂缝密度大的裂缝发育区,实现高的裂缝产出和基质渗吸贡献,实现最佳单井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稠油油藏 海上 主控因素 基质渗吸 裂储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